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通过教育部验收,正式纳入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管理,标志着我校校重点科研基地建设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也填补了我省高校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空白。
我校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98年,在中科院院士霍裕平教授领导下,汇聚了物理工程学院金属物理、半导体物理、低温和超导物理、核技术应用、激光以及固体物理等学科的研究力量,凝炼了学科方向,形成了金属材料与金属物理、薄膜材料与薄膜物理、陶瓷材料、离子束与物质相互作用、材料计算与模拟等5个稳定且具有自己优势和特色的研究方向。实验室先后得到了“九五”“211工程”项目、河南省重点学科、教育部“振兴行动”计划等专项经费的重点支持,建设经费总额达3000余万元。2001年11月实验室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论证,被批准组建河南省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成立以来,按照“边建设、边运行、边出效益”的原则,以“科研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为宗旨,面向我省经济建设、产业发展以及材料学科自身发展的需求,强调物理学各分支学科以及物理学与材料、化学、生物学等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融合,加强产学研合作,取得了明显的建设效益。近年来,共承担了55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国家科技攻关和省部级重大项目24项;发表学术论文213篇,其中SCI收录47篇,EI,ISTP收录51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鉴定成果14项;有48项研究成果获得奖励,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省优秀论文一等奖12项,部分研究开发成果已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应用;培养了一批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2002年以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的材料物理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经过建设,实验室已经汇聚了一批高层次人才,现有科研人员45人,其中有中科院院士1人,教授15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1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8人,研究人员中40岁以下的占70%,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研究队伍,一批业务能力强的年轻学术骨干快速成长。
目前,由省、学校投资1300万元、总面积8000平方米的材料物理实验大楼已全面投入使用,购置了1500余万元先进的仪器设备,设备总资产已达到2300万元,大大改善了科研环境和实验手段,提升了创新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已经列入学校“211工程”二期建设计划,成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后,学校将在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等各方面按照教育部文件的要求继续给予大力支持,省教育厅也将在建设配套经费上给予重点支持。实验室将继续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并重,在研究开发上坚持国家目标和河南省发展目标,努力建成独具特色、优势明显、服务于材料科学及其产业发展需求的高水平研究开发基地、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新技术辐射基地,为我国材料工业的发展,为河南省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作出贡献。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2-06 04: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