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2008年3月2日报道: 履行好神圣职责
——驻豫全国政协委员赴京参会侧记
2月28日中午12时12分,D228次和谐号动车组,载着驻豫全国政协委员一行31人奔赴北京,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委员中,既有连续当选的熟面孔,也有新当选的各界精英。由于今年是换届年,大家不约而同地回顾过去五年祖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这些成就和变化中,蕴含着我们中原儿女的贡献、创造,这从我省的经济发展数字中看得最清楚!”杨利霞委员列举道:我省的国民生产总值,五年间增加了2.5倍,增长至1.5万多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全国第21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16位;我们的粮食生产为保证粮食安全立下了大功;我们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全国第一等等。
人民政协网2008年3月4日报道:
杨利霞委员关注乡村医生的故事
作为一个医生和全国政协委员,杨利霞一直关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行中遇到的问题。为了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她到过很多农村实地考察,开始留意乡村医生这一群体,从此为改善乡村医生现状奔走呼吁。
时间:2008年2月28日
地点: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出场人物: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河南省委副主委、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杨利霞
故事梗概:在我接触的乡村医生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2007年初夏在登封见到的“全国优秀乡村医生”代表郭光俊。
登封市是郑州市下属的一个县级市,在郑州的西南方向。郭光俊的家又在登封市的西南方——大金店镇梅村,这里已经是郑州市的西南边界了,坐落在一片浅山丘陵中。
时近上午11点,我们到了梅村卫生所,郭光俊医生不在,护士忙完手头的活儿就带我们到了村民郭生老人家。原来,郭医生正在给患有偏瘫病的郭生老人按摩,闻声出来迎接我们的郭医生额头上还冒着汗。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家庭,三个傻一个瘫一个残,因为饮食起居不卫生,一家人经常得病。从1976年开始,郭光俊就义务为他家送医送药、送米送面、送衣物被子等生活用品,至今30年没有间断过。对这样的介绍,郭光俊只是报以憨厚的一笑。同样是一名医生,我对郭光俊先多了一分敬意!
在交谈中我得知,他早年曾自费在洛阳、北京、沈阳等地学习中西医共计12年。学习结束后,他放弃了3次去城市办医院的机会,回到缺医少药的家乡。
38年来,他坚持每年四季上山采药,用中草药免费为群众防病治病;近年来,他坚持为所在村村民每年两次义务体检,为军烈属、五保户、残疾人免除的医药诊疗、出诊床位等费用共计达20多万元。但他自己经济并不宽裕,这不需要谁说,我从他的穿着打扮和抽的低档香烟上就可以看出来。郭家的房子还是老式的土坯墙,因为长时间受潮,用脚一蹬就会掉下一块土,房檐也只是“瓦金边”,显然,在村里属于比较差的,这多少有些出乎我的意料。郭光俊的爱人丝毫没有掩饰她的不满:“俺村上的人在登封甚至在郑州买房子的可不少,俺家别说买房子,宅基地分了快20年了,到现在还没有盖起。”但郭光俊笑着告诉我:没有盖房子也好,他正好可以在那片宅基地上筹建一座中草药园,种植无公害的绿色中草药。
背景:绝大多数乡村医生的收入相对低于乡村教师、乡镇卫生院人员,与村、乡镇干部相比就更低。乡村医生在承担各种无偿的公共卫生服务的同时,没有获得相应的补助或没有拿到政府规定的行医补贴,而基本医疗服务的收入难以维持业务的发展,有些乡村医生连家庭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部分乡村医生被迫离开岗位自谋生路,出现了“乡医空白村”。据2006年中国农村卫协会统计,全国乡村医生总数由350万减为80万,导致了农村三级卫生网的网底出现25%左右的破裂。“空白村”的村民不得不大病、小病统统往上跑,大大增加就医成本,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恶性循环,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工作也受到影响,极有可能为艾滋病、非典、人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以及其它传染病疫情的暴发流行埋下严重隐患。
委员感言:在和郭光俊座谈前后,我还见过十几位乡村医生,郭光俊并不是他们中生活状况最差的,但有一点,郭光俊生活的梅村在我调研的农村条件属于中上等,而且,郭光俊很早就有行医资格证,在当地知名度也高。因此,他的生活是最令我震惊的。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慢性病引起的残疾病人日渐增多,而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留下了众多的“老弱病残”、“空巢老人”和“留守祖孙”,乡村医生成为最贴近他们的健康守护者,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他们仍将是农村卫生工作的主力军。提高乡村医生的生活待遇和社会保障水平迫在眉睫,这是稳定乡村医生队伍的当务之急。
记者旁白:“看病难、看病贵”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作为一名农工党成员,杨利霞委员更是始终关注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一直不遗余力为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建言献策。在担任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她曾连续两年建议尽快推行全民医保,因而受到各级各部门的重视、采纳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最近两年,她又在改善乡村医生的状况奔走、呼吁……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杨利霞委员准备递交《关于加强乡村卫生队伍建设的建议》的提案。其中两条建议是:提高乡村医生的生活待遇,建议国家明确乡村医生的财政补助政策,并出台相关条例,督促地方政府将乡村医生的补助列入财政预算;提高乡村医生的社会保障水平,提供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新华网、中国政府网2008年3月6日报道: 政协委员建言公立医院改革试
“公益性”为公立医院改革标定航向——政协委员建言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新华网北京3月6日电(新华社记者 刘铮、吴晶晶、周婷玉) 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两个提法在政协委员中引起共鸣。委员们建议,作为医改难点之一,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要以“公益性”为航向,尽快起航。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机构的主体,但面临着经费不足、自谋生路的压力。全国政协委员、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杨利霞现身说法:目前政府每年投入仅占医院人员经费的15%,其余部分和医院发展、科研、后勤服务等费用全靠挣钱自筹。医院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出现一些“趋利”行为。 ……
大河报2007-03-06报道: 河南代表委员审议《报告》 畅谈热点话题
别让农村医疗仪器成摆设
[现象]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河南省委副主委、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杨利霞委员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农村的乡镇卫生院因缺“才”乏“术”,很多先进仪器成了摆设。有的卫生院拥有麻醉机、综合手术床、心电监护仪等先进设备,但这些设备要么原封不动地放在箱子里,要么很少使用。一台价值4万元的200毫安X光机,一年拍片仅150张。卫生院院长无奈地说,主要是因为“没有技术人员”。
[委员声音]为此,杨利霞、龚立群两位委员专门就此事提出了两个提案。两位委员在提案中说,加快实施农村卫生人才战略,显得十分紧迫。有资料表明,河南开封农村共有乡镇卫生院91家,卫生技术人员共3122人,其中具有本科学历的只占0.89%;大专学历占15.5%。国家应尽快制定全科医师培养的战略规划,让全科医师普及到基层医疗机构;国家要有一个五年或十年农村卫生队伍建设的战略规划;按照国民基本卫生服务的需求,对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合理设置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所占的比例;出台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优惠政策;加快制定医学院校面向农村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机制;制定城市支援农村的长效机制,可组建巡回医疗小分队或志愿者服务团,尽可能使帮扶达到广覆盖。
河南商报2007年3月6日报道: 政协委员杨利霞建议大学生支农可仿服兵役
(记者郭富收 曹帆 侯亚媚)可像军人服兵役一样,仿效服兵役法制定我国大学生农村服务役法,让大学生毕业支农成为一种义务。这是全国政协委员、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杨利霞建议的。
杨利霞说:“国家虽然出台了不少关于鼓励人才到基层干事创业的政策,但制定的政策缺乏法律保障而无实际效力。特别是卫生支农,由于政策上的缺陷,激励机制乏力,此项工作多流于形式。”
杨利霞在提案中建议,除出台一套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优惠政策外,可重开一条毕业生下乡的通道,仿效服兵役法制定我国大学生农村服务役法,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新时期大学生责无旁贷的义务。
东方今报2007-3-6报道: 代表委员:像扶持农村义务教育一样加大医疗投入
建立全民医保制度
“老百姓有钱不敢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怕小孩将来上不起学、怕生病没钱治。”驻豫全国政协委员、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杨利霞认为,“建立全民医保”是解决看病难的重要途径。
“去年,我曾在‘两会’上提出建立全民医保制度的建议,而当年,河南省郑州市、舞钢市通过自己的探索,已经迈出了全民医保的步伐。”根据杨利霞的调查,《郑州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已经出台。
“这一做法实现了一个广覆盖、低保障、多层次全民医疗保障体系。”杨利霞认为,这一模式具有制度上成熟、容易操作、运行成本低、财政负担小等特点,特别适合经济并不十分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推广借鉴。
中国经济网、北京娱乐信报等媒体2008年3月7日报道:三部委解读当前经济热点 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增长25%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杨利霞——政府首先要确立公立医院公益性
据新华社电: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两个提法在政协委员中引起共鸣。
“政府首先要确立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定位、要求和目标。”全国政协委员、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杨利霞建议,在此基础上确定公立医院的数量、规模、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大型项目建设等,科学规划建立公立医院的投入机制,防止种瓜得豆;同时,提高医务人员待遇,确保改革后公立医院技术队伍的稳定和医疗技术、科研水平的提高。
人民网2007年3月7日报道:聚焦总理报告 畅议民生热点(两会访谈)
享受公共财政的阳光
(本报记者 李忠峰)关键词:社会保障 农村低保
报告: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社会保障支出2019亿元,比去年增加247亿元。继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加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杨利霞:当前建立由国家、社会群体、个人等多方促成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迫在眉睫。据统计,全国还有9亿多人口被挡在了医疗保险的大门之外。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对成员国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的评估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88位,在191个成员国中排倒数第4位。
参照国际上将医疗卫生服务分为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和非基本医疗服务3个层次。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应由政府向全体社会成员免费提供。在基本医疗服务方面,一般以政府投入为主,针对绝大部分的常见病、多发病,为全民提供所需药品和诊疗手段的基本医疗服务,其间所发生的大部分成本由政府财政承担,小部分由患者承担。对于非基本医疗服务,由居民自己承担经济责任,并鼓励发展自愿性质的商业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应在健康公平与效率兼顾之间寻找平衡点。现在首要的任务,就是打破旧有的城乡、所有制等界限,确保各个社会人群特别是迫切需要医疗保障的人群享受到医疗保险。
东方今报2007-3-7报道: 每年公款吃喝超1000亿元 谁为公款浪费负责
“把火化费用降下来!”
“火化费用太贵,老百姓难以承受啊!”全国政协委员、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杨利霞,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解决殡葬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建议》的提案。
杨利霞建议,降低火化费用,尽快出台《殡葬法》,规范殡葬业,同时建议政府出台一定的补偿机制,给予殡葬改革一定的财政补偿。
人民网2007年3月8日报道: 杨利霞:建立全民医保要提上日程
--访全国政协委员、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杨利霞
(人民网记者 李忠峰)“温总理提出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我看来,这涉及到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全国政协委员、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杨利霞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认为,当前建立由国家、社会群体、个人等多方促成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迫在眉睫”。
杨委员说,据统计,全国还有9亿多人口被挡在了医疗保险的大门之外。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对成员国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的评估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88位,在191个成员国中排倒数第4位。长期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建设按照城乡、所有制、就业状态等分别组织实施,处在不同区域的不同人群享受的待遇极为不同。
杨委员建议,参照国际上将医疗卫生服务分为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和非基本医疗服务三个层次。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应由政府向全体社会成员免费提供。在基本医疗服务方面,一般以政府投入为主,针对绝大部分的常见病、多发病,为全民提供所需药品和诊疗手段的基本医疗服务,其间所发生的大部分成本由政府财政承担,小部分由患者承担。对于非基本医疗服务,由居民自己承担经济责任,并鼓励发展自愿性质的商业医疗保险等。
“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应在健康公平与效率兼顾之间寻找平衡点。”杨委员说,现在首要的任务,就是打破旧有的城乡、所有制等界限,确保各个社会人群特别是迫切需要医疗保障的人群享受到医疗保险。
东方今报2008-3-8报道: 今年投入560亿元支持医改 200余亿投入中西部农村
(特派记者 王秋欣 夏友胜)非典已经过去5年了,但大家对那场灾害记忆犹新。为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委员、代表们7日就这一问题积极建言,建议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救援网络,必要时可以给卫生急救部门配备直升机。
【现状】疾控中心有牌子没人才
【对策】C.控实施三级垂直管理
驻豫全国政协委员杨利霞则认为,要想让疾控中心发挥作用,必须让疾控中心连接成网,在省、市、县都建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且垂直管理。同时,加强省、省辖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保证疫情及相关因素信息的及时分析、控制。
她认为,应该赋予县级疾控中心更大的权力,提高县疾控中心对突发事件的预警能力、应对能力、防病和控病能力。
法制日报2007年03月10日报道: 政协委员议将医疗事故条例上升为法律
(本报北京3月9日讯 记者杨傲多)“现行的医疗事故条例可操作性差,建议把条例上升为法律,这样对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全国政协委员、郑州大学附属医院教授杨利霞对记者说。
当前卫生工作中存在的基本矛盾是群众越来越高的卫生需求与医疗服务的供应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而医患关系不和谐,医患矛盾、医患纠纷甚至医患冲突是这一矛盾的具体体现。
杨利霞委员建议:“法律中应确定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规定哪些是责任性医疗事故、哪些不属于医疗事故;对医疗事故的赔偿数额明确界定,以保证医学发展、保障医患双方的权利。”
中国新闻网2007-03-11报道: 农业大省代表委员话心声:让七千万农民看病不愁
(中新社中新社记者 胡珂)“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住上一次院,一年活白干。”这是中国一些农民因生病带来生活窘境的写照。而一些破旧不堪的乡镇卫生院,也是“小病没人去,大病看不了”。“看病难”成为许多农民摆脱不了的阴影。
“农民健康社会才更健康”,“让中国九亿农民看病不再愁”……,连日来,在河南省全国人大代表、来自河南省的全国政协委员口中,一句句心系农民关心农民健康的话语频繁道出。拥有一亿人口,其中七千万是农民的中国第一农业大省河南,如何解决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一直是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关注热点。
全国政协委员、郑州大学二附院教授杨利霞告诉记者,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建立适合不同层次人群医疗需求的医院,尤其应在每个城市建立一到两个扶贫医院,解决贫困人群的看病问题;实行城市卫生资源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真正建好社区医疗服务站点,扩大医保覆盖面。
有记者说,河南农民在全国最多,说起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河南代表委员发言的分量最重。心系农民,关心农民健康,代表委员们道出的民声,充分反映了中国各界对农民的日益关切。
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2-03 15:0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