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011年05月27日
河南教育科研网建设走在全国省级科研网前列
人民网郑州5月26日专电 “河南省教育科研网经过10多年的建设发展,在建设水平、应用能力、服务效益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国省级教育科研网的前列,引领了国内省级教育网络的建设潮流。网上高招录取、数字化图书馆资源共享、现代远程教育、政务信息发布等均得以顺利实现。”今天,当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陈盈晖,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管委会副主任李志民等先后这样肯定河南省教育科研网取得的成就时,来自全省各高校、地市教育局等主管教育信息化的300余名代表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
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河南省教育科研网(HERNET)和郑州大学承办的河南省教育科研网十周年建设总结表彰大会暨信息化高端论坛今天在郑州市举行。在教育科研网建设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36家先进单位和68个先进个人受到表彰。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訾新建,厅长助理荣西海,河南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长、省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赵会群,郑州大学副校长、河南省网中心主任王宗敏等出席。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中心主任李芝棠教授代表兄弟节点单位致辞。就“下一代互联网应用”这一主题,CERNET国家网络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吴建平教授,复旦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宓詠教授,中山大学网络信息中心主任郭清顺教授等分别作了报告,并和与会代表进行学术探讨。
河南省教育科研网的建设始于1995年。郑州大学为推动“211”工程建设启动了学校校园网建设工作,并于1995年接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成为河南省第一所接入CERNET的高校。2001年,HERNET的开拓者以“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行”为原则,率先建成了国内第一个省级2.5G高速主干网。到2010年,HERNET已建成了覆盖全省所有18个地市、城市节点23个的省级教育科研网高速主干网络,光纤总长度2500千米,骨干网带宽2.5Gbps;全网共有ipv4地址574208个,信息点688443个,联网计算机407302台;接入单位104个,用户数量140多万,成为河南省教育与科研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10年,河南省教育厅又启动了河南省教育科研网下一代互联网HERNET2建设项目,成为我国第一个省级的IPv6主干网,使得河南省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继续在国内保持领先地位。
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訾新建告诉记者:“虽然HERNET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下一步全省将按照‘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按需发展、稳步实施,整合资源、提高效益’的思路,继续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教育信息资源与平台建设力度,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积极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教育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智泓 付永刚 陈文杰)
大河网 2011年05月26日
河南教科网十周年表彰会暨教育信息化论坛在郑举行
5月26日,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河南省教育科研网中心和郑州大学网络中心承办的河南省教育科研网(简称HERNET)十周年建设总结表彰大会暨教育信息化高端论坛在郑州举行。会议对在教育科研网建设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36家先进单位和68个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全省省内各高校主管教育信息化的校领导及信息化部门负责人、各地市教育局负责人300余人参加会议。
河南省教育科研网的建设始于1995年,郑州大学为推动“211”工程建设启动了学校校园网建设工作,并于1995年接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成为我省第一所接入CER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高校。到2010年,河南省教育科研网已建成了覆盖全省所有18个地市、城市节点23个的省级教育科研网高速主干网络,光纤总长度2500公里;骨干网带宽2.5Gbps;全网共有ipv4地址574208个,信息点688443个,联网计算机407302台;接入单位104个,用户数量140多万;网络科研研究成果显著,网络资源利用效果明显,已成为河南省教育与科研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河南省教育科研网于2001年正式开始建设,经过十年的建设,河南省教育科研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建设水平、应用能力、服务效益等方面走在省级教育科研网的前列。
2010年,河南省教育厅启动了河南省教育科研网下一代互联网HERNET2建设项目,不但为省网今后十年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而且能够推动下一代互联网在河南省内高校的不断普及,同时,也使得河南省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继续在国内保持领先地位。
在之后的教育信息化高端论坛上,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国家网络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吴建平教授,复旦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宓詠教授,中山大学网络信息中心主任郭清顺教授等分别作报告,与会专家就“下一代互联网应用”这一问题进行了学术探讨。
新浪网 2011年5月26日
教育科研网十周年高端论坛在郑州举行
5月26日,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河南省教育科研网中心和郑州大学网络中心承办的河南省教育科研网十周年建设总结表彰大会暨教育信息化高端论坛在郑州举行。会议对在教育科研网建设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36家先进单位和68个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大会邀请了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陈盈晖,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CERNET管委会副主任李志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国家网络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等转专家学者到会演讲。省教育厅副厅长訾新建,厅长助理荣西海,河南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长、省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赵会群,郑州大学副校长、省网中心主任王宗敏出席。全省省内各高校主管教育信息化的校领导及信息化部门负责人、各地市教育局负责人300余人参加会议。
省教育厅副厅长訾新建在表彰大会上讲话。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陈盈晖,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CERNET管委会副主任李志民,河南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长、省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赵会群,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国家网络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分别对总结表彰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中心主任李芝棠教授代表兄弟节点单位致辞。
郑州大学副校长、省网中心主任王宗敏在工作报告中回顾了河南省教育科研网的建设背景,详细介绍了河南省教育科研网高速主干网建设工程,总结了河南省教育科研网十年以来的建设成绩并展望了河南省教育科研网的未来。
河南省教育科研网的建设始于1995年,郑州大学为推动“211”工程建设启动了学校校园网建设工作,并于1995年接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成为我省第一所接入CERNET的高校。到2010年,河南省教育科研网已建成了覆盖全省所有18个地市、城市节点23个的省级教育科研网高速主干网络,光纤总长度2500公里;骨干网带宽2.5Gbps;全网共有ipv4地址574208个,信息点688443个,联网计算机407302台;接入单位104个,用户数量140多万;网络科研研究成果显著,网络资源利用效果明显,已成为河南省教育与科研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经过十年的建设,河南省教育科研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建设水平、应用能力、服务效益建走在省级教育科研网的前列:成了国内第一个省级2.5Gbps高速主干网,为全省的高校和教育机构提供了良好的接入服务;推动了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使各校的信息化工作逐步进入科学化、规范化建设的轨道,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引领了国内省级教育网络的建设潮流,无论从网络建设规模,还是网络应用水平,一直支撑了大量的网络应用,网上高招录取、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等均得以顺利实现;有效提高了高校的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各高校依托校园网开发了大量的管理系统,在各个高校的日常教学、科研与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升了计算机网络领导的科研水平,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为河南省培养了大量的网络人才,为在校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
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陈盈晖在十周年建设总结表彰大会致辞说,“河南省教育科研网对提升河南高校教育信息化水平,服务教学科研工作,培养网络信息人才,都做出了突出贡献,走在了省级教育科研网建设的前列。对教育科研网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很多丰富成果。”
2010年,河南省教育厅启动了河南省教育科研网下一代互联网HERNET2建设项目。HERNET2项目是我国第一个省级的IPv6主干网建设工作,通过该项目的建设,不但为省网今后十年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而且能够推动下一代互联网在河南省内高校的不断普及,同时,也使得河南省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继续在国内保持领先地位。
会议上还进行了河南省教育信息化成就展。在之后的教育信息化高端论坛上,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国家网络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吴建平教授,复旦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宓詠教授,中山大学网络信息中心主任郭清顺教授等分别作报告,与会专家就“下一代互联网应用”这一问题进行了学术探讨。
教育时报 2011年5月27日 第1版
河南省教育科研网十周年建设总结表彰大会在郑举行
基于IPV6技术的HERNET2正式开通
本报讯(记者侯军锋 陈弘毅)昨日,由省教育厅主办、省教育科研网中心和郑州大学网络中心承办的河南省教育科研网(HERNET)10周年建设总结表彰大会暨教育信息化高端论坛在郑州举行。会议对在教育科研网建设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郑州大学等36家先进单位和68个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教育部、省教育厅和省通信管理局的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全省各高校主管教育信息化的负责人、各地市教育局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郑州大学副校长、HERNET省网络中心主任王宗敏在作河南省教育科研网10年总结报告时介绍,河南省教育科研网(HERNET)是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在河南省的省级网络,主机负责连接省内的教育科研机构接入CERNET,进而与Internet连接。从2001年开始,在河南省教育厅和省内各高校的大力支持下,用了2年的时间建成了覆盖全省所有18个地市、城市节点23个的省级教育科研网高速主干网络,光纤总长度近3000公里;骨干网带宽2.5Gbps;全网共有ipv4地址574208个,信息点688443个,联网计算机407302台;接入单位104个,用户数量140多万;网络科研研究成果显著,网络资源利用效果明显,已成为河南省教育与科研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訾新建在会上强调:“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及提高服务能力要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河南省教育科研网在县乡两级的接入,形成覆盖城乡校园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二是加大教育信息资源与平台建设力度,建成多学科、多层次、开放式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三是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四是积极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会上,河南省教育科研网下一代互联网(HERNET2)正式开通。据了解,省教育厅于去年启动了HERNET2建设项目。HERNET2项目是我国第一个省级的IPV6主干网建设工作。该项目的建设,不但为河南省教育科研网今后10年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而且能够推动下一代互联网在省内高校的不断普及,同时,也使得我省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继续在国内保持领先地位。
河南日报2011年5月31日第3版
教育科研网加速升级换代
(记者冯 芸 实习生申 婧)河南省教育科研网(简称HERNET)十年建设总结表彰大会暨教育信息化高端论坛近日在郑州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江苏、安徽、广东等的教育信息化专家,全省各高校、职业院校两百多位代表与会。
经过十年的建设,河南省教育科研网高速主干网已连接全省18个省辖市,接入104所高校及教育机构,入网用户140余万,在服务教学、科研和管理、支撑网上招生、远程教育、数字化图书馆资源共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为适应网络带宽的强大需求,提升教育科研网综合建设水平,我省还启动了教育科研网下一代互联网(HERNET2)建设项目,建设目标是为全网提供IPV6接入,同时满足未来5~8年河南省教育科研网的发展需求。
下一代互联网是指不同于现在互联网的新一代互联网。从速度看,它要比现在的互联网快1000倍以上,IP地址资源更加充足,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更高。②9
大河报 2011年5月30日 第B12版
我省高校教学资源将实现网上共享 学分互认
□记者 王灿 实习生 马战威
上周,河南省教育科研网(简称HERNET)十年建设总结表彰大会暨教育信息化高端论坛在郑州大学召开。郑大远程教育学院院长、网络管理中心主任高金峰透露,目前省内高校正在探索教学资源网上共享,学分互认。
据悉,目前我省教育科研网高速主干网已连接全省18个省辖市,接入104所高校及教育机构,入网用户140余万,在服务教学、科研和管理,支撑网上招生、远程教育、数字化图书馆资源共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郑大已经实现了市场营销、法理学、人体寄生虫学等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共享,校内外人员均可通过网络链接点击听课。在第二学位申请方面,郑大正在尝试与其他高校共享优质资源。
东方今报 2011年6月3日A14版
我省高校有望实现校际学分互认
□东方今报记者 雷刚 高冬丽实习生 张毅/文记者 邱琦/图
目前,我省高校正在探索教学资源网上共享,校际学分互认指日可待。在近日召开的河南省教育信息化高端论坛上,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院长、网络管理中心主任高金峰透露说:“进一步完善机制后,河南高校间也将实现教学资源网上共享以及学分互认。”目前,郑大已经实现了市场营销、法理学、人体寄生虫学等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共享,校内外人员均可通过网络链接点击听课。
据悉,目前我省教育科研网高速主干网已链接全省18个省辖市,接入104所高校及教育机构,入网用户140余万。
郑州晚报 2011年5月27日 A
我省教育科研网筹划升级 速度比现在快千倍
本报讯 昨日,河南省教育科研网(简称HERNET)10年建设总结表彰大会暨教育信息化高端论坛在郑州召开。
为适应网络带宽的强大需求,提升教育科研网综合建设水平,我省启动了教育科研网下一代互联网(HERNET2)建设项目,目标是为全网提供IPv6接入。建设省级下一代互联网,这在国内还是第一次。
下一代互联网的速度要比现在快1000倍以上,IP地址资源更加充足,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更高。
晚报记者张竞昳
河南电视台 2011年5月26日新闻频道下午两点《整点新闻》
河南省教育科研网十周年建设总结表彰大会暨教育信息化高端论坛在郑州举行
记者 柴政 摄像 户文杰
【正文】今天上午,河南省教育科研网十周年建设总结表彰大会暨教育信息化高端论坛在郑州举行。大会对在教育科研网建设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36家先进单位和68个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河南省教育科研网建设始于1995年,现已建成覆盖全省18个地市、城市节点23个的省级教育科研网高速主干网络,为全省的高校和教育机构提供了良好的接入服务。在随后进行的教育信息化高端论坛上,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国家网络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吴建平等与会专家还就“下一代互联网应用”进行了学术探讨。
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2011年5月27日《教育时空》
本台记者李响报道:昨天(5月26日),“河南省教育科研网十年建设总结表彰大会暨教育信息化高端论坛”召开。会议总结了我省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提出,河南省接下来将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包括第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终端设施普及,推进县乡两级的教育网接入,建设城乡校园的教育网络体系;第二,建立信息平台及资源的共建共享体系,启动河南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工程;第三,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开展多层次老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第四,积极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2-03 15: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