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3日 人民网
郑州大学医学学科发展85年学术研讨会举行
人民网郑州12月23日专电 (记者 智泓 付永刚)郑州大学医学学科是河南最早获准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全省第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设立地,是河南首例第二代试管婴儿诞生地……12月22日,河南省医学高等教育暨郑州大学医学学科发展85年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大学举办。
河南省教育厅、省卫生厅、部分高校领导和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郑州大学医学院系师生代表和附院代表参加了会议。
郑州大学党委书记郑永扣在会上致辞。
郑州大学校长刘炯天院士发表讲话。他回顾了郑州大学医学学科85年的风雨历程,尤其是2000年合校以来,郑州大学医学学科遵循医学学科和综合性大学的发展规律,承袭医科大学之衣钵,借力综合性大学的资源优势,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一是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效。医学学科始终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为使命,稳定办学规模。二是学科建设实现新突破。郑州大学医学学科现已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三是科学研究达到新水平,为国家贡献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医疗科技成果。四是人才队伍建设跨上新台阶,初步形成了一支层次较高、结构合理医疗教学队伍。五是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创新局面,学校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六是社会服务能力得到加强,为我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七是校园建设呈现新景象,广大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刘炯天说,85年是辉煌历史的里程碑,站在新的起点上,为加快建设国内乃至世界一流的医学学科的步伐。郑州大学将始终如一地全力支持医学学科,抓住时代发展的新机遇,打造人才培养的最强地,站在科学研究的最前沿,冲到服务社会的第一线。“宏图大业方起步,无限前程在明天”,刘炯天表示,希望与社会各界携起手来,在科学发展的旗帜引领下,促进郑州大学医学学科再创新辉煌,再写新篇章。
2013年12月1日 人民网
平顶山市政府、郑州大学、平煤神马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11月29日上午,平顶山市人民政府、郑州大学、平煤神马集团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仪式举行。
市委书记陈建生,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国伟,市委常委、秘书长张遂兴,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副市长黄祥利,市政协副主席、市发改委主任张弓,郑州大学党委书记郑永扣、校长刘炯天、党委常务副书记陈一峰、副校长王宗敏,平煤神马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梁铁山,平煤神马集团总经理杨建国等出席仪式。
陈建生、郑永扣、梁铁山分别在仪式上致辞。张国伟、刘炯天、杨建国共同签署三方合作框架协议。黄祥利主持仪式。
陈建生在致辞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三方成功签约表示热烈祝贺。他说,近年来,我市推动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使全市上下强烈地感受到,目前的平顶山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技、教育和人才的强力支撑。郑州大学作为河南唯一的“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人才济济,科研实力雄厚,特别是在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教学科研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与平顶山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与平煤神马集团产业优势相契合,加强市、校、企交流合作,优势互补,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希望三方以合作协议签订为契机,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个大舞台、市校企合作这个新平台上,不断巩固和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与实效,使郑州大学的人才、智力、科技等方面的优势与我市现有的资源、产业优势有机结合,更好地为平顶山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美丽鹰城服务,形成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发展新局面。平顶山市委、市政府将认真履责、兑现承诺、创造环境、搞好服务,大力支持“河南矿产资源开发与材料加工协同创新中心”和“郑州大学平顶山产业研究院”建设,努力把平顶山和平煤神马集团打造成为郑州大学的教育实践基地、技术研发基地、成果转化基地。我们相信,通过三方的共同努力,市、校、企合作必将扎下坚实之根,开出绚丽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郑永扣在简要介绍了郑州大学的概况后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和新愿景,也为高等院校服务社会指明了方向。长期以来,郑州大学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发展,以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作为重要使命,不断深化校市、校企合作,着力提高社会服务质量。平顶山市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深厚、区位交通便捷、产业优势突出,是一个充满潜力和活力的城市;平煤神马集团是我国品种最全的炼焦煤、动力煤生产基地和亚洲最大的尼龙化工产品生产基地,是郑州大学优秀的合作伙伴。三方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我们在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与人员交流、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和“郑州大学平顶山产业研究院”建设等多个领域即将开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合作,这必将进一步推动郑大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科技协同创新及科研成果转化步伐。学校也将进一步整合相关资源,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进项目协议的落实,为平顶山市和平煤神马集团又好又快发展全力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梁铁山在致辞中说,多年来,平顶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科技、教育、引才、引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近年来,郑州大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省内外企业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长期以来,平煤神马集团高度重视科技兴企、人才强企战略,先后与十余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力地助推了企业安全高效持续发展。此次签约对构建政府、高校、企业联动机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不断加大联合科技攻关力度,积极探索资源优势共享、要素高效配置、校企联动创新的新空间,为推动平顶山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签约仪式前,陈建生、张国伟等会见了郑永扣、刘炯天一行,双方就进一步加强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记者华谦)
2013年12月16日 中国新闻网
考研热持续升温 专家建议考生算算“性价比”
中新网郑州12月16日电(马义恒)近年来,考研热逐年升温。最新关于“考研学霸”人数调查中,河南考生拔得头筹,专家提醒广大考生:考研需理性,注重“性价比”。
算算“性价比”再考研
12月16日,记者来到郑州大学新校区。郑大的考研自习室可谓座无虚席,桌子上摆满了书,每个人或目不转睛的看书,或拿笔刷刷的写着,极为安静。
“有的专业实践性要求更强,那么,这个专业的学生如果去考研,性价比就不高了;有的考生家庭条件不好,需尽早赚钱为家庭减轻负担,那么,他再去考研的话性价比也不高;有的考生对口工作需要更深的知识作为研究依托,那么,他去考研性价比就很高。每个考生应该针对自身情况去算算考研的性价比,这样,可以让你更坚定或者果断放弃。”郑大研究生院副院长李君靖说。
李君靖告诫广大考生,有的考生适合考研,有的考生不适合考研,不适合的去强求结果也不会好太多,下决定考研之前一定要和自己的兴趣、学业基础、职业规划以及就业发展前景等因素都结合起来,理性的去做出选择,切不可盲目跟风。
“针对考研热这一社会现象,我建议广大考生更理性的去算下考研这比账,具体到个人去算‘性价比’如何,做好学业、就业规划,考研热就轻松降温了。”李君靖补充道。
考研不等于高消费,高消费很难高回报
郑大08级学生小李用自己的经历讲述了考研是脚踏实地的努力,不是金钱能打造的“皇冠”。2013年考研,小李花费了近两万元报考考研辅导班,结果失败而回,今年,他踏踏实实的复习,死抠大纲、课本,看上去信心十足。
据他介绍,“当时过于盲目,光想着报个好的辅导班,多联系导师就能过,以为有了这些不需要太努力看书,结果一万多元的金牌考研班也没有丝毫作用,落榜后我认真总结下,还是扎扎实实复习知识,比这些花哨的都有用,宁可笨鸟先飞,不要‘旁门左道’,考研经济成本会与你的复习努力程度成反比的。”
大学生考研原因各异
“我觉得现在毕业就去工作太不习惯了,校园生活多好啊,还想多呆几年,再说现在工作这么难找,提升下自己的学历可能有利于找到好工作吧。”
“我本科专业当时是我爸替我选的,研究生我想自己选个喜欢的学校,专业。而且,同学们都比着考好学校呢,我不考就差他们一截了。”
郑大的小张告诉记者,他其实很无奈,不想考研,但父母认为考上研究生就是给他们长脸面了,学历高别人也会对你刮目相看,所以,一直督促他考研。“高学历对于我这穷孩子也是块敲门砖,再说,社会也注重高学历人才的培养,研究生有不少奖,还有助学金,我也不需要太多花销。”郑大的小李说。
“长远来说考研有利于个人发展,在校生考研条件便利,研招规模扩大和补助提高,社会对高端人才需求增加,这些均是考研热的客观原因,”李君靖如是说。
2013年12月11日 河南日报 第10版
郑大联手郑州市疾控中心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
(尹洁 伍思懿)12月1日是全球第26个艾滋病日,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郑州绿城广场与郑大校园内同时举办“爱在心中 让‘艾’走远”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绿城广场活动现场,吸引了近2000名市民参与。发放防艾滋病文字资料手册1万份,避孕药具等。郑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常战军说:“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关爱艾滋病人不仅是我们疾控中心的工作,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参加宣传活动的郑大学生承担了他们相应的社会责任。”
2013 年12 月25日 河南日报 第15版
郑州大学新获批两项国家级社科项目
(薛晓冬)近日,从国家文化部、科技部获悉,郑州大学再获两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一项为郑大音乐学院陈艳教授申报的《先秦“金石之乐”乐器学研究》获批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国家一般项目立项,经费资助15万元。另外一项是郑大法学院郭德香副教授申报的《金融电子化时代电子支付法律规制研究》获批2013年度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面上项目立项,经费资助10万元。至此,郑州大学共获批国家级社科项目34项。
2013年12月20日 河南日报 第3版
丁奎岭:本土院士培养出来的院士
(本报记者 惠婷)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丁奎岭12月19日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熟悉他的人感叹:强将手下无弱兵,院士导师带出了院士学生。
丁奎岭的成长经历和家乡河南紧紧相连。他1966年出生于河南永城,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都在郑州大学就读,河南本土培养的第一位院士吴养洁是丁奎岭的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后,丁奎岭在郑州大学化学系任教八年。
“丁奎岭聪明、刻苦、勤奋。”丁奎岭的大学同学、现任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院长的杨贯羽评价。杨贯羽和丁奎岭大学本科同班,研究生同一宿舍,毕业后又在一起任教。杨贯羽说,丁奎岭在班里年龄偏小,但成绩一直非常优秀。“吴院士对丁奎岭喜爱有加。”29岁那年,丁奎岭破格晋升为教授,是郑大最年轻的教授。
丁奎岭将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多项专利成果授权企业使用并实现了产业化。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等,获6项发明专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30余篇。
丁奎岭曾说,好的化学是绿色的,还是一根“点金棒”,好的化学要有更多年轻人来做。他认为无论研究理论,还是实际应用,“一步到位”、“温和完成”都是化学家所追求的完美境界。最近两年,他特别关注资源、环境和能源问题,并注重把科研成果用于这些领域的发展。尽管从实验室到工厂,道路崎岖坎坷,丁奎岭认为为此付出很值得。
丁奎岭对家乡、对母校怀有深厚的感情,每年至少回郑州大学一次,每次回来都会去看望他的导师吴养洁院士。杨贯羽说,丁奎岭和同学们关系非常融洽,一直到现在还保持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后,丁奎岭对郑大化学学科的发展很关心,提供了很多支持和帮助,包括对青年教师、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切实指导。
丁奎岭,男,1966年生,河南省永城市人,1981年9月~1985年7月就读于郑州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5年9月~1987年7月,在郑州大学化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获理学硕士学位;1987年9月~1990年10月,在南京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研究生,获理学博士学位。1990年10月~1998年11月,任教于郑州大学化学系,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丁奎岭目前主要从事基于有机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反应和绿色化学研究。
2013年12月10日 河南日报 第8版
两名“60后”院士当选河南省科协副主席
(记者 李志全) 学而优则仕。在此前分别履新郑州大学校长、河南农业大学校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炯天和张改平,此间当选河南省科协副主席。
10日,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代表会议,宣布新当选的河南省科协八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常委名单。现为民盟中央委员的霍金花(女)当选河南省科协主席,她此前曾任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
记者注意到,在12名河南省科协副主席名单中,“60后”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炯天和张改平在列。
出生于1963年的刘炯天,在今年6月由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调任郑州大学校长。在省科协系统内,他是河南省化工学会常务理事。
出生于1960年的张改平,在今年9月由河南省农科院副院长,出任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在省科协系统内,他是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
与钟南山同在2010年荣获“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的张新友,也当选为河南省科协副主席。
2013年12月12日 大河报 A19
考研学霸何处多 郑州大学“霸”全国
我省4高校上榜
(记者 王灿 通讯员 黄国勇)阅读提示|2014年考研初试将于明年1月4日至6日举行,近日,新浪微博根据注册用户在微博中提及的“考研”相关词汇,出炉了一份“高校考研学霸人数”排行榜,我省4所高校上榜,郑州大学名列首位。
考研学霸最多的高校
郑州大学
河南大学
武汉大学
南昌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山东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中山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北京大学
四川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相关信息来自新浪微博
我省4所高校榜上有名
在网络中,很多人喜欢把考研的学生称为“学霸”,近日,网络上一份“高校考研学霸人数”排行榜被疯狂转发。大河报记者看到,这份“高校考研学霸人数”排行榜,是由新浪微博数据中心与新浪校园联合发起,调查涵盖了高校考研人数、考研热点词汇、考研人数地区分布、考研男女比例等相关数据,是一份相对全面客观的调查。新浪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这能给大学生一个明确的方向,让他们了解全国范围内考研形势。
在“考研学霸最多的高校”调查中,19所高校上榜,我省4所高校上榜,其中,郑州大学摘得桂冠,河南大学位居第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排名第七,河南师范大学为第九。
“看到这么多人奋战在考研路上,突然觉得自己不孤单了。”河南大学一名大四的学生说,这份榜单,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使用微博的考研同胞们最关心的考研热点词汇是什么,也能从中有所收获。
“学霸”参加考研第一理由“为就业”
“今年报考我们学校的大约有1.6万多人,和去年持平。”郑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君靖表示,现在学生都是自行报名研究生考试,所以学校多少人参与考研数字无法统计。
近几年来,我省研究生报考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在省内的多数高校,考研已成为应届毕业生的首选。
河南省研究生报考人数再次攀升,共130649人报考,较去年增加9922人,增幅8.2%。麦可思“2013届大学毕业生流向跟踪调查”以2013届大学毕业生为调查对象。被调查者在国内读研的第一理由是“就业前景好”(34%),其次是“想去更好的大学”(29%),而“想做学术研究”的比例只占(9%)。
由此可见,考生选择读研的主要原因是出于就业的目的,希望通过读研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和提高自身的名校学历认知度。
2013年12月31日 大河报 B11
郑州大学师生雕塑作品展新年开展
(记者 王惟一)2013年, 由郑州大学、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办,郑州大学美术学院、河南省美协雕塑艺委会、郑州市升达美术馆承办的“镂心塑真——郑州大学师生雕塑作品展”将于2014年1月2日上午10时在郑州市升达美术馆开幕,展期1月2日至1月7日,该展览汇集了郑州大学美术学院雕塑专业十余年来师生在各级展览中获奖参展的作品近百件,是郑州大学美术学院雕塑专业十余年来教学、科研、创作、服务于社会等成果的集中展示,展览既是回顾与总结,更是呈现与汇报,诚挚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参观指导,批评指正。
2013年12月20日 大河报 A09
追逐土木工程“强国梦”的聂建国
生于湖南,与郑州有8年缘分
(记者 谭萍)本报讯 “我校校友聂建国当选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昨天下午,郑州大学官方网站的首页上,迅速“闪动”出这样一条最新信息。这位出生在湖南的院士,曾和郑州有着8年的缘分。
1982年2月-1984年12月,聂建国在郑州工学院(现已并入郑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攻读硕士学位,1985年1月至1989年2月在此任教。在南斯拉夫铁托格勒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攻读3年的博士学位后,他于1992年3月回到郑州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系任教,直至1992年11月。
如今,聂建国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结构工程研究所所长、结构工程与振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土木工程系和建设管理系学术委员会主任。
刚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的聂建国很低调,但网络中信息的更新已“势不可挡”,昨天下午,百度百科已在聂建国个人简介的最前面加上了“中国工程院院士”。
多年来,聂建国一直在攀登土木工程领域的高峰。今年1月18日,他带领的研究团队荣获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聂建国团队瞄准新型大跨重载组合结构这一前沿课题开展持续研究,最终解决了传统大跨重载结构的多项瓶颈难题。聂建国坚信,组合结构必将在实现土木工程“强国梦”这一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3年12月23日 大河报 A17
郑大医学学科庆85岁“生日”
(记者 刘学增)本报讯 河南最早获准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全省第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设立地,河南首例第二代试管婴儿从这儿诞生……这些荣誉都属于它——郑州大学医学学科。
而且,它还与省内两大高校郑大、河大都有深厚渊源。萌发于河南大学,历经变迁,如今在郑大茂盛。昨天上午,在它85岁“生日”的时刻,两大高校领导齐至,共话历史!八方校友重聚,齐谋新篇。
昨天上午,郑大新校区行政楼二楼第一报告厅,座无虚席,河南省医学高等教育暨郑州大学医学学科发展85周年学术研讨会正在举行。因为座位不够用,许多人甚至只能站在走廊。
代表河大专程前来道贺的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关爱和,在致辞中详细回顾了这个执全省医学界牛耳学科与河大的渊源。郑州大学医学学科前身是创始于1928年的河南大学医学院,是当时国内五大医学院之一,在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辗转延续。新中国成立后,先从河大分离,历经河南医学院、河南医科大学等时期,于2000年正式并入新组建的郑州大学。80多岁的原河南医科大学校长杜百廉,则深情回忆了学科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和感人故事,引发现场校友和师生的强烈共鸣。
杰出校友代表、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副院长万有,在发言中对母校除了祝福,更有对未来发展的期许。“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国内顶尖,因为我们有这个智慧,也有这个环境和能力”,万有表示,愿意为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州大学校长刘炯天在最后总结讲话中深情表示,三校合并10多年来,郑大医学学科在各个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近年来在科研领域更是频有重大成果,牢牢占据河南高等医学教育的龙头地位。希望未来郑大医学学科能够在构建现代医学科研创新体系、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和打造医学优势学科高峰等方面继续改革创新,努力将郑州大学医学学科打造成为学校2~3个优势学科高峰之一,也更多更好地为河南乡亲服务。
郑州大学医学学科大事记
1928年,河南大学医学院创建;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医学院从河南大学分出,更名为河南医学院,隶属卫生部;
1957年,河南医学院迁至省会郑州;
1962年,洛阳医学院撤销,部分师生并入河南医学院;
1984年12月,更名为河南医科大学;
2000年7月,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并入新郑州大学。
2013年12月30日 大河报 B07
院长检察长 客串“教书匠”
(记者 魏国剑 通讯员 潘永建)12月20日上午,郑州大学法学院举办高等法学教育与实践基地建设工作会议,并在会上与省内的30多家法院、检察院等实务部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32名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律师事务所主任,被聘请为法学院的兼职教授。郑大法学院院长苗连营说,此次会议旨在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郑州大学法学院即将启动‘法律实务高端论坛’,将邀请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走进课堂开展法律实务讲座,与广大学生面对面。”
2013年12月9日 大河报 A10
郑大文学院试水本科生导师制
学生可享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VIP服务”
(记者 谭萍 王灿) 本报讯 导师,一般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才有,郑州一所大学去年起开始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每一位导师带3~4名学生,为他们提供生活、学习、情感的“VIP服务”。
“上高中时候有老师指导,大学上完课老师就走了,学习、生活上有点落差。”郑州大学对外汉语专业2013级学生岳炎说。不过,从上周起,她跟学校分配给自己的导师曹干彬已经“搭上线”。与辅导员不同,岳炎说,导师更像生活中的伙伴。曹干彬不仅给她介绍了郑州的风土人情,还针对她的学习之路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2012年9月,郑州大学文学院开始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成为学校试水该措施的“领头羊”,文学院2012级本科生成为第一批有导师带的“幸运儿”。
在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卢焱看来,导师之于研究生,更多是在学术上予以引领,而对本科生来说,学业之外,导师给予更多的是生活上的帮助和关心。“我可以把我的生活经验告诉他们,避免他们走弯路。”卢焱说,对他来讲,他可以知道学生们在想什么,缺什么。
据郑州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甘剑锋介绍,本科生导师实行的是“分配制”,拥有博士学位的老师或副教授每人带4名学生,其他教师每人带3名学生。2012级本科生有220名,被分配给60名导师。
2013年12月25日 大河报 C09
平安夜,大学生卖苹果日挣千元
(记者 田育臣 通讯员 李依恬)本报讯 12月24日晚,西方节日的平安夜。郑州的各大高校校园里,在多数学生忙着消费、体验快乐的同时,却有一批人从中看到了商机。他们通过包装、提高附加值、跑腿儿等服务,仅靠销售“平安果”,日挣千元。
昨天一大早,郑州大学大二学生郭栋和宿舍同学一起,分头在学校餐厅门前、宿舍生活区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架起桌子、地上铺上单子,摆出几个包装精美的苹果。截至昨晚9点,郭栋告诉记者,他们一天卖了500多个苹果,纯利润接近1000元。
郭栋告诉记者,他们从苹果批发商处一块五一斤买进,一个苹果也就7毛钱左右,自己再买点彩纸、纸盒、丝带等装饰一下,每个苹果提供一个信封、一张信纸,这些费用加起来,成本不超过2元钱,但出售时,一个苹果可卖到5元钱,每个苹果利润高达3元钱。“我们卖得还算便宜,超市里的有的都六七元一个呢。”郭栋一边说,一边张罗着顾客。
昨天,记者走访郑大新校区多个超市发现,校园超市的“平安果”,从4元到10元价钱不等,其中,标有“平安”、“富贵”、“我爱你”、“圣诞快乐”等图案字样的苹果,价钱竟达七八元一个,个头大、“文身”、装扮华丽的苹果,最多能卖到10元一个。
昨天,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小刘也做起“平安夜经济”。她告诉记者,苹果开卖前,她便开始在餐厅、宿舍楼和网上进行宣传。除了卖苹果,他们还提供“帮你送果”、“帮你表白”服务。她透露,大学校园里,一方喜欢另一方,不好意思送苹果,他们便会安排专人替顾客将平安果和祝福送过去。“不过,这需要外加一到两块的跑腿费。”小刘说。
除了郑大,记者走访发现,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均存在大学生卖“平安果”赚平安夜经济的现象。
2013年12月13日 河南商报 A06版
郑大医学学科发展85年学术研讨会举行
郑大附属医院总床位超两万张
河南商报讯(记者 吴静)昨天,河南省医学高等教育暨郑州大学医学学科发展85年学术研讨会在郑大举行。
据介绍,郑州大学医学学科创始于1928年的河南大学医学院,1952年独立建院更名为河南医学院,1957年由开封迁至省会郑州,1984年更名为河南医科大学。2000年,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郑州大学。近年来,郑大的医学专业受到家长和考生认可,7年制本硕连读专业,2013年录取分数线高出一本线70分。
目前,郑州大学附属医院总数达到9家,总床位数超过20000张,年门诊量突破1000万人次,已成为河南省医疗卫生行业名副其实的“集团军”。
2013年12月21日 河南商报 A08版
法院院长来当教授
法学生还能学不好?
法学从当年的“红专业”变成了如今的就业“红牌专业”
复合型人才稀缺,河南上市公司聘法律人才,还要到北京、上海去找
为改变现状,郑大法学院与30多家法院、检察院签订协议
法院院长来当教授
法学生还能学不好?
目前,全国有637所院校开设了法学专业,在校生30多万。可是,既懂理论又能实践的法学毕业生却少之又少。
高等法学教育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昨天,郑州大学法学院与省内的30多家法院、检察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聘请实务专家做兼职教授,参与法学人才的培养。
河南商报记者 吴静
现状
河南公司聘法律人才 跑到北京、上海去找
全国有637所院校开设了法学专业,在校生30多万。10年前,法学是个非常热门的专业,而最近几年,它却屡屡登上“红牌”专业榜,成为不好就业的专业。在专家看来,法学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需求量小,而是法学教育存在一些问题。
“当前,法学教育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人才培养同质化等问题。”郑州大学法学院常务副院长沈开举表示。
在他看来,既懂外语又懂专业,能够处理像WTO纠纷这样的国际纷争案件,又懂国际专利、国际商标等一系列专业法律的人才比较缺。他举例说,河南一上市公司聘法律人才,在河南往往找不到,还要到北京、上海找。
既懂法又懂相关专业,同时还具有国际化、全球化背景,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才是社会急需的人才。不过,这在以往的法学教育中重视不够。
举措
请法院、检察院专家 到法学院当兼职教授
昨天,郑大法学院举行了高等法学教育与实践基地建设工作会。
会上,郑大法学院院长苗连营与省内30多家法院、检察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邀请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当兼职教授,参与法律人才的培养。
“希望协议单位实实在在地参与,加入到人才培养中。”会上,苗连营多次强调了这个观点,他还介绍了今后的打算。
法学教材,理论性强,案例少。接下来,郑大法学院将邀请实务专家一起编写教材,开设“法律实务高端论坛”,将实务专家请进校园分享经验,探索教学方法改革等。
另外,郑大还与省高院启动了“双千计划”,教授宋雅芳到省高院挂职,省高院实务专家宋旺兴则到郑大当教授,交流1年。
他山之石
国外如何培养法学人才
美国顶尖名校斯坦福大学法学院院长伊丽莎白•麦吉尔曾在一次学术会上分享了他们的一则教学经验。
他介绍说,该学院有23个联合授课学位,法学学生除学习法律,大多会再学一个学科,比如工程、哲学等,让学生毕业时都能成为某一个领域的法律专业人士。
在省内法院系统一工作人员看来,现在法学专业的学生学的多是基础大法,涉猎领域窄,缺少复合应用型人才,成为某个领域的法律专业人才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2013年12月12日 河南商报 A13版
新浪微博出炉一份“高校考研学霸人数”排行榜,河南四所高校上榜
郑大“考研学霸”全国最多
新浪微博:调查依据为用户在微博中提及的“考研”相关词汇,相对全面客观
河南商报记者 吴静
哪儿的“考研学霸”最多?新浪微博调查显示:河南。
最近,新浪微博根据注册用户在微博中提及的“考研”相关词汇,出炉了一份“高校考研学霸人数”排行榜,河南4所高校上榜,且郑大、河大分列前两名。
调查
全国“考研学霸”
郑大河大分列前两名
在“考研学霸最多的高校”调查中,共19所高校上榜。
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武汉大学。
排行榜上,河南共有4所高校上榜,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排第七位,河南师范大学排第九位。
据了解,这个“高校考研学霸人数”排行榜,是由新浪微博数据中心与新浪校园联合发起,根据其注册用户在微博中提及的“考研”相关词汇做出的一份微调查。
调查涵盖了高校考研人数、考研热点词汇、考研地区分布、考研男女比例等相关数据,调查结果相对全面客观。
新浪微博工作人员表示,这份榜单是在考研前,给大学生一个明确的方向,让他们提前了解全国范围内的考研形势。
“微博就是个平台,学习和生活都会在微博上晒,这个排行榜应该还算靠谱。”郑大学生张玮说。
说法
考研当“学霸”的,大多为了好就业
“如今,不考研,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有网友戏称,考研已成绝大多数大学生的选择。
据悉,2014年全国研究生考试,大概有1.6万人报考郑大,与2013年报名人数差不多。由于河南人口多,在校生基数大,研究生报考人数也多,多年来郑大报考人数都排在全国前列。
据了解,2013年研究生考试我省设4318个考场,考试规模位居全国第二,全省最大的考点是郑州大学考点,也是全国最大的考点之一,考生达12356人。
“考研肯定是考名校,名校认知度高,能给将来找工作增加点砝码。”张玮说,很多同学选择考研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好就业。
提醒
研究生考试,本月25日起可打印准考证
2014年全国研究生考试将于下月举行。
本次考试在试卷命制上继续扩大“一题多卷”科目,新增西医综合和中医综合2科。由此,在2013年已实施的政治、英语(一)、英语(二)、管理类综合能力4科的基础上,“一题多卷”科目增至6科。
据了解,初试于1月4日至5日进行,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月6日进行。12月25日起,考生可打印准考证。
2013年12月13日 东方今报 A15
我省10高校试点心理健康教育
东方今报首席记者赵媛 我省首批确定10所心理健康教育试点高校,分别为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南阳理工学院、新乡医学院、南阳师院、信阳师院、河南中医学院和焦作师专。我省按每校每年10万元的标准予以立项资助,经费使用方向为日常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提升培养培训、相关教育活动开展及科学研究。
2013年12月20日 东方今报 A13
郑大学子47岁成为中科院院士
1966年出生,河南省永城市人。1981年9月-1985年7月就读于郑州大学化学系;1985年9月-1987年7月,在郑州大学化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1987年9月-1990年10月,在南京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研究生,获理学博士学位。1990年10月-1998年11月,任教于郑州大学化学系,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
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好的科学研究是优雅而又有深度的,绝非跟风和盲从。”
—丁奎岭
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赵媛 记者 高冬丽
“聪明、勤奋、年轻。”这是很多人对新晋中科院院士丁奎岭的评价。作为一位从河南走出的青年化学家,丁奎岭一路屡破纪录:15岁就考入郑州大学化学系,19岁就获理学学士;29岁就受聘为郑州大学化学系教授,是当时郑大最年轻的教授。而他也是今年上海新增8名院士中最年轻的,今年刚47岁。
他曾是郑大最年轻教授
丁奎岭曾在郑大化学系就读,获理学学士、硕士学位,毕业后还留校工作多年,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重要的青年时光。
“他非常聪明,也非常勤奋、用功,成绩很好。”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院长杨贯羽是丁奎岭郑州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的同学,谈到对他的印象时如是说。
“1981年,他15岁就考上郑大,是我们年级最小的学生之一,也是学习成绩最好的,一直是年级的前几名。”杨贯羽说,郑州大学第一年免试推荐,他成为郑州大学化学系吴养洁院士的硕士研究生,由于科研能力出色,他很快转为硕博连读研究生,5年就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1990年,丁奎岭回母校郑州大学化学系任教,5年后他受聘为郑州大学化学系教授,年仅29岁。
“院士带出了院士”成为美谈
“他是我带的第一个博士生,听到这个消息,我特别替他高兴!”昨日,谈起自己这位得意门生,85岁高龄的吴养洁院士难掩激动之情。
吴养洁在郑州大学长期从事物理有机、金属有机及大环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桃李满天下,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填补了河南本土培养院士的空白。
吴养洁最大的心愿就是为国家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科技英才。如今,院士的学生也成了院士,这也让他非常欣慰。
“成绩主要来源于他长期的积累”,“他很不容易,做有机化学研究难度很大,他在科研方面做得非常好,很努力”。 吴养洁说,丁奎岭博士毕业后不管是在郑大还是在上海,都对科研孜孜以求,大胆创新,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对于老师来说,看到自己的学生成绩斐然,这也是最让人高兴的。
好的化学是绿色“点金棒”
“他的想象力丰富,很大胆,思想很活跃。”在杨贯羽看来,科学家不可缺少的是想象力,丁奎岭创新意识特别强,只要是想到就会想办法投入实施。
不少人对化学有误解,丁奎岭认为,好的化学是绿色的,还是一根“点金棒”,无论研究理论,还是实际应用,“一步到位”、“温和完成”都是化学家所追求的完美境界。
虽然已经到上海工作十几年,但丁奎岭依然非常关注家乡和母校的教育事业发展。
“他对河南、对郑大的感情很深厚,我们举行学术活动向他发出邀请,只要有时间,他都义不容辞过来。”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书记白玉柱说,丁教授为人厚道、实在,也非常平易近人,每次回来他都尽量给学生做报告,对于郑州大学化学学科的发展,他也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给了很大的支持。
2013年12月20日 东方今报 A14
老同学讲述聂建国郑大求学任教故事
1958年生于湖南。
1982年2月~1984年12月在郑州工学院学习并取得工学硕士学位。
1985年1月~1992年11月在郑州工学院先后担任土木建筑工程系助教、讲师、副教授。
现为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导。
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赵媛 记者 高冬丽
2013年增选的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聂建国,曾在郑州大学求学,后留校任教多年。昨天,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郭乐工回忆,聂建国上学时非常刻苦,在学术上的追求一直孜孜不倦。
“我们一起考到郑大又毕业留校”
“听到他当选院士我们都非常高兴,他是我们郑州大学学子的骄傲。”郭乐工不仅是聂建国的大学同学,也是他在郑大的老同事。1978年3月,聂建国和郭乐工同时考入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本科。
“聂建国上学时非常努力,也很刻苦。”郭乐工说,当时刚恢复高考,他们都如饥似渴学习,聂建国尤其如此。后来,他们一起考上了郑州工学院的研究生,并且都毕业留校。
“他学术上非常严谨,科研上很有实事求是精神。”郭乐工说,他对学术上的追求孜孜不倦,长期致力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把学术科研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聂建国总是头戴安全帽做研究
郭乐工教授说得没错,结构工程尤其是组合结构工程的发展,是当前我国土木工程建设中的主要方向。从踏入学术道路开始,聂建国就致力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学术研究与工程实践,以至于在学术界提及他的名字,必然和“组合结构”四个字紧密相连。
在清华大学土木系结构工程新实验大厅里,总能看到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的聂建国。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参与试验的整个过程。
他回郑大做过专业学术报告
“他离开郑大已经20多年了,可对母校还是非常关心。”郭乐工说,聂建国曾多次受郑大邀请回学校作学术报告,作为杰出校友代表,还应邀参加过郑大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聂教授用他独特的、诙谐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给大家介绍了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设计思想及其应用,他理论功底深厚,知识面宽,治学严谨,我们都很佩服。”当时聆听过他学术报告的学生回忆,与会的师生都感觉两个小时太短了,但在科研方向、研究态度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启发。
俩校友成院士郑大学子受鼓舞
“一下出了俩院士,郑大真牛!”昨日,在郑州大学贴吧和微博上,不少学子转发两位校友成为院士的消息。
“他们都曾在郑大求学,让我们大受鼓舞。”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生陈威说。
“他们不仅是郑州大学的骄傲和自豪,而且也是郑州大学办学成绩的展现。”郑州大学办公室负责人说,这两位院士都是郑大“土生土长”培养出来的,都在郑大学习、工作过,这也证明了郑大人的实力。
2013年12月21日 东方今报 A12
郑州大学医学学科发展85年 附院年门诊量上千万
(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赵媛)昨日,河南省医学高等教育暨郑州大学医学学科发展85年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大学举办。
郑州大学医学学科起源于1928年创建于河南开封的省立中山大学,1930年改称河南大学医学院。1952年称河南医学院,1957年由开封迁至郑州,1984年更名为河南医科大学。2000年,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是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高校。在校医科类本科学生5862人,研究生2864人。学校医学学科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3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等。目前郑州大学附属医院总数达到9家,总床位数超过20000张,年门诊量突破1000万人次。
2013年12月20日 郑州晚报 A6版
他们都是“河南人”
郑州晚报记者 李丽君 张竞昳
施一公 郑州出生、上学
昨日,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河南老乡、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1967年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中学就读于河南省实验中学。1987年保送入清华大学生物系,1995年获得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教授,专业为生物物理学。
聂建国 郑大校友、教师 郑州大学校友聂建国增选为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聂建国,男,出生于1958年8月,湖南衡阳人,1982年2月至1984年12月在郑州大学(原郑州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系(结构工程专业)学习并取得工学硕士学位,1985年1月至1992年11月在郑州大学(原郑州工学院)工作,先后担任土木建筑工程系助教、讲师、副教授。现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结构工程研究所所长等职。
丁奎岭 永城人、郑大校友 郑大校友丁奎岭增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
丁奎岭,男,1966年生,河南省永城市人,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就读于郑州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5年9月至1987年7月,在郑州大学化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吴养洁院士,获理学硕士学位;1987年9月至1990年10月,在南京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研究生,导师吴养洁院士,获理学博士学位。1990年10月至1998年11月,任教于郑州大学化学系,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欧洲有机化学杂志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XV和XVI届国际均相催化会议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等职。
2013年12月23日 郑州晚报 A18版
郑大医学学科喜迎85周年华诞
3万余名毕业生遍及国内外
本报讯 作为河南省医学高等教育的发源地,昨日,郑州大学医学学科迎来85周年华诞。据了解,85年来,从郑大医学学科走出去的3万余名毕业生遍及国内外,为国家的医科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郑州大学医学学科创始于1928年的河南大学医学院,是河南省医学高等教育发源地;1952年独立建院更名为河南医学院; 1957年由开封迁至省会郑州;1984年更名为河南医科大学。2000年,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郑州大学。
目前,郑大医学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有4628人,各类在校研究生有4300余人,承担着全省全部医学类博士生和70%以上医学硕士生的培养任务。而从郑大医学学科走出去的3万余名毕业生遍及国内外。 郑州晚报记者 张竞昳
2013年12月5日 大河网
郑州大学踏浪文学社首进市区举办爱心捐书
“这里是在举办爱心捐书活动吗?”清晨的寒气未消,一位老大爷已提着一大袋书来到踏浪文学社的捐书点。这是当天踏浪文学社迎来的第一位捐书者,前一天他路过这里了解到这个活动,于是特意前来捐书。这样的场景发生在12月1日早上的绿城广场。
在共青团委员会和社团联合会的指导下,郑州大学踏浪文学社于2013年11月30日和12月1日两天在市区绿城广场举办了第一期爱心捐书活动,引得过往市民纷纷驻足。本次活动以“书本传递爱心,共享一片蓝天”为主题,是踏浪文学社首次进入市区举办爱心捐书活动,所捐书本将送往周口市西华县东夏镇万峰小学,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知识,拓展课外阅读。
活动首日清晨,踏浪文学社的工作人员们乘坐了近一个小时的公交车来到绿城广场。支帐篷,搭桌子,挂条幅,尽管活动地点时常“狂风骤起”,设备也很简陋,但社团干事们依然充满热情。“大爷你好,家里有不看的旧书吗?”“阿姨好,请来这里看一下我们的爱心捐书活动吧!”在社团干事的热情宣传下,不少市民都愿意献出一份爱心。许多没有带书的市民也表示回家整理好书籍后再前来送书。
活动第二天,有不少市民将整理好的书籍带到活动现场。有位在小学工作的市民跟社长协商要加印宣传页,计划在他们学校专门举办一个这样的爱心捐书活动,将募集到的书籍全部捐给踏浪文学社。还有位在郑州上学的小姑娘说她也是来自农村的留守儿童,是受到一位好心的阿姨的资助才有机会继续学业,所以对本次捐书活动很有共鸣,很支持本次活动,不但自己捐了好多书,还发动她的同学一起献爱心。工作人员为了方便他们捐书,还承诺他们如果没有时间,也可以联系文学社,社员将亲自去取书。
本次活动旨在为贫困山区的孩子带来知识,开阔眼界,同时呼吁人们多一份爱心。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截止到12月1日晚10点半,共收到爱心书籍615本。一位从事教育事业多年的老教师说:“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不仅能够让那些农村的孩子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还发动了市民们的爱心,这个爱心捐书活动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扩大影响范围,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踏浪文学社在市区的捐赠活动结束后,还将在郑大新区、周围小学举办后期的捐书活动,希望同学们捐出一本书,传递一份爱,让拥有课外书不再只是孩子们的梦想。
链接
东夏镇万峰小学位于周口市西华县东夏镇杨古洞村,在校学生220人,但是留守学生比例达90%,学校基础设施不完善,校舍只有20间,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空间。
2013年1月23日 大河网
郑州大学打造“医学航母” 附属医院已达9家
大河网讯(记者 赵三军)记者12月22日从河南省医学高等教育暨郑州大学医学学科发展85年学术研讨会上获悉,郑州大学致力于打造中原“医学航母”,其附属医院总数已达到9家,包括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第三附属医院、第四附属医院、第五附属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总床位数超过2万张,年门诊量突破1千万人次,已经成为河南省医疗卫生行业名符其实的集团军。
郑州大学是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高校。在校医科类本科学生5862人,研究生2864人。学校医学学科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3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临床医学专业博士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2个二级博士点,40个二级硕士点, 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012年,郑州大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4项,其中医药类项目86项。
2013年12月24日 大河网
郑大法学院举办实践基地建设会议
(记者王建芳通讯员潘永建)为落实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关于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12月20日上午,郑州大学法学院高等法学教育与实践基地建设工作会议在该校法学院模拟法庭举行。
会议表示,良好实践基地的建设将为全面提升各个共建单位的法官、检察官等司法实务部门工作人员的法律业务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郑州大学法学院和各个共建单位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真正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共同为河南省乃至我国的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郑州大学有关领导表示,实践基地建设是该校对外合作,大力协同创新的战略部署,为培养创新型法学人才、拓展学生校外实习资源而进行的积极尝试。
高校法学教育如何拥有自己的教育特色,是诸多法学院校都在思考的问题。与共建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对法学院自身的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
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2-03 15: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