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图标 Created with Sketch.

全校师生义务植树 共建我校美好校园

发布时间:2005年04月13日 新闻来源:新闻中心
  4月7日下午,我校新区红旗飘飘,人流如潮,师生群情高涨,干劲热火朝天。在校工会、学生处、新区建设办和机关党委的组织下,我校分别在新校区文科组团北侧的“中华园”和医科组团北侧掀起主题为“艰苦创业,用我们的双手建设美好新郑大”的义务植树活动。校领导郑永扣、申长雨、陈一峰、焦留成和全校36个院系的5000多名师生和校部机关220余名干部职工一起参加了植树活动。此次植树活动是继我校“中华园”建设首批种下来自兰考的21棵桐树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植树活动,树苗是由我们校友捐赠的10000棵雪松,已连续进行了5天,全校共有10000多人次参加了植树活动。
  谈到建设我校“中华园”和义务植树活动的意义,校党委书记郑永扣说,全校师生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艰苦创业,用我们的双手建设美好新郑大,这是每一个郑大人都应该做的。同学们在母校亲手种下一棵树,若干年后看到这些树长大成才,也是一个长久的美好的回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华园”的植树活动,将“树木”与“树人”联系起来,寄托了一种美好的祝愿,希望郑大的学生以后都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申校长说,我校新校区占地广,建筑面积大,校园绿化是整个校园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包括植树、建设中华园等在内的一系列活动,就是要建设一个美好的生态校园,为师生创造一流的工作环境,同时也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增强同学们爱国爱校的情感,树立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
  连日来,许多院系和单位也纷纷响应学校的号召,积极行动,体现了“积万方土、汇万方木、集万方物、聚万物灵气、育万世英才”的“中华园”建设理念。
  4月11日上午,经材料学院2003级阳灿同学从家乡精心挑选的两株新郑枣树也来到了我校“中华园”,学生处以及材料学院的领导和部分同学参加了栽树活动。新郑大枣历史悠久,在裴李岗文化遗址的发掘中,这里曾出土了8000年前的碳化枣核。
  4月12日,由我校护理学院捐种的6棵井冈山的“红豆杉”和5棵井冈山的“百臂松”在“中华园”安家落户。校党委书记郑永扣同护理学院的师生们一起亲手栽下了这些来自井冈山的“革命树”。这是护理学院党总支在组织全体教职工党员前往革命老区井岗山参观学习后带回来的。井冈山记载着中国共产党辉煌的历史,写满了中国人民的光荣与梦想,井冈山精神体现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学校“中华园”种下这些树,旨在把井冈山精神在校园里发扬光大。
  望着昔日光秃秃的土地披上了绿装,广大师生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纷纷表示,参加植树活动非常有意义,能为我们的校园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感到非常荣幸;现在新郑大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校领导和师生一起植树,充分表明我校师生携手艰苦创业、团结奋进建设新郑大的决心和信心。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2-07 23:14:08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