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图标 Created with Sketch.

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我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07日 新闻来源:新闻中心
中国教育报2010年8月4日第2版头条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得发明专利、发表科研论文
                郑州大学实施“创新学分”制度 

  本报讯(记者 汪瑞林 通讯员 贾霖)最近,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2010届毕业生雷宁静找到理想的工作高兴地离校了。她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撰写的论文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在校期间共拿到11个“创新学分”,对她找工作起到很大的作用。在郑州大学,对在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奖、获得发明专利、公开发表科研成果及作品的学生给予“创新学分”,已成为学校促进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举措。
  “我们一直把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基本的育人理念,郑大的创新人才培养注重突出专业特色,因材施教,从各学科建设中汲取养分。”郑州大学校长申长雨说。
  5月18日,郑州大学首个研究生创新实验基地在药学院成立并投入运行,创新实验基地依托校内实验室,面向全校研究生开放,开展创新实验活动。
  开设创新基地班是郑州大学紧密结合专业教育、对有创新潜质的人因材施教的一个重要抓手。早在2006年12月,郑州大学就成立了第一个创新基地班。作为该校在工科领域设立的第一个人才培养实验班,基地班实行精英型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注重基础知识教学,进行全新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的培育。去年获得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的白阳,就是创新基地班的第一批学生。
  作为河南省唯一的国家理科基地,郑州大学化学系基地班是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典范。在河南省首届科技创业大赛中,化学系基地班科研团队的某催化剂项目获特等奖,其中有数十名本科生全程参与了该项目。化学系基地班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导师制、课程负责人制、滚动竞争制、分流培养制、奖学奖教制、齐抓共管制等六制并举的基地教学管理模式和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特色。
  郑州大学建立了创新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创新学分”制度实施办法,开展创新活动并达到要求目标的学生可获得“创新学分”。学校每年拿出专项资金支持积极实施创新教育的院系。目前,全校已审定224名学生的240余项成果,学校创新学分委员会给予这些学生“创新学分”。
  在刚刚结束的河南省“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中,郑州大学以团体总分第一名的成绩捧得“挑战杯”。该校学生在历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等高水平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220余项、省级奖励400多项;王海龙、赵菁、关莉和邵刚4名学生连续4届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育人紧密结合专业教育,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得到开发,创新型人才就一定会脱颖而出。”郑州大学党委书记郑永扣说。

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2-03 15:09:20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