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嵩阳书院聘任首批本科生导师仪式10月20日下午在图书馆举行,副校长、嵩阳书院院长宋毛平以及教务处、有关院系负责同志出席了导师聘任仪式。
仪式上,9名本科生代表身着盛装,向导师代表行拜师礼,导师向学生授予《论语》、《文心雕龙义证》等。
宋毛平副校长在仪式上讲话,他说,作为省委、省政府支持建立、成长起来的嵩阳书院,借助国学平台,从本科生抓起,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兴趣,传承历史上嵩阳书院“会讲 ”传统,定期举办《国学大讲堂》活动,已开设有十几讲,曾邀请杨叔子院士、葛剑雄教授、徐光春书记、王子今教授等国学研究的著名学者来开坛授课,形成了良好的学术交流、研究氛围,深受广大师生欢迎。
郑州大学嵩阳书院延承了宋代嵩阳书院的文化渊源,依托中原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以发掘和研究中原文化,培养国学人才,打造“嵩阳书院”的文化品牌,服务河南建设文化强省战略为宗旨,以培养国学人才、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发展专门人才为主,为河南省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据悉,此次为郑州大学嵩阳书院2009级、2010级本科生聘任导师,是按照《郑州大学国学专业培养方案》,从河南省社科院和我校历史学院、文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10余院系单位选拔出来,其中有教授26人、副教授16人、讲师12人, 74%以上具有博士学位,以指导学生学术研究,参加书院组织的相关教学、学术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导师,每名导师所带本科生不超过4名,同时建立书院导师培养指导学生计划、方案和相关考核激励机制,切实做到对每一名学生负责。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导师制最大特点是师生联系密切,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2-04 03: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