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图标 Created with Sketch.

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媒体对我校科技人物的报道

发布时间:2008年09月18日 新闻来源:新闻中心
  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在郑州召开,省委宣传部、省科协安排省市多家媒体对科技人物进行了专访报道,现将媒体对我校霍裕平院士、吴养洁院士、王复明教授、刘章锁教授等4位科技人物的有关报道转载如下。

(一)对霍裕平院士的有关报道:
大河报2008-09-10 报道:
                   科学路上永不停歇——访中科院院士霍裕平
  58岁时,他辞去中国科学院的职务,到郑州大学当了一名普通教授;2007年,70岁的他到北大兼职,打算建立一个“非平衡态研究组”,在有生之年重回基础研究的阵地。他就是霍裕平,中科院院士、郑州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一位在科学之路上永不停歇的长者。
  霍裕平院士1937年生于北京,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他曾与实验物理学家孟宪振合作,发展了强耦合共振系统的理论,完全解决了国际上关注的稀土离子引起铁氧体铁磁共振诸多特异反常的现象。1964年,霍裕平首先预言了激光输出存在不稳定区域。上世纪70年代初,他与杨国桢等合作,将泛函分析方法引入光信息学中,讨论了现代光学设计的基本问题——用全息光学系统实现任意光学变换的可能性,并发展了一些可能的具体设计途径。1978年,霍裕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奖。
  1980年,从美国回国的霍裕平开始领导中国科学院的核聚变研究工作,担任中科院合肥等离子体物理所所长,并兼中科院合肥分院院长。这期间,由他亲自组织的“有关螺旋磁场对托克马克等离子体影响”的一系列实验和理论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上世纪90年代初,霍裕平抓住与俄罗斯合作的机会,亲自主持和组织建设了大型超导托克马克HT-7装置。HT-7装置于1994年年底建成,它是世界上第二个能成功开展高温核聚变实验的大型超导托克马克。1993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就在事业处于巅峰期时,1996年,58岁的霍裕平辞去中国科学院的职务,到郑州大学当了一名普通教授。在郑州大学,他亲自将凝聚态物理学科调整为材料物理学科,建设以研究铝合金为主的金属物理方向。十年来,研究工作取得了实质进展,并由此提出了一条在我国普遍提高铝合金性能的可能途径。同时,他领导将物理系核物理学科转向为主要面向农业和医学的核生物学,领导了离子束生物技术实验室的建设,以及小麦的离子束诱变育种和转基因的工作。十年来,在霍裕平的领导下,郑州大学物理系成为物理学科博士点、国家凝聚态物理重点学科、物理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2003年年初,霍裕平被任命为中国参加ITER(国际热核反应堆)计划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在科技部领导及核聚变界的支持下,他以自己的学识和品格,再一次为我国核聚变研究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2007年,霍裕平到北大兼职,打算建立一个“非平衡态研究组”,在有生之年重回基础研究的阵地。

河南商报2008-09-10报道:
                郑大教授霍裕平培育的水稻像玉米一样高
  商报讯(记者 丁霁虹) 水稻能长得像玉米一样高大健壮吗?能!
  郑州大学教授霍裕平的课题组利用离子束介导分子育种技术培育的水稻,长得像玉米一样“身材”高大、根系粗壮发达、叶子宽阔、穗子又长又大。这种水稻高1米多,是普通水稻“身高”的1倍。
  在很多普通人看来,研究核物理的霍裕平怎么也跟水稻育种不搭边。霍裕平介绍说,这种水稻育种新技术是利用低能离子束在被选定的“豫粳6号”水稻种子上打孔,穿破种子外皮和细胞壁,然后将带有“郑单14”玉米遗传特性的DNA片断“嫁接”到该水稻种子细胞的DNA中,从而使“豫粳6号”水稻具有“郑单14”玉米的某些遗传特性。
  据介绍,离子束介导分子育种技术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是我国科学家率先提出并采用的育种新方法,用这种方法获得的种质资源,可以使远缘的玉米部分遗传物质与水稻进行杂交,创造出新的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新种质,为培育高产优质水稻提供了新的材料。
  经过近8年的田间试验,这批具有玉米特性的水稻各种优良特征已经基本稳定,已经开始进行高产优质水稻育种。
  新闻人物:霍裕平
  霍裕平在60岁时辞去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职务,举家迁到郑州,在郑州大学当了一名普通教授。
  在他看来,与郑州的情缘在他父亲那代就结下了。霍裕平的父亲霍秉权是郑州大学创办人之一,曾任郑大副校长。1996年3月,霍裕平站到了郑大的讲台上。

大河网2008年09月10日报道:
              能源问题受关注 郑大教授给国家领导人讲课
  (记者 梁新慧)老师很常见,但给国家领导人讲课的老师却很少见。郑州大学教授霍裕平就是其中的一位。71岁的霍裕平不只是郑州大学的教授,还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英文简称ITER)计划中国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
  霍裕平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此后几十年间,他先后在中科院北京物理所、合肥等离子体物理所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工作。1996年年初,他辞去科学院的职务,到郑州大学当了一个普通教授。
  能源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的问题,而霍裕平给国家领导人讲的课,也和这个问题有关。
  2002年,受国家科技部委托,霍裕平主持了“中国参加ITER计划”的科学技术评估,所作的评估报告,成为其后我国参加ITER计划科学和技术上的依据。2003年年初,他被任命为中国参加ITER计划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为我国核聚变研究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正是因为他在这个领域作出了特殊贡献,去年8月24日上午,他走进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二十八次专题讲座。他主讲的题目是《受控热核聚变能的研究与发展》。当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副委员长王兆国等领导人都来了。
  题目很专业、很绕嘴、很难懂,但给国家领导人讲课,还必须通俗易懂。他从核能及其在未来能源中的地位、发展、我国参加ITER计划的基础和目标以及我国聚变能研究发展的设想等方面作了详细讲解。讲座结束后,获得了国家领导人的好评。
  去年,霍裕平成为北京大学的兼职教授,他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重回基础研究的阵地。


(二)对吴养洁院士的有关报道
大河报2008-09-11报道:
                吴养洁:实验室“泡”出来的科学院院士
  在河南,吴养洁是“第一”——他是建国50多年来,河南省本土培养的第一位科学院院士。
  而这个第一的背后,凝聚了吴养洁太多的勤奋和不易。
  学成毕业:扎根河南
  今年80岁高龄的吴养洁,老家在山东济南,自幼丧父,跟随母亲在烟台恤养院里长大。吴养洁15岁时,吴母请恤养院一位老师带他外出求学,1947年吴养洁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后被选送到莫斯科大学化学系深造,获得副博士学位。
  毕业后,吴养洁便迫不及待地回到魂牵梦萦的故土,虽然当时他有很多机会去经济发达地区,但吴养洁选择了当时刚刚建校两年、实验教学条件还较差的郑州大学。
  到郑州大学之后,他动手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为郑州大学建立放射化学实验室。而这个高质量的放射化学实验室以后就成了郑州大学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成了科技实验的前沿阵地。
  最大爱好:以实验室为家
  在河南,吴养洁呆得最多的地方是实验室,最喜欢的地方也是实验室。几十年来,在实验室建设上,吴养洁不遗余力,倾注了全部心血。
  而在实验室里,吴养洁在物理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与大环化学等方面,也“泡出”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主持完成的“萘氯化水解法制甲萘酚”研究课题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冠醚合成新方法”课题获1984年国家发明三等奖及发明专利;“环金属化学反应与分子内配位”课题获2002年河南省科学进步一等奖……
  也因为这一系列的成就,1988年吴养洁教授被授予“河南省科技功臣”荣誉称号。2003年11月,他成为近亿人口的河南省本土培养的第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最大愿望:培养接班人
  谈到现在的最大愿望,吴养洁说,是培养出好的学生做他的接班人。
  在育人中,吴养洁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求索的精神。吴养洁常常告诉学生,继承是学习,创新也是学习,而且是更好的学习。
  几十年来,他培养的学生遍布全国,有很多已开始在各个学术领域崭露头角。其中,已有9名他指导的博士毕业生晋升正教授,2人进入中科院“百人计划”。

郑州晚报2008-09-11报道:
                  河南科技史因他辉煌 吴养洁——我省首位院士
  2003年,郑州大学化学系教授吴养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改写了河南省没有本土培养院士的历史。他长期从事物理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大环化学等国际国内学术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取得的一系列创造性研究成果,不仅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而且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928年1月,吴养洁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47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 1954年9月被选送到世界著名学府莫斯科大学化学系深造。1958年,吴养洁以优异成绩获得苏联化学科学副博士学位,选择到刚刚建校两年、实验教学条件还较差的郑州大学工作。
  来河南后,吴养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参与设计和建立放射化学实验室。在这个“家”里,吴养洁教授做出了一个又一个优秀的成绩。1972年,吴养洁争取到了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萘氯化水解法制甲萘酚”,历时4年终于钻研成功。 吴养洁十多年如一日地在多系列希夫碱的邻位汞化、钯化、铂化及金属转移反应及有关立体化学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其研究课题《环金属化反应与分子内配位》获2002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3年11月,在中原大地上辛勤耕耘了45年的吴养洁,被评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成为河南省本土培养的第一位中科院院士,改写了我省没有本土培养院士的历史。
  今年,吴养洁教授已经80岁高龄了,培养出好的学生,仍然是他最大的愿望。在育人中,他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求索的精神,他提倡全新的学习观。目前,吴养洁教授已经培养博士生、硕士生、博士后70多名。

东方今报2008-9-11报道:
             生命有限,抓紧时间做事 河南本土第一位院士吴养洁
  (今报记者 梁新慧)在河南的科技发展史上,吴养洁是一个响亮的名字:2003年11月,他成为河南省本土第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8年1月,吴养洁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47年他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1954年9月被选送到世界著名学府莫斯科大学化学系深造。1958年,吴养洁以优异的成绩圆满完成学业。
  归国后,有很多选择机会的吴养洁选择了刚刚建校两年、实验教学条件还较差的郑州大学。自此,他与郑州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河南,他待得最多的地方是实验室,他说,拥有了高质量的实验室就能做出高水平的科学实验成果。几十年来,在实验室建设上,吴养洁倾注了全部心血。当年回国后,吴养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参与设计和建立放射化学实验室。该实验室建成后很快成为郑大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
  正是在实验室里,他的研究成果获得了一项又一项科技大奖。如今,80岁高龄的吴养洁,已培养出博士生、硕士生、博士后70多名,不过,现在他还天天到实验室工作,风雨无阻。“时间有限,生命有限,抓紧时间做事情”。


(三)对王复明教授的有关报道
大河报2008-09-16 报道:
                科学家王复明:妙手快治高速公路“顽疾”
  国内交通专业领域都知道河南有个专治高速公路裂缝顽疾的高手。他就是获得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路基路面材料特性反演与快速检测维修整套技术”项目首席科学家、郑州大学环境与水利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复明教授。
  裂缝是高速公路的“通病”、“难病”。常规的治疗方法是“开膛破肚”或加铺顶层沥青,不仅“治疗”周期长、费用高,而且很难治愈。然而采用王复明教授的这套无损检测与快速维修整套技术,不仅治疗修复的速度快捷,避免了开挖式维修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且能降低成本,彻底根治病害。
  王复明教授1987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1991年由郑州工学院派往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并参加“美国战略性公路研究计划(SHRP)”,在路面结构反演理论研究中获突破性成果。1993年4月,王复明谢绝了美方的挽留,携全家回国。
  他刚回来时,国内在无损检测技术研究方面几乎是空白。资金缺乏还不是他面临的最大难题,很多单位根本不欢迎他们去做无损检测现场试验,免费都不愿意。
  就这样,为了推广这项高新技术,王复明开着自己筹措资金买来的检测设备车,带着两个助手,从1994年到2000年,跑遍了十多个省、区、市,共举办各类技术讲座60余期,无偿检测公路近2万公里。
  1998年,王复明敏锐地注意到国际上新兴的高聚物注浆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很可能成为公路非开挖维修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而他正在从事的无损检测技术将是这项维修技术的基础。
  经过3年多的研究和探索,2003年他终于找到了用高聚物注浆的修复方法,开发了以无损检测技术为基础的高聚物注浆成套技术及装备。不需开挖,十几分钟后就可以开放交通。可以说,这项成果为高速公路病害诊断和快速处治开辟了全新的途径。国家科技奖励办提供的资料显示,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与维修养护如全部采用项目成果,可节省50%以上的造价和70%以上的工期,每年可产生经济效益数十亿元。
  2004年,“高等级公路无损检测技术”被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至今已推广应用于27个省、区、市,主要技术推广单位100多家,累计应用里程达20万公里。

河南电台新闻广播2008-9-16 第十届科协年会专栏
           王复明:给高速公路快速“治病”的专家
  (河南台记者邱菊报道:)裂缝是高速公路的“顽疾”。常规的治疗方法是“开膛破肚”或加铺顶层沥青,“疗程”长、费用高,还很难彻底治愈。但是现在我们可以先用路面雷达给高速公路做个“CT扫描”,发现哪里有问题,就穿过公路表层,向开裂的地基处注入填充材料。经过这个快速的“手术”,“病危”的高速公路十几分钟后就可以恢复交通。
  这套快速手术方案的设计者叫王复明,现任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院长、河南省道路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这个看似简单的手术背后,却凝聚了他十几年的心血。
  1991年,王复明到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期间在路面结构反演理论研究中获突破性成果。1993年4月回国后,他开始利用这一成果研究高速公路无损检修。
  从1994年到2000年,他带着学生跑遍了十多个省、区、市,无偿检测公路近2万公里,收集了大量原始数据,开发了我国唯一具有自主版权的工程化软件,编写了适用于我国实际情况的现场测试规程。应用他的技术,此后的高速公路检测实现了无损检测。
  1998年,新兴的高聚物注浆技术让王复明看到了无损修补高速公路的可能性。2003年,他终于找到了用高聚物注浆的修复方法,开发了以无损检测技术为基础的高聚物注浆成套技术及装备。
  2007年,省交通厅和省科技厅在京港澳高速公路安阳至新乡段做技术示范工程。应用该项技术,80天内处治“生病”公路面积约30万平方米。与以前采用的开挖维修方法相比,节省工期70%,节省经费50%。该示范工程共120公里,节省维护经费7200万元。
  国家科技奖励办提供的资料显示,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与维修养护如全部采用项目成果,可节省50%以上的造价和70%以上的工期,每年可产生经济效益数十亿元。

河南商报2008-09-16报道:
               河南专家创造突破: 修复高速路不用开膛
  先用路面雷达给高速公路做个“CT扫描”,发现哪里有问题,就穿过公路表层,向开裂的地基处注入填充材料。经过这个快速的“手术”,“病危”的高速公路十几分钟后就可以恢复交通。
  这套快速手术方案的设计者叫王复明,现任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院长。这个看似简单的手术背后,却凝聚了他十几年的心血。
  裂缝是高速公路的“顽疾”。常规的治疗方法是“开膛破肚”或加铺顶层沥青,“疗程”长、费用高,还很难彻底治愈。1991年,王复明到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其间在路面结构反演理论研究中获突破性成果。1993年4月回国后,他开始利用这一成果研究高速公路无损检修。
  2007年,省交通厅和省科技厅在京港澳高速公路安阳至新乡段做技术示范工程。应用该项技术,80天内处治“生病”公路面积约30万平方米。

(四)对刘章锁教授的有关报道
东方今报2008-9-17报道:
                 刘章锁:肾病患者心中的希望
  (记者 赵媛)对很多肾衰竭病人及家属来说,“刘章锁”这个名字就代表着希望。郑大一附院肾内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刘章锁教授,用一双妙手让即将逝去的生命重现生机。
  1971年的夏天,10岁的刘章锁是在惊恐和不安中度过的,他在一次“如厕”时发现自己竟然尿血,胡思乱想了好久也不敢告诉家人。度过一个恐慌的夏季之后,他发现病居然自己好了。2004年,当他参加在美国圣地亚哥举行的第36届北美肾脏病大会,并且研究成果被全球慢性肾病专家所关注的时候,他明白是那时的“胡思乱想”得到了回报:知晓了更多关于“尿血”的知识——那次尿血只是肾脏有了一些炎症,却让他有了帮助更多人治疗慢性肾病的能力。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刘章锁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率先开展了B超引导下肾活检,此后创建了全省唯一的肾脏病理专业实验室,每年诊治慢性肾病患者3000多人,挽回无数病人的生命。刘章锁也成为中华医学会肾病分会会员、河南省医学会肾病专科学会主任委员,赴美、加、法、英、德等多国参加国际肾脏病学术研讨会,奠定了中国在全球肾脏病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
  如今,在刘章锁的带领下,河南省18个地级市全都建立了专业的肾脏专科学会。而作为博士生导师的他,更是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专家,为河南乃至全国肾病患者铺就了一条健康之路。

河南商报2008-09-17报道:
                     刘章锁:一项研究惠及千万
  (商报记者 连惠燕 通讯员 曹咏)高昂的医疗花费使不少家庭经济困难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不得不放弃治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博士及硕士生导师刘章锁,创立的我省首家腹膜透析中心,采用方便、低廉的家庭操作方式,一年为每名肾病患者省两万元。
  1984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学系的刘章锁被留校分配至原河南医科大学一附院工作,便与肾病研究结下不解之缘。20多年来,刘章锁率领自己的团队围绕“慢性肾衰竭(CRF)的防治”这一主题,进行了多系列研究,在国际、国内取得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对CRF贫血、CRF脂代谢紊乱等4项研究成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
  2005年刘章锁教授率学术团队,在我省率先开展郑州市区普通人群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初步调查显示,郑州市慢性肾脏病发病率高达11.51%,并在此基础上,2007年承担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研究,对河南省普通人群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进行大样本、多中心、多层面研究,现已取得初步数据。
  在对CRF临床防治研究过程中,刘章锁发现,CRF患者步入尿毒症后,肾脏功能几乎丧失殆尽,必须依靠外源性替代。而传统血液透析治疗由于其依赖医院、对患者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大及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加之高昂的医疗花费,使得许多患者、家庭望而却步。
  为给患者省钱,刘章锁率先成立了我省首家腹膜透析中心,摆脱了对大型血液透析机的依赖,患者在家就能自己完成整个透析过程。方便的家庭式透析模式,每年可为每个肾病患者节省两万元。
  
河南电台新闻广播2008-9-17报道:
                 百姓纪事:刘章锁——为肾脏病人留住生的希望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刘章锁,24年来一直致力于慢性肾衰竭的防治,给身患肾衰竭的病人带来了生的希望。请听河南台记者邱菊采制的报道:刘章锁:为肾脏病人留住生的希望
  1984年,刘章锁以“特别优秀毕业生”毕业于原河南医科大学医学系,被留校分配至郑大一附院工作,从此与肾病研究结下不解之缘。刘章锁说:(出录音)
  “一个是我本人小时候大约是小学三年级,得过急性肾炎,自己经历过,所以就产生了兴趣,想去做这份工作;最基本的一个动力就是来源于病人应该说作为一个医生,特别是作为一个肾脏科的大夫,有个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把这个工作努力做好。”
  刘章锁说,现在慢性肾衰竭的发病比较高,但是因为没有详细的数据,无法引起社会的重视,他就自己出资做调查:(出录音)
  “我投入了20多万,在郑州市做了一个流动调查。我们是首次在河南做了这个工作,我们自己做出来的这些数据就对政府在公共健康问题上制定政策提供了一个依据。”
   在对慢性肾衰竭的临床防治研究过程中,刘章锁发现,慢性肾衰竭患者步入尿毒症后,传统血液透析治疗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加之高昂的医疗花费,使得许多患者望而却步。
  为给患者省钱,刘章锁率先成立了我省首家腹膜透析中心:(出录音)
  “我们科里在腹膜透析这方面感染的比例非常低,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腹膜透析最大的优势就是保护残余的肾功能,相对来讲比较便宜,血透一年需要七万到八万,腹膜透析一年需要5万到6万,病人受益更多,大大延长了寿命。”
  刘章锁并不满足自己取得的成绩,他说,慢性肾衰竭已经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里面,他会继续研究下去。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2-03 15:05:39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