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图标 Created with Sketch.

新华网河南频道:郑州大学教授董广安:“读书人”圆了“读书梦”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28日 新闻来源:新闻中心

新华网河南频道  2014年09月25日

                                         郑州大学教授董广安:“读书人”圆了“读书梦”

    董广安,女,1949年11月1日出生,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郑州大学传媒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穆青研究中心主任。曾经主持参与《穆青新闻主张与新闻实践研究》、《新世纪新闻人才的培养途径与模式》等国家级科研成果,发表《现代新闻写作教程》、《中外新闻佳作选评》、《当代新闻采写方略》等多本新闻学专著。她是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曾获得“河南省十佳师德标兵”、“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  

                  

      

“读书人”圆了“读书梦”

    一个阳光灿烂的秋日早晨,小编如约收到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董广安女士为新华网即将推出的国庆专题《年代代表人物话变迁》写的一篇感悟文章。清秀的文风,朴实的语言,字里行间饱含着当代知识分子的责任心与使命感。

    董老师是小编大学时代尊敬的师长,半辈子奉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正如她在文中的感慨:“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风风雨雨几十年过去,确实经历了许多,感悟也不少,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改革开放后圆了自己的读书梦。"

    梳理一下久远的记忆,让我们走进董老师的“读书梦”,找回那些已经成为历史的片段,感受一代“读书人”的报国理想,见证祖国文化发展变迁的足迹:

    1979年5月1日,应该是我们那个年代读书人永远难以忘记的日子。禁锢了十年的文化,突然绽开了希望之花。媒体披露,一大批中外文学名著从5月1日起将陆续再版发行。我们这些上大学时只能靠借书抄书的中文系毕业生,一下子将要成为《史记》、《文心雕龙》、《高老头》、《复活》等等中外名著的拥有者,那种激动、兴奋,不亚于今天的人中了头彩。

    5月1日,一夜睡不安稳的先生起了个大早,从郑州大学步行3公里左右到市中心解放路新华书店。莫道君行早,更有早来人。书店尚未开门,外面已是黑压压一片,人头攒动。因是限量发行,待先生挤到柜台前,书店宣布今日书已售完。时近中午,“不到黄河心不死,买不到名著不死心”的先生,带着遗憾,又从解放路书店步行几公里赶到碧沙岗新华书店。诚心打动了营业员,她将自己购买的一套《巴黎圣母院》贡献了出来。从此,我们的书架上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学名著。更让人感动的是,为了从有限的工资中挤出经费,集中购书,烟龄不短,烟瘾不小的先生竟然一下子戒了烟。可见,名著的威力胜过夫人的唠叨。

    一晃三十五年过去了,现在的读书人完全体会不到文化匮乏的滋味。为了有个对比,我特意请出版界的朋友提供了一组数字:1979年共出版图书17212种;2013年共计4440000种。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新闻传播类的书籍非常稀缺,每次出差到北京,少不了要到新华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等几家有新闻传播学书籍的读者服务部,如饥似渴地收罗大包小包的专业书籍,背回郑州。今天的新闻出版业的发达繁荣 ,给人们获取信息、知识,带来了极大的满足和便捷,足不出户,轻点鼠标,快递就将你需要的图书资料送到家里。网络上的公益数字图书馆,更像一个知识的宝库,可以随时把有价值的数字图书免费下载到自己的数字图书馆。

    时序更替,岁月如歌。改革发展,和平稳定的环境更是给我们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提供了百年难遇的好时机,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我要倍加珍惜今天来自不易的发展机遇,趁有生之年,为祖国的强大,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绵薄之力,不负岁月,不悔此生。( 编辑:李志红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