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图标 Created with Sketch.

《河南日报》:郑州大学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建工作 为创建高水平大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28日 新闻来源:新闻中心
《河南日报》2011年10月26日14版 舆论关注

          郑州大学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建工作 为创建高水平大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本报记者 胡炳俊 本报通讯员 李慧军 张威
  今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郑州大学党委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称号,成为全国荣获该项荣誉为数不多的高校之一。
  郑州大学党委书记郑永扣说:“高校党建工作既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进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作为全国第一所实施省部共建的高校,郑州大学坚持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积极探索实现学校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不断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郑州大学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切实加强党建工作,为创建高水平大学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各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有力促进了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深入学习科学理论,切实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围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制定了《关于在全校开展争创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的实施意见》等,明确了全校理论学习的指导思想、学习方式等,推动学校两级中心组和教职工学习不断深化,形成了多中心、广覆盖的学习教育体系。抓好党的理论创新“三进”工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不断强化教育和管理。加强学生工作工程化、品牌化、系列化、精品化建设,构建五大救助体系。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进宿舍、进社团,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二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组织开展“五好”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在学生公寓、学生社团、外出实习或社会实践小组中设立临时党支部,在学科点建立研究生党支部,有效拓展了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领域。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突出“做科学发展先锋队,当高水平大学建设排头兵”的主题,细化教学、科研、管理等不同岗位的创先争优标准,积极指导基层组织和党员开展“公开承诺,自我加压”、“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等实践活动,丰富了创先争优活动的内容,推动了各项工作,学校的创先争优活动得到省委的充分肯定和全校师生的广泛支持。
  三是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党委全会的决策和监督作用,坚持党委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校党委高度重视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严格贯彻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凡属重大事项决策、重要项目安排、重要干部任免和大额度资金使用,都由校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班子成员严格按照 “约法三章”要求,以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全校师生的信任,树立了良好的整体形象。在第十三次、第十九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郑州大学分别作了题为《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努力把校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奋发有为的坚强集体》、《着力加强党建工作创新,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坚强保证》的典型发言。
  四是创新和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干部任用经党委会议研究和纪委监督制度,逐步创新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优化干部队伍结构。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严格选拔程序,积极推进干部年轻化进程,2009年,顺利进行了校部机关和二级单位领导班子换届工作,中层领导班子的年龄、学历、职称、学缘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2010年,公开选拔4名32岁以下干部到中层岗位上来,拓宽了干部选任渠道。坚持干部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两年来已选派40多名干部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省委党校、省高校干部培训中心、教育部中南干训中心学习或到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挂职锻炼。
  五是坚持标本兼治,全面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制定《关于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把反腐倡廉纳入学校发展整体规划。校党政主要领导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主持制定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修订《校务公开实施办法》等制度;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和民主评议等制度,完善了党员干部的监督制约机制。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认真开展行风评议工作,坚持依法治校,全面推行校务公开,严格规范各种办学行为,多次荣获“全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六是加强对群团、统战等工作的领导,有效凝聚各方力量。建立和完善以教代会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全校已有近30个单位成功召开了二级教代会。积极推进工会组织建设,95%以上的基层工会都拥有了活动设施丰富的教工之家,“建家”活动获得河南省教育工会颁发的“2010年度河南省高校工会工作创新成果一等奖”。坚持“党建带团建”,高度重视共青团工作,着力搭建思想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和文化育人平台,着力培育合格人才。加强对统战工作的领导,在全省高校率先建立了“无党派人士联谊会”和“留学归国人员联谊会”,通过载体创新来活跃统战工作,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在服务学校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积极搭建平台,使离退休职工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充分发挥离退休同志的余热。
  郑州大学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建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蓬勃开展,使学校的各项事业频收硕果。
  1.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效。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立项160余项,立项数居全国省属“211工程”高校前列。各类在校研究生达13000多人,进入全国研究生培养大校行列。生源质量逐年提升,高分段学生不断向郑大汇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成为全国4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
  2.学科建设实现新突破。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达到6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达到10个,省级重点学科达到14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达到2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达到12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37个。专业硕士点19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达到17个。“九五”、“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三期建设项目顺利启动。通过“211工程”建设,凝聚态物理等学科,进入全国同类学科先进行列。
  3.科学研究达到新水平。新增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结束了河南省没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历史。累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000多项,400多项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奖励。年度科研经费到款由合校时的不足2000万元增加到去年的近3亿元。霍裕平院士作为中国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主持的“国际受控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界最大的一项国际合作项目,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重大专项项目。申长雨院士主持研制完成的神州七号航天员出舱头盔面窗,破解了许多技术性难题,为我国航天领域重要产品的国产化做出了突出贡献,荣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奖”。由钟香崇院士领导的高温材料研究所,解决了铝矾土杂质含量偏高、利用率低的技术难题,使我省铝矾土资源利用率从40%提高到80%。吴养洁院士在物理有机、金属有机和大环化学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的成果。郑州大学还先后与商丘市、安阳市以及河南新飞集团等200多家政府、企业建立了多种模式的产学研联盟,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一批高新技术成功实现产业化,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4.社会服务能力得到新加强。建立了河南省产学研合作中心、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等;离子束诱变育种等一批高新技术成功转化。在政府决策咨询、公民教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7个附属医院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在全省医疗卫生系统中发挥着引领和示范作用。
  此外,郑州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新校区建设、和谐校园构建等各方面工作也都取得显著成效,学校荣获了河南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校长申长雨说:“《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明确提出,推动郑州大学按照‘985’工程标准建设高水平大学。在近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再次明确,支持郑州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大学。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高度重视以及对郑州大学的支持,必将为郑州大学的发展带来新的重要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郑州大学将抓住这次机遇,进一步聚精会神抓内涵,改革创新谋发展,重点突破上水平,深入实施教学质量工程、科技创新工程、人才强校工程、重点学科振兴行动计划和社会服务支撑计划,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带动我省高等教育整体上水平,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撑。”
  郑州大学党委书记郑永扣表示:“日前,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郑州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大学,这必将进一步推动郑州大学的各项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郑州大学也将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职能,积极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一要做好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基地,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二要做好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积极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三要做好引领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窗口,为推动河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积极贡献;四要做好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阵地,借鉴和吸收当代世界的最新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五要做好省委和省政府科学决策的思想库,加强中原经济区建设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研究。”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2-03 15:13:28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