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3日《光明日报》06版(光明网、中国教育网等媒体转载)
他把毕生精力献给耐火材料研究事业
郑州大学师生缅怀中科院院士钟香崇
本报郑州2月12日电(记者刘先琴 通讯员常钦)我国著名耐火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高温材料研究所主要创办者钟香崇教授,于2015年2月11日凌晨3点58分因病在河南郑州逝世,享年94岁。记者从郑州大学获悉的是与这个信息一起的怀念和追忆。
钟香崇,1921年生于广东汕头,1941年毕业于香港大学,1949年获英国里兹大学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国际联合耐火材料学会终身杰出会员,2000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钟香崇专注从事耐火材料工作,是我国耐火材料专业的首席科学家。他组织指导了我国铝镁砖和高铝砖、氧气转炉炉衬材料和连铸长水口,以及耐火纤维和绝热板等新型耐火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在耐火材料高温力学性能的研究上有独到之处,发展了耐火材料学科理论,在内容和水平上居国际前沿,为我国冶金工业和耐火材料研究开发作出了卓越贡献。
“钟院士的离世是我国科技界的一大损失。他也是郑大高温功能材料研究所的创始人,河南省高温功能材料的学科带头人,为学校的材料学科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离世更是郑大不可弥补的损失。钟院士钟情教育,热心公益,桃李满天下,病床上还捐资百万元助学,令人感动。他深受师生爱戴,深受人们尊敬,值得我们永远学习、永远怀念!”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原校长申长雨动情地说。
“钟老晚年有眼部疾病,通常是手里拿着放大镜,脸几乎贴到纸上阅读材料,坚持科研工作。不做花瓶,专心科研,这是钟老来郑州大学工作的要求和原则。”郑州大学高温材料研究所副所长,曾作为钟教授科研助手的葛铁柱追忆时说。
“从1949年学成回国,立足原料资源,走中国特色耐火材料研究之路,这是钟老的专注和热情。钟老参与和见证了我国耐火材料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三个重要阶段,把毕生精力献给了耐火材料研究事业。”河南科技大学高温材料研究院院长周宁生受到钟老影响,也追寻钟香崇的足迹,留学海外,到高校任教。“爱国心、事业心、自信心,钟老经常说自己有三心。我和一大批耐火材料学者深受钟老影响。”
为鼓励培养更多优秀人才,2014年12月29日,钟香崇曾向郑州大学捐赠100万元成立“钟香崇研究生奖学基金”,主要用于资助和奖励学校有志于从事无机材料专业优先高温功能材料研究所的硕士研究生,每人连续获得3年资助,金额为每人每年1万元。
2015年2月15日河南新闻联播报道《钟香崇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在郑州举行》。
链接地址:http://www.hntv.tv/2015/0216/50475.shtml
2015年2月16日《河南日报》头版(人民网、中国日报网、环球网、中国青年网、新浪等媒体转载)
钟香崇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在郑举行
习近平对钟香崇院士逝世表示哀悼和慰问
李克强张德江刘云山张高丽刘延东赵乐际表示哀悼和慰问
胡锦涛表示哀悼和慰问
郭庚茂谢伏瞻等省领导表示哀悼和慰问
本报讯(记者惠婷)我国著名耐火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教授钟香崇2月11日凌晨在郑州逝世,享年94岁。2月15日上午,钟香崇院士的遗体告别仪式在郑州市殡仪馆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电表示哀悼,向家属表示慰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刘云山、张高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延东、赵乐际以及胡锦涛、朱镕基、温家宝、吴官正、李长春、罗干、杨晶等致电或送来花圈表示哀悼,并向家属表示慰问。
郭庚茂、谢伏瞻、徐光春、叶冬松、邓凯、吴天君、夏杰、李文慧、徐济超、张亚忠等省领导分别通过不同方式,对钟香崇院士的逝世表示哀悼,向家属表示慰问,并敬献花圈。
表示哀悼并敬献花圈的还有中国科学院院长、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白春礼,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顾秉林,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等。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科学院、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等党政机关单位以及100多个行业学会、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发来唁电或送来花圈表示哀悼。
钟香崇,1921年生于广东汕头,1941年毕业于香港大学,1949年获英国里兹大学博士学位后,怀着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毅然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国际联合耐火材料学会终身杰出会员,2000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钟香崇专注从事耐火材料工作,献身耐火材料科技事业七十余年,是我国耐火材料专业的首席科学家。他开拓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耐火材料生产技术,使我国耐火材料从原先落后状态逐步转变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和技术水平的产业。他组织指导了我国铝镁砖和高铝砖、氧气转炉炉衬材料和连铸长水口,以及耐火纤维和绝热板等新型耐火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在耐火材料高温力学性能的研究上有独到之处,发展了耐火材料学科理论,在内容和水平上居国际前沿,为我国冶金工业和耐火材料研究开发作出了卓越贡献。
钟香崇晚年立足我国耐火材料资源优势,致力于研究开发有中国特色的优质耐火原料和制品,特别是矾土基合成料和氧化物与非氧化物复合材料。
钟香崇院士开辟了新中国耐火材料专业研究生教育事业。1982年他在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设立新中国第一个耐火材料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点,1985年在北京科技大学开始招收新中国第一批博士研究生。2000年,近80岁高龄的钟香崇院士来到郑州大学,从零开始创建高温材料研究所。他为我国耐火材料科技事业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骨干力量。
在身患癌症后,钟香崇院士仍念念不忘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2014年12月29日,他在病床上向郑州大学捐赠100万元设立“钟香崇研究生奖学基金”,主要用于资助和奖励有志于从事无机材料专业优先高温材料研究所的研究生,鼓励优秀学子在学习和科研中作出优异成绩,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
在遗体告别仪式上,人们深切缅怀钟香崇院士为我国耐火材料研究作出的卓越贡献,追忆他几十年如一日服务祖国建设的爱国情怀,怀念他事业重于生命的光辉一生。
2015年2月16日《河南日报》02版(人民网、大河网、凤凰网、网易等媒体转载)
钟香崇院士把毕生精力献给耐火材料研究事业
“不让我工作我怎么活!”
□本报记者惠婷
春节将至,当郑州大学高温材料研究所的学生们筹划着节日里到老先生家团聚的时候,一个噩耗传来:他们最尊敬的导师钟香崇院士2月11日凌晨在郑州逝世。
钟香崇,一名为中国的耐火材料研究贡献毕生精力的老科学家,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光辉历程,他留给人们无限的追忆和哀思,也留给后人不断奋进的坚定力量。
一个埋头科研的工作狂
“老先生,您安排给我们的工作已经完成了,您还没有检查验收呢,您怎么能离开我们呢?”郑州大学高温材料研究所的师生们难以接受钟香崇院士逝世的消息。
在师生们的眼中,钟香崇是一个工作狂,科研是他一生的追求,科研是他从不停歇的脚步。
伴随着新中国的建设、伴随着祖国耐火材料事业的发展,处处能看到钟香崇辛勤工作的身影:在科研第一线、企业生产第一线、教学第一线、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会上、国家耐火材料发展规划上,处处留有钟香崇工作的印记。
1985年钟香崇在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退休时已经64岁,本是可以颐养天年的时候,但是当他看到国家经济发展刚刚走上正轨,仍想为耐火材料研究发挥光和热,因此退而不休。2000年,年届八十的钟香崇选择来到郑州大学,创建高温材料研究所,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院士亲自带研究生的并不多,钟香崇这样八九十岁还亲自带研究生的院士学者更少。在郑州大学期间,钟香崇坚持每年亲自带一个博士、一个硕士,帮研究生一点一点修改论文。随着年龄的增长,钟香崇的身体每况愈下,视力逐年下降,但是他依旧坚持读文献,指导学生搞科研,在病床上想的谈的全是工作。
2014年10月,钟香崇生病住院期间,他的学生赵飞前往医院探望,钟香崇见到他后首先问起的就是他的课题研究,绝口不提自己的病情。“他帮我列出了修改提纲,一直改了三遍才通过。”赵飞说。
博士生李文凤提起钟院士就开始哽咽。“老先生眼睛不好,就用放大镜给学生改文章,手术以后实在不行了,就让我们念给他听,边听边提意见,一般要改两三遍他才满意。”因为这种情况,钟香崇还跟护士吵过架。
那一次护士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批评钟院士:“你还要不要命?!”
“你不让我工作,就等于要我的命!”钟院士这样回答。
临终前的一天,钟香崇突然对保姆发脾气:“说多少次了,快去拿纸、拿笔,赶快把配方记下来!”
“他是惦记着新研制的一种耐火材料的配方,他把保姆当成了我们……”说到这里李文凤已经泣不成声。
生病后,钟香崇身体和精神状态不太好,可是只要一提起耐火材料,马上就来了精神,就会激动起来。郑州大学高温材料研究所副所长、曾当过钟院士科研助手的葛铁柱告诉记者,钟院士对工作要求很严格、很严厉、甚至很苛刻,逼着大家不断进步。可喜的是,研究所去年通过了10项成果鉴定,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
一名将事业融入生命的爱国者
一些人将“爱国”挂在口上,钟香崇是把爱国刻在心上,付诸行动上。
钟香崇是我国最早回国的海归之一。从香港大学毕业后,1942年钟香崇抱着抗日爱国的满腔热情,回到国内,进入重庆耐火材料厂工作,从此与耐火材料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成为他奋斗一生的事业。
钟香崇曾经向所里的年轻人讲述自己的故事,他从小跟着母亲在香港成长并受教育,当时的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在那种环境里,到处都可以看到中国人受到洋人欺负,他的很多亲戚去新加坡经商也备受歧视。因此钟香崇从小就梦想有一天让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
如何爱国,如何让祖国强大起来,在不断的追寻中,钟香崇逐渐明确了科技救国的思想。高温耐火材料研究就是钟香崇选定的科技救国道路。
钟香崇的大女儿钟永渝是在重庆逃难的路上出生的,她特别能够理解父亲的爱国情怀。“父亲后来又出国深造,1949年获英国里兹大学博士学位后准备回国,在香港和我们母子三人会合后,一家四口一起回到祖国,从此,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他从没有动摇过。”钟永渝说,上世纪50年代,父亲还动员他的两个弟弟从美国回到国内工作。
一直到现在,钟香崇还总是教导他的学生,留学后要回国作贡献。“他总说,中国培养了你们,你们要为祖国多作贡献,不要崇洋媚外。这些话,有些人可能觉得很教条,但在老先生口中却是那样的自然,因为那是他发自肺腑的声音。”他的学生赵飞说。
钟香崇始终心系国家,对于个人得失却很少计较,从英国到祖国,从北京到洛阳、从洛阳到郑州,物质待遇和职位不断变化甚至降低,但他对民族兴旺的深深关切,对科研事业的孜孜追求始终没有改变。
钟香崇经常和年青一代科技工作者谈道:“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你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怎样才能促进咱们国家科技发展,而不应当将自己的眼光放在赚钱上。”
为此,他放弃了很多赚钱的机会。
他的女儿介绍,钟香崇院士有的学生开了公司当了老板,他们想请钟老出山,挂名当个顾问,清闲又有好福利。“我只想踏踏实实搞研究,挂名的事免谈。”每次钟老都坚决回绝了。
谈到自己70多年从事耐火材料的动力,钟香崇归纳出“三心”:爱国心、事业心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心,这“三心”的根基就是爱国心。
一位慷慨捐赠的俭朴老人
2014年,93岁的钟香崇罹患肠癌在北京住院,此时他考虑的仍然是耐火材料行业的发展问题,想到行业发展需要新的血液、新的人才,他希望把耐火材料研究的接力棒传下去。
2014年12月29日,钟香崇在病床上向郑州大学捐赠100万元,设立“钟香崇研究生奖学基金”,用于资助和奖励郑州大学有志于从事无机材料专业、高温材料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鼓励他们在学习和科研中作出优异成绩,为国家和河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
当时,钟香崇骨瘦如柴,看着他用颤巍巍的手签字时,在场的人都眼圈发红。
“父亲可能意识到自己时日不多了,一直催着我办理捐赠的事,我连续往郑州跑了5趟,还卖掉了他的一套房子……”他的女儿钟永渝说,老先生希望通过奖学基金,鼓励后辈投身耐火材料事业,把自己热爱终身的事业传递下去。
其实,从事耐火材料工作以来,钟香崇获奖无数,奖金也不少,但是他大部分都捐了出来。
1998年钟香崇被评为河南省首届科技功臣,奖金10万元。他把所得奖金全部捐给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作为研究生奖学金。2000年钟香崇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奖金20万元,他悉数将这笔奖金捐出设立“钟香崇青年科技奖”,用以奖励郑州大学材料学科作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从2002年7月2日青年教师马成良和赵维娟获得首届钟香崇青年科技奖以来,郑州大学已有多名教师与研究生获得该奖项。
在慷慨捐赠的背后,他对待自己却非常“小气”。钟香崇的家中就像博物馆,许多陈旧的物品陪伴了他几十年,当年求学从英国带回来的行李箱仍然在用,一件衣服穿十几年更是家常便饭。“老先生一直穿着多少年前的尼龙袜子,贴身穿的秋衣领圈都是破的,水果只吃普通水果,从来不买进口水果,一张餐巾纸都要撕成两片用,他生活俭朴到让人感觉寒酸的地步……”郑州大学高温材料研究所的师生们在钟香崇的身上看到了大师的心胸与大爱。
郑州大学高温材料研究所成立十余年来,培养了59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发表了204篇论文,专利授权20项,已经建设成为河南省重点实验室,成为我国高温材料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师生们表示,要完成老先生的遗愿,把耐火材料研究的接力棒传下去。
2015年2月12日《大河报》A09版
中科院院士、郑大教授钟香崇逝世
□记者刘学增
本报讯昨日,记者从郑州大学获悉,我国著名耐火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高温材料研究所主要创办者钟香崇教授,于2015年2月11日凌晨三点五十八分因病在郑州逝世,享年94岁。
钟香崇,原籍广东潮安,1921年11月21日生于广东汕头。1941年毕业于香港大学。1949年获英国里兹大学博士学位。郑州大学高温材料研究所教授,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顾问。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他长期从事耐火材料科技工作,解决了平炉硅砖和高炉砖等技术问题,为当时恢复提高钢铁生产起了重要作用。
钟香崇1993年当选为国际联合耐火材料学会终生杰出会员。1998年当选为美国硅酸盐学会荣誉会士。2000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2015年2月13日《东方今报》15版
他生在广东 却是河南的骄傲
“耐火材料之父”钟香崇院士与河南半个世纪的情缘
2015年2月11日3时58分,我国耐火材料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高温材料研究所创办者——钟香崇院士因病在郑州逝世,享年94岁。钟老1963年筹建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2000年到郑大工作,创立了高温材料研究所。他与河南有着怎样的不解情缘,对河南的耐火材料行业做出了哪些贡献?昨日,记者独家专访了钟老的助手葛铁柱,听他讲述背后的故事。
□东方今报记者 张静/文 邱琦/图
贾连朝促成钟院士与郑大结缘
“先生在世时常说,是时任省政府秘书长的贾连朝促成了他到郑大工作的机缘。”从2002年开始担任钟老助手的葛铁柱回忆说。
据葛铁柱介绍,钟老1963年开始筹建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并任所长、总工程师。到了2000年,应用型研究院所开始实行企业化运行,科研不再是第一位。
“钟先生更想要专心从事科研开发、培养人才的工作。”葛铁柱说,恰好这时郑大很希望钟老来工作,最终促成了双方结缘。
“当时郑州大学进入了‘211’院校,亟须引进高层次人才,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郑大的人才引进工作。”葛铁柱说,为了让钟老到郑大工作,时任省政府秘书长的贾连朝多次亲自和钟老沟通做工作,请他到郑大工作。“先生到郑大工作后,贾连朝还多次看望他。”葛铁柱说。
80岁开始“第三次创业”
“先生常说,八十岁来到郑大筹建高温材料研究所,是他的‘第三次创业’。”葛铁柱说,钟老第一次创业是他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第二次创业是1963年筹建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加盟郑大并创建郑州大学高温材料研究所,是他的第三次创业。
葛铁柱记得,钟老生前回忆自己的“第三次创业”,说当时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在他们看来,钟老在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拿着高工资,工作很清闲,可以舒服地度过晚年,为什么到了耄耋之年还要折腾?
面对他人的不理解,钟老说,他要在耄耋之年,发挥有限的余力。正是这种决心,促使他创立了郑州大学高温材料研究所。
他成就了河南耐火材料行业
“我国是耐火材料工业大国,河南是耐火材料工业大省,产能占到全国的近一半,目前河南耐火材料行业的科研和学术水平,在全国属于领先地位。可以说,没有先生就没有河南耐火材料行业的今天。”葛铁柱介绍说,作为我国耐火材料学科唯一的院士,钟老提出立足于我国耐火材料资源优势、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耐火材料制品的建议,“当时的一些想法,现在看起来具有相当强的预见性。目前我国逐渐成为耐火材料强国,在很多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与先生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向郑大捐赠100万设立奖学金
2014年12月29日,一场特别的奖学金捐赠仪式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行。钟香崇院士向郑州大学捐赠100万元,设立钟香崇研究生奖学基金,主要用于资助和奖励学校有志于从事无机材料专业优先高温功能材料研究所的硕士研究生。
“设立奖学基金,是先生多年来的心愿。”葛铁柱说,先生年轻时到香港读大学,靠的是香港的政府奖学金,他一直想设立一个奖学金,帮助学生们。
“一百万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一个做了一辈子科研的人来说,真不是个小数目。”葛铁柱说,在钟老看来,此次捐赠仪式不是这个基金的终点,而是设立的起点。他希望形成一种风气,能有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到捐助行列。他还希望学校充分把基金用于人才培养,并不断完善学校奖学基金制度。
昏迷中依然惦记研究所的工作
“2013年12月11日入院,2014年1月2日做手术。”钟老住院做手术的日子,葛铁柱记得很清楚,“从那时候起一年多时间里,先生经常在医院进行治疗”,葛铁柱回忆说,其中还有几个月是到北京进行治疗的。
在葛铁柱的记忆中,钟老做完手术,身体稍微好一点,就经常把年轻的老师和学生叫到身边,和他们谈自己的想法,在病房指导他们的论文。
最让葛铁柱动容的是,在钟老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依然念念不忘的是研究所的工作。“白天很多时候,先生都处于昏迷状态,但是神志不清的状态下喃喃自语的也是哪个工作该怎么做。”葛铁柱曾经用手机录下了这些无意识的话语,“人在无意识的时候,说出的话是内心深处的东西”,葛铁柱说,每次听到这些话,鼻子都酸酸的。
“护工告诉我,先生在弥留之际,说的依然是‘希望我能把高温材料研究所的工作做好,觉得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完’。”说起这些,葛铁柱有些哽咽。
链接
钟香崇院士生平简介
1921年11月 生于广东汕头,原籍广东潮安。
1941年 毕业于香港大学。
1946年 赴英国联合钢铁公司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1947年 转英国里兹大学燃料冶金系研究生。
1949年 毕业获英国里兹大学博士学位。为报效祖国,他毅然携妻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先后在重工业部、冶金工业部工作。
1963年 开始筹建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并任所长、总工程师。
1991年 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也是在豫专职院士中最早获得院士称号的。
1993年 被评为联合国国际耐火材料学术会议的杰出终身会员并任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
2000年 开始筹建郑州大学高温材料研究所。
2015年2月11日 因病在郑州逝世,享年94岁。
2015年2月13日《郑州晚报》A04版
“耐火材料之父”、郑州大学教授钟香崇院士离世
他是广东人、留英博士,却在河南、在郑州待了大半辈子,学生回忆:
先生打点滴交代工作一幕永生难忘
他曾参加周恩来挂帅的中国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制定
2015年2月11日凌晨,我国著名耐火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高温材料研究所主要创办者钟香崇教授,因病在郑州逝世,享年94岁。钟香崇院士从事耐火材料工作近70年,被称为“耐火材料之父”,为我国冶金工业和耐火材料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 郑州晚报记者 张竞昳
院士离世,众人悼念
昨天上午,郑州大学官方网站发布《关于钟香崇院士逝世的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无机材料科学家、中国耐火材料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郑州大学高温材料研究所首席教授钟香崇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2月11日3时58分在郑州逝世,享年94岁。钟香崇先生的逝世,是我校的重大损失!我们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钟香崇先生!
@MetalFE_Mei:先生九十高龄时仍每日坚持工作,硕博士课题一定亲自审定。先生一生,于国家有大贡献。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实乃我辈楷模!祝先生一路走好!
郑州大学校医院一位曾经照顾钟院士两年的医生在微信上表达了对院士的敬意:过去两年有幸为钟院士服务,他对工作的热情,做事的认真细致,对抗病魔的毅力和对生命的坚持,还有为教育事业贡献的爱心,都感动着我。
据悉,钟香崇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月15日9时在郑州市殡仪馆举行。
80岁高龄仍每天去实验室上班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老师介绍,2000年,钟香崇院士在郑州大学创建高温材料研究所,兼任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顾问,十几年来,他每天8点半都要到实验室上班,风雨无阻,老人家把去实验室当作自己每天必做的功课。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书记孙亚明说:“钟老带研究生不是挂名,而是实实在在地亲自指导他们的学习和科研,八九十岁高龄,还每天听取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的汇报并做出指导。”老人家曾不止一次说,希望在有限的余年里,为科技强国、为发展自主创新的耐火材料高新技术多出主意、干实事,再做贡献。
在河南大半辈子,把这里当作第二故乡
“我这一辈子,向党和政府、向人民交了一张合格的答卷,不过还要继续努力。”2011年11月21日,郑州大学逸夫楼钟香崇院士九十寿诞庆典上,老人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
当天,郑州晚报记者前去采访,90岁高龄的老人家感慨,亲眼见证了祖国的腾飞和耐火材料行业的巨变,看到耐火材料行业从无到有,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他感到非常自豪。
“我这90年,有38年都在河南,比我在广东老家和香港的时间加起来都长。”钟香崇是广东潮州人,90岁寿辰时,他说,自己大半辈子都给了河南,对河南很有感情,这里已是他的第二故乡。1963年钟香崇筹建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并任所长、总工程师。2000年,他到郑州大学筹建高温材料研究所。
为河南耐火材料行业发展贡献巨大
据了解,我国是耐火材料工业大国,河南是耐火材料工业大省,产能占到全国的近一半。
钟香崇自1942年起从事耐火材料科研工作,已有70余年,在硅酸盐学科理论和耐火材料工艺技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在研究和生产上更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仅是我国耐火材料学科带头人,在国外耐火材料界也颇有影响,为我国冶金和耐火材料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担任郑州大学高温材料研究所教授、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顾问期间,钟香崇解决了平炉硅砖和高炉砖等技术问题。“可以说,没有钟院士就没有河南的耐火材料行业的现在。”一位业内人士说,钟香崇院士为河南耐火材料工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捐赠100万元
设立钟香崇奖学基金
2014年12月29日,钟香崇院士向郑州大学捐赠100万元,成立“钟香崇研究生奖学基金”。
“钟老在住院期间,我与老人家有两面之缘,90多岁的老人了,头脑还非常清醒,说起话来条理清晰。”郑州大学宣传部杨明回忆,捐赠仪式在医院举行,躺在病床上的他,依然十分关心学校的发展情况。
钟院士表示,捐赠仪式不是这个基金的终点,而是设立的起点,希望能有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到捐助行列。
遵照老人的意思,“郑州大学钟香崇研究生奖学基金”将主要用于资助和奖励学校有志于从事无机材料专业优先高温功能材料研究的硕士研究生。
■逸事
他曾参加周恩来挂帅的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
钟香崇院士,广东潮州人,1921年11月生于汕头。1941年毕业于香港大学,获学士学位。1942~1945年在重庆耐火材料厂任助理工程师。1946年赴英国联合钢铁公司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47年转英国里兹大学燃料冶金系研究生,1949年毕业,获博士学位。当时全国解放在即,为报效祖国,他毅然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
作为1949年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的留英博士,上世纪50年代中期,钟香崇参加了由周恩来亲自挂帅的中国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大家熟知的“两弹一星”,就是这部规划的最突出成果。
1949~1969年,他在冶金工业部(原重工业部)先后担任工程师、科长、副处长、处长等职,主持我国耐火材料的科研、生产工作。1963年起主持创建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兼任该所所长。1970年调昆明钢铁厂任工程师、生产技术组副组长。1973年后任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院)所(院)长、总工程师。
自上世纪50年代初以来,他发表了多部专著和200余篇学术论文。1984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改称院士)。1993年被评为联合国国际耐火材料学术会议的杰出终身会员并任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1998年,当选为美国硅酸盐学会荣誉会士。2000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昨日,再打开百度搜索的时候,钟先生的头像已变成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