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4月25日理论版
《树立富裕民主公正和谐的价值观念》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作强国之基兴邦之魂,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而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就必须使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形成广泛的认知认同,并和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实践中感知和领悟,树立富裕、民主、公正与和谐的价值观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本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要赢得比较优势,就必须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效率,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并惠及子孙后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富裕。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几百年资本主义发展史、现代资本主义危机,以及西亚北非地区持续蔓延的政局动荡,都充分说明一点,如果一种制度的实行导致贫者愈贫,富者愈富,都无法避免最终的衰败与崩溃。尽管可以通过政策调整一时缓和社会矛盾,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或所有制性质的缺陷,或自身改革勇气的缺失,要么阻碍生产力发展,要么阻碍社会财富合理分配。社会主义中国,必须坚定不移走自己特色的共同富裕道路,并以此凝聚党心民心,使其成为全社会共同的思想基础和核心价值观念。
人民民主,是中国现代化的保证和社会主义的生命。我们必须使得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当家做主的权利得到充分实现,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对于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法实行民选、民决、民管和民监。我们不能像西方国家一样,少数人在民主的幌子下垄断公权力,须以健全的民主制度、丰富的民主形式和宽畅的民主渠道,保障最广大人民政治参与的有序性和尊严性。人民民主是我国政治理想、政治原则和法制体系的构建方式和基本要素,当然决定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构造与方向。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道义。公正意味真善美,意味正当与合理,意味社会大家庭的理想状态和共同信念,意味共同的标准和共同的价值。资本主义价值更强调平等,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在个体主义的思维基础之上;社会主义价值更强调公正,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哲学基础具有更鲜明的集体主义取向。公正,当然是超越一切社会主体自我利益之上,又基于维护一切社会主体根本利益的价值评判。在当前,社会差别越拉越大,各种利益关系深刻调整无法避免,但调整结果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备受关注。公正作为核心价值观念,不仅会以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引起共鸣,也会因其社会理想的导引性而突显不朽的理论光辉。
团结和谐,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追求和核心理念。和谐体现包容精神,既尊重社会主体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独立性,又强调社会的统一性,追求社会主体之间协调、融洽和有序状态。和谐是人类的美好理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是共产党人孜孜追求的目标,是中华文明的印记和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将其和资产阶级所标榜的自由、平等相比,不仅包含后者的全部精神与内容,且因其力避抽象空泛不致社会失序更见对后者的超越。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价值体系的集中表达和全社会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且以其高度的社会认同性、理论概括性和恒久指导意义成为国家民族发展延续的精神依托,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并通俗化为社会大众耳熟能详的行动格言,是理论研究的时代课题和中国社会的内生要求。
(文章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郭新建副教授)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2-03 15: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