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6日 《大河报》 第C03版
轻点鼠标 就能完成就业签约
郑大今年毕业生全部实行就业网上签约
(记者 王灿 实习生 刘艳艳 通讯员 胡越 徐莉)本报讯 目前正值高校毕业生择业洽谈的黄金季节,一年一度的企业招聘会忙坏了各大高校应届毕业生,从准备简历到寻找到合适的企业投简历再到签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今年郑州大学在全省率先实行毕业生就业网上签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署就业协议可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网上轻点鼠标就可以完成,取代了原有的纸质三方协议,不仅方便了学生签约,也使校方易对用人单位进行审核,防止学生被骗。
毕业生就业网上签约是指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洽谈同意后,学生向用人单位提供登录密码,用人单位登录网站填写单位信息,提交并签约完成。随后打印就业备案表,加盖公章后交由毕业生到学校办理就业手续,外地企业也可委托毕业生完成签约操作。
学生小王在参加完招聘会后被一家北京的公司相中,各项条件谈好后准备和公司签约。这在以前,小王还得和北京的公司总部来回寄三方协议才能完成签约。今年的网上签约制度方便了他,直接将自己注册的密码给公司,在网上就完成了签约。 “真是太方便了,点点鼠标就完成了签约。合同不用来回寄了,不仅快捷方便,还很安全。更不用我专门跑去北京了,要是去北京一趟,光路费我就得多花200多块啊!”
郑州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说:“以往高校招聘使用纸质就业协议书,全部信息由毕业生手写,再由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将信息录入计算机系统,不但工作量大,而且容易出现差错,耽误学生报到。网上操作让校方可以直接对用人单位进行审核,防止毕业生受骗的情况发生。去外地签约费时费力,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现在学生不用各处奔波了,直接在本地就能把外地的工作解决了。”
据了解,今年郑大的毕业生必须全体实行网上签约,这在全省尚属首例。截至目前,郑大两场大型招聘会结束,已有500余人顺利在网上与各企业完成签约。
2012年11月6日《大河报》第C12版
校园里专业“拾荒人”“捡”出10万余元献爱心
本报讯(记者 王灿 实习生 刘艳艳)在郑州大学的校园里,有这样一群“拾荒”的人,他们在垃圾桶里捡塑料瓶,跑遍全校各个宿舍收废纸、废衣服,已收获近22万个塑料瓶,废纸2500余斤,募集基金达103591.8元,资助内蒙古、青海、贵州贫困学生1.3万元,投入支教时间超过2000小时。
郑州大学“筑梦基金”成立于2009年11月3日,是由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09级学生自发组织搭建的献爱心平台,由学生自行管理运作。自成立以来,发动近2000名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校园拾荒、校园义卖、爱心支教等微公益活动。据了解,筑梦基金曾获2012“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30强等荣誉称号。(线索提供 李晓青 王颖)
2012年11月7日《大河报》第C12版
郑大学子设计神奇呼啦圈 会算数能自己救落水者
(记者王灿实习生刘艳艳文图)本报讯会算数的呼啦圈、会自己救人的救生圈你见过吗?昨日,记者从郑州大学获悉,这两种奇特的设计出自该校学生之手,均获得第六届中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关键词】创新之发明
这个呼啦圈会数数
智能呼啦圈与一般呼啦圈大小无异,只不过多了一个小小的显示屏和几个按钮。打开开关,输入体重值,转动开始几秒钟后便响起了动感的音乐。停下来,屏幕上会显示出转动的圈数,以及运动过后所消耗的卡路里值,还能显示当前所处环境的温度。
“很多女孩子喜欢转呼啦圈,制作这个智能呼啦圈可以让她们减肥塑身科学化。”智能呼啦圈的制作者之一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大四学生徐晓波说。
救生圈能自己
找到落水的人
如果有人意外落水,它可以自动找到落水人的位置,并自动行驶过去,给落水者第一时间的救助,这是郑大学生设计的会找人会行驶的自主救生圈。
“在新闻上看到有人落水,见义勇为的人跳进水里救人,由于水流湍急,不但人没救成,自己也陷入危险境地。那时我就想,可不可以做一个自己就会救人的救生圈。”来自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的大三学生刘发永说。
黄色的U形救生圈底下是两组螺旋桨,刘发永的自主救生圈比普通救生圈多长了些东西:救生圈头部安装着探头和两个探照灯,圈身两侧是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彩灯。
“利用一组人体红外传感器进行全方位检测,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定位到落水人的位置,并自动快速驶向落水者,救生圈上面还装有把手。”在谈到自主救生圈工作原理时刘发永说。
为了在大风等特殊环境下更好地控制救生圈,他们还制作了遥控器控制救生圈航向,而探照灯和发光二极管彩灯则用于夜晚救援照明。救生圈目前已经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刘发永希望它可以在救援工作中发挥实质作用。(线索提供姜鑫 陈曼)
2012年11月15日《大河报》第B27版
2012郑州大学曙光学子我最“型”
11月9日,在郑州大学新校区,一场名为曙光学子我最“型”的表演秀闪亮登场。
参与演出的都是在校的大学生,他们都是肯德基曙光公社的成员。除了诗歌朗诵和情景剧表演,曙光学子还为大家呈献了一场精彩的“职场秀”。通过模拟职场问答,嘉宾评审等环节,来演绎自己的“职场生活”。虽然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称不上“专业”,却展现着专属于90后的个性范儿。
据了解,中国肯德基曙光基金是百胜旗下肯德基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成立。宗旨是帮助一大批贫困大学生,利用大学时间,完成“受助、自助、助人”的转变,成为社会有用之才,造福社会。曙光基金一期、二期的资助总额将超过8000万元,该基金自2010起在河南实施以来,3年受助的曙光学子已达45人次。
2012年11月19日《大河报》第B07版
郑大130名学子迎来成人礼
(记者 王灿 通讯员 姜鑫) 诵“成人、成才、成君子”誓词,上周,130名郑州大学教育系大一学生迎来了自己的十八岁成人礼,他们身着汉服,通过“三加三成”的仪式向十八大和成年的自己献礼。
2012年11月2日《河南商报》第A10版
对着麦克风喊声“钥匙”
柜子会乖乖把它送到你面前
(河南商报记者 吴静 通讯员 唐弢、李晓青、陈萌莉)很多东西找起来特别麻烦,郑大学生发明的智能储物柜就解决了这个难题
柜上有很多小格子,与麦克风、摄像头相连 一旦家里有贼进入,手机还能收到储物柜发来的警报短信
“钥匙”,对着柜子上的麦克风喊一声,柜子就会乖乖地把钥匙送到你面前。
这不是幻想,郑州大学的学生就发明了这样一种智能储物柜,这个发明在第六届中国大学生传感器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一等奖。
存取东西时,对着麦克风喊一声就行
郑大学生发明的储物柜,长宽均约60厘米,高约1米,柜上有很多小格子,外面连着麦克风、摄像头。
它的发明者是4个同学组成的团队,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大三学生潘世豪就是其中一员。
“在实验室经常给电子元器件打交道,很多东西找起来特别麻烦,就想发明个柜子便于存储和查找。”潘世豪说,家里钥匙、遥控器等一些小东西经常找不到, 有了它会方便些。
他介绍说,智能储物柜借鉴物联网理论,能把物品分类,并把它们分层放好。
当你需要柜子里的任何物品时,只要对着柜子上的语音识别系统喊一声,柜子就会乖乖地把它送到你面前。
潘世豪举例说,当你下班回家,想把钥匙存起来,对着柜子上的麦克风喊一声“钥匙”,柜子就会自动伸出来一个盒子,你可以将钥匙放进去;出门时,对着麦克风再喊一声“钥匙”,柜子就会自动把存放有钥匙的那个盒子送出来。
有摄像头有网络,柜子还可以进行家庭防卫
智能储物柜像一个智能终端,能够与任何物品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通过在门窗上安装设置一些控制模块,还可以实现家庭防卫的功能。
“当它与电脑和手机通过远程传递信号连接起来时,我们就可以从手机或电脑里看到家庭的情况。一旦家里有贼进入,手机便能收到储物柜发来的警报短信。即使你不在家,也能呼叫报警。”潘世豪说。
另外,通过物联网控制,在电器上安装控制模块,储物柜还能自动控制家里的电器,比如开关电灯、电扇等。
2012年11月5日 《河南商报》 第A06版
郑大应届毕业生实行网上签约
不受地域时间限制 轻点鼠标就能完成
(河南商报记者 吴静 通讯员 胡越、徐莉)应届毕业生找工作又开始啦,今年郑州大学在全省率先实行毕业生就业网上签约,网络签约取代了纸质三方协议。
今后,应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就业协议可不受地域、时间限制,在网上轻点鼠标就能完成,这样不仅方便,学校也容易对用人单位进行审核,以防学生被骗。
今年签三方协议,方便了许多
郑大的应届毕业生小王,前不久被北京一家公司相中,各项条件谈好了,准备和公司签约。今年与往年不同,小王不仅不需要专门跑到北京,也不需要来回邮寄三方协议了。
今年,郑州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实行网上签约,学校建有应届毕业生网上签约平台,签约在网上就能完成。据介绍,毕业生就业网上签约是指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洽谈同意后,学生向用人单位提供签约平台登录密码,用人单位登录平台填写单位信息,提交并签约完成。
随后,打印就业备案表,加盖公章后交由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
“以往高校招聘会使用纸质就业协议书,全部信息都由毕业生手写,再由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将信息录入计算机系统,不但工作量大,而且容易出错,耽误学生报到。”郑州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说。
电子协议可防毕业生受骗
纸质协议书还有个缺点,一旦丢失,补办繁琐费时,需要一两个月。
网上签约由用人单位自行填写信息,避免了差错的产生,也彻底解决了协议书丢失的问题,如果学生忘记了密码,可以找学校查。
另外,网上操作让学校可以直接对用人单位进行审核,将“骗子单位”挡在门外,防止毕业生受骗的情况发生。
“最大的好处就是节约求职成本,去外地签约费时费力,还需要大笔开销,现在学生不用到处奔波,网上就能把工作解决了。”上述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今年郑大的毕业生必须全体实行网上签约,这在全省尚属首例。截至目前,郑大两场大型招聘会结束,已有500余人顺利在网上与各企业完成签约。
2012年11月30日 《河南商报 》第A08版
我省新增6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河南商报记者 吴静)我省申报的郑州大学与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合作举办的音乐表演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郑州大学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合作举办的化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河南工程学院与荷兰撒克逊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开展的纺织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河南农业大学与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合作举办的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黄淮学院与印度迈索尔大学合作举办的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信阳师范学院与韩国汉阳大学合作举办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得批准,预计从明年起招生。
2012年11月5日《东方今报》第10版
毕业生轻点鼠标就能签就业协议
(记者 赵媛 通讯员 胡越 徐莉)昨天,东方今报记者从郑州大学获悉,今年该校在全省率先实行毕业生就业网上签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署就业协议可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网上轻点鼠标就可以完成。
据了解,今年郑大的毕业生必须全体实行网上签约。截至目前,郑大两场大型招聘会结束,已有五百余人顺利在网上与各企业完成签约。
2012年11月14日《东方今报》 第15版
年轻人咋创业 “创业课堂”走进郑大
东方今报郑州讯(首席记者 夏友胜 实习生 樊雪婧)青年学生适合创业吗?11月12日,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暨全球创业周中国站“创业课堂”走进郑州大学,青元素微电影创始人、优秀青年创业家蔡星和天基人才网创始人、总经理赵玲等专家以及企业家为怀揣创业梦想的学子们分享了各自的创业心得和制胜策略。活动现场,赵玲向求助的大学生指点迷津:创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坚持创业理想不要抱怨。
2012年11月23日《东方今报》 第9版
2013年郑州大学 保送生报名启动
(记者 赵媛 通讯员 蒋琮琮)东方今报郑州讯 郑州大学保送生招生报名开始。考生报名时,需提交自荐信、学校推荐材料、郑州大学保送生报名表、获奖证书复印件、高中成绩单等,并在2013年1月29日前以特快专递的形式寄达郑大。
2012年11月28号《东方今报》 第9版
到2020年 我省至少建十个大学科技园
(记者 赵媛) 到2020年,全省将建设10个以上大学科技园。昨日,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到2020年,全省建设10个以上大学科技园,省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要与省辖市政府或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联合设立科技园;将重点建设500门精品开放课程,打造100个教学团队,表彰100名教学名师。新建100个省级本科实验教学中心和50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我省将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支持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大学,加大郑州大学“211工程”建设力度。加强骨干特色高等学校建设,促进其在行业领域进一步彰显特色。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十二五”期间,我省将遴选100名特聘教授,培养200名创新人才,建设100个科技创新团队,支持1500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选派500名优秀教师到海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合作研修。
2012年11月29号《东方今报》 第4版
郑大专款激励 学生造出爬楼梯轮椅
□首席记者 梁新慧
东方今报郑州讯 轮椅不但可以爬楼梯,还能控制家电,实现视频通话……这一发明,出自郑州大学的学生之手,还获得了国际大奖。
27日,河南省“学习贯彻十八大”大型主题采访活动采访团来到郑大大学生创新训练基地,见到了看起来和普通轮椅并无区别的职能轮椅。一名学生坐在轮椅上介绍说,智能轮椅通过改变轮子重心,使轮椅在上楼梯时,也能保持水平状态。实践显示,公共场所的楼梯都适用。此外,轮椅还安装了触摸屏,“人坐在轮椅上利用无线网络即可控制家电,完成网络通信、在线视频等。”
郑大党委副书记吴宏亮说,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郑大每年拨出200万元专款,用于学生各类创新性实验实践。自2001年成立创新基地以来,近50项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获批,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
2012年11月20日《青年导报 》第5版
河南青年踊跃携笔从戎(节选)
10万报名“大军”大学生占7成
(通讯员 唐弢 李如卉 聂延娜 牛国英 归永前)11月15日上午,郑州大学工学院的大二学生吕幸凯,走出征兵体检室,长出了一口气。不久,他或将穿上军装,成为一名战士,投身祖国的保卫事业。
像吕幸凯一样,今年冬天,河南省大学生中,有7万余人参加了征兵报名。截至当日,河南省今冬征兵体检阶段基本结束,全省报名的青年超过10万。
1郑州大学 百余学子踊跃报名
“今年已有 113名学生参加体检。” 11月7日,郑州大学武装部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明天才是体检时间,同学你来早了!”“老师,这次体检对我很重要,所以我提前过来熟悉一下路线,以免明天因为走错路而迟到。”眼前这名学生叫吕幸凯,是郑州大学工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他不仅提前来探路,每个体检环节都要向我们问清楚。”征兵办的负责人说,“我看了很感动,若是他的体检合格,今年要优先批准他入伍。”
吕幸凯告诉记者,当兵是他从小的梦想。“我哥哥就在部队,已经服役8年了,每年回家他都会给我讲连队的故事。有一次,他们去勘探地形,一去半个月,期间有战友摔伤了,哥哥就一路把他背回营地。我也希望能收获一份浓浓战友情。”
郑州大学参军入伍政策于2009年开始实行,至 2011年,已有93名同学入伍。“2009年去的 9名就有7名留在了部队,2010年10个士兵里有4个提干了。”该校武装部卢老师自豪地说。
按照国家规定,对于还未完成学业的参军大学生,学校应该保留其学籍,参军学生退伍回校,继续修学分,学分修够即可毕业。校武装部办公室主任梁列卫表示,现在国家对于大学生参军,出台很多政策,以解决学生们的后顾之忧。
2012年11月5日《郑州晚报 》第A8版
郑大实行毕业生就业网上签约
轻点鼠标就能完成,省时省力还能防骗
(线索提供 胡越 徐莉)签约外地单位,不用来回寄合同
就业网上签约是指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洽谈同意后,学生向用人单位提供登录密码,用人单位登录网站填写单位信息,提交并签约完成。随后打印就业备案表,加盖公章后交由毕业生到学校办理就业手续,外地企业不方便交给学生的也可委托毕业生完成签约操作。
“譬如我被一家总部在上海的公司谈好条件了,就得跟公司郑州、上海来回寄三方协议才能完成签约。网上签约就方便了,可以直接将我的注册密码给公司,在网上就完成了签约。”小李正在四处参加招聘会找工作,他说,网上签约很方便,点点鼠标就完成了。合同不用来回寄,不仅快捷方便,还很安全,“要是去上海一趟,光路费我就得多花200多块啊!”
不仅省钱,还能防骗
郑州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以往高校招聘会使用纸质就业协议书,全部信息都是由毕业生手写,再由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将信息录入计算机系统,不但工作量大,而且容易导致差错,耽误学生报到。如果协议书丢失,补办更是繁琐费时。
网上签约系统让用人单位自行填写信息,避免差错的产生,更是彻底解决协议书丢失的问题。网上操作让校方可以直接对用人单位进行审核,将“骗子单位”挡在门外,防止毕业生受骗的情况发生。去外地签约费事费力,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现在学生不用各处奔波了,直接在本地就能把外地的工作解决了。
据了解,今年郑大的毕业生必须全体实行网上签约,这在全省尚属首例。截至目前,郑大两场大型招聘会结束,已有500余人顺利在网上与各企业完成签约。
2012年11月30日 《郑州晚报》第 A12版
我省新增6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明年招生郑大与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合办音乐表演本科专业
(记者 张竞昳)记者昨日从省教育厅获悉,教育部近日组织专家对符合受理条件的有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行了评议,我省2012年上半年申报的郑州大学与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合作举办音乐表演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等6个项目获得批准。这些项目预计从 2013 年开始招生。
除了郑州大学与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合作举办音乐表演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还有郑州大学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合作举办化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河南工程学院与荷兰撒克逊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开展纺织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河南农业大学与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合作举办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黄淮学院与印度迈索尔大学合作举办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信阳师范学院与韩国汉阳大学合作举办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得批准。
据了解此次获批的项目将从2013年开始招生,每年一期,每期招生人数从80人到200人。
2012年11月7日 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和谐论应用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郑州大学在全国水资源研讨会提出新理念
中国社会科学在线(通讯员 唐弢 李如卉)10月20日,中国水利协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在郑州大学举行。会上,郑州大学教授左其亭认为要“以和谐参与者、和谐行为、和谐规则、和谐因素、和谐目标五大和谐要素为基础,以和谐度方程为定量化调控手段,相互作用于水资源开放和管理中。最终达到人水和谐的目的。”
左其亭说和谐论的核心方法就是对规则的和谐利用,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他表示,国家自2009年提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来,郑州大学一直都在推进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也提出了包括“人水和谐论”在内的多种理论成果。这次研讨会也是对这些成果的一次检验和推广。
左其亭说,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和新兴的工业省份,对水资源的需求很大,而河南的气候特点和地域构成又决定了全省每年缺水近50亿立方米。可以说河南省的水资源特点在全国也具有典型性。
谈及未来在水资源管理制度上的校企合作时,左其亭说:“这个问题一直是水利专家们重视的问题,我们的研究就是给各企业单位的节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为地方政府部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水资源提供科技支撑,这方面我们也在努力寻找契机。”
2012年11月29日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郑州大学团委借力新媒体实现全员团组织多重覆盖
中青在线讯(徐莉 唐弢 徐慧冰) “【微言征集啦】郑州大学团委积极开展#寄语十八大#微言征集活动,通过班级团支部腾讯微博写微语,并@郑州大学团委,抒发对党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畅谈家乡变化,共话身边感动。你有什么要说的吗?大家快快行动了,说不定你的微语就会出现在校园里的条幅上哦~~”最近在郑州大学校团委的腾讯微博主页上出现了这样一条公告,立即引来众多转发和评论。像这样的作品征集、话题探讨等,定时在郑州大学校团委的网站、微博、人人等新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吸引了众多学生围观。
1400个团支部个个有微博 新媒体平台不留空白
今年下半年,郑州大学校团委联合各级团支部开通腾讯微博共计1400个,搭建起学校与学生交流的新平台。这其中不仅有各个班级团支部的微博,针对数量大、学生数众多的学生社团,校团委还创新地将“社团建团”作为引导管理学生社团的组织基础,从开始的25个特色社团建立团支部到目前近一百个社团均已建立团支部。
除此之外,校团委还尝试“人人有QQ,班班有群,群群建团”,建立“郑大青年”人人网主页,开通郑大团干部微博,利用校信通服务青年生活,力争在新媒体平台上不留团组织空白。这样,以校团委为枢纽,各基层团委为分支,各班级团支部为骨干节点的信息化联系指挥体系基本建立,“红网工程”的实施,更是实现了对团员青年的全面覆盖。
“两会期间,基层团支部在QQ群上热议政府工作报告的先进做法受到了同学们的热捧。”校团委老师陈玉霞说到,“我们的网站也连续多年被评为‘河南省十佳青年网站’。各种新媒体形式的结合大大提高了我们工作的创新性和活力,学生们通过新媒体了解团委的工作,渠道畅通了,效率提高了,活动的开展也顺利多了。”
动态时时掌握 多媒体互动拉近距离
“@2012测控01: 党若晴空,海纳我们不羁的灵魂;党若清风,抚平中华的创伤!@郑州大学团委”2012级测控一班的团支部微博在校团委的微博后跟帖转发。不大一会,校团委征集十八大微语的微博已被转发三十余次,跟帖被@的次数则更多。每每有这样与支部和学生互动的信息出现,都能吸引学生的广泛参与。
“微博控”韩婕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一名学生,一天她刷微博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校团委微博上贴出了主持人大赛的通知。“以前很多比赛我都因为错过报名日期而没法参加,这次参赛还真得感谢微博的帮助。校团委的微博每天都有更新,总是会把一些重要的活动或比赛提前贴上去。就拿这次主持人大赛来说吧,前期会有微博宣传,比赛时还有‘微直播’,时时更新赛场动态,让我们可以及时地获得第一手资料,对我们很有益。另外它还组织了微博投票,你们要是支持我,就上微博给我投票吧。”
郑州大学学生会官方微博@郑州大学学生汇在新浪微博 上的粉丝数量已经直逼一万。翻看他们的微博可以看到,有#郑大时讯##湖晓晨语# #泊月风采#等各色各样的精品栏目和活动通告。学生随时随地地发布和接收发生在身边的大小事情与学生分享,也可以随时点击自己所关注的微博账号进行资讯信息的获取。这种公开的、不受时间限制的方式,既做到了资讯的大共享,又能通过线上线下活动,拉近学生和团委之间的距离。
郑州大学团委副书记冀娟老师介绍到:“校团委的各种新媒体账号通过与支部和学生们的账号相互关注,使学生们能及时了解团委活动,积极参与,团委也能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动态和想法,大大拉近了我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融为一家亲,让学生们感受到亲切是我们工作的最终目的。”
2012年11月29日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郑州大学志愿活动走出校园
中青在线讯 (黎晓雨 李晓青) 郑州大学的筑梦基金刚刚获得了2012“感动中原”年度人物30强的荣誉。这是郑州大学十支校级志愿服务队中的一支。十支队伍成立时间虽不长,却迅速成为具有号召力的公益服务品牌,吸引中青报、中国新闻周刊等 多家媒体的关注与报道。
八分钱攒出 的“微公益”
11月2日,7级大风,郑州大学300多名头戴小红帽的“筑梦基金”志愿者拿着事先准备的化肥袋挨个敲门收瓶子,走遍50多栋楼的每个宿舍。这些瓶子每个可以卖8分钱。“我们就是去各个寝室拾荒,刚开始会有些不好意思,但是能帮助人让我感觉很光荣。”第一次参加拾荒活动的大一学生刘勇笑着说道。
“我们的空瓶子废纸都不会扔,直接给筑梦基金留着了。” 大三的张同学提着两大袋塑料瓶来到废瓶清点现场,她已经保持了这个习惯三年。
仅一上午,筑梦基金便收获27058个废弃瓶,总计2317.94元。3年来,2000名志愿者累积收获了近22万个塑料瓶、2500余斤废纸,折合人民币103591.8元,持续资助一批内蒙古、青海等地的贫困学生。
“接下来我们计划关注资助部分环卫工人子女,帮助更多在社会上处于相对弱势的群体。”筑梦基金的指导老师土木工程学院团委书记曹恒涛告诉记者。
关注农民工子女 无论学习还是心理
“哈哈,我肯定会赢的”金水区文化路街道办事处响起五年级孩子贺龙港的笑声。“将军!”郑州大学2011级水利与环境学院的张凯旋拿下贺龙港棋盘上的帅,指了指棋盘说道“你要是这样走就能赢了,是不是太骄傲了呀?”贺龙港嘟了嘟嘴。
10月28日,与张凯旋一起来的有五个人,都来自郑州大学小黑蚁志愿队。当时校团委帮忙联系,金水区文化路街道办事处又看到志愿者们很热心,便建立了一个基地,把附近一些孩子集中起来,周六小黑蚁志愿队便会选取队员到此,早上为孩子们做课业上的辅导,下午就和他们做游戏,讲故事,进行心理辅导。
“这些孩子大多是农民工或者外来务工者的子女,父母很少在身边,也不能对孩子进行学习上的辅导。”小黑蚁志愿队负责人胡乾坤说道。这个活动他们已经坚持了两年,与这儿的孩子建立了一种朋友的关系。
2012年4月,校团委在全校较为成熟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中选拔并成立了十支各有特色、归属校团委志工部的校级志愿者服务队,并指派了负责老师对其品牌项目进行指导。而现在就是在立足校园的情况下,能够服务社会,影响和带动志愿者参与更多服务。
据悉,郑州大学十大校级志愿服务队光对外的品牌项目就有30项。项目所包含的服务内容,支教、为留守儿童做心理辅导、看望空巢老人、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等。
“服务队成立起来能集中力量,做出系列在社会上有影响力能长期服务社会的项目。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让队伍走向规范,在服务别人的过程中让队员成熟。”团委副书记冀娟老师说。
2012年11月20日 大河网
郑州大学获“首届全国模拟环境法庭大赛”季军
大河网讯(记者 许会增 通讯员 叶颖)11月18日,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的“首届全国模拟环境法庭大赛”在中国海洋大学落下帷幕。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郑州大学代表队从12所参赛的高校中脱颖而出,荣获季军。
本次大赛共邀请了郑州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12所国内知名高校。大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轮,每一轮都采用不同的环保案例。同时,来自全国各省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12名知名法官作为大赛评委。每个参赛队需要同时准备原告代理人和被告代理人,分别与另一代表队的原被告代理人进行抗辩式比赛。
在初赛中,郑州大学代表队以出色的表现,打败了包括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在内的8支代表队,进入了复赛,最后荣获季军。
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2-03 15: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