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31日 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
记者:“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学生在2009年自发成立了一个筑梦基金,学生们通过一系列的拾荒活动,攒钱注入筑梦基金,资助一家庭贫困的孩子。今天上午,两百多名志愿者再次踏上了拾荒之路。”
筑梦基金同学:“你好,我们是筑梦基金委员会的。今天来进行一次拾荒。请问你们有什么东西可以捐赠吗?”
一学生宿舍同学:“有,有,我们一直攒着呢,进来吧。”
记者:“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曹老师说,筑梦基金成立两年来,已经积攒了一万七千多元,对内蒙古自治区的三名贫困学生进行了资助,除此之外,还在开封建立了筑梦爱心留守儿童辅导站并在郑州市春笋农民工学校设立了奖学金。”
曹恒涛老师:“我们在春笋小学建立了一个筑梦的奖学金,专门资助那些家庭特别贫困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
记者:“志愿者们就从学生宿舍里面收集起来的饮料瓶 摆成一个心形的图案表示自己一定要将‘筑梦爱心’永恒传递。”
男同学A:“我们都是学生,奉献社会的机会比较少,这次学校给了我这个机会,心情比较激动 。”
男同学B:“我们能够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一种奉献精神。”
记者:“一些学生也表示,他们非常愿意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将这个小小的公益活动延续下去。”
女同学A:“没有拿爸妈的钱去捐款或者怎样,但是通过自己做一些微小的事情,却能够帮助到很多人,感觉很开心。”
女同学B:“我们感觉都是非常的骄傲。”
记者:“记者采访时,一名学生找到老师,要将自己的三等奖学金740元捐献给筑梦基金,愿这笔钱发挥更大的作用。”
捐钱男同学:“因为现在能力还很小,我想如果以后有能力,就像我们老师说的,要做终身公益。”
曹恒涛老师:“在校期间我们对这些大学生,有一种公益习惯和公益理念的培养的话,可能对我们整个社会也会有好的影响。”
2011年11月5日《郑州晚报》头版、A03版
郑州大学有这么一群大学生
两年多来干了同一件事情
拾废品,卖钱,助人
用赚来的2万多元搞了个“筑梦基金”
目前已资助5名贫困和身患重病的学生
“同学,你好!有不需要的废瓶子、废书、废纸吗?”姜静竹逐一敲开每个宿舍的门,微笑着询问同窗是否有废品。在郑州大学的校园里,有290多名同学正和姜静竹一起“拾荒”,他们都是郑州大学“筑梦基金”的志愿者。这些天,他们一直在忙着同一件事情:先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内搜集废品,再将收上来的废品卖掉,把换来的钱放入“筑梦基金”。这个“拾荒行动”,他们已经坚持了2年多,募集到的21625元“筑梦基金”,已经帮助了许多人。
晚报记者 张竞昳 通讯员 王超然 孙明甫文/图
两年募资21625元,全部用于公益事业
“拾荒行动”是郑州大学“筑梦基金”的一项校园微公益活动。志愿者们通过在校园里收集废旧物品后,将废旧物品统一变卖来筹集基金,并最终捐助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将募得的资金全部用于公益事业,至今已经资助了三名内蒙古贫困高中生和我们学校两位身患重病的学生,捐资成立了开封筑梦爱心留守儿童辅导站,并且为青海乐都市的贫困家庭和玉树地震灾区筹集了善款。”“筑梦基金”的指导老师曹恒涛介绍。
郑州大学“筑梦基金”成立于2009年11月3日,是由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09级学生自发组织搭建的献爱心平台,由学生自行管理运作。“责任、奉献、公平、自律、友爱、进步”,带着这样的志愿精神,“筑梦基金”两年来已经有效发动了近1500名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校园拾荒、校园义卖、爱心支教等微公益活动,共募集资金21625元。
仅废旧塑料瓶就捡了13万个
“筑梦基金”成立两年以来,类似的“拾荒行动”已经举行了6次,共收集到13万个废旧塑料瓶。仅是最近一次拾荒,就收集到了29360个矿泉水瓶,502个易拉罐,1756个啤酒瓶,还有若干件衣服,变卖后共筹集善款3676元。
“募得的21625块钱里,大约有14000元是通过拾荒、卖废品得来的。”
“筑梦基金”学生负责人夏文韬说,绝大部分同学知道他们的来历后,都会积极协助,将宿舍积攒多时的废旧物品全部贡献出来。“记得有一次,几个在六楼住的同学,为了给我们送废旧物品和衣服,拎着大袋子来来回回跑了四趟,看着他们气喘吁吁的样子,我们真的很感动。能有今天的收获,全靠同学们的鼎力支持,没有他们,我们做不到。”
募资形式多种多样,每个人都想出一份力
除了拾荒活动,“筑梦基金”还会举行校园义卖、爱心支教等活动迎合微公益事业的开展。
校园义卖,以拍卖的形式进行,拍卖的物品以同学们的家乡特产居多,最终这些拍卖所得,全部用于公益事业。爱心支教则是定期向贫困地区的学校输送在校大学生,以义务支教的方式传递爱心。
同学们还曾牵手搜狐网,开展“农民工小学筑梦计划”,通过发动在校大学生注册微博账号从而获得公益捐赠。他们还组织课本循环义卖活动,把毕业生捐赠的课本低价出售给新生,从而获得公益资金。
小刘是郑州大学2010级的一名学生,当他得知“筑梦基金”的善举后,毅然将自己拿到的740元的三等奖学金全部捐了出来。“这些钱本来就不是我的,是国家的,我只是想通过参与公益事业,发挥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这些钱发挥更大的价值。”小刘说,在校期间,他会继续努力,争取获得一等、二等奖学金,捐出去帮助更多的人。
希望大学生能把微公益从校园带进社会
据了解,作为一种校园微公益,“筑梦基金”已经渐渐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筑梦,就是要营造一种公益理念,培养大学生的一种公益习惯,使他们即使走出了象牙塔,踏入社会也能有终身公益的追求。”曹恒涛老师说,“筑梦基金”今后还打算开展校友捐赠等活动,号召更多充满爱心的人,为微公益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011年11月4日 大河网
郑州大学 “筑梦基金”累计募集资金达21625元
大河网讯(记者 许会增 通讯员 王超然 孙明甫)“同学,你好!有不需要的废瓶子、废书废纸吗?”姜静竹逐一敲开每个宿舍的门,微笑着询问同学是否有废品。在郑州大学校园里,大约有290名同学正和姜静竹一起“拾荒”,他们都是郑州大学‘筑梦基金’的志愿者。近日,他们正在开展“拾荒行动”献爱心活动,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内搜集废品,再用废品换来的钱为需要帮助的人筹集基金。
已募资21625元 全部用于公益事业
“拾荒行动”是郑州大学“筑梦基金”最近发起的校园微公益活动。志愿者们通过在校园里收集废旧物品后,将废旧物品统一变卖来筹集基金,并最终捐助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将募得资金全部用于公益事业,至今已经资助了三名内蒙古贫困高中生、两名我校身患重病的学生,捐资成立了开封筑梦爱心留守儿童辅导站,并且为青海乐都市的贫困家庭和玉树地震灾区筹集了善款,”筑梦基金的指导老师曹恒涛告诉记者。
郑州大学“筑梦基金”成立于2009年11月3日,是由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09级学生自发组织搭建的献爱心平台,由学生自行管理运作。秉承“责任、奉献、公平、自律、友爱、进步”的志愿精神,“筑梦基金”两年来已有效发动了近1500名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校园拾荒、校园义卖、爱心支教等微公益活动,共募集资金累计21625元。
拾荒活动举行六次 共收集13万个塑料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募得资金中大约有14000元是通过拾荒所得,而类似的拾荒活动自“筑梦基金”成立至今已经举行了六次,共收集到13万个废旧塑料瓶。最近一次拾荒共收集到29360个矿泉水瓶,502个易拉罐,1756个啤酒瓶,还有若干件衣服,变卖后共筹集善款3676元。“筑梦基金”学生负责人夏文韬向记者表示,绝大部分同学知道他们的来历后都会积极协助,将宿舍积攒多时的废旧物品全部贡献出来。
“记得有一些在六楼住的同学,为了给我们送废旧物品和衣服,竟然拎着袋子来来回回跑了四趟,看着他们气喘吁吁的样子和乐此不疲的行为,我们真的很感动。”夏文韬说。除了拾荒活动外,“筑梦基金”还会举行校园义卖、爱心支教等活动迎合微公益事业的开展。其中校园义卖以拍卖的形式进行,拍卖的物品以同学们的家乡特产居多,而最终这些拍卖所得将全部用于公益事业。
爱心支教则定期向贫困地区学校输送在校大学生,以义务支教的方式传递爱心。据悉,“筑梦基金”今后还将开展校友捐赠等活动,号召更多充满爱心的人为微公益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筑梦作为一种校园微公益,也渐渐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筑梦就是为了要营造一种公益理念,培养大学生的一种公益习惯,使他们即使走出了象牙塔,踏入社会也能有终身公益的追求。
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2-03 15: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