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2011年7月1日09版
党员是我生命的烙印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 童丽萍
我们那时候入党是很困难的,我们那一届200多个学生,到毕业时才有3个人入党,回想起31年前在大学的入党经历,我依然非常激动。
1960年,我出生在一个干部家庭,父亲总是教导我,在政治上一定要追求进步,在我幼小的心灵上埋下了一颗上进的种子。
1976年,我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做了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自到了兵团的那天起,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表现,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割麦子、插秧、挖土方,事事冲在最前,样样干得在行。我很快被任命为女青年班的班长。我虽然在整个班里年龄最小,但无论是连队的生产活动,还是文艺演出、办板报,我都带着整个班干得有声有色,所带的班也被授予“女青年先锋班”的荣誉称号,邓颖超还专门给我们班写过表扬信。
由于表现优秀,我很快就被作为入党的重点培养对象接受组织培养。正在这时,国家恢复高考制度,我决定参加高考,到大学去深造。
进入大学之后,我再次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由于成绩是年级的第一名,加上原来接受过组织的培养,组织上很快就把我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继续培养。我感到很光荣,但是也很有压力,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不敢有丝毫的懈怠。1980年5月,我终于如愿以偿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回想起自己几十年的人生历程,党给予我的精神财富是丰满的,如同烙印一样,在我的生命中烙下了永远无法磨灭的印记。党员这个称号,就像是旗帜,引领着我不断提升自己。我时刻告诉自己,决不允许做一名党员不该做的事,要对得起人民教师的称号,更要对得起共产党员的称号,我多次获得“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通讯员张威采访整理)
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2-03 15: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