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图标 Created with Sketch.

《河南日报》专访我校魏长领教授--友善是公民基本的道德价值准则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16日 新闻来源:相关媒体
河南日报 2014.5.14 理论版
                   友善是公民基本的道德价值准则  

   河南文化产业网讯: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其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通知,其中,把友善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列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把友善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之一?友善有哪些基本要求?怎样才能做个友善的人?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伦理学博士后魏长领教授。
时代呼唤友善
  记者:为什么把友善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之一?或者说,把友善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有什么意义?
  魏长领:把友善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其一,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提倡友善仁爱,强调“仁者爱人”、“与人为善”、“以友辅仁”的友善精神,倡导“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人际交往,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择友而善,择善而友”的做人准则。孔子特别强调“仁者爱人”的道德原则,要求一切人都要用“仁爱”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的思想,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有普遍性的道德精神。孟子曾说:“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诸葛亮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还有很多思想家和仁人志士都非常重视友善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可以说,友善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我们今天应该继承和弘扬的基本道德价值准则之一。
  其二,友善是时代的呼吁。这些年来,我们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获得举世瞩目、毋庸置疑的大发展的同时,却没有构筑出安顿心灵的璀璨耀眼的精神大厦;一些人在建设物质家园的同时却失去了精神家园。社会上甚至出现了一些不该出现的现象,这背后隐含着道德情感的麻木和友善之心的缺失。还有各种见死不救、幸灾乐祸的现象,各种坑蒙拐骗、伪劣假冒的现象,有的人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恶语相向,甚至大打出手;有的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别人的困难漠不关心;有的人在网络上一言不合,就大爆粗口。种种现象都在向我们发出呼喊:时代需要友善!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努力去做个友善的人。和谐社会一定是一个充满友善的社会,一个没有友善的社会是不会和谐的。现代社会需要平等、宽容、互相尊重和与人为善的友爱精神,在利益多元化的今天,正确处理利益矛盾,以宽容的态度,尊重个人利益、个人价值的合理性。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是良好的社会运行的必备条件。
  友善的价值遵循
  记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之一的友善有哪些基本要求?
  魏长领:友善最初的含义是朋友之间亲近和睦,后来引申为人与人之间友好和善,成为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准则。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之一,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其一,友善要友好善良、富有爱心,友善是爱心的外化。友善就是与人为善,像对待朋友那样对待他人、社会和自然。它具有普遍适用性,是基础的价值观。心理学家巴达斯在回答“哪些是人类今天最基本及最深切的心理需要?”这一问题时指出:人类需要爱心。从内在机制看,爱心与道德责任心、道德义务感、同情心、怜悯心、善心、良心紧密相连,从外部表现看,爱心表现为一系列的道德行为和好人好事。
  其二,友善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友善之人不仅能够做出善良、奉献、热情、助人、忍让、感恩之举,而且能够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遇事换位思考,从而减少生活中的误解、矛盾和冲突。自己都不愿做、不喜欢做的事情,也不要勉强他人。
  其三,友善要谦虚友好、平等待人。友善之人会处处谦虚友好,以微笑对待他人,从内心尊重每个人,平等地对待每个人。社会中,人地位高低之别,有贫富之分,有容貌、智力、体能的差异,有生活习惯的不同,但从人格和生命上讲,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平等的,因此,每个人都要对他人有最起码的尊重,都要对他人平等相待,都要有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的态度和真诚。做个友善的人,就要求平等待人的人,不论贫穷或富贵,不论权重或位卑,不论学识高深或学问疏浅,不论是孩子还是老人,都要谦虚友好、平等对待。
  其四,友善要懂得给予,助人为乐。老话说,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懂得给予,而不只会索取回报,会让那份友善温暖他人,也温暖自己。有个比喻说的好:如果你想快乐一小时,打个盹;如果你想快乐一天,去钓鱼;如果你想快乐一年,继承一笔财产;如果你想快乐一生,帮助别人。弯下身子帮助他人站起来,这是对心灵很好的锻炼。为别人点一盏灯,照亮别人,也照亮了自己。
  让社会充满友善
  记者:怎样才能做个友善的人?我们的社会怎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友善之人?魏长领:让越来越多的人友善,让人越来越多的友善,是一个很重要又很艰难的事。从社会来说,以下几个方面尤为重要:
  其一,培养友善道德意识,要从亲情入手。一些人连对亲人的一点点爱心都没有,更不用说对其他人有爱心了。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父母、兄弟姐妹都能下得去毒手,如何谈得上对他人、对社会的友善?所以,从亲情入手培养人的友善之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仁爱、友爱、博爱之心的培养对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二,培养人与人之间公平竞争、乐于协作的道德意识。当前,培养友善的道德价值观,需要把仁爱精神培育引入到竞争意识培育中去,引导当代公民在与他人和社会的和谐共处中,养成公平竞争、乐于协作、善于协作的道德品质。培育竞争意识与弘扬兄弟友爱的仁爱之德的有机统一。
  其三,要形成对善有善报的良好的社会监督、评价和奖惩机制。一方面,对损人利己等违背友善美德的行为要做到道德谴责、制度约束,另一方面,要充分保护践行友善美好品德的个人权益不受侵害,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鼓励,使友善最终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自觉意识。要强化新闻舆论引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日常形势宣传、成就宣传、主题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中,不断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
  其四,要充分发挥道德榜样和道德楷模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比如要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实践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大力开展“邻里守望,暖心龙江”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综合包户、结对帮扶、亲情陪伴等多种形式,建立完善定期、长期开展“邻里守望,暖心龙江”志愿服务活动帮扶对子。
                             (魏长领教授 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2-03 15:19:27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