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图标 Created with Sketch.

媒体近期对我校报道汇集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1日 新闻来源:新闻中心
2011年10月1日香港《文汇报》
                     清新郑大,烟盒也“走秀”
  文汇网河南频道讯(记者 刘蕊 通讯员 时再林 郑州报道)青春时尚的T台模特穿着“烟盒”走秀?没错,这就是在郑州大学举办的一场别开生面的“T台秀”。日前,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09级的四十多名本科生身穿自制的大号烟盒,通过展示那些深受烟熏的器官图片劝诫人们“吸烟有害健康”。
  此次活动是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为响应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号召,举办的河南省烟包健康警示图片展。 “为了赶制这些烟盒,我们花了近两周的时间。”09级的本科生罗娟说。在这些劳动成果中,有外表印制美观大方的国产烟盒,也有画面夸张,有强烈视觉效应的外国烟盒。她还说,通过那些“恐怖”的图片,希望人们特别是年轻人能戒掉烟瘾,另外,通过中外包装对比,使他们认为中国烟草包装盒的警示作用需要加强。
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吕全军告诉记者,世界上目前已有46个国家和地区在烟盒上印制警示图片,希望我国也能早日加入这个行列。

2011年10月4日香港《文汇报》A23版
                 内地学生考研:专业学位冷 学术学位热
  (本报记者刘蕊 通讯员徐切 豆祖辉郑州电)记者日前从在郑州大学举办的“201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现场咨询会”上了解到,尽管各高校的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规模扩大了4%左右,学术型学位硕士则减少了5%,但是众多考仍然生对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疑虑颇多,大多考生认为专业学位硕士相对于学术学位硕士要低一等级,而且社会认可度不高。
  针对这个问题,中国地质大学招生负责人向考生解释,专业学位硕士和学术学位硕士一样都是教育部认可的学位,而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符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就业前景也很不错,新东西的出现都会有所争论,但实践将会打消大家的疑虑。
  高校提高公费比例吸引考生
  河南不仅是一个高考大省,也是一个考研大省。2011年全省考研人数更是突破10万人,增幅达12%,考研人数位居全国第三。咨询会现场,高校为抢夺优质生源,各出计策。山东大学带来制作精美的《报考指南》吸引了众多考生。河南理工大学的咨询点则直接拉起“全部公费”的横幅,施展经济诱惑。众多高校也都表示今年提高了研究生公费比例,加大补贴,以希望更多学子报考。
  “酒香不怕巷子深”,名校依然发挥着强大的品牌效应。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咨询台前,工作人员还没到,考生和家长便已把咨询台团团围住,准备的近千份招生资料在不到一个小时内就被抢完。最终,招生老师不得不一边擦汗一边一对一的口述解答问题。

2011年11月8日《科学时报》A2版
               大学生设计新式旋翼直升机  单位升力是传统机翼的5倍
                    图为新式旋翼直升机模型
  本报讯(记者谭永江 通讯员蒋琮琮)鸟儿挥动翅膀就能在天空自由翱翔,我们是否可以借鉴鸟扑翅膀起飞的过程创造一种新式旋翼直升机?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生杨海发、王亚苹和胡超根据这一假想,不断实验论证,终于设计出了一种新式旋翼直升机,并在2011年全国第四届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3D大赛)河南赛区的比赛中获得特等奖,同时被组委会推荐参加11月底举行的全国总决赛。
  “普通直升机旋翼只有一个旋转中心轴,叶片直径长,在靠近旋转中心处叶片产生很大的应力。因此,对叶片材料的机械性能要求很高,一般多采用价格昂贵的合金材料。而这个新式旋翼直升机有四个大叶片,且每个叶片都有各自的旋转中心轴,叶片受力情况良好,对材料性能要求不高,可大大节省成本。叶片在竖直方向上也有运动,在较低的转速下能产生较大的升力。”队长杨海发介绍,通过软件分析发现,当该新式旋翼公转速度达到5转每秒时,平均每个叶片(面积约2.4平方米)可产生200公斤左右的升力,单位升力达80.33公斤/平方米,几乎是传统机翼的5倍,在技术上有很大创新。
  对于这一创意能否应用到实践中,杨海发坦言,这一设计目前尚处于成长阶段,仍需进一步完善,希望有朝一日能在天空中看到自己设计的飞机,而不是在笔记本电脑里。
  
2011年9月28日《河南日报》09版
                  我省四位教授获第六届全国名师奖
  日前,全国第六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公布了第六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奖名单,100名在高等学校教学与人才培养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获此殊荣,我省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魏新利教授、河南大学耿明斋教授、河南师范大学樊静教授、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周建郑教授名列其中。(胡炳俊 徐切)

2011年10月24日《河南日报》第2版
                   郑大嵩阳书院本科生推行导师制
  本报讯 (实习生李 慧)10月20日郑州大学嵩阳书院首批本科生导师聘任仪式举行,共有54位来自郑州大学及省社科院的专家学者受聘为该院2009级、2010级本科生导师。据了解,文科院系中全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在我省高等教育中尚属新鲜事。
  这些被聘任导师,按照兼顾不同专业方向的指导思想,从省社科院和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文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选拔出来,其中有教授26人、副教授16人、讲师12人,七成以上具有博士学位。
  郑州大学副校长、郑州大学嵩阳书院院长宋毛平教授介绍说,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导师,每名导师所带本科生不超过4名。
  据了解,导师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还要指导生活。

2011年11月7日《大河报》10B版
                  “数学”测土壤污染获全国大奖
  城市的表层土壤是否受到重金属污染?郑州大学建立的数学建模可以确定。昨天,记者从郑大获悉,在刚刚结束的“2011年度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该校获得了3个全国一等奖、4个全国二等奖。其中,一等奖获奖数占我省总数的1/4。
  今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共吸引来自海内外1251所院校的5.8万余名大学生报名参加。经过层层遴选,组委会最终评选出本科组一等奖224个,二等奖1040个。长期以来,数学学科被视为“枯燥”、“为其他学科服务”的基础学科,如今也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实际,为社会大众服务。   (记者 王灿 通讯员 田育臣)

2011年10月28日《郑州日报》第05版
             鼓励科研教学出精品  郑大今年大幅提高优秀论文奖励标准
  本报讯( 记者 王红 通讯员 王璐)昨日,记者从郑大获悉,今年郑州大学大幅提高优秀学位论文奖励专项基金,其中,固定基金每年按60万元预算设立,浮动基金按实际需要核算金额,列入下一年度专项预算。
  据悉,郑州大学此次投入经费和拟定的奖励标准是空前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提名奖的奖励标准起点高、力度大,省级、校级优秀学位论文奖励标准大幅度提高,每年投入经费也在以往10万元奖励基金的基础上翻了数倍。在此基础上,奖励对象也大幅扩容,包括: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河南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作者、指导教师。
  引人注意的是,此次出台的政策中,郑州大学将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提名奖获得者的导师、作者及培养院系给予重奖。其中,全国百篇博士学位论文奖励标准为现金10万元、后续资助科研经费40万元;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的奖励标准为现金1万元,后续资助科研经费19万元;培养院系也将分别得到1万元和5000元的奖励。此外,获得全国百篇、百篇提名及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的导师将分别从下年度起连续3年、2年和1年获得1个博士生招生指标奖励。

2011年9月28日《郑州晚报》
                   郑大新增5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
  (晚报记者 张竞昳 通讯员 徐切)根据《关于按<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进行学位点对应调整的通知》要求,近日,郑州大学对现有学位点做出调整,新增5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
  此次新增的5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分别为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软件工程、护理学。新增的14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为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生态学、统计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护理学、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同时,该校原历史学一级博士点和艺术学、历史学、建筑学等3个一级硕士点自动撤销。
  据悉,目前,郑州大学有2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011年11月7日《郑州晚报》头版 A10版
             第九届世界荷球锦标赛闭幕 中国队历史性突破荣获第11名
                 国家队18名选手有3人都来自郑州大学
□晚报记者 张竞昳 通讯员 刘诗雨 王颖
  本报讯 11月5日,第九届世界荷球锦标赛在绍兴闭幕,在为期10天的比赛中,共有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名运动员同场竞技。参加比赛的中国国家队共有18名选手,其中有3名选手来自郑州大学,该校体育系副教授、荷球教练马襄城任国家队教练。
  本届世界荷球锦标赛是中国第二次派代表队参加,较之上一届第16名的成绩,今年中国代表队取得突破,名次提前了5位,获得第十一名。马襄城教练介绍,荷球这项运动进入中国大陆仅7年,但郑大的荷球特招政策已持续了4年,“学校准备进一步扩大招生数量,以高校为平台,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荷球,明年郑大将选拔更多的学生,参加在印尼举行的亚洲荷球锦标赛。”
  据了解,郑州大学于2006年6月成立了全国第一家荷球俱乐部,2008年12月,成功举办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荷球锦标赛。此外,郑州大学是“亚洲暨大洋洲荷球联盟批准”的全国第二个荷球培训基地。
  【了解一下】
  荷球,起源于荷兰,是世界上唯一一项男女同场竞技的集体球类项目,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其外观与足球类似,但运动规则与篮球、手球更相像。它开展简单,主张男女共同拥有平等机会、条件参与,被称作“绅士运动”。 在荷球进入中国大陆的短短7年中,我国荷球队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去年的亚大锦标赛上,中国队获得亚军,并作为亚洲前4名参加了本次世界锦标赛。

2011年11月9日《郑州晚报》
2011年11月9日被人民网河南频道转载
                       首家社工服务机构成立
  本报讯(记者 杨学栋 通讯员 李少锋)中原区龙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近日注册成立,这是中原区首家以民办非企业形式注册登记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中原区龙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由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和中原区社区服务指导中心共同组建,并作为郑州大学社工专业的实习基地。中心本着“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立足社会,发展专业;服务民生,促进和谐”的宗旨,为社区居民个人、家庭、社区提供各类专业社会服务,为社会提供社会工作专业咨询、培训等服务。

2011年10月24日 文汇网
                 庆联合国日 郑大召开模拟联合国会议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刘蕊 通讯员 王颖 郑州报道)10月24是联合国日,来自全国各地的7所高校的学子在郑州大学召开模拟联合国会议,以此来庆祝第64个联合国日的到来。
  据了解,本次模拟联合国会议由郑州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发起举办,也是郑州大学第一届校际模拟联合国大会。大会共吸引东北财经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原工学院、郑州外国语、郑州一中等7所学校的60余名代表参加。
  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陈健发来贺信,他代表中国联合国协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衷心祝愿郑州大学第一届模拟联合国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在信中,他强调,组织模拟联合国活动有助于同学们了解联合国,加强对全球性问题的关注,开拓视野,培养和提高多方面的能力。整场会议全英文进行,代表们就“建立气候变暖的全球化应对策略”各抒己见,为自己多代表的国家出谋划策。
  东北财经大学的李明在会议中代表科威特,在发言中他希望为发展中国家真正谋取利益。“我们这次来了六个人参加大会,但主要目的是‘取经’,希望能够多学习,在自己的学校也能召开一次像郑大这样正规有序的模联会议。”李明说。
  郑州大学2011级建筑学院的胡定强说:“上中学的时候就通过许多英语杂志了解到‘模拟联合国’,来到郑大有机会加入到这个组织,十分开心,希望以后在这里得到锻炼,收获快乐,使自己成为负责任的国际人。”
  据悉,此次大会持续两天。22日上午是开幕式和正式会议,晚上举行了外交官联谊晚会,23日是正式会议和闭幕式。

2011年10月29日 大河网
                   郑州大学图书馆:你来挑选 我来买单
  大河网讯(记者邢镭 通讯员 刘诗雨 徐慧冰)10月27日上午,郑州大学2010级学生小陈一大早就来到图书馆门前,经过挑选,她已经将自己喜欢的六本书竖起来摆放,以作标示,等待学校图书馆购进这些书。“学校开展的这项活动,让我们可以自主选择我们最想读的书,给了我们充分的自主性,感谢学校图书馆这么温情的做法。” 小陈高兴地说。
  近日,郑州大学图书馆以“读者选书”的形式开展“精品图书进校园”活动,吸引了郑州大学许多的师生。现场7000多本图书涵盖多个学科专业,师生们只需把自己感兴趣的书竖起来摆放,就会有工作人员进行记录,以备图书馆购买,最迟2个月后,这批图书将正式“入驻”郑州大学图书馆。
  化学系资料室的郜老师也是专程来给本专业学生挑选书籍的,她说:“老师来根据学生课程学习的需要进行选书,会更有针对性。”
  郑大图书馆崔馆长告诉记者,“开展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快的融入图书馆,做图书馆的主人,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2011年11月2日 大河网
              郑大新式旋翼直升机获第四届3D大赛河南区特等奖
  大河网讯(记者 许会增 通讯员 蒋琮琮)近日,2011年全国第四届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3D大赛)河南赛区比赛成绩揭晓。经过初赛和复赛近八个月的激烈角逐,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杨海发、王亚苹、胡超三位同学创作的“新式旋翼直升机”从98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特等奖,并被组委会推荐参加11月底举行的全国总决赛。
  鸟儿挥动翅膀在天空自由翱翔,而飞机翱翔天空似乎跟两翼没有太大关系,我们是否可以借鉴鸟扑翅膀起飞的过程创造一种新式旋翼呢?一个偶然的想法让杨海发兴奋不已。“这次3D大赛刚好给我们提供了机会。”
  “普通直升机旋翼只有一个旋转中心轴,叶片直径长,在靠近旋转中心处叶片产生很大的应力,因此对叶片材料的机械性能要求很高,一般多采用价格昂贵的合金材料。而这个新式旋翼直升机有四个大叶片,且每个叶片都有各自的旋转中心轴,叶片受力情况良好,对材料性能要求不高,可以大大节省成本。叶片在竖直方向上也有运动,在较低的转速下能产生较大的升力。”队长杨海发介绍,通过ANSYS对机翼进行分析,这种新式旋翼当公转速度达到5转每秒时平均每个叶片(面积约2.4m 2)可产生200kg左右的升力,单位升力达80.33kg/m 2,几乎是传统机翼的5倍,在技术上有很大创新。
对于是否会把这一创意应用到实践中,杨海发坦言,这一设计目前尚处于成长阶段,仍需进一步完善,希望有朝一日能在天空中看到自己的飞机,而不是在笔记本电脑里。
据了解,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由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等部门共同指导,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3D办与3D动力网(全国3D-CAD-VR技术推广服务与教育培训联盟)主办,简称3D大赛(3DDS)。已连续举办四届,目前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全国性赛事之一。郑州大学在此次大赛中除斩获1个特等奖外,同时还获得了1个一等奖,1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2011年11月3日 大河网
                  郑州大学再获全国“全民阅读”先进单位
  大河网讯(记者 许会增 通讯员 蓝炜)10月26日至27日,在由文化部主办的“2011年中国图书馆年会暨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上,郑州大学被中国图书馆学会评为2010年度“全民阅读”先进单位。在37家获得此项表彰的单位当中,高校图书馆仅有4所,位列其中的郑州大学已连续两年获得该项荣誉。
  郑州大学图书馆现有各类图书资料713.9万册,中外文报刊 18325 种,社科书库、自科书库、珍本书库等30余个书库和阅览室,另设多个公共阅览区。在郑大图书馆,记者看到馆内正在开展“精品图书进校园”活动。据了解,这是该馆的常项活动,每学期都会如期举行。正在书摊旁选书的郑州大学文学院学生,同时也是读书会志愿者的李萌告诉我们:“这些书都是经过老师精心筛选推荐的,满足了我们的阅读需求,每次来这里淘书都会有很大的收获。
  除了“精品图书进校园”活动,图书馆还通过“世界读书日”专题系列活动、“读书提升智慧,知识改写人生”读书讲座、“魅力阅读、精彩无限”读书知识竞赛、“共享阅读快乐”读书交流会、“百本好书”推荐、“有声有色好阅读”优秀名著影片播放等方式来推动全民阅读。 “‘全民阅读’在高校有其特殊意义,不仅是为了引导大家读好书,更是为了提高大家的阅读水平,营造‘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的文明风尚,从而使我们的师生兼备科学技能和人文素养,为社会输送全面发展的人才。”郑州大学图书馆馆长崔波说。
  据了解,为响应中国图书馆学会关于开展全民阅读的号召,郑大图书馆每年以“世界图书日”为契机集中进行“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据悉,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是我国图书馆界一年一度高层次、高规格、大规模的行业盛会,至今已先后举办12次。“全民阅读先进单位”奖项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于2005年设立,每年评选一批。

2011年11月7日 大河网
2011年11月7日被人民网转载
               郑大学子自制垃圾处理器 自动回收分类建筑垃圾
  大河网讯(记者 许会增 通讯员 姜鑫 张哲)“我们制作出的垃圾分类处理器是个重100公斤的大家伙。”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大三学生崔正哲向记者介绍,他们创意小组已经申请专利的垃圾分类器是通过独创的叶轮分离——电容分类核心技术,完成对不同种类、大小的建筑垃圾如钢筋、混凝土、木块的分类,从而实现自动化回收分类建筑垃圾。
  据悉,这个项目不仅在刚刚结束的2011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摘得一等奖,又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中脱颖而出,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我最喜爱的项目”殊荣,这也是河南省首个“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十佳项目。
  “在一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上,老师讲到建筑垃圾给了我们很大启发。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分类主要依靠人工进行,速度慢、效率低,我们能不能发明一个自动化的机器代替人工呢?”陈琛是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大三的一名学生,他将这个创意和四名队友进行交流后,制作垃圾分类器的想法马上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为了解决建筑垃圾种类繁多,大小不一,难以大规模进行自动化处理的难题,他们想到了电容式开关阵列分类处理技术。电容式接近开关传感器在检测物体时有一定弊端,它只有在一定距离之内才能检测到某种物体,于是我们就利用这种弊端,根据检测到物体时产生的距离数据来判断物体的种类。可以说是钻了传感器的空子,制作了这个应用前景比较广泛的垃圾分类处理器”,崔正哲告诉记者。
  在两个国家级大赛中崭露头角的垃圾分处理器引起校内外关注,许多低年级同学纷纷向崔正哲讨教创意窍门。
  崔正哲说:“首先要做的是学好我们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学以致用把它付诸到你的奇思妙想中去。最重要的是利用好学校为我们创新项目提供的平台,学校不但为我们提供资金、技术、设备支持,还为专门我们安排老师进行指导,提供自由开放的实验室。我觉得这两个奖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学校有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只要愿意用创意革新生活,我们一定能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郑州大学自2006年以来实施“创新学分”制度,并通过建立创新保障机制、加强基本技能与理论训练、构建创新实验平台等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要抓起理论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这三大体系的建设,为同学们的创新想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更广阔的平台。”郑州大学教务处刘一飞老师说。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2-03 15:13:40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