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图标 Created with Sketch.

我校一附院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获重大进展

发布时间:2004年12月22日 新闻来源:高思敏 时仲省
  我校一附院神经外科博士生导师杨波教授等有关工作人员在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变单一干细胞移植为“嵌合移植”的新方法,已治疗数十例,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在理论上有新的突破。
  多年来,我校一附院神经外科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曾于2002年在我国开展了首例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该病的研究,引起国内外学者和患者的广泛关注。最近,他们结合目前国际上干细胞研究的最新进展,与一附院血液科、基础医学院、二附院和省中心血站等单位协作,探索出临床上实用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早期诊断依据,发现了异常升高或降低的蛋白质等多种变化的生物化学成分,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奠定了前提条件。经过有关专家和医学伦理学委员会论证、通过后,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单一干细胞移植改变为多种干细胞移植,开展了神经组织干细胞、自体骨髓干细胞和脐血干细胞(NBC)的“嵌合性”移植研究,并辅助以单次大容量间质干细胞分离。这种新方法,使干细胞来源更丰富,数量更充足,细胞活性进一步提高,从而使疗效更加稳定可靠。同时,对于预防并发症和挽救生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治疗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发病率每年10万人中就有2—3人,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全身肌肉无力、萎缩,直到呼吸麻痹而死亡。该病起病隐匿,病因不完全明确,早期诊断很困难,如果延迟了诊断,就会错过早期治疗时机,而未经治疗的患者生存期一般在5年左右,被认为是神经系统一种的“绝症”。目前,该院收治了来自美国和我国内地及台湾地区的数十例该病患者,经过治疗后,多数病人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2-07 23:23:11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