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怎样才能准确诊断、有效治疗?我校一附院骨科博士许建中和肾内科主治医师刘升云的经验是:内科和外科紧密结合,各显优势,互补不足,以减轻患者痛苦,降低致残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最近,在郑州举行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学术研讨会上,他们作了专题报告,受到了包括北京、上海等各地专家的好评,称之为开创性的工作。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多发性关节炎,其病因尚未完全揭示,目前认为与人体免疫功能缺陷有关。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致残率高。由于其症状不典型、进展有缓有急,因此不易确认。在治疗上,多采用抗炎止痛药物,只能缓解疼痛;而手术方法创伤较大。
近年来,许建中博士以现代关节镜诊治膝关节疾病为主攻方向,他与内科刘升云合作,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在内科诊断上除进行血液检查外,增加了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等四项检验,并对其症状进行认真分析,以便及时确认。对于内科诊断不明确或进展急速的关节疼痛,则转由外科进行关节镜检查,通过关节镜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然后针对不同情况提出诊断和治疗意见。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上,他们打破旧观念,针对病情一开始就采用抗炎镇痛药与二线药合用,甚至与激素等并用,特别选用被称为抗风湿“金标准”的药物甲氨喋呤。这种药物价格低廉,而且效果确定,能部分起到阻止关节破坏的作用。对于内科治疗难以见效或进展急速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则不失时机地转外科进行关节镜治疗或进行关节置换。从2002年10月至今,他们对3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关节镜治疗,其中膝关节28例,髋关节4例。随访3~24个月,17例痊愈,12例好转,有效率占90%以上。
许建中博士和刘升云主治医师认为,内科外科结合,应贯穿于诊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全过程,这有利于及时准确诊断,关节镜手术配合药物治疗,既减轻了创伤,又达到了延缓病变、恢复关节功能的作用,避免了误诊和错过治疗最佳时机。同时,内外科结合专病专治,有利于进行发病机理及治疗效果评价的系统研究,使这项研究早日进入该领域的前沿阵地。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2-02 14: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