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图标 Created with Sketch.

《河南日报》:郑州大学织就全校后勤信息化管理大网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3日 新闻来源:新闻中心
2012年11月2日《河南日报》第20版
               郑州大学织就全校后勤信息化管理大网

  本报记者 胡炳俊 本报通讯员 徐莉 欧阳璋
  日前,经全国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推进工作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审,郑州大学被评为“全国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先进院校”,也是河南省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学校。
  郑州大学后勤信息化建设的突出成绩是“后勤运维物资管理系统”和“网络化后勤餐饮管理系统”,先后引进并投入使用了学生公寓监管平台、水电节能监管平台等,构成学校后勤信息化管理的整体框架。
  自筹80万元开发新技术
  学生后勤得保障
  2008年3月,后勤集团自筹80万元、与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合作开发的“后勤运维物资管理系统”和“网络化后勤餐饮管理系统”竣工验收,并与2009年投入使用。
  后勤运维物资管理系统包括物资采购申请登记、采购合同记录等八大功能,对物资分配和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而运用餐饮管理系统则能够对食堂日常工作中的采购、成本核算、菜谱管理等重要环节进行统筹管理。
  “自从这两个系统投入使用后,简化了原有的业务流程,我们的工作效率自然大大地提高,以往需要几天几夜才能完成的数据统计和分析,现在一个回车键就全部解决。通过合同预购功能,能分析出近期一段时间内饮食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变动趋势,在最低价格时以合同形式进行预购,在降低采购成本、稳定饭菜价格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该校后勤集团总经理杨国战介绍。
  除此之外,后勤集团还通过制定良好的信息化培训计划,使系统功能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市场分析后得出学生餐饮消费习惯重点,从而可以及时调整采购计划和设计菜谱,学生的“口福”也越来越好了。
  各系统配套使用
  信息化管理更加完善
  2009年郑州大学获批“全国高校节能示范项目”建设,教育部、发改委、住建部资助400余万元,而早在一年前,郑州大学已经开始自建节能监管平台。在原有节能监管平台基础上,对全校的水电气系统安装水表、电表和气表,进行全方位监管,建成了一个涵盖各项用能指标监管的管理平台,实现了能耗数据化、管理动态化、数据可视化、节能指标化,实现了对各用能单位用能情况、用能质量的实时监督和收费,促进了节约型校园建设。
  与此同时,在学生公寓管理过程中引入学生公寓管理系统,通过数字信息平台对学生住宿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并与教务学籍、教学信息和财务信息平台对接,科学调配住宿资源,大大提升了学校学生公寓管理水平和利用率。
  该校后勤管理处处长李宪民告诉记者:“几个管理系统的投入使用对后勤体系的正常运转和绿色校园建设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几年在学生宿舍负荷较重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了学生宿舍的有效利用率;水电消耗也在在校生人数不断攀升、科研总量屡年翻番的情况下逐年下降,2011年较2010年相比,水、电用量分别下降了2%和8%,节能监管平台为此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节约型校园的建设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系统的配合使用。这些系统的统筹,达到了我们的预期效果,能源节约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管理水平也上去了。”
  预构建覆盖全校的后勤信息大网
  据了解,郑州大学后勤信息管理大网框架已经基本构建完毕。除已建成的系统外,还有房屋管理系统等几个在建的系统。整体完工后,郑州大学后勤服务质量将迈向新的台阶,管理水平也会更加完善。
  后期每学年会投入一定的资金,保障各系统的运维。对在建的系统,学校也将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已建成的系统,将进一步进行网络扩展、软件更新,包括的具体实施范围也将增多。除了现在的新校区,郑大的南校区、工学院、医学院3个校区,都将纳入到这个巨大的信息网之中。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2-03 15:15:36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