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枚带“翅膀”的软性人工晶体植入白内障患者的眼内,患者就可以随意调节视野,不仅完全克服了传统人工晶体植入后患者视力只有一个焦点的局限,而且费用也相应减少。3月17日,河南首例接受可调节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在我校二附院顺利康复出院。
患者三年前右眼无明显诱因出现视力模糊,而且逐渐加重,经诊断为白内障。一周前,他在二附院接受了“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专家将一枚带“翅膀”的可折叠软性人工晶体(医学上称为亲水性丙烯酸酯)植入黄龙炎眼内。几天后,他的视力由入院前的不足0.1迅速恢复至1.2,达到正常。不仅如此,黄龙炎右眼的视力范围也达到0.8-1.2。
二附院眼科主任陈彬川教授介绍,对于大多数白内障患者来说,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目前已经被医学证明了的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传统上选用的人工晶体都是硬质的,植入后患者的视力只有一个焦点,视野不能随视物的远近而进行调节。术后患者为了改变这种局限,往往辅助于眼镜。新型的可调节人工晶体有效地克服了传统人工晶体的不足。这种晶体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与人体相容的医用软性材料,基本接近自然晶体。植入人体后,晶体的“翅膀”(襻)与眼内环形肌肉连为一体。受到眼肌的挤压,晶体前后移动,厚薄也相应发生变化(看远晶体变薄,看近晶体变厚),从而使病人可以自由调节焦距,达到正常人水平。目前国内已有十余例白内障患者接受此类手术,回访表明效果理想。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2-06 04: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