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附院开展纠风专项治理工作
一附院认真贯彻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系统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精神,进行了宣传教育和制度建设工作,把纠风工作落到实处。
5月28日,,校党委常委、院党委书记革化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乔玉环在医院召开的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上就开展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进行了思想动员和具体部署,并强调指出,纠风工作是医院能否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重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宣传教育、提高认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强化监督、严肃纪律等综合性措施,下大力气纠正行业不正之风。通过专项治理,实现"在全院有效遏制收受‘红包’、药品回扣、开单提成、乱收费等不正之风”的目标,完成“弘扬正气,倡导先进,树立一批医德高尚、服务优良、医术精湛、无收受药品回扣、‘红包’、‘开单提成’和乱收费等不正之风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建立和健全纠风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行严格的纠风工作责任制,同时完善一整套行风管理制度;严肃纪律,追究责任,坚决查处严重违规违纪行为”的三项任务。这次专项治理,要求各级领导重视,采取学习动员、统一部署、分级负责、检查落实等措施,把工作做实做细。在步骤上分四个阶段:动员部署阶段。认真学习卫生部和省卫生厅有关纠风专项治理文件,建立“三级承诺制”;自查自纠阶段。通过召开各种不同类型座谈会,查摆不正之风的表现及形成根源,提高认识,对查摆出来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院内查改阶段。建立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纠风的“一岗双责制”,医院到各科进行检查,对查出落实的问题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同时提出分类整改意见,分级负责,责任落实到人;接受验收阶段。接受省卫生厅考核验收,医院对纠风工作进行总结,表彰先进部门和个人。
为加强对纠风专项治理工作的领导,医院成立了纠风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并由纪委下发了《关于开展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若干规定》等文件。
(高思敏 时仲省 温廷勇)
河南省首届实验血液学术会议在郑召开
刘少君教授当选该委员会主任委员
标志着血液病学研究更加深入规范的河南省实验血液学术会议5月21日至23日在郑召开,省市县医院的血液科专家和血液实验研究人员200多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医科院和北京大学的血液科专家特邀到会并进行了专题讲座。
实验血液学是以实验室为基础,以先进的技术为手段,以探索血细胞的发生、血液的生理生化、血液病的发病机制、诊断、药效机制、免疫遗传基因、器官移植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在我省尚处起步阶段,首届实验学术会议召开,标志着河南省血液学研究的新起点。
来自北京的血液学专家邵宗鸿、刘艳荣教授及河南省血液病专家席雨人、李锦堂、刘少君、邹典斌、孙慧、刘延方、朱尊民等20多位教授做了专题报告,交流学术论文30多篇。
在新成立的河南省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上,一附院血液科刘少君教授当选为主任委员。
(高思敏 时仲省 温廷勇)
一附院采用“生物导弹”歼击原发性肝癌
治疗原发性肝癌又有新式武器,一附院肿瘤科采用“肝癌单克隆抗体标记碘131”治疗原发性肝癌初见成效,证明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准确射向“靶点”,有效杀伤肝癌细胞,延长病人的生命,而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该院与上海生命科学院合作,对上海生命科学院研制的“单克隆抗体标记碘131”进行临床实验研究,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在范魁生教授和许莉副教授主持下,从1998年起对该药物进行了一期临床安全性研究,通过28例临床观察,证明该药物无明显毒副作用。接着从2003年4月开始,转入临床二期研究,至今已治疗观察25例。初步分析,采用这种方法可使肝癌患者瘤体缩小,症状明显改善,。有位36岁患者,原发性肝癌直径达8厘米,经采用这种方法治疗,缩小到3-4厘米,进行手术切除时发现癌肿灶已坏死液化。今年5月16日随访,该患者情况良好。美国有位牙科医生,患原发性肝癌已向纵隔转移,闻讯专程来一附院接受了这种方法治疗,一周后情况好转返回美国。
许莉副教授介绍,单克隆抗体是从原发性肝癌细胞膜上提取的一种糖蛋白,对肝癌细胞有特殊亲合力和识别力,相当于生物导弹的载体。碘131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对癌细胞有较强杀伤力,相当于生物导弹的弹头。通过静脉注射,将这种药物输入人体后,它像导弹一样,在全身寻找癌细胞。一旦发现原发性肝癌细胞,便立即出击,附在上面,既可发出信号,便于检查确认,还能杀伤癌细胞。这种方法无创伤、无痛苦,适用于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肝癌患者。
据悉,采用这种方法治疗肝癌,在国内外尚属首例,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和深入研究。
(高思敏 时仲省 刘春阳)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2-08 11: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