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由校团委主办的“西部志愿者之歌”支教报告会在综合管理中心第一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秦树理和校团委负责同志出席了报告会,来自全校各院系的500多名学生干部和青年志愿者听取了报告。
会上,秦树理副书记对我校的支教工作和历届研究生支教团同学的工作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鼓励同学们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为祖国的西部大开发事业和科教兴国战略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秦树理副书记要求同学们在大学期间向支教团同学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学习的意识、创新的意识、奉献的意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学会诚实做人、务实做事、求实做学问,在我校创建全国一流大学的征程中增转添瓦、建功立业,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贡献新的力量。
报告会上,我校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李海松、赵黎、赵丽娜、王丽丽、高亦寒结合自己西部支教的经历,满怀深情地回顾了支教团参与当地教育和各项工作的情况,从不同的角度详细介绍了在甘肃清水县一中、三中、职业学校支教的丰硕收获和心路历程。“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便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便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便不知道其中的纯粹。只有无私的奉献才能得到最纯粹的快乐,只有实现自我价值才能创造最完美的人生。我们立志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去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报告会一开场就吸引了同学们全部注意力,使与会者真切感受到西部大开发的时代强音,深深体味到我校志愿者无私奉献的精神。面对学生基础差,学校设施落后,沟通困难给教学造成的很大压力,还有文化差异等种种困难,志愿者们坦言不奢望“能改变整个地区的教学状态”,但要“尽我所能为孩子们开启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窗”,“把最柔软的心交给学生”,与当地群众结成了唇齿相依的浓浓深情;在恶劣的工作、生活环境下,支教团成员“用爱心温暖心灵,用知识改变贫困,用创新的实践来改造艰苦的现实环境”,努力深化服务内涵,拓宽服务领域,积极投身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团组织活动,并建立起“志愿者之家”和支教团临时党支部,以此为依托,开展深层次、多渠道的扶贫支教活动,他们的工作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论。美丽的甘肃清水,淳朴热情的乡亲,勤奋好学的孩子,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描绘出一幅幅志愿者无私奉献的绚丽篇章,谱写出一首首感人至深的奉献之歌,引起广大同学的强烈共鸣,深深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不时激起全场同学经久不息的掌声。
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报告会,更加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着的神圣使命和重大责任。与会同学还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向支教团的团员们进行了详细的咨询。
我校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五名队员是按照团中央、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于2004年9月赴甘肃清水县支教。这些同学在受援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克服了语言、习俗、环境等各种困难,爱岗敬业,勤奋工作,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唱响了“到基层去、到西部区、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嘹亮口号,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充分展示了我校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坚强的意志品质和一流的工作技能,圆满完成了支教任务,受到当地党政领导、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普遍称赞,特别是得到了受助学校师生的高度赞扬。同时,我校支教团的工作也得到了教育部、团中央的充分肯定。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2-07 2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