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第四附属医院外科,在治疗胆囊炎胆石症中,采用自己革新小切口术式,取得了创伤小、愈合快的良好效果。
胆囊炎、胆石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胆囊炎是由于胆囊管堵塞、细菌感染或化学性刺激而引起的胆囊炎性病变,常与胆囊内发生结石即胆石症同时存在,有时可引起剧烈疼痛,而且常反复发作。对于急性胆囊炎合并胆石症者,一般采用手术治疗。以往胆囊切除术需要开15厘米左右的切口,创伤较大,7—10天后才能拆线出院。
四附院外科主任梁振宇教授根据胆囊的解剖特点,将胆囊切除术的切口缩小到2.5—4厘米,为了扩大手术视野,使病变部位暴露清楚,还研制出适合胆囊手术的专用拉钩,能较好地分离粘连及清楚视别胆囊管、胆总管、左右肝管、胆囊动脉、肝动脉等重要结构,准确地切除病变组织,进行结扎和缝合。采用这种方法至今已进行50多例,最大年龄82岁,都获得了良好效果。胆囊小切口手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其切口总长度相近,但小切口手术具有更简便、安全的特点,术后当天可下地活动,第三天即可出院,而且费用比腹腔镜节省一半以上。
梁振宇教授还特别提醒,胆囊炎和胆石症有的比较隐蔽,开始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常常误诊为胃肠疾病,以致拖延时日,最后出现坏疽或引起其它并发症等。因此,发现上腹部疼痛或腹胀、消化不良等情况,应及时通过B超检查等及时鉴别诊断,以做到胆囊疾病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避免带来更大痛苦。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2-10 09:5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