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图标 Created with Sketch.

河南日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报道《检阅》中关于我校的报道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09日 新闻来源:新闻中心
  9月28日第30版:教育事业枝繁叶茂  记 者 王 晖
  高等教育篇 谈起郑州大学近年来的发展变化,校长申长雨教授如数家珍:
  2003年,郑大材料物理实验室被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现了河南省没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2004年,省政府与教育部签订共建郑州大学协议,使郑大成为全国第一个实施省部共建的省属高校;2005年,在全国第十批学位点申报中,郑大实现一级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并一次拿到8个,新增二级博士点54个,增幅全国第一,使学校博士点达到81个,博士点数量从落后位次跃居全国高校第25位;2006年,郑大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以全票获得优秀;2007年,郑大新增4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使学校国家级重点学科达到6个;2008年,郑大科研经费突破2亿元,特别是郑大国家橡塑模具工程研究中心承担的我国神舟七号航天员头盔面窗研制成功,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荣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奖。
  郑州大学的快速发展只是我省高等教育的一个缩影,建国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河南高等教育不断实现新的跨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素质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
  1996年郑州大学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行列,2004年实现省部共建。
    
  9月29日第24版:郑州大学:奋力创建高水平大学  记 者 王 晖  通讯员 魏 强
  要着力将郑州大学打造成为全国一流大学,特别是在中原崛起战略中,在人才培养、科技进步等方面都能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这是2009年6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视察郑州大学时对郑大提出的殷殷期望。在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郑州大学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凭借着雄厚的专业基础和人才高地,积极推进教学创新、科研创新,正迈着坚实的步伐向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具有区域示范作用的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昂首前进。
  紧抓机遇谋发展
  2000年7月,由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合并的新郑州大学正式组建而成。三所河南名校的强强合并催生了许多新的增长点,新的郑州大学更显得富有生机,在新世纪中重新扬帆远航。
  新郑州大学成立后,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理清学校发展的工作思路,通过制定学校“三大发展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围绕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的目标,以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为主线,积极实施“教学质量工程”、“人才强校工程”和“科技创新工程”,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新校区建设、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提前完成了学校发展规划的近期目标,基本实现了学校整体、人才培养层次、师资队伍结构、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的转型。
  风鹏正举写辉煌
  经过合校9年的内涵积淀、外延发展和改革创新,郑州大学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在中国大学排名中稳步上升。
  200到1300的飞越 从200到1300,这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合校之初与现在郑大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对比。
  提高综合竞争力,建设高水平大学,人才是根本。郑州大学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特聘教授发展、骨干教师培养等计划,坚持多策并举培养人才、千方百计吸引人才、倾注感情留住人才、创新机制管理人才、强化服务用好人才,优化了师资队伍的年龄、职称、学缘、学历结构,提升了质量,骨干教师迅速成长,创新团队不断涌现。目前,学校本部在岗教职工60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3100余人,教授、副教授2000多人,博士生导师226人,硕士生导师1500多人,有国家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6人,获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77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70人,15名教授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学校有专职院士3人和双聘院士22人,霍裕平院士作为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主持的“国际受控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项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界最大的一项国际合作项目;由钟香崇院士挂帅,研究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矾土基系列产品;吴养洁院士,在物理有机、金属有机与大环化学等方面有系统的、创新性的重要研究成果。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弗尔德•穆拉德、罗伯特•蒙代尔、道格拉斯•迪恩•奥谢罗夫等世界级大师也纷纷来郑大讲学并受聘成为学校的客座教授。
  2万到5万的跨越 合校之初,郑州大学学生人数不过2万多,其中研究生只有1200人,生源多是河南省内。如今郑州大学在校全日制本科生4.2万余人,在校各类研究生发展到12000人,在校学生总人数达到50000余人,学校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按重点线招生。
  近年来,郑州大学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牢固确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理念,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学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精品课程15门,河南省名牌专业8个。郑大学生在近年来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高水平大赛中也屡创佳绩,获得国家级奖励220多项、省级奖励400多项。王海龙、赵菁、关莉和邵刚四位同学连续四届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落后到靠前的蜕变 一流大学必须拥有一批一流的学科,在某种意义上,办大学就是办学科。合校初郑州大学没有一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而如今,学校有“凝聚态物理”和“材料加工工程”等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37个省级重点学科。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合校初为“零”;二级学科博士点总数81个,合校初只有9个;学校现有一级学科硕士点3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24个,合校之初所有的硕士点加起来只有69个;学校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而合校之初只有4个。郑州大学博士点数量由落后上升到全国高校第25位。
  从2000万到2.1亿的巨变 近年来,郑州大学在科研领域大做“顶天立地”的文章。“顶天”,就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与科技前沿,在国家重大科技战略领域和学科前沿上占有一席之地。霍裕平院士主持的“磁约束热核聚变基础理论研究”,被批准为国家“973项目”,是我国2005年度资助力度最大的一个项目,总经费达6500万元。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突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关键技术,成功为“神舟七号”研制宇航员出舱头盔面窗,为国家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中心主任申长雨教授获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立地”,就是积极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已经与安阳市、商丘市、周口市、濮阳市等地市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与新飞集团、宇通集团、神马集团、许继集团、神火集团等20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多项高新技术成果已在企业中得到成功的应用。
  近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000多项,产出科研成果7000余项,其中700多项通过国家和省部级鉴定。合校初,学校科研经费才2000多万元,2005年突破1亿元,2008年达到2.1亿元。2009年,学校获批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4项,经费总额2064.8万元,再创历史新高。
  从郊区荒地到“世外桃源”的惊变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三的刘佳同学,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已在郑大求学近7年,对学校新校区的变化感触颇深:“刚入学,教学区还在建设,到处堆着鹅卵石、砖沙等建筑用材,一下雨就到处泥泞。设施也不齐全,办事买东西都特别不方便。而如今的校园每到春天,牡丹盛开,湖水清澈荡漾,鱼儿嬉戏,垂柳依依,犹如世外桃源。”
  发展至今,郑州大学校本部有4个校区,总占地面积6493亩,其中,新校区占地面积4845亩,计划建设总投资19.7亿元,总规划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一座环境优美、设施先进、功能完备的现代化校园已基本建成。设备先进的学生活动中心,现代化塑胶跑道、体育馆,网球场、排球场和篮球场等设施,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文体活动场所。学生公寓设施齐全,配有电话、宽带网接口、壁橱、写字台等生活设施。校内设有邮局、银行、商店、书报亭、洗衣房等设施,为学生生活提供了方便。整个校园实现了数字化,实行校园“一卡通”,学生借书、上网、就餐、购物等都可通过一张卡完成。
  “请进来”与“走出去”齐头并进 走在郑大的校园里,随处可见外国友人的身影。来自日本、韩国、印度、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的留学生日益增多。目前,郑大在校留学生已达1000多人。
  学校与美国、英国、法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所知名高校分别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这些学校中世界前500强大学26所、前100强名校10所;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德国马格德堡大学、韩国庆星大学等知名高校已开始联合招收本科生。学校对外交流的层次和深度都有了长足进展,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
  抓好党建促发展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郑州大学的大发展、大跨越离不开一个团结优秀的领导班子。郑州大学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在工作中强调抓作风、办实事,真心诚意地为师生员工服好务,集中全校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建设高水平大学。“郑州大学的党建工作在全国高校也是走在前列的,三校合并组建新的郑州大学实现实质性的融合,实现了‘1+1+1〉3’的效果。”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曾在视察郑州大学时对学校的党建工作作了如上的评价。
  2001年,郑州大学党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3年,郑州大学团委被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称号,全国仅有10个基层团委获此殊荣;学校党委连年被评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学校还是河南省文明单位。
  继往开来绘新篇
  面对成绩,郑州大学并没有满足,而是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确立了“聚精会神抓内涵、改革创新谋发展、重点突破上水平”的总体工作思路,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强力推进八个方面的改革。
  2008年郑州大学正式启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全国第一家推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省属高校。科研激励机制及考核办法、本科教学课程体系、分配制度、后勤管理、校办产业管理体制、财务管理体制、做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等其他七项改革,也在扎实推进。
  在新形势下怎么办大学、办怎样的大学,怎样在众多名校中保持特色,出类拔萃,是郑州大学自上而下一直思考与探索的问题。郑州大学校长申长雨曾说过,我们要把握大学使命,彰显大学精神,努力把郑大办成一所理想远大、境界高远的大学;要维护学术尊严,注重教授治学,努力把郑大办成一所充满活力、富含民主的大学;要注重规范管理和建章立制,淡化学校管理中的人治色彩,努力把郑大办成一所照章办事、管理严格、运行有序的大学;加强科学研究,注重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理论创新,努力把郑大办成一所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要严格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管理,努力把郑大办成一所人才培养层次高、质量高的大学;要既重视开源,更重视节流,努力把郑大办成一所可持续发展的节约型大学;要重视校园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和硬件平台建设,努力把郑大办成一所环境优美的大学。这是郑州大学今后一个时期的办学思路和目标,更是郑大努力的方向与动力。
  正在郑大人为这一目标而努力时,从2008年10月开始,一场轰轰烈烈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这一目标的加速实现找到了契合点。“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步伐,这是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河南省实现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的新要求,是郑州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郑州大学党委书记郑永扣在给全校中层干部作的报告中,系统全面科学回答了“什么是高水平大学”、“为什么要建设高水平大学”、“如何建设高水平大学”等问题,在广大师生中引起强烈共鸣。
  2009年秋初,郑州大学接连不断的“大手笔”,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眼球,浓浓的学术氛围让郑大成为瞩目的焦点。8月底,郑州大学承办了中国力学界最高盛会——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这是该会议首次在北京以外的地方举办。9月2日,郑州大学嵩阳书院正式揭牌。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亲笔为书院题写院名。
  回顾过往郑大人欢欣鼓舞,展望未来需要再上征程,“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郑大更有信心在坚持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以更开阔的胸襟和更开放的眼光,乘着中原崛起的东风,越飞越高,谱写出新的辉煌,为祖国六十华诞增添更多光彩。

  9月30日第11版:吴养洁:把一切献给祖国和人民
  记   者 王 晖 本报通讯员 张 威
  吴养洁,男,汉族,山东济南人,中共党员,1928年1月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郑州大学化学系教授。他在物理有机、金属有机与大环化学等方面有系统的、创新性的重要研究成果,提供了有机化合物分子内、分子间弱相互作用众多新的证明,阐明了其作用规律,丰富了近代化学键理论。在国内外期刊、SCI杂志上发表论文200多篇,经SCI等检索,已被国内外重要刊物引用500多次。他为郑州大学建设有机化学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等做了大量的工作。他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在全国科技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河南省科技功臣等荣誉称号。
  在日前刚刚揭晓的河南省“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原人物”候选人名单中,有一位81岁高龄的老人。他就是拥有近亿人口的河南省培养出来的第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养洁。
  他的执教生涯几乎与新中国同岁,他的科学研究硕果累累,他以一颗感恩的心扎根于需要自己的地方,每天忙碌在小小的实验室中,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作为党员:
  哪里最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
  2003年,吴养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河南省第一位本土培养的院士,也是中国第一位从地方(省级)实验室走出来的中科院院士。在回顾自己的经历时,他深情地说,自己是一个苦孩子,从小就体验了人生的冷暖疾苦,之所以能有今天,全是党和人民的培养,党不仅给了他生活上的物质帮助,还给了他宝贵的接受教育的机会。“一个人要学会感恩,要懂得报恩。我们要牢记祖国的恩情,把自己的青春和学识贡献给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吴养洁用自己的生命热情和智慧实践着这句看似简单的豪言壮语。
  1928年1月,吴养洁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由于早年丧父,他在烟台恤养院里长大。吴养洁1947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1954年9月,他被选送到莫斯科大学化学系深造。1958年,从莫斯科大学化学系留学归来,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当时刚刚建校两年、实验教学条件还较差的郑州大学。他说:“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
  时光如梭,白驹过隙,51年弹指一挥间。吴养洁刚到郑州大学化学系任教的时候,系里的教学科研条件称得上“一穷二白”。而作为一门实验科学,拥有了高质量的实验室才能做出高水平的科学实验成果。“一定要为郑大建立一个放射化学实验室。”吴养洁是个有心人,他在留苏期间就特别留意莫斯科大学的有机化学实验室,认真分析研究了该室的设计和设备安装特点,大到总体布局,小到每个实验台的长短、高低尺寸他都作了详细的记录。在新实验室的建设中,他实地勘察,亲自画出了设计图纸,并带领工人们安装好了放射化学实验室所有的设备。从此,郑州大学的放射化学实验室成为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吸引了国内外许多知名专家前来参观,并得到了一致称赞。
  吴养洁的人生并非一路坦途,但他献身祖国科教事业的坚定信念却从未动摇。1972年,为了完成国务院下达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萘氯化水解法制甲萘酚》,他不顾文化大革命中留下的一些问题尚未澄清,就全力扑在科研上。他从天津到大连、沈阳、抚顺直到祖国北部边疆鹤岗,往返奔波多个县市进行技术调研,又在实验室经历了1400多个日日夜夜的攻坚,终于成功研制出了高效、低毒、低残留农用杀虫剂西维因的中间体甲萘酚,为化学界甲萘酚的新的工业合成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吴养洁说,虽然几十年前他讲的一句话“要以实验室为家”曾作为白专言论被批判,但他认为实验室里的工作就是他的本职工作,理应做好。51年来,他在这个最需要他的地方挥洒智慧,取得了一项又一项重大科技突破。
  作为科学家:实验室是我最大的乐土
  吴养洁每天要到实验室,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就算到今天,已经81岁高龄的他也从不例外。有时为了在实验室工作常常忘了回家吃饭,害得老伴常常等得饭菜都凉了。他很喜欢书法和养花,但他实在没有时间去经营自己生活上的爱好,他只有在实验中才能感受到最纯粹的乐趣。
  对于吴养洁教授来说,在郑大的几十年中,他根本没有节假日的概念,他的节假日几乎都是在实验室中度过的。吴养洁的学生们都说:“做吴老师的学生很苦,基本上没有假期;我们都很‘怕’吴老师,他对我们要求总是很严,时间观念很强,治学一丝不苟,追求完美。”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学生每逢节假日总是默默地在实验室里搞研究,有的大年三十还在实验室做实验。有一次,一位记者按照约好的时间前去采访吴养洁,当时他正在实验室工作。在和记者的交谈中,老教授心里总是放不下他的实验,显得有些急切,不停的说:“可以了吧,可以了吧。”虽然记者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却又实在不忍心打扰他的工作,只得带着遗憾提前结束了采访。
  吴养洁就是这样,把实验室作为他最大的乐土,默默耕耘,收获了丰硕的果实。
  他在芳基汞化合物的性质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85年他应邀在莫斯科大学召开的《现代有机化学问题》国际学术会议上作的学术报告,得到了国际化学界的好评;
  他在环金属化合物的金属转移反应及有关立体化学方面做出了系统研究成果,引起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
  他发现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可以作为Heck反应、Suzuki等反应的高效、新型、绿色催化剂的相关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他在不对称合成研究方面取得了新成果,这是当前有机化学的研究热点,涉及许多药物及其中间体的合成,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他在国内外期刊、SCI杂志上发表论文200多篇,经SCI等检索,已被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引用500多次。
  他主持完成的“萘氯化水解法制甲萘酚”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他的“冠醚合成新方法”获1984年国家发明三等奖及发明专利;他的《环金属化反应分子内配位》获2002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他曾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在全国科技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河南省科技功臣等荣誉称号。
  作为教师:一心为国家培养英才
  面对接踵而来的荣誉,吴养洁始终保持淡然。有人问吴院士,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他说,为国家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科技英才。而对于如何培养这样的人才,这位执教50多年的老教授有着自己独到的“德”、“才”观,他说,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科学家,首先必须是一个坚定的爱国主义者,这是“大德”。 在他的影响下,留学法国的龚军芳博士回来了,留学日本的李铁生博士回来了,在香港中文大学进修的杜晨霞博士回来了,他的学生宋毛平博士、常俊标博士已荣任郑州大学副校长,丁奎岭博士已荣任享誉国内外化学界的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
  吴养洁还说,“科学没有捷径”,搞科学研究必须要培养“严谨求实”和“严于律己”的品质,这就是他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之德”。
  “做学问首先要学会做人”。吴院士经常教导自己的学生,科研成果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绝不能弄虚作假,这种实事求是的观念和意识助推着吴院士在科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坚实,同时也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科技人才,他们大多都活跃在当今世界化学领域的前沿舞台上。吴养洁曾做了一个规定,不准学生在实验室搞研究期间浏览网页、聊天、看视频,只要是工作期间任何与实验无关的事情都不能做。这些规定既没有作为条例贴在墙上,也没有整天挂在他的嘴边,但对他的学生来说,这就是金科玉律。要想成为吴老师的学生,要想有所作为,首先就必须有能管住自己的本事,这是他们的共识。
  说到“专业之才”,吴养洁尤其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实验结果是在烧瓶中做出来的,不是从电脑中计算出来的。”吴养洁经常这样教导自己的弟子。每一个试验步骤、每一个化学反应,他都要求学生必须按照实验规定亲自动手操作。吴养洁曾说,作为老师,他希望能给学生提供好的学习环境,创造好的学习条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学习的关键还是在于他们自己。吴养洁指导学生做科研的原则从来都是“抓大放小”,在科研课题方向确定以后,吴养洁会将课题交给学生自己,让他们放手去做,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在如此宽松与开放的环境中,他的学生都拥有了很强的独立搞科研的能力。而今,吴养洁已指导了70多名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他们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研基本功赢得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赞誉。目前,已有9名他指导的学生晋升为正教授,其中2人已进入中科院“百人计划”。
  从物理有机化学到金属有机化学,从大环化学到化学生物学,吴养洁潜心治学,对事业执著追求,孜孜不倦,而忘却老之已至。81岁的吴养洁漫步在美丽如画的郑大校园,依然是如此的精神矍铄,安泰祥和,他正在用对祖国和人民的挚爱谱写着最壮美的生命乐章。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2-03 15:07:44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