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10日 解放军报 第3版
高薪面前不改强军志
郑州大学国防生侯九霄在校期间获多项发明奖,毕业在即,面对企业的高薪聘请,他不为所动,继续科研攻关,演绎他的强军“梦想秀”——
本报特约记者 魏联军 通讯员 郭 庆 袁青飞
2013年仲夏,全国高达699万人的高校毕业生面临“最难就业季”。然而,郑州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生侯九霄却意外收到了“北上广”10余家高新企业的聘书。
一位高校毕业生缘何能频获高新企业青睐?记者翻开他的履历表,一项项发明引人注目:曾申报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2项发明专利,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
都市、白领、高薪,这是时下许多年轻人的向往。然而,侯九霄却认为:“我既然是国防生,就要为国防而生!”
说起侯九霄与国防的缘分,还始于7年前的一次谈话。那时的他正在读高一,一次,他到一位残疾退伍军人家里打扫卫生。“像我一样的残疾退伍军人还有不少,上下楼很不方便,要是有一种能上下楼的轮椅就好了。”这位老战士不经意的一番话,却深深触动了侯九霄的心。他暗下决心,要尽自己的努力,为这些革命功臣做点事。
2010年3月,迈入大学校门不足一年的侯九霄提出了制作“基于偏心距可调偏心轮智能轮椅”的构想。这个构想在同学之间传开后,大家都很惊讶。
面对众人怀疑的眼神,侯九霄追梦的脚步并未停止。听说化工学院大三学生黄中意有科研基础,他先后6次上门邀请其加入团队;科研缺资金,他便找到学院领导“化缘”,争取到第一笔启动资金4万元。“智能机器人创新团队”成立那天,作为队长的他给这支队伍取了个响亮的名字——“梦之队”。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6月,“智能轮椅”研制成功,这种能够自由上下楼梯的智能轮椅,填补了该领域的国内空白,在第五届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总决赛中获得特等奖。颁奖那天,侯九霄刚走下领奖台,就有20余家企业老板主动要求和他签约。一位老板还开出月薪10万元、送房送车等优厚条件:“我们公司固定资产上亿元,只要咱们合作,保证你5年内身价千万。”面对诱惑,侯九霄不为所动,彬彬有礼地回答:“人各有志,你有一亿不动产,我有一颗不动心。”
2012年8月,侯九霄到驻豫某旅实习,在随部队赴山东海训时发现,官兵进行水下侦察课目训练时,由于受体能、视野、水流等因素制约,获取的侦察数据往往不够精准。侯九霄就寻思着设计一种机器人来代替官兵进行水下作业。
返校后,他立即带领“梦之队”进行研究论证,“基于流体力学仿战机水下机器人”立项上马。该项目对他们来说是个全新领域,涉及门类多、技术难度大。经过两个多月的走访专家、查阅资料和部队调研,关键技术难题终于被他们突破。
今年6月,“仿战机水下机器人”首次试水。一些专家评估后认为:较之人工作业,水下侦察时间大大缩短,数据精确度也大幅提升。看到官兵们的高兴劲儿,侯九霄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梦想融入了部队的强军梦。
远飞者当换其新羽。近日,记者获悉,侯九霄即将赴海军工程大学攻读研究生,我们期待着他的强军“梦想秀”能演绎出更多精彩。
上图:侯九霄(右二)带领“梦之队”队员开展技术攻关。袁青飞摄
2013年7月20日 中国广播网
郑州大学下乡支教 为孩子们播种梦想的种子
中广网北京7月20日消息(记者冯会玲 濮阳台袁鑫)连日来,郑州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来到清丰县柳格乡开展支教活动,传授知识,播种多彩梦想,陪伴孩子们共度快乐假期。
眼下各中小学已经开始放假,但清丰县柳格乡后苏村东南小学的校园里却异常热闹,来自郑州大学机械工程系大二学生杜秋月正在为学生们开展一场关于什么是梦想的主题教育课。然而,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学生们给出的答案并不像自己预想的那么精彩。“他们的想法特别简单,就是好好学习争做三好学生,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来给他们带来一些他们所不知道的外面的事情,从此在他们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
10岁的杜闪闪对记者说:“梦想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就能实现,听老师讲了之后,我觉得应该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就可以离梦想更近。”
在这里很多孩子的家长常年在外务工,留守儿童占到了30%。这批支教学生虽然来自黑龙江、山西、河北、浙江等不同的省份,但多生长在农村。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团委书记杜社娟说:“因为这些学生都是来自农村,他们从小跟当地孩子有一样的生活环境,他们给孩子们讲讲自己的家乡,让孩子们知道中国原来不只是我每天见到的这片地方;讲讲大学的生活,引起他们的神往。这些小孩对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们心里其实是崇拜的,这种崇拜心理本身可以激发他们,就是思想教育的一种具体化、人格化和形象化,潜移默化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动力。”
据校长杜玉宗介绍,这所学校平常因为没有音体美老师,三门课从来没有上过,自从支教大学生来了之后,操场上经常举行比赛,多媒体教室也利用起来教音乐了,他们还为孩子开设了手工剪纸课。
据了解,在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团委书记杜社娟的带领下,大学生们每年都会到这里进行支教,这一活动也持续了六年之久。大二学生白徐朋表示,“这次经历让我们的生活丰富了很多,也认识到农村的孩子也有自己的特长,有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他们都非常朴实非常善良,而且懂得感恩,能帮助这些孩子们觉得非常高兴。如果有机会的话还是尽可能地多到这儿来,尽我们的一份努力,使这些孩子拥有自己的梦想,拥有自己的多彩生活,以后能够走出田地,走向大城市,能够有更好的生活。”
2013年7月25日 河南日报 第16版
宣法明律十年路 携手共筑竹沟梦
——郑州大学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本报记者 胡炳俊 本报通讯员 潘永建)为了深入宣传十八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座谈会上对青年提出的5点希望,认真落实郑州大学团委“美丽中国梦,青春正能量”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和要求,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经历风雨、增长才干、服务社会,法学院团委于7月9日至14日组织服务队赴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十年路 回首往事感触深
7月9日上午,服务队出征仪式在法学院举行。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岳林强、党委办公室陶红雅、潘永建、王建敏老师出席了出征仪式,并为队员们送上临行祝福。
7月10日早晨8点钟,服务队一行16人按调研课题分为三个小组,分头走村串户开展调研。三个小组分别围绕“竹沟镇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竹沟镇农民创收新途径”、“竹沟镇乡村城镇化中的土地流转问题”,就农村留守儿童、农民如何开创创收新途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深入调研,听取农户意见。每到一处,调研队员们总是先帮农户做农活,在和农户拉家常中了解调研信息。
社会实践期间,服务队还先后在竹沟镇完全中学开展了结对帮扶支教活动;走进竹沟镇商贸市场,与确山县人民法院青年法官联合举办了乡镇普法宣传活动;走进确山县竹沟革命烈士陵园、竹沟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增强了自身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
截至目前,法学院已连续10年在竹沟开展了社会实践。7月11日上午,纪念法学院赴竹沟开展社会实践服务活动“十周年”座谈会在竹沟镇完全中学举行。该院党委副书记岳林强代表学院向竹沟镇政府赠送了《农村民事纠纷及其解决——以河南确山县竹沟镇为调查对象》的调研报告,向完全中学赠送了图书,并对两名品学兼优的初中学生现场进行了现金资助。
知行合一进步多 实践归来话收获
7月14日,服务队圆满结束了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安全返校,在二楼小会议室召开“实践归来话收获”座谈会。
服务队成员魏子君、王龙琪、于静宜先后发言,分别总结了自己在5天实践活动中的收获感想。魏子君说道:“不走进农村,就不会了解农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王龙琪同学提出 “增加调研活动时间”、“如何更好地为村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等,引起大家共鸣。于静宜同学从活动宣传、物品准备两个方面分析了本次活动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带队潘永建对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同学们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对后续的各项工作作了具体安排。
从2004年到2013年,郑州大学法学院在竹沟开展的社会实践已经走过了整整10个年头,竹沟的街道村寨都曾留下实践服务队队员们认真忙碌的身影,更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在和未来——竹沟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报告》、《农村问题纠纷的现状分析及其解决机制的考察研究》等大量成果涌现。普法十年,改变的是竹沟飞速的发展,不变的是居民欢迎的笑脸;服务十年,改变的是参与其中的成员,不变的是铭记于心的奉献。洞察乡镇舆情,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基层法律意识,构建文明和谐乡镇,法学院把对“小延安”的服务纳入常态化持续机制,可谓真正做到了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2013年7月3日 河南商报 A08版
郑大河大两高校 上演招生视频秀
河南商报记者 郭清媛
郑大方言荟萃
河大24个院系各展风采
女神照?汉子图?你们都弱爆了,来看看河南两高校上演的视频秀。郑大招生视频各地方言荟萃,河大24个院系各展风采。
郑大 方言说郑大,乡音来招生
昨日上午,微博上一条关于“方言说郑大”的视频火速蹿红。视频中,郑州大学10名来自各地的学生,用乡音招生。
“自称吃货的你们,赶紧痛快麻溜地给我报郑大。”东北学姐夏天琪霸气地说,“信学姐,有锅巴肉吃!”
“俄是陕西的,郑大特别大,特别美。”这陕西方言也有啊!
郑州大学招生办主任刘建华说,各省学生用方言招生,更加亲切,考生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
河大 24个招生视频,用青春致青春
河南大学校友昨日也来拉票。河南大学招生季推出“致新生”视频,24个本科院系拍了24个视频,每个视频3分钟。
“新传院的美女、土建院的帅哥,艺术学院的时尚范儿、历史文化学院的古典派,应有尽有。”河南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他们是在用青春致青春。
2013年7月22日 河南商报 A09版
“杜甫忧民心,岳飞报国志,朝朝自勉励,风鹏正举时”
文艺范儿录取通知书来了
本报讯(河南商报记者 郭清媛)“这个录取通知书好特别啊!”7月20日,陈艺童收到了郑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她发现通知书的下半页是一幅书法作品。
这是《郑大赋》,是由三届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祭文起草者,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保国创作,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郑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海亲笔书写。
学生 录取通知书上有“见面礼”
7月20日,被郑州大学播音主持专业录取的陈艺童,接到了郑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杜甫忧民心,岳飞报国志,朝朝自勉励,风鹏正举时。”这是印在录取通知书下半页的一幅书法作品,文中句子骈偶结合,兼具古典韵味和时代新意。
“这录取通知书上带有见面礼啊。”陈艺童说,这幅作品她研究了好久,还读了几遍,让她都不想过暑假了,想赶紧开始大学生活,看看母校郑大的样子。
“我一定要把这份录取通知书好好珍藏起来。”据陈艺童介绍,随录取通知书一起寄来的还有手绘地图和新生报到指南等。
作者 希望给新生带来正能量
郑州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刘建华介绍,这篇赋是由三届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祭文起草者,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保国创作,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郑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海亲笔书写的。
“《郑大赋》是要表达一份责任。”作者王保国介绍说,这篇赋分为三部分,即展现郑大的自然环境、叙说郑州大学的历史、谈谈郑州大学的追求。
“我期望通过这篇赋给新生带来一种昂扬的气质,一种正能量。”王保国说,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原学子的成功也就是中国的成功,他们“中”的品质也决定了中国的品质。
刘建华介绍说,录取通知书即是学生被录取的证明文件,也是学生第一次和学校的正式接触。希望录取通知书设计的创新,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郑大赋》原文
千禧之际,三强融铸,省部统筹,共襄盛举。栋宇栉比三万间显中西气度,林木葱郁数百顷蕴南北风华。月影沉璧,落成丽湖;苍松翠竹,筑就春山。春之繁花,夏之流莺,秋之红叶,冬之静雪,三园五桥,四时不同。
是地也,接嵩岳,连河洛,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千载帝都胜迹尚存,百代风流美名犹传。老庄秉虚,商韩论法,杜工部做诗,韩昌黎为文,皆兴国匡世,言深意切。更有张衡地动仪,仲景伤寒论,极工巧,论辩证,法天地,济苍生,名播华夏,功施到今。
造于斯,兴于斯,膺中原崛起之宏任,奏民族复兴之乐章,自是奋发踔厉,朝不逮露。背负青天,脚踏实地,笃信仁厚,慎思勤勉。行天健之德,做康庄之石,立成功于既有,争一流于在望。文理工医,日进月长,攻关修业,时闻折桂。杜甫忧民心,岳飞报国志,朝朝自勉励,风鹏正举时。
2013年7月11日 东方今报 第8版
11名准大学生的“最幸福事”
(东方今报记者 赵媛/文 张培方/图)
郑大校长为考生发录取通知书 勉励学子要有宽阔胸怀和包容心态
作为考生,最幸福的事是啥?莫过于高招开始录取第二天,就收到了录取通知书,还是校长亲自发的……昨日上午,已经被郑州大学录取的姜月宁等11名准大学生就遇到了“最幸福的事”,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州大学校长刘炯天亲自给他们发了录取通知书。这也是今年高招开录以来,我省首批发放的录取通知书。
郑大校长亲自为考生发录取通知书
昨日,郑州大学新校区,姜月宁等11名准大学生坐在会议室里好奇地张望,这将是未来几年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地方。
看到美丽的校园和亲切的师长,今年高考总分596分的密雪芳显得十分高兴,她已顺利被郑大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专业录取。
“我昨天下午4点接到通知,今天一大早自己坐汽车来的。”虽没有家人陪伴,身材娇小的密雪芳却一点也不胆怯。
毕业于郑州外国语中学的姜月宁同样被郑大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专业录取。
“我与郑大缘分很深,第一次来郑大是上初中时,当时就被美丽的校园吸引了。”姜月宁还透露,高考复习期间,感觉压力大时,就到郑大校园逛逛来减压。
而已经被郑州大学书法专业录取的新生刘畅的心愿是,希望能得到张海院长的亲自指导。
作为今年最先录取的新生,他们不仅受到了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州大学校长刘炯天还亲手为他们发放了录取通知书。
“你的发言很精彩,希望你在郑大续写新的辉煌!”
“郑大欢迎你,刘畅,学校一定会让你的心愿实现。”
发放录取通知书时,刘炯天还给他们每人都送上了“个性化”的寄语。
“他看起来挺和蔼的,一直面带微笑,感觉很亲切。”密雪芳说,还没入学就有机会和校长“亲密接触”,这让她分外自豪。
勉励学子要有“高远志向、宽阔胸怀、包容心态”
“一流的学生才有一流的大学。”刘炯天说,郑大迎来了第一批11名优秀的学生,作为校长他发自内心高兴。
对于年轻学子,刘炯天寄语:不仅要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还要实现“两个发展”。
“希望优秀的学生来到郑大,不仅在知识、身体、智力、素养等方面全面发展,还能实现个性化发展。”刘炯天说,郑 大非常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有特长的同学,学校将从学习教学条件、导师配备上,让他们能发挥个性,尽快成长。
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炯天也是学子心目中的榜样,他对致力于科研的学子有什么建议?
刘炯天认为,对于年轻人来讲,应该有高远的志向,宽阔的胸怀和包容的心态。“你能走多远,和你的胸怀及志向都有直接的关系。”
另外,他认为学生进入大学后,不管学什么专业,都应该把专业基础打好,对未来有现实的规划和设计。
“不管从事什么专业,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坚守。”刘炯天说,学习也好,科研也好,贵在坚持。经过历练,这种坚持会内化成个人的品质和素质。
对于刘炯天校长的话,新生王一龙认为“很实在,也很受用”,这将对他们规划大学生活很有好处。
贫困生可先到校“上班”挣学费
昨天,郑州大学也启动了“暑期提前设岗助学”活动。学子在正式报到之前,就能来郑大打工,还能拿到每月最低1500元的报酬。
从7月18日到8月20日,郑州大学将为今年省内外考入该校,理科高出当地一本线30分、文科高出当地一本线20分的优秀贫困生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
岗位包括图书管理、校园保洁、教室保洁、学生工作助理等,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学校将根据岗位工作情况,提供1500元~2000元的报酬,包吃住并报销往返交通费用。
烈士子女,单亲、孤儿、优抚家庭子女;父母一方或双双失业且无正常经济来源的学生;父母因故丧失劳动能力,家庭无其他经济收入的学生;家有危重病人,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来自老、少、边、穷及偏远农村,家庭收入不足以支付正常的学习及生活费用的学生;父母在外地务工的留守学子;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将优先录用。
符合条件的新生可登录郑州大学网站,填写报名表,于7月18日前发送电子邮件至qgzx@zzu.edu.cn。郑州大学将根据考生家庭经济困难状况、考生报名先后顺序,按照高考分数由高到低的方式进行录取。录用结果将于7月18日前通过电话通知考生。
2013年07月22日 东方今报 第5版
张海手书《郑大赋》寄语大学新生
郑大录取通知书“文化范儿”十足 引来各种“羡慕嫉妒恨”
“恭喜你被××高校××专业录取”,如果你还是只收到这样中规中矩的录取通知书,就OUT了。7月20日,不少接到郑州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学生,在享受喜悦的同时,也被录取通知书上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郑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海手书的《郑大赋》深深吸引。□东方今报记者 赵媛
张海手书《郑大赋》让新生惊喜
7月20日,不少接到郑州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学生,在享受被录取喜悦的同时,被录取通知书背面的一篇《郑大赋》深深吸引。
“千禧之际,三强融铸,省部统筹,共襄盛举。栋宇栉比三万间显中西气度,林木葱郁数百顷蕴南北风华。月影沉璧,落成丽湖;苍松翠竹,筑就春山。春之繁花,夏之流莺,秋之红叶,冬之静雪,三园五桥,四时不同。……”
这篇赋创作和书写均出自大家之手。一位是三届黄帝祭祖大典祭文起草者、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保国,一位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郑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海。
“郑大作为在中原的主要学府,所承担的肯定不仅仅是中原复兴责任,同样也肩负着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想。”《郑大赋》作者王保国说,虽然这篇赋仅三百余字,但内涵十分丰富。他希望通过这篇赋给新生带来一种昂扬的气质,一种醇厚朴实的责任意识,一种正能量。
来自开封的陈艺童,今年被录取到郑州大学播音主持专业,把这篇《郑大赋》看作学校给新生的一份“厚重的见面礼”。
“打开录取通知书,看到《郑大赋》的时候,感觉很震撼,被优美的行文深深打动了,反复读了好几遍。”陈艺童激动地说,原本就很向往郑州大学,这通知书里浓浓的文化味更加深了她对未来大学生活的的期待和憧憬。
“大师手笔啊,新生有福了!”在微博和网络上,郑大新生的录取通知书引起了不少人的“羡慕嫉妒恨”,还有网友“跪求收藏”。
不仅有《郑大赋》,今年郑州大学录取通知书还为新生附送一份卡通版的郑州大学手绘地图。手绘地图运用卡通、三维和直观的手绘表现方式,将校园全貌生动呈现出来。
与平面地图相比,手绘地图显得活泼可爱,生活气息浓郁。钟楼、眉湖等校园里的标志性建筑都以卡通的方式体现,非常适合90后大学生的口味。
“这个卡通新版手绘地图,不仅是新生的生活指南,还提供校园全方位的导航,吃喝游学在郑大。”郑州大学招办主任刘建华说,文字介绍包括“学在郑大”、“住在郑大”、“玩在郑大”、“游在郑大”、“吃在郑大”等几部分。
刘建华说,去哪里打篮球、在哪里吃饭、校医院在哪儿,新生通过这一张薄薄的纸一目了然、妙趣横生。
据了解,今年的地图还增加了新元素,校园公交“小白”迎来了“小青”,“南大门”迎来了姊妹“北大门”,中心体育场开始投入使用。新生可以从地图中看到郑大新的变化。
对于这样的录取通知书,陈艺童表示自己“一定会好好珍藏”。她觉得,学校对学生很看重,以学生为主,“这让我更加向往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啦!”
不仅是郑州大学,近年来越来越多大学,将录取通知书贴上个性化的标签。
这两天,有一则微博在网上被广为转载——“如果收到陕西师范大学的通知书请珍藏吧!因为它是全国唯一用毛笔手写的通知书,师大,还是坚持手工书写每一份通知书,饱蘸浓墨,一笔一画。这何尝不是一种坚守!”陕师大招生办主任惠刚说,“毛笔手书体”通知书,开始于2007年,这几年推行得一直都比较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与陕师大的传统手书不同,今年复旦大学寄出的录取通知书里,还多了一本卡通版的《复旦生活指南》手绘书。复旦本部地图、附近公交、周边美食、附近超市卖场等12部分共20多页,用设计者的话说,凡是你用得到的,《指南》里一应俱全。
而今年的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上,则别致地用8首古诗词,攒出一首向考生表达祝贺的宋词集锦《好事近》。可以说,大学为了表达自己对学生的欢迎,煞费苦心。
“录取通知书既是学生被录取的证明文件,也是学生第一次和学校的正式接触。”郑州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刘建华介绍说,通过创新,希望学生收到通知书时就能让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初步了解学校的文化和特色,以便入学后能尽快融入进来。
千禧之际,三强融铸,省部统筹,共襄盛举。栋宇栉比三万间显中西气度,林木葱郁数百顷蕴南北风华。月影沉璧,落成丽湖;苍松翠竹,筑就春山。春之繁花,夏之流莺,秋之红叶,冬之静雪,三园五桥,四时不同。
是地也,接嵩岳,连河洛,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千载帝都胜迹尚存,百代风流美名犹传。老庄秉虚,商韩论法,杜工部做诗,韩昌黎为文,皆兴国匡世,言深意切。更有张衡地动仪,仲景伤寒论,极工巧,论辩证,法天地,济苍生,名播华夏,功施到今。
造于斯,兴于斯,膺中原崛起之宏任,奏民族复兴之乐章,自是奋发踔厉,朝不逮露。背负青天,脚踏实地,笃信仁厚,慎思勤勉。行天健之德,做康庄之石,立成功于既有,争一流于在望。文理工医,日进月长,攻关修业,时闻折桂。杜甫忧民心,岳飞报国志,朝朝自勉励,风鹏正举时。
2013年7月20日 东方今报 第9版
回到学校还要求校长装空调吗?
(东方今报记者 周晓波付雨涵/文 记者 吴仲舒/图)
郑大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探望东方今报支教团,师生一起谈笑风生“话桑麻”
7月18日上午,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纪检委书记吴宏亮,郑州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曹干彬来到伊川鸦岭一中,探望东方今报支教团的大学生们,被大学生们身处艰苦环境依然辛勤奋战的精神所打动,吴宏亮“在这里锻炼后,回到学校还要求装空调吗”的幽默说辞,让众多支教大学生开心大笑。
才艺展示说师生情
当天上午,鸦岭一中教学楼一层成了才艺展区,展示出支教大学生和孩子们相处十几天来的各种成果,板报、折纸、书法、剪纸等应有尽有,排满了整个一层教学楼。
前来探望支教大学生的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纪检委书记吴宏亮,郑州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曹干彬,对这些才艺展示很欣赏,“没想到,制作得这样好。”当得知这些展示部分是支教大学生完成,很大一部分是孩子们制作的时,更是高度赞赏,“不简单,大学生们很有才,孩子们够聪明。”
鸦岭一中支教大学生负责人马慧告诉记者,这些才艺展,是十几天来支教大学生们在折纸、美术等才艺课上和孩子们的共同成果,“孩子们很乖巧,他们经常用彩纸折花送给我们,我们也会给孩子们展示我们的手工贴画,彼此相互学习。”
师生围坐“话桑麻”
“我真的爱上了这里,爱上了孩子们。”在座谈会上,家在湖南的郑州大学支教大学生李夏深有感触地说,在头三天的相处中,天气比较炎热,她所带的班级孩子们用卖饮料瓶的钱给她买冰棍,“他们真的触动了我,纯真,热情,爱心”。支教大学生周潭说,十几天的支教是付出也是收获,东方今报爱心支教夏令营经历,是这个暑假他们最大的收获。
“这里锻炼后,回到学校还要求装空调吗?”听着支教大学生感人肺腑的表述,吴宏亮对东方今报作为“媒人”建立爱心支教平台给予了感谢。曹干彬鼓励大学生们“做好剩余工作,为学校增光”。“你们在付出的同时,也在吸收着很珍贵的正能量。”吴宏亮意味深长地说,任何事情都是辩证性的,要全面看待,并鼓励大学生们多认识了解社会,多回报社会。
支教日志
我眼中的坏孩子
我不是一位温柔甜美的老师。对于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我总是忍不住,想让他们尽早改掉自身的坏习惯,有时甚至对他们严厉批评。
龙龙是个特别的孩子,常常挂着“挑衅”的目光,从招生起,我就给他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当我知道龙龙的父母远在广州打工,他承担起给年幼弟妹做饭、洗衣的家务时,“坏孩子”的标签从我内心摘除,他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担当,让我惊奇。
后来,我又特意走访了龙龙家,他年迈的爷爷奶奶对我甚是热情。我才得知,原来龙龙三年级前成绩非常好,自从父母打工后,无人看管,他的成绩就直线下降。
在我眼中,这些调皮捣蛋的“坏孩子”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小小年纪已经有了担当,有责任心,也很善良。我们十几天的支教就快结束了,这些孩子让我心酸,让我心疼,我会在放假期间回来看看孩子们,在生活中给予他们关心和引导。
2013年7月1日 郑州晚报 A05版
我省高招第二次填报志愿开始
郑州晚报记者 张竞昳
考生如何兼顾学校与专业?郑大招生办主任支招儿
核心提示
昨天上午8点,河南高招第二次志愿填报正式开始,今年,社会关注度最高的本科一批、二批计划招生165857人,比去年增加8881人。按照省招生办安排,全省第二次网上志愿填报时间为6月30日8时至7月4日18时,考生可填报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和对口生志愿;书面签字确认时间(对口生不签)为7月6日~7日。
录取时,省招生办将按照计划数120%以内的适当比例向高校提供上线生源情况,高校提出调档比例意见,根据高校投档比例意见进行模拟投档后,进行正式一次性批量投档,供高校审查录取。高校退档或计划调整所产生的计划余额统一征集志愿。本科一批征集志愿时间为:7月22日8时~18时;本科二批(包括体育类专科专业)征集志愿时间为:7月31日8时~18时。对口招生本科专业志愿随一本院校录取。对口生专科志愿8月3日~8月6日录取。
>>>专家支招
不同意专业调剂,容易滑档
同意调剂,可能被不感冒专业录取
平行志愿如何兼顾学校与专业?
郑大招生办主任给考生支招儿
平行志愿分数优先,一旦考生不同意专业调剂,很容易造成滑档,失去本批次的录取机会,因此,为了被心仪的高校录取,考生一般会同意调剂专业,但是分数不占太大优势的考生很可能被自己完全不感冒的专业录取。昨天,郑州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刘建华根据自己多年从事招生工作的经验为考生支招儿,手把手教考生“巧”报志愿。关于技巧
专业也得拉开梯度
有冲有稳还要有保
刘建华提醒考生和家长,一要了解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的规则和特点,二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有技巧地填报。
超高分考生填报志愿相对简单一些,只需确定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就可以了。如果考生十分看重学校,只要能被某一高校录取,学习任何专业都可以,那么,填报志愿就相对简单,只需参考该校近些年的录取情况,譬如录取最低分、平均分等,填报专业时,根据自己对专业喜爱的程度排序,最后“同意调剂”即可。
接下来是一种很容易让考生纠结的情况:有喜欢的学校和专业,不愿被自己完全不感冒的专业录取,但是又不想因为“不同意调剂”滑档,失去本批录取机会。“第一个专业志愿冲一冲,第2、3个志愿稳一稳,第4、5个一定要保住。”刘建华说,除了选择学校时,要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之外,考生在确定专业时,最好也根据往年的情况,尽量选择一两个自己分数能够达到的专业“保一保”。
两个提醒
招生目录“大变脸”
一些“老专业”可能改名了
对外汉语专业停招了?城市规划专业怎么没找到?今年,教育部对高校的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整。不少考生发现,今年的《招生之友》专业目录变样了,一些自己十分熟悉的老专业不见了。
对此,刘建华表示,由于从今年开始,普通高校的招生计划和招生工作将按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执行,因此招生目录“大变脸”,“譬如,南师大调整了25个专业名称,我们学校也有十几个专业有了变化,像广播电视新闻学变成了广播电视学,艺术设计今年变成了视觉传达设计。”刘建华说,“专业名称都是根据教育部最新版本科专业目录调整的,大部分专业只是名称变更,有些专业还发生了拆分、合并。”刘建华建议考生填报时,要通过学校、目录网站进行搜索,了解打算报考专业的“前世今生”。
部分高校“专业冷热不均”
学校录取分不等于专业录取分
“填报志愿时,一些学生往往会奔着热门专业去。考生在填报这些专业的时候不要只看学校录取分数线,专业类院校热门专业和学校进档线差距比较大。”刘建华举了一个例子,去年,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专业录到671分,而学校的进档线为612分,相差近60分,同济大学的建筑学专业录取分数为662分,学校进档线为614分。
2013年7月22日 郑州晚报 A20版
“文化范”+“小清新”
郑大录取通知书 今年流行“混搭”
两位大家作赋题写 校园地图为卡通版手绘
本报讯(郑州晚报记者 张竞昳 实习生 张哲)“通知书背面竟然是大家张海亲笔的《郑大赋》,太惊喜了!”郑大新生陈艺童拿到录取通知书后,捧在手里反复阅读了好几遍。这篇深深吸引他的赋文,其创作和书写均出自大家之手:一位是三届黄帝祭祖大典祭文起草者、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保国,一位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郑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海。
“作为地处中原的主要学府,郑大所承担的不仅仅是中原复兴的责任,还肩负着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想。”在谈到《郑大赋》的含义时,王保国说,《郑大赋》表达的就是这份责任意识,这篇赋分为三部分,一是展现郑大的自然环境,二是叙说郑州大学的丰厚历史滋养,三是谈郑州大学的精神追求。
校园公交“小白”迎来了“小青”,“南大门”迎来了姊妹“北大门”……随录取通知书一起寄到新生手中的还有手绘地图、新生报到指南、助学贷款申请说明等。它们当中,最亮眼的便是小清新手绘地图了,“相当于一份生活指南啊,去哪儿购物、在哪儿吃饭、上哪儿看病,一目了然。”
陈艺童说,手绘地图很形象、很仔细,各个生活园区、食堂跃然纸上,特别直观。“我以前没去过郑大,但感觉现在对郑大已经了如指掌了。”对于即将展开的大学新生活,陈艺童满怀向往和憧憬。
《郑大赋》
千禧之际,三强融铸,省部统筹,共襄盛举。栋宇栉比三万间显中西气度,林木葱郁数百顷蕴南北风华。月影沉璧,落成丽湖;苍松翠竹,筑就春山。春之繁花,夏之流莺,秋之红叶,冬之静雪,三园五桥,四时不同。
是地也,接嵩岳,连河洛,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千载帝都胜迹尚存,百代风流美名犹传。老庄秉虚,商韩论法,杜工部做诗,韩昌黎为文,皆兴国匡世,言深意切。更有张衡地动仪,仲景伤寒论,极工巧,论辩证,法天地,济苍生,名播华夏,功施到今。
造于斯,兴于斯,膺中原崛起之宏任,奏民族复兴之乐章,自是奋发踔厉,朝不逮露。背负青天,脚踏实地,笃信仁厚,慎思勤勉。行天健之德,做康庄之石,立成功于既有,争一流于在望。文理工医,日进月长,攻关修业,时闻折桂。杜甫忧民心,岳飞报国志,朝朝自勉励,风鹏正举时。
2013年7月10日 中国新闻网
全国首家司法案例研究中心在郑州成立
中新社郑州7月10日电 (记者 李贵刚)全国首家司法案例研究中心10日在河南郑州成立。这是由郑州大学和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推出、旨在通过典型案例研究推动案例指导工作,使案例研究的水平在全国处于显著的领先地位,成为公认的法律科学重点研究中心。
当日,中国司法案例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暨“案例指导与法制建设”学术研讨会在郑州举行。期间,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河南省高院、郑州大学等与会负责人分别为刚刚受聘为该中心研究员、学术委员的多位国内权威、知名的法学专家、教授、学者颁发聘书。
集科学研究基地、学术交流基地、人才培养基地于一身的中国司法案例研究中心,主要是通过对案例的研究、提炼,可以为法官判案提供裁判标准,避免对相同或相似案件作出不同甚至矛盾的判决,从而保持法律适用的统一,维护司法的公正和权威。
在河南,每年审理的案件有50万件左右,有中国首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决的“9.8矿难案”,“瘦肉精案”、“天价过路费案”、“李怀亮案”等典型、疑难、复杂案例。与会的专家、学者一致表示,这些鲜活的案例极具有示范、参考、指导、研究的价值。
河南省高院院长张立勇说,“我们研究典型案例,就是要为广大法官提供一个模板、一把尺子。同类案件,只要按照这个标准去判,就不会出现同案不同判的问题,这对法官自由裁量权可以起到一种规范作用。”
2013年7月4日 大河网
郑大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 5万学生参与
(记者 许会增 通讯员 韩一博)7月4日上午,郑州大学举行2013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该校的五万余名学生将奔赴基层服务社会。
启动仪式上,该校党委副书记吴宏亮寄语即将奔赴基层服务社会的同学们,要问需于民,在实践中了解国情省情,坚定理想信念;要建功于民,利用所学知识、技术帮基层解决问题,实实在在解决民众需求,为民服务;要贴近于民,在实践中真正融入社会生产生活,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与人民群众建立真挚感情。
据悉,今年郑州大学社会实践活动以“凝聚青春力量,实现中国梦想”为主题,按照“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收益”的原则,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共组建了200支院系社会实践小分队,40支校级重点团队,100支校级赴全国重点高中宣传母校服务队,涉及五万余名学生。其中,全校所有本科生和大部分研究生参与其中。重点实施了“八项计划”:“中国梦”寻访计划、“学习十八大精神”理论知行计划、“关注民生”返乡调研计划、“感恩郑大”宣传母校计划、“弘扬公益理念”志愿服务计划、“挑战杯”创业计划、“我的中国梦 文化宣传”计划、“我的中国梦 天翼与你同行”计划,使社会实践活动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密结合,与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紧密结合,与增强团员意识教育紧密结合,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紧密结合,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更好地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实践意识,培养实践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经风雨、受锻炼、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唱响“高举团旗跟党走,奋力实现中国梦”的主旋律。
2013年7月9日 大河网
郑大提前批生源火爆 临床7年制一志愿上线率1370%
(记者 许会增)7月9日,河南省高招录取提前批次开始投档。记者从郑州大学获悉,该校各参与录取的专业生源充足,高分云集,再现良好开局。
“今年临床医学七年制一志愿上线率达1370%。”据郑州大学招办主任刘建华介绍,该校的临床医学七年制历年来都是优秀考生竞相博弈的专业,录取分数逐年攀升。今年最低分566分,高出一本线61分,成为历史新高。其中最高分为596分,高出一本线91分。由于生源质量高,郑大在本批次追加招生计划,实际录取146人。
据介绍,书法、空乘、音乐的全省专业统考第一名悉数被郑大录取,美术、播音的录取分数也进一步提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按照专业课从高到底录取,最低为276分,比省定专业本科合格线高91分;播音主持专业按照文化课从高到低录取,文科最低为429分,比省定文化线高79分;来自濮阳的王璐同学,舞蹈主科获98分,是我省音乐表演统考多年来非常少见的高分。
“提前批次录取呈现如此喜人的局面其实也不意外。”刘建华介绍说,几年来,二月河、张海、南振中等社会知名人士先后担任该校文学院、美术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院长,去年又入选国家14所“中西部高校综合能力提升工程”,这进一步提高了该校和相关院系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考生产生了较强的凝聚力。今年,全省书法类专业统考270分以上的有8人,其中6人第一志愿选报了郑州大学。来自郑州一中的刘畅同学以279分成为全省书法状元,她说,“毫不隐瞒,我选郑大,就是为了跟着张海先生学书法。大师在郑大,我就来郑大!”来自尉氏三中的密雪芳同学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女孩,她平时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几位。今年,她考了596分,完全可以走一个不错的“985”高校。但她毅然选择了郑大,因为她了解到郑大的临床医学在全国很有名气,而且上了临床医学7年制,不但省去了考研的环节,还可以比正常上研究生节省一年时间,而且有更好的就业前景。
2013年7月10日 大河网
中国司法案例研究中心在郑州大学挂牌成立
(记者 宋向乐)7月10日,由河南省法院与郑州大学联合成立的中国司法案例研究中心在郑州大学挂牌。研究中心的宗旨是通过案例研究推动案例指导工作,同时将努力成为一个重要的科学研究基地、学术交流基地、人才培养基地,使案例研究的水平在全国处于显著的领先地位,成为公认的法律科学重点研究中心。
司法案例研究中心主要通过对案例的研究、提炼,可以为法官判案提供裁判标准,避免对相同或相似案件作出不同甚至矛盾的判决,从而保持法律适用的统一,维护司法的公正和权威。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一直是困扰法院的突出问题。在这方面,我们有很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河南高院院长张立勇以“9.8矿难”、“瘦肉精案”、“天价过路费”案举例称,法院办案应当和大学的教育结合起来,一方面,法院为学校教学提供鲜活案例,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发挥理论研究的优势,为司法审判提供理论支撑。
“我们研究典型案例,就是要为广大法官提供一个模板、一把尺子。同类案件,只要按照这个标准去判,就不会出现同案不同判的问题。这对法官自由裁量权可以起到一种规范作用。”张立勇说。(线索提供:孙志平)
2013年7月15日 大河网
郑州大学扶贫专项计划增加一倍 200寒门学子获益
(记者 许会增)“以前,伏牛山和大别山区的贫困县,每年考入郑大的学生寥寥无几,能够进入热门专业学习的学生更少。洛宁县以前仅有2人被郑大一本录取,今年则有5名以上考生被录取,有些贫困县的录取人数甚至达到了10名以上。”7月14日,专项计划本科批录取结束,郑州大学招办主任刘建华介绍说,今年该校扶贫专项计划200人,比去年增加了一倍,是在河南安排扶贫专项计划人数最多的高校,招生专业也增加到20个,让更多的寒门学子得到了实惠。
为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让更多勤奋好学的农村孩子看到更多的希望,今年国家继续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将去年面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1万名重点高校招生计划增至3万名,招生区域包括所有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招生高校覆盖所有“211工程”和中央部属高校。今年河南省有26个国家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和12个国定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学生享受此政策。
郑州大学是河南承担扶贫专项计划的唯一的“211工程”高校,今年安排扶贫专项计划200人,比去年增加了一倍,是在河南安排扶贫专项计划人数最多的高校。招生专业也由9个增加到20个,覆盖临床医学、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热门专业。
据刘建华介绍,在今年扶贫专项录取的学生中,鲁山、潢川、郸城、商水、淮滨等贫困县均有十名以上考生被该校录取。栾川、卢氏、洛宁、宜阳、新县、柘城、确山、沈丘、太康、固始、淅川等有5名以上考生被该校录取。
“以前,伏牛山和大别山区的贫困县,每年考入郑大的学生寥寥无几,能够进入热门专业学习的学生更少,如洛宁一高2011年仅有2人被郑大一本录取。扶贫专项政策的实施,使更多贫困地区的学生走入郑大,有效地提高了当地本科一批的录取率,不仅促进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也为这些地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刘建华介绍说,已被郑州大学录取的扶贫专项考生,将优先参加郑州大学的“暑期提前设岗助学”活动。岗位包括图书管理、校园保洁、教室保洁等,学校将根据岗位工作情况,提供1500元至2000元不等的报酬,包吃住并报销往返交通费用。
2013年7月15日 大河网
关爱留守儿童 郑大学子在行动
(记者许会增 通讯员 李凌凌 曲飞帆 殷航 李一龙)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我们在行动。7月13日,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期一周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我们在行动”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7月6日,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小分队来到了原阳县丰华实验小学,开始为期一周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我们在行动”社会实践活动。丰华实验小学是一所私立小学,也是县妇女联合会批准的唯一一所留守流动儿童学校,从1998年创办至今,接收了上千名留守儿童来校就读。图为7月6号下午志愿者们在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门口集合,准备前往原阳县丰华实验小学。
2013年7月18日 大河网
河南省本科一批投档 郑大录取分数线再创新高
(记者 许会增)7月18日,2013年河南省高招本科一批正式投档。郑州大学理科投档线为545分,高出省定重点线40分;文科投档线为542分,高出省重点线23分。投档分数持续攀升,再创历史新高。
另外,129名获得自主选拔资格的考生被录取到郑州大学。这些学生中,大多数的高考成绩是达不到郑州大学一本投档线的,但因为他们在郑大的自主选拔测试中学科特长突出而被录取。
第一招生大户投档分数持续攀升
郑州大学今年在河南省本科一批招生计划3566人,在“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在豫招生计划中占16.4%,是名副其实的第一招生大户,是河南考生圆梦重点大学的主要目标高校之一。
“虽然我校招生量很大,但投档分数几年来持续攀升,充分显示出郑大在河南考生心目中的地位在不断提高,郑大对广大优秀考生的影响力和汇聚力在持续增强。”郑州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刘建华介绍说,在理工类专业中,临床医学最低分为563分,最高分为595分。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口腔医学、麻醉学等也都高出一本线50多分。金融学、会计学作为文理兼招专业,文科高出一本线40多分,理科也要高出分数线50多分。
据介绍,该校今年在省外计划招生4630人,涉及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安排在本科一批或提前批次录取。在已经开始录取的27个省份中,生源质量持续提高,有24个省份的理科平均分高出当地重点线30分以上,有20个省份的文科平均分高出当地重点线20分以上。有5个省份的录取最高分高出当地重点线100分以上。
129名获得自主选拔资格的考生被录取
7月16日,河南省普通高招自主招生档开始录取,129名获得自主选拔资格的考生被录取到郑州大学的法学、经济学、德语、物理、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11个专业。
刘建华介绍说,这129名学生中,大多数的高考成绩是达不到郑州大学一本投档线的,但因为他们在郑大的自主选拔测试中学科特长突出而被录取。如周口一高的韩煦然同学高考成绩为519分,刚好达到省定一本线,但因其在自主选拔英语科目测试中表现突出,获得优秀等级,享受30分的加分,被郑州大学的英语专业录取。
“当然,也不乏既有明显学科特长、高考成绩又很优秀的学生。”刘建华举例说,郑州一中的娄位北同学,高考成绩加优惠加分为592分,成为化学专业的最高分。据这名学生的家长介绍,娄位北平时喜欢化学,郑大的化学专业名气大,进入郑大的化学基地班是很多高中生的梦想,郑大与中科院合办的“卢嘉锡化学菁英班”也让孩子充满期待。
刘建华说,通过自主选拔录取工作,一批刚过一本线,正常情况下不能被录取、或者不能录取到相关专业的学生,由于某方面的学科特长和发展潜质,最终被郑州大学录取,并且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了发展的道路。通过对2011年自主选拔考试录取学生入校后的跟踪调查情况看,大部分同学在入学时对自己未来发展已有较清晰的规划,如出国深造或考研等,确定方向后明显具有较大的学习动力和强烈的学习兴趣,这也影响了其所在的学生群体。他们在课堂上发言积极,能与老师和同学积极沟通,学习气氛融洽。积极参加学校和学院举办的各类集体活动,较快地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过程。这些学生的专业成绩明显高于其他学生,在综合素质测评中,他们的平均得分也高于年级平均分,体现出了较强的学习能力。
2013年7月21日 大河网
郑州大学新生收到《郑大赋》 王保国创作张海书写
(记者 许会增)作为学校的名片、新生对学校第一印象的录取通知书,郑州大学年年都有创新之举,今年也不例外。7月20日,不少接到郑州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学生,在享受被录取喜悦的同时,也被录取通知书上的一篇《郑大赋》深深吸引。这篇赋的创作和书写均出自大家之手。一位是三届黄帝祭祖大典祭文起草者、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保国,一位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郑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海。
郑州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刘建华介绍说,录取通知书即是学生被录取的证明文件,也是学生第一次和学校的正式接触。通过对通知书设计的创新,希望学生收到通知书时就能让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初步了学校的文化和特色,以便入学后能尽快融入进来。
“我是昨天上午收到通知书的,当时非常开心,也非常震撼。原本就很向往郑州大学,没想到郑大的见面礼这么厚重,这让我更加向往郑州大学了。”来自开封的陈艺童,今年被录取到郑州大学播音主持专业。7月21日,她对记者说起了这份厚重的见面礼——通知书信封背面的一篇《郑大赋》。
谈起这篇《郑大赋》,陈艺童难以掩饰心中的激动。她说:“我反复读了好几遍,这首赋写的真好,而且内涵十分丰富,这更加激发了我对大学学习生活的向往。加上这首赋是由大书法家张海亲笔书写,这份礼物太珍贵了。我一定要把这份通知书好好珍藏起来。”
“学校连录取通知书都这么用心,说明对学生很重视。当初选择郑大,选对了。”据陈艺童介绍,随录取通知书一起寄去的还有手绘地图和新生报到指南等。手绘地图就相当于是给新生的一份“生活指南”。去哪购物、在哪里吃饭,上哪看病,通过这份手绘地图便一目了然。
“郑大作为在中原的主要学府,所承担的肯定不仅仅是中原复兴责任,同样的,也肩负着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想。”在谈到《郑大赋》的含义时,作者王保国介绍说,郑大赋所表达的正是这份责任意识,这篇赋分为三部分,一是展现郑大的自然环境,二是叙说郑州大学的丰厚历史滋养,三是谈郑州大学的精神追求。
“虽然这篇赋仅仅三百余字,但内涵十分丰富。我们期望通过这篇赋给郑州大学的入学新生带来一种昂扬的气质,一种醇厚朴实的责任意识,一种正能量。因为郑大的学生本身就是一群十分优秀的青年,他们不仅是中原的未来,也是国家的未来。”王保国说,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原学子的成功也就是中国的成功,他们“中”的品质也决定了中国的品质。
《郑大赋》
千禧之际,三强融铸,省部统筹,共襄盛举。栋宇栉比三万间显中西气度,林木葱郁数百顷蕴南北风华。月影沉璧,落成丽湖;苍松翠竹,筑就春山。春之繁花,夏之流莺,秋之红叶,冬之静雪,三园五桥,四时不同。
是地也,接嵩岳,连河洛,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千载帝都胜迹尚存,百代风流美名犹传。老庄秉虚,商韩论法,杜工部做诗,韩昌黎为文,皆兴国匡世,言深意切。更有张衡地动仪,仲景伤寒论,极工巧,论辩证,法天地,济苍生,名播华夏,功施到今。
造于斯,兴于斯,膺中原崛起之宏任,奏民族复兴之乐章,自是奋发踔厉,朝不逮露。背负青天,脚踏实地,笃信仁厚,慎思勤勉。行天健之德,做康庄之石,立成功于既有,争一流于在望。文理工医,日进月长,攻关修业,时闻折桂。杜甫忧民心,岳飞报国志,朝朝自勉励,风鹏正举时。
2013年7月24日 大河网
“少林小子”考上郑大文学院研究生 三年不懈自学
核心提示|“是只做一介武夫,还是能文能武?鱼和熊掌真的不能兼得吗?”章新拓在微博中这样写道。
初二“辍学习武”,“三年不辍”考研。如今,章新拓成为登封塔沟武术教育集团(以下简称塔沟武校)3万多名习武者中唯一一个考上“与武术不沾边儿”的研究生,可能也是全登封近十万“少林小子”中的唯一。这是怎样一个学生,又是如何一步步从“一介武夫”考上郑大文学院研究生的呢?
章新拓的一天
7月15日6时30分,塔沟武校大门口,24岁的章新拓带着他的22个“兵”等候69名“洋弟子”。
章新拓是塔沟武校“汉语桥”项目的负责人。
7时50分,两辆大巴车准时开来。车上这群来自美国的“洋学生”,是通过河南省教育厅汉办专门来学习汉语和武术的,章新拓他们,就是陪同这群“洋学生”学习武术、汉语。20分钟后,在少林寺景区的塔林边,章新拓把他的“兵”和“洋学生”分成6个组,一边游戏一边学“猪、狗和猫”几种动物的名字。下午,章新拓带着这群“洋学生”来到塔沟武校的教室,学习了两个小时的汉语,主要讲“形声字和象形字”,教室内已经为这些学生配备好了毛笔和纸张,他们还要练一会儿书法,接下来去练功场练“功夫扇”。
章新拓很喜欢这份工作,但8月底就得离开塔沟,因为他要去郑州大学文学院读研究生了。
迷上李连杰,弃文习武
2002年暑假过后,该上初中二年级的章新拓决心弃文习武,“太迷恋李连杰了”。章新拓的家在江西临川,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故里。这个不大的县城,有着浓郁的文化氛围,努力学习,考上名校,是所有家庭奋斗的重要目标。
所以,章新拓的父母,坚决不同意儿子这个不着边际的想法。一个在重点学校的重点班里,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孩子,如果按照正常的成长轨迹,应该会考上名校,光宗耀祖。“妈妈哭着说,只要你不学武,你提什么要求我都答应”,13岁的章新拓也横下了心,“如果不让我练武,我就不上学了”。章新拓是家里的独子,父亲做生意,母亲有稳定的工作。章新拓现在回过头看,也承认,“我的要求,是有点离经叛道,但是,我一点不后悔”。“我们就这一个独生子,他猛一下不上学了要去练武,我感觉天一下塌了”,昨天上午,远在江西的章新拓妈妈在电话中说。
母亲的眼泪和父亲的恐吓,都没能让章新拓动摇,“一是骨子里有股明星梦,想做李连杰那样的武打明星;二是想逃离父母的束缚,过自由的生活,学习压力本来就大,回家还要再做各种作业,我实在受不了了”,章新拓说,“出来学武,在潜意识里,可能还有一种对传统教育的反抗。”
“送我走时,妈妈一直跟着汽车跑着哭,坐在车上的我也开始流眼泪”,至今,章新拓对离开家时的细节记忆犹新。
现实与想像的差距
“我原来想着,就是师兄弟们在一起,晨钟暮鼓,在潺潺的溪流边练武”,学武的现实与章新拓的想像有着很大的差距,“没想到就在大广场上,尘土飞扬,而且纪律特别严,几点吃饭,几点睡觉,都有明确要求”。
尽管如此,但来塔沟的第一个晚上,章新拓兴奋得几乎一夜未眠。几十人一个屋、大通铺,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重要的是,他感觉“终于自由了”。不过,在父亲离开的那一夜,章新拓躲在被窝里哭了半夜。
经过校运会的选拔,章新拓来塔沟的第二年,就进入武术套路高级班。“那时我的梦想,就是练好功夫,争取有一天跟李连杰一起演电影”。章新拓说。但在第三年,他习武的决心第一次了动摇——“旋子翻转和旋风脚540度接劈叉,怎么都练不好”。而后,在一次训练中,小拇脚趾不慎骨折。“我那时有些犹豫,是不是回家上学。”但是,章新拓也很矛盾,“从家走之前,左邻右舍都知道,现在没练成就回去,那不是太没面子?”
喜爱和不服输,支撑着章新拓在塔沟一待十多年,其间,校运会上拿了多次冠军,河南省的武术比赛中,也常常折桂。“每年只在过年的时候回一次家,父母也问,累不累,苦不苦?我从来都说挺好的。我也知道父母担心,每次回家,我妈都得哭几场”。
练习武术的同时,章新拓没有丢掉文化课,“其实,我从家走出来的那一天起,就希望自己能够文武双全”。
邓亚萍让他重新定位自己
在以武术为特色的塔沟武校里,章新拓的文化课,很轻松就能鹤立鸡群,“有时候我觉得老师讲得太简单,我会在课堂上偷偷看一些更难些的书。”
而刺激章新拓努力学习的,还有原因——“在我们老家,经常会有哪个亲戚考上什么大学之类的消息。还有一年,我的三个同学考上清华,挺刺激人的。”虽然同学们理解章新拓的选择,但过年聚会时,总有人会说起“你现在能打几个人”这些让他有些尴尬的话题。
章新拓常拿邓亚萍激励自己,“她是运动员出身,学习基础也不好,但最后通过努力拿到了剑桥的博士”。2006年,章新拓进入塔沟武术教育集团下属的少林武术职业学院,选择了英语专业,“我想换一换生活和学习方式,只学体育,感觉路子有些窄”。
锲而不舍,三年考研成功
让章新拓最终下定决心走“能文能武”这条路的,是他的学生们。
2009年,大专毕业的章新拓,成为塔沟武校的一名教练,“我教的是一所高校(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与塔沟联合办的本科生武术课,和同龄人接触,我才感觉到了自己知识的欠缺,没事儿的时候,我喜欢去他们的文化课课堂旁听”,章新拓说。
2011年,章新拓第一次考研,“主要是投石问路,以前对考研没有一点概念”。2012年,心里有点儿底的章新拓又走进考场,这一次,他有针对性地报考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我这些年经常与汉办‘武林汉韵’交流团一起出国,参加武术表演和汉语交流,对‘汉语国际教育’特别感兴趣”。但遗憾的是,这一年章新拓仍“名落孙山”。不服输的他并没气馁,以加倍的努力向2013年考试冲刺,“为了挤时间,有时吃饭也在听英语,压腿时也在看书”。
今年7月,章新拓如愿以偿地接到了郑州大学文学院的研究生入学通知书。
文武全才是方向
“他打电话说考上研究生了,我还以为这孩子在撒谎,人家正常上大学的孩子想考研究生还很难,他连初中二年级都没上到头,我和他妈都不大信”。但后来,章新拓的父亲章建辉在郑州大学文学院2013年硕士招生计划及复试结果公示栏查到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录取的新生章新拓,“儿子这些年挺不容易的,我和他妈离得远,也帮不了他,只要他愿意继续深造,我们在经济上支持他”。
河南教育厅汉办主任徐恒振昨天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这个学生很刻苦,前几年汉办组织出国活动时,就见过他,英语很不错”。
“我们学校已经出了好几个研究生了”,塔沟武校总教练刘海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过都是武术相关的专业,只有章新拓这个研究生是与武术不沾边儿的,这在塔沟3万多名习武者中,是第一个,这个荣誉不亚于拿个世界冠军。学校要以他为榜样,争取多出几个像章新拓这样的全才”。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2-03 15: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