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图标 Created with Sketch.

人民网刊载我校教授韩国河文章:大力弘扬中原文化遗产特色与优势 扎实推进中华历史文明核心区传承与创新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9日 新闻来源:新闻中心
  2011年11月09日人民网河南频道           
          大力弘扬中原文化遗产特色与优势  扎实推进中华历史文明核心区传承与创新

                         韩国河

  当前,河南面临了一个重要的、也是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可以说千载难逢。一是因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方针,文化强国,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呼声和心愿。二是因为《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业已出台,其中,中原经济区的五大定位之一“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力支撑点和落脚点。10月30日刚刚闭幕的河南省九次党代会上,卢展工书记的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塑造中原人文精神,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也就成为我省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任务的重中之重。

  作为一名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者,我认为面临如此重大的机遇倍感鼓舞和振奋,除了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央和地方的有关文件和精神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积极投身于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进程当中。作为文化遗产丰富和厚重的大省,为了达成上述的目标和任务,一定要大力挖掘及弘扬中原文化遗产特色与优势,不断地增强中原文化的核心凝聚力和引导力,尤其是面对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应当旗帜鲜明地加大对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保护力度。两方面的遗产都有“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的前提,对于前者遗产应用矛盾日益突出,“加强管理”成为工作之重;对于后者遗产抢救矛盾日益突出,“传承创新”成为当务之急。为了解决矛盾,前者在体制管理可以成立一些“文化遗产管理试验区或特区”等,如中原经济区提到“统筹做好洛阳、安阳、郑州、开封等地的遗址保护和利用,探索大遗址保护机制。依托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建设世界遗产保护研究基地”,从条块上进一步理顺各级文化文物管理体制;后者在保护法人和经费的支持上,更加鼓励多层次团体和社会渠道资金的介入,如中原经济区提到的“促进地方剧种、传统手工艺发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力度。创新文化传播内容和形式,进一步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扩大对外文化贸易”,可以从利益分配的角度规范各类保护对象传承创新的有序、有效进行。

  作为一名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我认为中原文化人才以及国学人才的培养也是当务之急。2009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郑州大学成立了嵩阳书院。成立书院的目的就是集全校人文学科之力,打造“三个基地、两个中心、一个平台”。“三个基地”即国学人才培养基地、学术研究特别是中原文化研究基地、文化产业政策制定咨询基地,“两个中心”即国际性的汉学研究传播交流中心,文化产业战略发展创意研究中心,“一个平台”是指开放性的学术、人才、文化创意资源共享平台。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一步一个台阶,从本科生导师制的全面推行,到本硕连读的实行,本硕博连读也为期不远,随着一批批高层次的国学人才奔赴中原四方,文化引导以及“播种机”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当然,大学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全方位的育人过程,针对《指导意见》提出“加快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支持郑州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大学”的目标,毫无疑问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大学才能是一流的大学,如果说北大清华是郑大一流的目标,全方位一流人才培养的赶超显然不是近期能完成的,只有特色和优势人才的培养,才能表现出中原人才一流的水平和素养。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10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要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郑大的发展方向是否可以表述为“中原特色,中国一流乃至世界一流”哪?从这层意义出发,我们可以更深刻理解嵩阳书院秉承千年文脉的使命感以及文化强省建设的责任感。

  作为一名中原文化精神与思想的传播者,我认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应当是“中华历史文明核心传承创新区”。国务院《指导意见》中描绘的“传承弘扬中原文化,充分保护和科学利用全球华人根亲文化资源;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打造文化创新发展区”之宏伟蓝图,已经明确了中原文化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对我们来说只有深入体会和研究中原文化的精、气、神,把握好国家文化建设层面“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的含义和本质,才能抓住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和“创新”两个核心枢纽的起始与转换。

  什么是中原文化的精、气、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和文化观念尤其是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可以在中原文化中找到渊薮,我们提倡的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和新时期“三平”精神都是如此,所以说,中原文化的精、气、神就在我们的身边。有了这样的抓手和导向,“传承”和“创新”也就有了坚实的思想根基。

  回归一名中原文化人的责任,除了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定要抓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机会,坚持文化科技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努力培育一批具有中原文化特质和文化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一份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奋力推进中华历史文明核心区的传承与创新。

  (作者系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2-03 15:13:37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