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图标 Created with Sketch.

《大河报》、《东方今报》等媒体报道郑州大学2014级迎新工作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09日 新闻来源:新闻中心
2014年9月1日《大河报》A08 、A09版
                      致茁壮在象牙塔里的青春
  □记者王灿谭萍实习生钱漱玉刘七扬刘静文记者白周峰许俊文摄影
  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对自由青春的向往……当每一个高考生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就像接到一份青春使者发来的复活函,意味着殚精竭虑的中学生活的结束,满血复活的轻狂少年茂盛的青春开启。
  未来两周内,省会高校将陆续迎来五湖四海的学子。作为省会新学年最早开学的高校——郑州大学,其通知书中用一句简单的话指引着青春的喷涌的方向——“乘坐火车的新生,请在郑州火车站西出站口出站,有同学负责接待”。
  于是,从8月29日到8月31日,近两万名年轻人,持续不断地从天南地北来到郑州。
  下火车,找到手举导引牌的学兄,在他们的带领下,乘坐学校准备的大巴,赶到所在校区,再由另一拨学兄、学姐接过,帮助办理手续,入住宿舍。
  从走出站台到入住宿舍,这些年轻人匆忙流转间永别少年步入青年,走进象牙塔开启茁壮的青春岁月。
  【上篇】今夜无眠
  8月30日凌晨2:18,郑大物理工程学院的新生小王又翻了个身。怎么也睡不着?——舍友压低声音,问道。嗯,有点认床。
  这样的对话不止出现在小王他们寝室,经历高考季,来自五湖四海面带青涩的大一新生,汇聚到这座城市。满天的星光,异乡孤单的夜,思念、胆怯、憧憬,让他们难以入眠,同样未眠的,还有相距不远打地铺的家长,和揉着发红眼睛的志愿者们。
  新生  彻夜的卧谈会,迎接他们大学校园的第一个黎明
  8月29日的一天,对于新生小王来说,没有什么时间好好抒发感慨。
  当日下午,他和父母拎着大包小包赶到学校,顾不上打量一下周围的环境,报名,缴费,收拾宿舍……就算有爸妈在旁边帮着张罗,他还是觉得应付不来。
  一个下午忙碌后,小王一家三口来到校内的超市,与父母分别时光即将到来。母亲一边不断从货架上取下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品,一边事无巨细地嘱托……父亲则在一旁闷声不语。送走了忙碌一天的父母,小王寝室又迎来两名新伙伴,相互自我介绍之后,大家打开了话匣子:以前的学校、家乡的美景、故土的风情、向往的景点……“卧谈会”持续到天亮,迎来他们在大学校园里的第一个黎明。
  而有的宿舍,一些新生失眠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舍友打呼噜、敲键盘、点鼠标;学校床板太硬;第一次一个人在陌生环境里生活,有些想家……
  一名新生这样描述他在大学校园的第一个夜晚:“1点睡觉,3点醒来,门外站半个小时,继续睡觉。”
  对于他们来说,新生活就在这种辗转反侧中开始了。
  家长  不敢睡太沉,怕错过回家的火车
  8月30日22时许,郑大松园餐厅二楼南侧的最后一个供餐窗口也被餐厅工作人员拉下。不仔细看,很难发现餐桌间,稀稀落落铺在地上的凉席——从8月29日开始,这里就临时成为新生家长夜间住宿场所。
  手里拿着老式传统的烟斗,在餐厅里不时转过来转过去,布大爷已经在校园餐厅工作了近4年。虽然夜已深,下班的布大爷仍然留在餐厅里,坐在餐凳上给一些新生家长比画着校园路线,讲述着餐厅的菜式。遇到有家长夜晚要去洗手间,布大爷赶紧站起身来指路。
  “挺好、挺好。没啥不放心的。”来自辽宁绥中的新生家长张先生坐在凉席上乐呵呵地说。在餐厅将就一晚后,打算一早到火车站赶回家的车。“不敢睡太死,担心错过明天的火车。”
  志愿者  接新生是很神圣的,根本就没时间睡
  今年,郑州大学迎新队伍是三班倒,在火车站24小时不间断服务。
  8月30日晚上11点半,又一批志愿者统一坐车到火车站接班“上岗”。车中很安静,多数人白天在校内也忙了一天,一个个靠着前座的靠背,或枕着自己的胳膊小睡。
  “我们根本就没时间睡,学生和家长来了之后,要赶紧帮忙啊。实在困得受不了就趴桌上打个盹,或是两个人坐在台阶上互相倚着小憩。”马上要上企业管理“研二”的郑州大学学生吴汉争,今年已经是第五年参加接新生的志愿工作。
  “接新生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吴汉争说:“学校给人的第一印象特别重要,我们通过简单的接送,让他们在第一时间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热情,这十分有利于新生情感的融入。”
  相关链接
  装备带花生还是“苹果”?
  冲破高考的桎梏,又一批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学子踏进大学的校门。他们中绝大多数是“95”后,从小就被高科技包围的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后会有什么“装备”也引人关注。
  安顿妥当后,郑州大学物理工程专业的张同学在宿舍玩起了手机,来大学前,家人为他配备了8000多元的手机和电脑。他表示,这些电子设备为他的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已成为他的必需品。
  该校管理工程学院一位来自福建的新生带来了总价值约一万元的苹果手机和电脑;物理工程专业的宋同学,除了电脑和手机外,还带来了一把吉他。他们表示,这些物品是他们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购买的。
  周口市淮阳县的贺竞竞今年被郑州大学录取,报到时她带来了妈妈专门给她弹的棉花被子。贺竞竞说,她带来的物品加起来不过400元钱左右。在贺竞竞的行李箱内,还有一包花生,她说:“我们家里好像没什么特别的东西,不过有花生。我带了点到学校,能给同学们一点见面礼,也是我的一点心意……”
  大河报记者走访时发现,很多家境并不宽裕的学生所带的物品中,行李箱是其中花费最大的物件。
  小贴士
  大一新生别急着转专业
  大一新生陆续报到,一些刚入校的大学生已开始忙着申请转专业。“每年都有学生提出转专业,其实,很多学生在转专业之前,并没有考虑好为什么转,而且盲目转专业的学生不在少数。”昨天,省内某高校招生办一名老师直言,其中有部分学生是受家长影响而转专业。
  对此,省内多所高校招办有关负责人提醒大一新生,如果想要转专业,首先要考虑的是个人兴趣和特长是否适合专业发展,另外,对所转专业的各学科设置和未来的培养就业方向都要有详细了解,不要盲目选择转专业。
  频现“公主院”【下篇】
  新生入学报到,个别院系报到处前,女生排起长队。大学校园内,“巾帼不让须眉”的班级越来越多,有的班里甚至仅有一两名男生。
  据中国教育部统计,自2009年普通本专科女生比重首次超过男生后,男女生数量差距越来越大。2010年,考上大学的女生数量比男生多33万;截至2012年,全国女大学生人数,已连续4年超过男生。女大学生全面来袭,而事实上,这也是个世界性问题。
  现场
  个别院系报到处女生排长队
  8月30日上午,2014级的新生赵可可来到郑州大学护理学院报到。然而,现场的画面让他有些吃惊。只见护理学院的报到处前排起了一条10米左右的新生报到长队,队伍里几乎全是女生。“班里只有三四个男生,没想到会是这样。”有些落寞的赵可可无奈地叹气说,“我们男生都不够组个篮球队。”
  据了解,今年郑州大学护理学院共招生195人,其中男生只有16人,女生和男生的比例为11.18Ⰺ1。事实上,护理学院2012年的女生和男生比例就已经高达8.44Ⰺ1,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此外,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女生和男生的比例也逐年走高,从2011级的2∶1上升到2012级的2.7Ⰺ1,再到2013级的4Ⰺ1。同时,外语学院更是存在男女人数差距悬殊的现象。也正因此,这些女生人数占绝对多数的院系常被大家戏称为大学里的“公主院”。
  调查
  我省高校女生比例连续4年超过男生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是某一所大学、某一个省份的特例,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据省教育厅统计,从2009年起,我省高校普通本专科学生中,女生人数连续4年超过男生。2009年,全省高校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为1368813人,其中女生占51.5%,比男生多39707人。到2012年,全省高校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为1559025人,女生占51.7%。
  大河报记者了解,“巾帼不让须眉”的现象正从外语、经济、师范类院校逐渐向综合性大学蔓延。甚至在以理工科专业为主的院校里,女生的比例也在逐年攀升。据中国教育部统计,自
  2009年普通本专科女生比重首次超过男生后,男女生数量差距越来越大,2010年,考上大学的女生数量比男生多33万。截至2012年,全国女大学生人数,已连续4年超过男生;女硕士人数连续3年超过男生;女博士的比例也在每年递增。
  事实上,女大学生全面来袭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日前,英国高校联合招生委员会发布今年招生数据:截至今年6月,英国有376860名女性申请了大学,而男性仅有282170名,比女性少了近三分之一。这是英国高校连续第七年出现男少女多现象。
  分析
  什么原因致“阴盛阳衰”?
  英国的教育专家普遍认为,我们必须接受这样的事实:两性之间确实存在差异,现阶段的教育体系更适合女孩。
  对于这一观点,国内一些教育界人士持赞成态度。他们认为,高校的“阴盛阳衰”,根源在于女生比男生能更快速地适应校园生活。现行的教育体系偏重于考核知识点的记忆和应用,更适
  合女生,因此女生在学校的表现通常好于男生,应试能力也比男生强。
  不过,也有专家表示不同看法。多年从事高等教育的李静老师表示,女大学生越来越多,说明女性的责任心越来越强,学习更努力。
  此外,女生在就业上占劣势,也造成高学历人群中女生比例提高的现象。
  她(他)诉说“公主院”
  女生:逼成女汉子
  孟婷婷是郑大2013级外语学院日语专业的一位女生,他们班28个同学中只有4位男生。
  “无论对女生还是男生来说,这样的环境都会造成我们社交上的局限,这不利于我们性格的完善。”孟婷婷说,连修自行车、修电脑这种本可以找男生帮忙的事,她们宿舍也从来都是自己搞定的。
  男生:身处“公主班”很幸福
  提起身在“公主班”,郑大新闻与传播学院2013级男生刘伯承大呼幸福。原来,他和同班男生曾在“男生节”收到过班上女生的礼物。那一天,班上全体女生凑了一笔钱,给男生一人买了一个披萨,还趁热送到了男生宿舍楼下。更有男生感言,身在“公主班”,收获了不少异性之间难能可贵的友情。
  老师:给女生上课,更加注重细腻的沟通
  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的李枫老师带了三届空乘专业,他说:“对男生的那种一味严要求的教学方式,在这里是行不通的,给女生上课,更加注重细腻的沟通。”
  不过,也有不少“公主院”、“公主班”的任课老师表示,并没有因为课堂上女生多而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改动,男女生在听课需求方面不会有很大差别。
  相关报道
  关键词:00后
  “90后”们刚刚巩固了大学主力军地位的时候,“00后”已经正式登场了!在今年郑大录取的本科新生中,年龄最小的学生是14岁,年纪最大的新生35岁,相差21岁。去年,1999年出生的姑娘小诺,入读郑大法学院学习法学,成为该校当年年纪最小的新生。今年,郑大国际学院则迎来了一名“00后”男生——2000年6月出生的小允。
  据了解,小允刚满14岁,考入郑州大学国际学院,专业是国际经济与贸易。除了“00后”的小允,今年郑大的本科新生中,还有15名1999年出生的低龄学生,1998年出生的新生有99个。
  关键词:迎新萌语
  每到高校迎新季,各大学的校园里都会挂起各种各样的“迎新标语”,吸引大家的目光。
  “学姐为你指前路,你的大学你做主”、“学长帮你提行李,未来还靠你自己”、“高端大气上郑大,低调奢华奔生科”、“加入物工的辉煌战区,完成人生的王者排位”、“文学院,小14们,快到碗里来”、“远闻中原出英雄豪杰,近观管工出才子佳人”……大河报记者在郑大校园看到,从过去“热烈欢迎新同学”的中规中矩到现在别出心裁、花样迭出的“萌语”,眼下的大学生们总能以各种方式,制造欢乐轻松的氛围。
  关键词:校园寻宝
  “牌楼式大门气势庄严,博雅楼、博文楼建筑精湛,东西十二斋小巧别致,大礼堂沉稳大气,河宝儿们,在古朴典雅的河大园尽情奔跑吧,聆听古建筑背后的故事,领略百年学府的建筑之美,品味底蕴深厚的河大文化。”
  ——想挖掘校园的秘密?来签到打卡吧。河南大学的新生报到后,可到大礼堂领取一张签到卡片,并附赠打卡地图。
  跟随箭头指示,每到一个校园经典景点,便会有学长学姐进行讲解,玩乐的同时,集齐8枚印章,就有机会参加抽奖。
  不少新生赞叹:“这哪是打卡啊,明明是校园寻宝,瞬间就能熟悉校园。”
  关键词:无“微”不至
  针对“95”后几乎人人都是“网络通”、“手机控”的现状,今年,包括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在内的全国近200所大学共同发起“微迎新”活动,首次尝试在录取通知书上印上本校微博二维码。我省不少高校也早早推出了一系列的网络“迎新”服务。
  早在半个月前,郑大官方微博、微信都开通了“迎新”专题,将学校概况、入学攻略等信息植入,新生只需动一动拇指,通过手机就能了解学校的所有信息,校园的一切动态一目了然。
  不止郑大,河南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省内各高校都纷纷推出了网络迎新,从校园环境了解、报道流程说明、物品采购咨询、军训日程安排到专业选课建议,无“微”不至。

2014年9月1日《河南商报》A14版
                     郑大万余名“95后”新生报到
                     学长学姐擦亮眼 “小鲜肉”来啦
  “95后”有啥不一样?刷微信、聊QQ……在他们面前,都不好意思自称网络控
  有个性、喜欢玩的他们学习也不含糊 报到第一天,不少人纷纷立志:我要当学霸
  上周末,郑州大学一万多名“95后”新生报到。
  刷微信、聊QQ,还未见面同学间就已熟悉,新生报到就像网友聚会;哪个食堂饭菜好吃、哪个院系美女最多等是他们网上讨论的热点话题……
  “95后”有个性,喜欢玩,但在学习上也不甘落后,不少新生的愿望是当“学霸”“考研”,还有人要争当“高富帅”,以迎娶“白富美”。
  你还记得当年自己到大学报到时的情景吗?
  河南商报记者 吴静
  新潮
  聊QQ发照片
  同学间未谋面已熟悉
  以前上大学,认识素未谋面的室友和同学是件让人紧张又期待的事儿。
  如今的“95后”早在开学前,就已经相互熟悉了。
  新生赵丹说,知道被郑大录取后,她在网上查询了自己的分班,还加入了新生QQ群,和同学们取得了联系。
  “我们宿舍6个人,还没来报到,我就通过QQ联系上了4个。”赵丹说,她和室友通过QQ互发了照片,平时没事也会聊聊天,问问彼此什么时候来报到等。
  “你是赵丹,你是林琳……”昨天,在一个宿舍里,新同学见面第一眼就能叫出彼此的名字,就像网友见面会一样,大家没有陌生感,很快就熟悉了起来。
  “自从加入QQ群,感觉像找到了组织,虽然没见过面,但聊起来特别亲切。” 不少新生表示,通过网络提前了解大学生活,可以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想家
  独自出远门很兴奋 想爸妈时又哭鼻子
  “上大学了,我终于自由了,父母虽然不放心,但我仍坚持一个人来报到。”晏静说。
  8月27日早上,她只带了一个行李箱、一个背包,就从昆明飞到郑州了。
  “我从学校发的手绘地图上,找到了自行车市场,买了辆自行车,绕着学校转了一圈,感觉学校好大,环境也不错。”晏静说。
  由于到校比较早,很多同学还没来,中午一个人吃饭时,她突然间觉得很孤单,“吃着吃着,眼泪就掉下来了,我想爸爸妈妈了。”
  晏静说,她哭着给爸妈打了个电话,家人安慰她:“这是迟早要面对的事,要学会适应。”
  “我以为自己都能应付得来,可看到别的同学有家长帮忙收拾床铺、买东西,我就很想爸妈。”晏静说。
  愿望
  不少新生立志当学霸
  郑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设置了一个环节——“新生初愿”,让新生写下愿望,然后将它收集起来放进一个玻璃瓶子里,将来毕业时拿给学生看他们当初的梦想。
  现场,一位男生拿到纸后,他妈妈告诉他,“你就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该男生说:“我不,不写这个。”然后写道:“我要争做高富帅,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郑大法学院也设了新生“许愿树”。“四年努力争当学霸”、“考研成功”、“司考可以顺利通过”……“许愿树”上系满了愿望卡片。
  “这些新生一个个都是要当学霸的节奏,真是后生可畏啊。”一位学长说。
  家长
  希望孩子
  在大学里学会独立
  郑大新闻与传播学院为家长准备了“家长寄语”卡片,家长在上面写下对孩子的期望。
  “别挂科”“我希望大学四年,你能成为真正的男子汉”“儿子,我希望你大学四年能和所有的学生一起,玩得开心”“在大学里能够愉快地玩耍”……
  “我上大学那会儿,父亲就叮嘱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多看书。我觉得,让孩子快乐,在大学里真正成长、长大,比考高分、学书本知识更重要。”学生家长程先生说,他更希望孩子在大学四年里能学会独立,学会担当。
  郑大迎新标语节选
  •学姐为你指前路,你的大学你做主
  •学长帮你提行李,未来还靠你自己
  •文学院,小14们,快到碗里来
  •高端大气上郑大,低调奢华奔生科(生命科学学院)
  •加入物工的辉煌战区,完成人生的王者排位(物理工程学院)
  •远闻中原出英雄豪杰,近观管工出才子佳人(管理工程学院)
  •通达胡海学禹治水,吞吐江河仿冰做堰(水利与环境学院)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点亮水环学院生命的火!火!火!(水利与环境学院)
  •承雨露,有灵气,做一个萌萌哒小学妹,用明眸去探索心理;受朝阳,有志气,做一个帅帅哒小学弟,用行动去振兴教育(教育系)

2014年9月1日《东方今报》A03版
                   爱因斯坦、小苹果……郑大迎新萌萌哒
  【编者按】
  “凉拖鞋换成帆布鞋,花裤衩换成牛仔裤;替你提包,帮你引路,答你所惑,问你QQ,加你好友,要你电话……”一曲《学妹来了》道出了无数学长学姐的心声。8月30日起,我省各高校陆续迎来新生,围观学妹是重头戏之一。00后、励志妹齐来袭又让人吊足了胃口。大学报到中有什么好玩的事?被社会赋予叛逆、自我标签的95后又表现出怎样的特质?面对全国各地频发的女大学生被害事件,学妹们到底该如何做?
  8月30日~31日,是郑州大学大一新生报到的日子。我省高校开学季的大幕也相继拉开。为了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妹,学长和学姐们费尽心思,忙活了好几天,想出各种妙招,让学妹们能迅速爱上校园。
  □东方今报记者 高冬丽 张静 董彩红 通讯员 韦东成 刘巍/文 沈翔 邱琦/图
  【微扫描】
  学妹行李都很“厚”
  8月30日上午,在郑州大学报到现场,记者注意到,与男生行李的简约相比,学妹的行李厚重不少。到处可见扛着大包小包的家长与学长。
  大皮箱、被褥、背包……大部分学妹的行李都是三大件,不过,不少学妹的行李除了三大件的标配外,还有不少附属品。
  “闺女,这箱饮料给你放桌子下了啊,渴的话就喝。”新生张阳阳的妈妈反复交代她。
  在女生寝室内,虽然带了足足的行李,仍有不少家长在不停地给孩子添置东西。“我去给你买几个面包吧,省得肚子饿”“再去给你买个洗面奶吧”……家长们恨不得把整个超市都给孩子搬进来。
  【玩创意】
  爱因斯坦、小苹果齐迎新
  与往年不同,从今年起,郑大各院系的迎新大本营都设在宿舍园区。在通向迎新的宿舍园区的通道上,爱因斯坦、牛顿、法拉第、薛定谔……“绑”在树上的一个个“物理学家”头像,吸引了不少新生拍照留念。这便是物理工程学院以著名物理学家头像为蓝本的指路牌了。
  在水利与环境学院新生报到处,利用歌曲《小苹果》创意的条幅——“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点亮水环学院生命的火!火!火!火!”让很多人驻足。而“高端大气上郑大,低调奢华奔生科”、“‘物’动郑青春,‘工’成新起点”等具有文化特点的条幅,也吸引很多新生拍照。
  在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生报到处,“大学初愿”和“家长寄语”的桌子格外引人注意,“新生在‘大学初愿’小卡片上写上自己的心愿,封存在瓶子里,等到四年后,和家长寄语一起拿走。”该院迎新的志愿者们介绍他们的创意时说,四年后,看看今天的愿望和家长的心愿有没有实现。
  【求关注】
  微博、微信变身百事通
  女生的方向感被公认为比较差,尤其是刚入学的小学妹,要在偌大的校园里搞清楚“自己被分到哪个班、哪个宿舍?报到路线是什么?学校哪儿有好吃的好玩的”,这对她们来说简直是个浩大而漫长的工程。
  不过不用急,微博、微信可以给学妹们当“顾问”与向导,输入学号、身份证号,就可以查出自己所在的宿舍。不少学妹在报到前,早已将自己所在宿舍的地理位置摸得一清二楚。
  不仅位置找得准,学妹们还早早就认识了学长。
  “我是提前到的学校,当时就是在校友群上认识了两个学长。”来自贵州的女孩唐娟表示,快下火车时,她和学长联系了一下,两位热心的学长专门去接了她,并指导她办理了各种入学手续。
  【传帮带】
  学姐送货上门提供方便
  “你还在为雨天不能外出,不能采购日常生活用品而担心吗?你还在为超市东西太贵而伤心吗?别担心,学姐来给你们送福利喽,种类齐全,送货上门,让您不出门便可采购所需物品。”8月30日,在郑州大学学生宿舍,活跃的不仅是刚来报到的新生们,还有一群学姐。
  李艳、王蔷、赵莉莉都是大三的学生,她们不仅帮学妹们引路报到,还见缝插针将各种日用品送到各个宿舍,供学妹们挑选。
  李艳说,她第一年报到时,虽然提前在家准备很长时间,到学校后难免还是缺少很多日用品,例如插座、衣架等,都是一些生活必需品,并且刚到学校报到,去哪儿能买到物美价廉的也不熟悉,当时也是学姐的帮助,才找到了卖日用品的商店。
  今年,李艳变成了有经验的“学姐”,她和同宿舍姐妹商量后,决定采取“送货上门”的方式开一家流动商店,卖一些学妹们需要的日常用品。因为没有租赁店面的费用,李艳她们所卖商品要比实体商店便宜不少。
  花絮
  志愿者累并快乐着
  每年的新生报到,最忙碌的要数迎新的志愿者学长了。
  “我把开学前最美好的三天先给你,我的学妹,我的学弟。”微博上一位学长的话,也代表了每一位迎新志愿者的心声。
  指路带路、介绍报到流程、解答新生问题、帮助提拿行李……8月30日,在郑大宿舍园区,随处可见雨中迎新的志愿者们。
  为了迎接大一的学弟学妹,他们提前到校准备,一天24小时都有人值班,保证任何时间到校的新生都有人迎接。“我们入校的时候,学长就是这么带我们,这是一级级传承下来的。”志愿者褚嘉辉表示,从生活到学习、从出行到安全……迎新的志愿者们,一一传授给学弟学妹们。
  而学生会主席王怀东为了迎新,已经连续工作了30多个小时。记者也注意到,而在不远处的一个角落,一名志愿者坐在小板凳上歪着头睡着了,手里还拿着小旗子。
  00后和70后成了同级校友
  今年,在郑大录取的新生中,首次出现了“00后”。年龄最小的新生耿斌(化名)出生于2000年6月,被郑州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录取。
  而该校本科生中,也出现了70后学生。有趣的是,这位出生于1979年11月的男生刘强(化名)曾是郑州大学99级本科生,今年,他又以郑州大学在北京地区招录的理工类考生第一名的身份考入了郑州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
  这也就意味着,年龄相差21岁的00后和70后成了同级校友。
  
2014年9月1日《东方今报》A04版
学妹来袭 想让她眼熟你的走起
□东方今报记者 高冬丽 张静 董彩红 通讯员 韦东成 刘巍/文 沈翔 邱琦/图
  有人总结:衣冠整齐的是学长,穿着大裤衩的是“名草有主”,游离于两者之间的是“放弃治疗”。学妹来了,最激动的莫过于学长。围观学妹成了学长们在迎新之际,有意无意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大S”、励志妹、娇娇女,大家跟着学长一起来围观一下吧。
  【15岁萌妹子】 外貌酷似“大S”引关注
  “清澈明亮的眼神,眉目清秀的脸庞。侧面看,这位小学妹颇有几分像大S呢。”在旅游管理学院新生报到处,来自泌阳县的大一新生李牧遥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位出生于1999年9月19日的大一新生,报到时还不满15周岁。
  “这么小,真是神童。”对于大家的赞誉,李牧遥的母亲谦逊道:因为女儿从小个子比较高,他们工作忙,没时间带,所以早早将女儿送到幼儿园。平时有空带女儿出去玩时,广告牌、路标指示牌上的字,都会指给女儿看,她早早对认字就很感兴趣,每次去街上玩,都要将路两边的字认完才罢休。所以女儿4岁就上一年级了。
  回家后,小牧遥还会在报纸上找这些熟悉的字的影子,日积月累,四五岁已可以拿着报纸结结巴巴地读。
  李牧遥的舅妈是一位数学老师,在小牧遥上小学3年级时,利用放假时间给她补习功课。发现一本4年级的数学课本,小牧遥用10天就将知识点掌握全了。李牧遥母亲听从老师们的建议,让小牧遥跳级,直接从三年级升到五年级。
  除了学习上一直保持名列前茅,小牧遥从4岁起一直坚持学古筝、唱歌、跳舞等,尤其是古筝,已经考过了业余9级。
  今年虽然不满15周岁,但李牧遥已近1米72,并且能歌善舞,高考时很顺利考上了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的音乐表演(空乘)专业。
  谈及未来,李牧遥信心满满,她说,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学时光,多跟老师同学们学习,未来还想继续考研深造。
  【大家族乖乖女】 备受呵护想好好度过大学4年
  “大伯、大妈、妈妈、弟弟、表姐……”来自新郑的大一新生白艺博,虽然离学校并不远,但报名第一天,大家族的亲人纷纷要求前来护送。
  “这是我近几年送的第五个大学生,过两天还要送第六个。”白艺博的大伯白建甫自豪道,他们家族一直都很重视教育,孩子们也很争气。
  白建甫的三个孩子,分别上了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河南大学。这次,白艺博的父亲在西安工作忙,作为大伯的白建甫当仁不让送侄女上学。
  搬行李、铺床、找柜子、买生活用品,这些零碎的入校程序,在大家族成员的共同援助下,变得很轻松。
  “别忘了买双拖鞋,洗脚什么的都用得着。”眼看着大家将东西都张罗得差不多了,细心的表姐又发现了小细节。
  白艺博感慨道,因为有了众多家人的呵护,让她觉得很幸福。“沐浴在大家族亲人的爱里,我一定会好好度过这大学4年。”
  【热心肠励志妹】
   要把学校给予的爱传达给大家
  皮肤白皙、眼睛黑亮,有一点点的婴儿肥,这是1996年出生的大一新生周云辉给人的第一印象。
  “同学,我知道你住的宿舍在哪儿,我领你去吧。”“东西重,我来帮你拿。”在大一新生报到处,勤快的周云辉跑前跑后帮同学张罗着。原来,早在一个多月前,周云辉已提前来学校度过了一个宝贵的“提前设岗”新生阶段。
  提前设岗爱心大行动是郑州大学资助贫困学生的特色品牌,自2006年开展以来,帮助众多自立、家境贫困的优秀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为他们的大学生活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今年的暑期提前设岗活动7月22日启动,8月22日结束。
  “我们在图书馆进行资料整理工作,在教室进行卫生保洁等,感觉很充实很开心。”周云辉说,不仅勤工俭学,学校还统一组织去黄河游览区和河南博物院参观,72名挑选出来参加活动的优秀同学还拿到了1800元勤工助学工资。
  “学校给予了我们这么多爱,我们要回馈给大家。”周云辉说,因为已在大学校园熟悉了一个月,所以,新生报到期间,她迅速整理完自己的宿舍用品,第一时间赶到报名处帮助其他新同学。
  “我要做一个自立、乐观、阳光的大学生,让妈妈看到我的成长。”她说,妈妈在8月30日上午将她的上学物品送到学校后,下午就乘车返回安阳滑县老家了。
  【矛盾体小女生】
  不拒绝家人护送 到校却坚持独立
  来自中牟县官渡镇李庄村的马丛青8月30日早上7点多就从家出发了。今年,李庄村考上了七八个大学生,马丛青是考得最好的一个。妈妈乔小秀提到此事就合不拢嘴。因此,从马丛青家出发的阵容也是格外强大:爸爸、妈妈、哥哥、妹妹、表弟、外甥、姨妈。
  “面包车里坐得满满当当的。”乔小秀笑着说,其实马丛青从上小学五年级就开始住校,学校分别在镇上或县里,离家都不算远,此次来郑州市,算是马丛青跑得最远的学校了,“头一次出远门,不放心,还是来送送比较好。”
  面对一大家子的热情,马丛青并没有拒绝。
  8月30日上午10时许,到达郑州大学后,马丛青办完各种手续时,发现自己的寝室在5楼。当学长们提出要帮马丛青搬行李时,马丛青笑着拒绝了,“不好意思麻烦人家。”
  不过,一个女生要把行李箱搬到5楼可不是轻松的事。这不,妹妹帮她端盆、拿衣撑,而她一手抓住行李箱,踉踉跄跄地搬着往楼上走。
  上楼过程中,有同学看见马丛青独自提行李有些费劲,提出要帮忙,马丛青婉言拒绝了。
  “以前住校时,行李都是我自己拿,现在都是大学生了,更得自己拿了。”马丛青表示。
  报到以后,事事亲力亲为的马丛青

2014年9月1日《东方今报》A05版
               独自出远门求学 自己扛行李办入学手续
                 今年新生报到流行“女汉子”范儿
  2013年互联网十大流行语中,“女汉子”位列其中。在不少学长学姐看来,每一个女汉子都是独自奋斗的青年,自己扛行李上楼、独自坐火车报到。在今年报到的新生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女汉子还真不少。
  □东方今报记者 高冬丽 张静
  董彩红 通讯员 韦东成 刘巍/文
  记者 沈翔 邱琦/图
  【周口女孩刘亚娜】
  “自己能做的事就自己做”
  独自扛着行李到学校报到
  坐车到镇里、乘大巴到郑州客运东站、换乘两路公交车,8月29日,郑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新生刘亚娜提前一天就独自来到学校报到。
  当天早上6点,刘亚娜从自己家所在的周口太康的村子出发,9点抵达郑州客运东站,等到她扛着行李辗转到达学校时,已经是上午11点半了。8月30日,当其他新生都在报到的时候,刘亚娜已经在前一天把自己的床铺和行李收拾得整整齐齐。
  初中时父亲去世了,家里还有三个弟弟妹妹,所以刘亚娜早早就开始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次来郑州上大学,母亲得在家照顾弟弟妹妹,没人能送自己,刘亚娜就带着行李独自来报到。她说,出门前就规划好了路线,所以一个人出门也不害怕。
  刘亚娜说,和别人比起来,这些年她学到得更多的是坚强独立。“我自己能做的事,就自己做”。
  对于大学生活,刘亚娜也有自己的打算,“首先是要把专业学好,另外,我还希望能够申请到一些勤工俭学的岗位,解决自己的生活费。”说到未来,刘亚娜完全没有想过依赖别人。
  【贵州女孩唐娟】
  拒绝家人送自己上大学
  省下的路费能买学习用品
  来自贵州的女孩唐娟可是标准的“女汉子”。8月30日上午,在寝室内,记者见到唐娟时,她正在认真地打扫寝室的卫生,她的床铺也早已铺得整整齐齐。见到有人来,唐娟热情地打招呼,脸上也始终带着笑容。这个来自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桃映镇大树坪村的女孩,也是独自一个人完成了坐车、报到、办入学手续等。
  唐娟说,在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家人就开始规划送她上大学的事情,不过,她都拒绝了。
  “我家里条件不太好,他们送我还得多花几百块钱路费。”唐娟表示,她宁愿省下这些钱,用来买学习用品。之后,她联系上了一个考上郑州大学的同学,两人相约一起上学。
  坐了24个小时的火车之后,唐娟于8月28日下午准时到达郑州大学,刚开始她住在学校临时安排的新生住宿的地方。8月29日下午,领寝室钥匙、办理入学手续,一切似乎都很顺利,但还是出了小插曲,当唐娟扛着行李去寝室时,钥匙却怎么也打不开门。
  怎么办?直觉告诉她,她拿错钥匙了。但当时太晚了,她再去换钥匙也来不及。于是,她只好在其他人的寝室将就一宿。第二天一早,她才正式搬到自己的寝室。
  目前,虽然唐娟已经在寝室里安顿下来了,但她的生活用品也只是刚刚够用。“等我对郑州熟悉了,再去淘点物美价廉的生活用品。”唐娟说。
  【重庆女孩杨朝露】
  第一次独自出远门
  不上陌生人的车 坐公交到学校
  杨朝露,这个来自重庆大足的女孩儿,这次来郑州上大学,是她第一次独自出远门。
  从重庆到郑州,坐了22个小时的火车,杨朝露买了最便宜的硬座火车票,168.5元。她说,考虑到家里条件不好,她主动拒绝了家人送自己到学校。
  但由于杨朝露是第一次出远门,家人不太放心。一路上,每隔一两个小时,父亲就会给她打个电话,问问她的情况。“虽然他们没有和我一起来,但是我知道他们很担心我。”杨朝露说,父亲的电话,让她感到很安心。按照家人的交代,杨朝露这一路十分谨慎,贵重物品随身携带,和邻座的人聊天,坚决不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到了学校,她第一时间给家人报了平安,“知道我安全到达学校,他们才放心了”。
  下了火车,有人吆喝她打车,杨朝露也没理会。路上有人让她搭车,但她时刻记得父母的交代,不要随便上陌生人的车。于是,她准备坐公交车去学校,还找了好几个人问路,找的都是看起来面善的和年龄大的人。
  问好路,杨朝露确定是坐B12路公交车到学校,“坐公交车便宜,而且比较安全。”

2014年9月1日《郑州晚报》A08版
                  郑大“萌萌哒”标语迎来万余名新生
  零零后的小朋友上大学了
  低龄大学周末,郑州大学迎来1.86万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本、硕新生,揭开了省会高校开学的序幕。今年,郑州大学共迎来12941名本科新生,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14岁,最大的35岁。
  郑州晚报记者 张竞昳 詹莉莉/文 马健/图
  迎新萌语
  “萌萌14小苹果,物工有你肯定火”
  迎新条幅是历年各院系大展才艺的必争之地。“承雨露,有灵气,做一个萌萌哒的小学妹,用明眸去探索心理;受朝气,有志气,做一个帅帅哒的小学弟,用行动去振兴教育”、“萌萌14小苹果,物工有你肯定火”。
  晚上裹着军大衣在迎新点守夜的志愿者,要从晚上8点半一直守到第二天的凌晨6点。志愿者们苦中作乐,伴着“小苹果”动感十足的旋律,学生会志愿者们在微弱的路灯下跳起了广场舞,你们要不要这么欢乐!
  据悉,8月29日下午报到人数就已经超过4000人,30日一天报到人数就跃升至11000人,截至昨天19时点,已报到12941人,基本报到完毕。
  年龄悬殊
  最小的是名零零后,最大的今年35岁
  在其他同学还是刚刚小学毕业的年纪,14岁的男孩小允已经成为郑州大学国际学院的大一新生。
  这是郑州大学2014级新生中,第一次出现零零后男生。去年,1999年出生的13岁姑娘小诺,入读郑大法学院学习法学,成为该校当年年纪最小的新生。
  2000年6月出生的小允,刚满14岁,专业是国际经济与贸易。
  除了零零后的小允,今年郑大的本科新生中,还有15位1999年出生的低龄学生,1998年出生的新生有99个。年纪最大的本科新生1979年生人,今年已经35岁了,以前曾上过大学,具体是什么原因让这位已有大学校园生活经历的“七零后”选择了郑州大学,该新生不愿多说。小允及其家长也婉言谢绝了记者的采访请求。
  “可惜国际学院新生都在南校区报到,不在我们这儿,见不到真人。”在郑州大学新校区负责迎新工作的大三学生小李说,目前,这位零零后的学弟对他而言还是个传说。
  另类新生
  护理专业今年招了63名男生
  在人们的印象中,护理系的学生都是笑靥如花的女孩子,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个女性占绝对优势的群体中,也有不少“另类”——男同学。
  今年郑州大学护理学院迎来了人丁兴旺的一年,录取了692名同学,其中有63名男生。
  21岁的王铭全,新学期读大二。作为护理学院不多的男生,他也遇到过尴尬,“大一军训时,有女同学跟我开玩笑,直接问,你是男生,为什么选择护理专业?能干好吗?”
  刚开始,这让王铭全多少有些难为情,但后来他了解到,很多学长成为省级医院ICU、手术室、急救室的护士,这些部门对于护士的体力、精力有很高的要求,男护士更容易胜任这份工作。这就更坚定了他的学习目标和人生规划,在请教过学长们后,很快走出那段迷茫期。
  在护理学院冀老师眼中,近年来市场对男女护理学生都“很缺”,但男生与女生的思维方式不同,男生擅长理科,面对先进的仪器时,能够发挥较强的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会比女生强。另外,抬危重病人、搬移瘫痪病人、为骨折病人进行牵引、给男病人做基础护理、术前准备等,男护士的到来都将使医患之间少一份尴尬,多一点方便。
  生中还有15名1999年出生,99个1998年出生。

2014年9月2日《郑州晚报》A12版
                 “小小少年”是怎样考上大学的?
  郑大新录取的俩低龄新生都来自教师家庭
  查阅相关报道,他们共同的特点:入学早、跳级、父母是老师
  郑大新录取的俩低龄新生都来自教师家庭
  查阅相关报道,他们共同的特点:入学早、跳级、父母是老师
  “00后”开始上大学了,新生中15名1999年出生,1998年出生的高达99人。郑州晚报昨日报道的郑大低龄新生引起不少人的好奇,在同龄人还在读中学的时候,他们已经提前开启了大学模式,他们是如何做到的?是神童还是学霸?高校为何频现低龄新生?查阅近年来关于各地高校低龄新生的报道,他们有几个共同的特点:提前入学;跳级,提前完成学业;来自教师家庭。
  郑州晚报记者 张竞昳 詹莉莉
  1号考生档案
  朱一丹 1999年出生 郑大临床医学新生
  两次跳级,初中一直是班里前五名
  今年高考,16岁的朱一丹被郑州大学录取,就读临床医学专业。在此之前,她一共经历了2次跳级。一次是小学4年级,一次是小学五年级,都只上了半学期,又赶上五年制,所以比同级的学生小。
  朱一丹出生于1999年3月,老家安阳内黄县。
  朱一丹的父母都是教师。读完小学3年级,朱爸爸决定让女儿跳级,因为朱一丹个子小,总被班里的一个男生欺负。“到4年级试读了半年,5年级又试读了半年,她适应得很好。”刚开始父母还担心她跟不上,结果5年级期中考试,朱一丹语文考了80多分,数学90多分。“这让我们松了口气,认为她的能力已经具备了,便直接让她上了初中,随后她的成绩一直是班里的前五名。”
  性格乖巧,也有不遵守纪律“另类”一面
  乖巧、要强、有主见、喜欢学习,这是陈女士对女儿的评价。
  陈女士发现孩子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较强,记忆力尤其好。“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东西,她的大脑几乎可以复制下来,一字不落。”
  朱一丹也有“另类”的一面。她喜欢在课堂上做点小动作,比如手里转笔,或者突然站起来,或者书本掉地上了。“看似不专心听课,其实她的精力高度集中。”陈女士说,老师在课堂上讲到精彩处,她会激动地突然站起来,这也给老师留下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印象。
  问起培养孩子的秘诀,陈女士笑着说,没有什么秘诀,这孩子都没怎么操过心,她从小学习自主性就很强。
   “我觉得和其他同学没什么区别”
  “我觉得和其他同学没什么区别,不说年龄大家根本看不出来我只有16岁。”朱一丹不愿意大家把她当作低龄新生。朱一丹说,她虽然年纪小,但性格稳重、有主见,有着超出年龄的成熟。
  选择临床医学专业,朱一丹说,可能因为这个行业是靠技术吃饭,能真正学到东西吧。“上大学后多挖掘自己的潜能。”
  2号考生档案
  关博文 1999年出生 郑大地理信息科学新生
  个性要强,作业不写完不睡觉
  相比这几天大家关注的“00后”传奇学弟,来自周口16岁的关博文则更“接地气”。他毕业于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今年高考他以590多分的成绩考取郑州大学,被录取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他之所以考上郑大,是勤奋努力的结果。
  关博文的妈妈是小学语文老师,父母“顺手带孩子”的想法,让关博文没上幼儿园,5岁就进入小学一年级的课堂。
  “刚开始入学时,由于年龄小,接受东西特别慢。”关妈妈回忆,儿子并不是天才神童,但是个性很要强。“初中时,老师经常会留很多家庭作业,他不写完是不会睡觉的,经常一边写一边哭,直到写完才安心去睡。”
  高三沉迷网络迷途知返
  关博文的老师评价他,好学,刻苦,性格内向,但是做事积极,思想独立,“全班同学都挺喜欢他的。”
  关爸爸说,高三下半学期,关博文的成绩从班里前五名下滑到中等水平,“他因为学习压力大,有点沉迷网络游戏,住校两星期回家一回,一进家门就钻进房间玩电脑”。不过这种情况在一次沟通后就得到改变。到下学期的时候,关博文的成绩已经赶了上来,“能回到班级前五名了。”
  从小独立,很快适应大学生活
  入校几天来,除了感觉“水土不服”外,关博文对大学里的新生活没啥不适应。
  因为高中时就是住读,生活独立,所以他进入大学很快就适应了。
  关爸爸打电话从儿子那里听到:自己洗衣服,学校伙食不错,军训有点累,和同学们相处融洽,虽然年龄小,但跟同学能聊共同话题。
  进了大学后有什么打算?对大学生活充满向往的关博文想了想,认真地回答道:“好好读书!先考过四六级,毕业后准备考研。”
  究因:低龄新生大都来自教师家庭,入学早、连续跳级
  按照国家规定,6岁方可读小学,高校为何频现低龄新生?
  查阅相关报道后我们发现,这些低龄新生大都是读小学时连续跳级,提前完成了小学学业。少部分入学年纪小或在中学阶段有跳级经历。
  另外,这些低龄新生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来自教师家庭。关于低龄新生的诸多报道显示,有近半数出生于教师家庭,绝大多数家长注重孩子的超前教育,在学前和学习过程中对他们进行功课辅导。
  省内某高校招生负责人介绍,除了孩子本人天分高、爱学习,成长环境教育氛围浓厚等,大学频现低龄新生的原因还有两个:学制不同,仍有小学5年制现象;一些地方对小学入学年龄限制不严。另外,不排除实际年龄与户口本信息不同的情况。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2-03 15:20:03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