汉堡图标 Created with Sketch.

新闻媒体对十七大代表、我校申长雨校长的有关报道

发布时间:2007年10月24日 新闻来源:新闻中心
河南日报2007年10月14日报道:
                   共祝愿祖国好——出席十七大河南代表抵京记
  (记者平萍)金秋的首都,处处花团锦簇、彩旗飘扬。
  10月12日17时18分,出席十七大的河南团代表乘坐的D136次″和谐号″动车组缓缓停靠在北京西客站一号站台。
刚一走出车门,河南代表团便被鲜花和镜头包围。
  ……
  一滴水折射出太阳的光辉。谈起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发展变化,来自郑州大学的申长雨代表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党的事业在发展、党的事业越来越兴旺,目前我们国家正处在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仅就我们郑州大学这五年的变化就能得到证明。2002年,郑州大学只有9个博士点,现在增至81个;五年前,我们学校研究生还不足2000人,今年研究生已达12000人;过去郑州大学每年的科研经费不足四千万,现在每年达到了一亿三千万。这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我们向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奠定了雄厚基础。可以预见,未来五年,我们国家一定会更加昌盛,人民生活一定会更加幸福!”

  光明日报2007.10.14党的十七大特刊报道:(中国教育新闻网2007年10月 15日转载)
                 十七大代表三人谈 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
          全国青联副主席、郑州大学校长申长雨代表谈:让每一个学生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
  教育事业是民生之基,是党和政府一直倾注心力的关键领域。大学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要着力让人民满意、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让每个学生享有优质教育资源,努力把教育的公平体现在对学生的关爱和培养中。
教育公平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公平,是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大事,而教育公平不仅要做到“入口”的公平、还要做到“出口”的公平以及教育过程的公平。在促进学生公平就业方面,我校作为较早建立就业中心的几所高校之一,向每位学生提供公开均等的就业信息和就业岗位,公平服务每个学生。
  为了保证学生充分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高校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本着“整体推进,加强内涵,和谐发展,有限目标,重点突破,提高水平”的思路,我校全力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和科技创新工程,建立了11个校级本科实验教学中心,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训练,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学校实施“人才强校工程”,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大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引进和聘任了不少学科带头人。目前在专任教师中,有专职和双聘两院院士共17人,教授和副教授近200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1200余人,形成了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层次较高的师资队伍。
  作为本省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我校肩负着振兴河南高等教育的重任。“不让一名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是我校为保证教育的公平所做的努力和承诺。近年来,我校实行招生阳光工程,做到入门公平、公开、公正,并建立健全和创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理念和目标。

中央政府网2007年10月15日报道:
                 出席十七大的各代表团分组讨论胡锦涛同志报告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15日下午,出席十七大的各代表团围绕胡锦涛同志向大会所作的报告进行了分组讨论。各会场气氛热烈、发言踊跃。代表们发言指出,十七大报告提出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些论述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必将指引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郑州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申长雨代表说,从过去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再到现在的“四位一体”建设,我们发展的支撑力越来越稳固,社会越来越走向和谐。

人民网河南视窗、今日安报2007年10月15日报道:
                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 亲切看望河南团代表
  河南日报北京专电(记者万川明平萍)10月1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来到河南代表团驻地,亲切看望了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河南代表团部分代表。
  在代表团驻地,李长春与徐光春、李成玉、陈全国、王全书、任克礼、范钦臣、叶冬松、叶青纯、王文超、刘怀廉、连维良、李国英、林英海等代表亲切座谈,他还走进代表房间,与王铁、王训智、牛超、牛运兰、邓本章、申长雨、白洁、刘长春、李连成、张秉义、顾海红、凌解放等来自市地和基层的代表们倾心交谈,详细询问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等有关情况。
  李长春同志对9800万河南人民有着深厚情谊,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殷殷关怀,对河南近年来取得的突出成绩充分肯定。他说,河南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赢得了广泛赞誉和好评。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举国关注、举世瞩目。希望河南广大干部群众乘着十七大的东风,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奋进,再接再厉,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实现河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李长春还特别指出,河南历史悠久,拥有得天独厚的丰富文化资源,殷切希望河南今后在文化强省建设上下更大工夫,迈出更大步伐。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省委书记、河南代表团团长徐光春表示,在党的十七大即将开幕之际,李长春同志亲切看望我们,是对全体代表、对河南430多万党员及全省9800万人民的极大关怀和鼓舞。河南代表团一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开好十七大,学习贯彻好十七大精神,在未来五年的发展中,把河南的事情做得更好,不辜负党中央对河南寄予的厚望。

人民网 2007年10月16日报道:
                 10月16日河南代表团开放讨论(全文实录)
  [人民网]:10月16日上午9时,河南代表团讨论十七大报告,并围绕“科学发展与改善民生”展开讨论。讨论向中外记者开放,人民网在现场进行图文实时报道。
  ……
  [申长雨]:昨天上午听了总书记的报告,很受教育,也很受鼓舞。总书记在报告中,在关于改善民生和加快社会建设这部分,一共讲了六个方面的重大举措。其中排在首位的是教育,而且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报告中把教育称作民族振兴的基石。听完这个报告之后,作为教育界的代表,倍感振奋。
  [申长雨]:过去的五年,我们国家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个人的体会,是义务教育全面普及,职业教育蓬勃发展,高等教育波澜壮阔。
  [申长雨]:经过这些年快速的发展,我们国家已经从一个人口大国转变为一个人力资源的大国,下一步就是要向人力资源强国来转变。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我认为这是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基础工程,是奠基工程。
  [申长雨]:我们国家的教育过去五年确实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快速的发展,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具体结果,有这样的成效,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昨天听总书记报告,进一步强调了要优先发展教育,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明确指出了各级各类教育今后发展的重点和任务,对于义务教育,就是要均衡发展,职业教育要大力发展,高中阶段的教育要加快普及,大学和高等教育这一块要提高质量,我想这就为我们国家今后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我相信,有了科学发展观做指导,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一定会迎来一个新的春天,迎来大发展的时期。

人民日报2007年10月17日报道:
             十七大代表分组讨论时表示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人民网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曲昌荣、禹伟良、张志峰、何勇、徐元锋采写)
  ……
  “报告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放在第一位的就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感到特别振奋。”郑州大学校长申长雨代表说,过去的五年,我们国家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义务教育基本普及,职业教育蓬勃发展,高等教育波澜壮阔。这个快速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我相信,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一定会迎来一个新的春天,迎来大发展。

新华网2007年10月17日报道:
                    党的十七大勾勒小康社会新内涵
  新华网北京10月16日(记者 韩洁 程云杰)
  ……
  郑州大学校长申长雨代表说,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指改革开放前期同时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再到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中共加深了对国情的认识,使民族复兴走上了更加科学的轨道。
(南方网2007-10-17 以题目为“十七大首次提出:人均GDP到2020年翻两番”做了转载)

《人民日报》、人民网2007年10月18日报道:
                   “大会越来越开放了”(故事话题)
                     互联网让党群心连心
  (本报记者 曲昌荣)10月16日上午,人民大会堂河南厅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镁光灯、摄像机齐齐将焦点对准了正在这里讨论胡锦涛同志报告的河南代表团。今天是大会安排的河南团开放日,开放的河南再度吸引了中外媒体的目光。人民网的记者、编辑更是早早地来到了现场,对讨论进行全程现场直播。互联网对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团的讨论进行现场直播,这还是第一次。
  上午9点,讨论正式开始。主持会议的河南省省委书记徐光春代表首先对前来采访的境内外记者表示欢迎,他还特别提醒代表们要畅所欲言,“你们的发言,你们所代表的人民的心声将通过互联网即时传递出来,这标志着本次党代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来反映党心,传递民意,意义非同寻常。”
  河南省省长李成玉代表第一个发言,他以河南的巨变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随后,陈全国、王文超、吴天君、申长雨代表也围绕着十六大以来农村、城市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的进步,论述了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科学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代表们的心声,伴着人民网的一个个字符、一幅幅图片传播各地,传递到人民群众的心坎里。
与此同时,在豫西山区腹地,河南陕西两省交界处2057米的最高峰玉皇山脚下的农家宾馆里,卢氏县狮子坪乡树湾村农民史江涛正在网上关注着代表们的讨论。他两年前就在宾馆里装上说缒裕üチ私庑畔ⅲ纳庠阶鲈胶谩!巴ü缈吹炒砻翘致郾ǜ妫幸恢稚砹倨渚车母芯酢4砻撬党隽宋颐堑男睦锘埃チ迷叟┟裼氲炒嵝牧摹!?
  两个小时很快过去,代表们还用半个小时回答了境外媒体的提问。一直坚持上网并要求所有党员干部都学会上网的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连维良,对这种互联网直播的方式特别关注:“互联网是一种新生事物,越来越多的群众通过网络参政议政,表达他们的高度责任感。我们更要有一种开放的胸怀接受互联网的挑战,使之为我所用,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新华社、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7年10月20日报道:
                  十七大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促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记者顾立林、吴小军、张先国)十七大代表、郑州大学校长申长雨说,五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从精英化教育迈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对照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当前高等教育存在的不科学发展现象必须进一步消除,以追求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达到1800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居世界第一,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数居世界第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劳动者的素质极大提高。申长雨代表说,站在发展的新起点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下五个方面需要引起重视。
  第一,应处理好规模和质量的关系,切实把高等教育的发展转变到提高质量上来。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应在规模适度发展的同时,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将重心转移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上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应尽快出台高等学校分层分类与定位标准,引导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有序竞争,和谐发展。要逐步形成“分类靠政府,分层靠市场,定位靠学校,评价靠社会”的有序发展态势,引导各级各类高校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办出特色,确保质量,和谐发展。
  第三,应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调整高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区域布局,统筹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我国在高水平大学和教育部直属高校区域布局中,应结合国家的中部崛起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在高等教育相对薄弱的省区,重点扶持建设一所区域性的高水平大学,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第四,应进一步加快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支撑。应大力推进高校科技创新,使之成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主力军,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骨干和引领力量。其着力点是建设基础性研究、应用基础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创新体系和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第五,应切实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缓解高校办学经费不足的压力。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进一步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适当改革现行教育经费、特别是专项经费的分配方式,使各个层次和类型的高校,都能够获得相应的办学经费保障,消除高校发展中的资金之忧。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我国高等教育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正乘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东风,迎来一个新的黄金发展期。”申长雨代表对此充满信心。

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10月21日报道: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七大对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作出了战略部署
  ……  
  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科学发展。郑州大学校长申长雨代表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离不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不科学、不和谐的现象仍然存在。在这种背景下,在科学发展中强调社会和谐非常必要。

大河报、大河网 2007年10月22日报道:
                   河南代表畅谈学习十七大报告心得
  (本报特派首席记者杜超)
                郑州大学校长申长雨——抓好三大工程办好郑州大学
  作为来自高等教育领域的党的十七大代表,申长雨说:“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把教育称作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作为教育界的代表,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深受启发。”申长雨代表说,“我们一定要学习好、领会好报告精神,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落实。”作为郑州大学的校长,谈到如何落实十七大精神,他提出了自己的三个具体举措,“我们将通过大力实施教学质量工程、人才强校工程、科技创新工程这三大工程来贯彻落实好十七大精神”。一是大力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郑州大学将以国家教育质量与改革工程为契机,按照国家、河南省、学校三个层面,强力推进教育质量工程。以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建设项目为抓手,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构建优质专业体系,打造精品课程和名牌专业,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强力推进人才强校工程,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的一项长期性、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的工作。要实现学校新的跨越,促进学校上层次、上水平,就必须多策并举培养人才,千方百计吸引人才,倾注感情留住人才,创新机制管理人才,强化服务用好人才,为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创造良好的环境,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三是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提高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高等学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学校将紧紧围绕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应用开发研究三个层面,努力提高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加强与地方企业及社会力量合作,积极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探索高等教育资源高效配置与扩张的新机制,进一步带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全面发展,提高学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介入度和贡献率,为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河南建设、实现中原崛起作出更大的贡献。

河南卫视《今日关注》栏目2007年10月22日播出:
                 十七大代表、校长申长雨有关教育问题专访
  10月22日晚,河南电视台卫星频道在《今日关注》栏目中播出了十七大代表、校长申长雨的有关教育问题的专访。
  申长雨校长在专访中首先谈了学习十七大报告的体会。他说,十七大报告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并把教育称为民族振兴的基石,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对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充分体现了党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作为教育战线的代表,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
  他谈道,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国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按照这个目标,五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义务教育基本普及,职业教育蓬勃发展,高等教育波澜壮阔。拿河南省来说,高等教育也实现了新的跨越,办学规模迅速扩大,高校布局更加合理,教学质量显著提高。2007年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8.3%。这对拥有近1亿人口的河南来说,是了不起的成就。
  郑州大学作为河南省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五年来发展迅速。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效,在校研究生由2002年的2000余人发展到12000余人;学科建设实现新突破,博士点由2002年的9个增长到81个,五年增长了9倍;师资队伍建设跨上新台阶,教职工10800人,全校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从原来的200余人增加到1200多人;科学研究达到新水平,科研立项经费2006年达到1.3亿元;新校区建设也呈现出新的景象。郑州大学的跨越式发展,是河南省乃至全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谈到教育公平问题时,申校长指出,教育公平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公平,是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大事。郑州大学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努力做到“入口”公平、“出口”公平和教育过程的公平,切实为每位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他强调,切实解决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问题,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郑州大学高度重视贫困学生救助工作,建立和完善了奖、贷、助、补、减有机结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不使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在谈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时,他指出,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高等院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节点,肩负着光荣的使命和神圣的职责。郑州大学将 “坚持一条主线,实施三个工程”,即以加强学科建设为主线,大力实施教育质量工程、科技创新工程和人才强校工程,来切实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创新型国家及创新型河南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申校长表示,相信我国的教育事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一定会在十七大精神的鼓舞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迎来一个新的黄金发展期。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2-03 15:02:36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