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2015年3月9日第05版
本报记者惠婷 本报通讯员王璐 苏雨
把高校建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坚强阵地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大学党委书记郑永扣答记者问
在前不久公布的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中,郑州大学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这是郑州大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围绕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大学党委书记郑永扣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2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要锲而不舍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请您谈谈郑州大学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郑永扣: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充分体现了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是对全党全社会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动员,是我们做好工作的重要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做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精神文明建设不仅为国家发展助力,更为国家发展铸魂,为国家和民族提供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撑。
近几年,郑州大学紧紧围绕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我们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深入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校利用人才汇聚、思想活跃等优势,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学校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把加强理论学习和形势政策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基础工作来抓;立足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利用学校人文社会学科优势,继承和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等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和传承中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努力打造中原崛起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营造优美的环境来陶冶人、感染人、教育人,大力建设文明校园。学校依托丰富的校园文化平台,在师生中广泛开展教学竞赛、朗诵、辩论、演讲、知识竞赛、作品展示、志愿服务及体育活动等,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杰出榜样,从规章制度的完善到系列活动的开展,有条不紊,得到社会和校内普遍的高度认可。广大师生团结协作,热情参与,共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120余项。通过创建工作的持续开展,学校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效,科研工作取得新进展,师资队伍建设有了新突破,合作交流和社会服务水平得到新提升,建设高水平大学迈出坚实步伐。
记者:近年来,郑州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今年又获得全国文明单位,您能否介绍一下郑州大学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有哪些做法?
郑永扣:郑州大学始终坚持以提高师生文明素质和校园文明程度为目标,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抓手,做到日常工作常态化,常态工作品牌化,真抓实干、以创促建,全面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第一,思想先导,重在引领,认清精神文明建设新形势。一是明确目标,高起点部署工作。郑州大学把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确保精神文明建设与教学、科研、管理等项工作齐头并进,发挥精神文明聚人心、鼓士气、促发展的作用。二是抓好落实,高标准开展工作。学校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了校主要领导任主任、副主任,相关部处室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统筹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各院系和职能部门相应成立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组织协调体系。三是优化环境,高水平推进工作。学校始终把环境育人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开展“服务型单位建设”。设立精神文明建设专项经费,纳入每年学校经费预算,明确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到位,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
第二,有破有立,重在建设,汇聚精神文明建设新力量。一是立规矩。建章立制,建立了包括《郑州大学关于加强和改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意见》、《郑州大学文明行为规范和服务规范》等在内的创建工作制度体系,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持久动力和制度保障,构建了科学规范的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二是抓治理。学校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对研究确定的43项立行立改事项分两批进行了集中整改;承接好中央部署的16项专项整治工作,以及省委部署的集中治理等8项专项整治工作;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工作作风、规范收费、精细化管理、校园安全管理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五个专项治理”,切实解决“四风”问题。学校建设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营造了和谐的校园氛围。三是重建设。学校开办道德讲堂,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体现良好道德风貌;大力推广“三支一扶”、“对口帮扶”等活动,不断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打造了一批颇具特色的品牌活动,其中“阅读文化经典、建设书香校园”系列特色阅读活动,获得2014年第七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
第三,丰富载体,重在实效,形成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一是立足内涵建设。利用各级党校、团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学校、“国学大讲堂”等载体,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青年学生在勤学、修德、明辨、笃行上下功夫,做文明人,办文明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组织撰写出版了《共话中国梦》,深化思想内涵;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系列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先进典型,深化道德内涵。二是提升创新能力。郑州大学将协同创新作为推动学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凝练学科方向,形成郑大特色。学校积极构建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协同创新三级体系,依托我校6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和16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主动为我省实施三大国家战略,构建知识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支撑。按照协同创新的要求,推进基层学术组织改革,汇聚创新要素和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加大社会服务力度。学校瞄准国家战略需求,担当起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使命。与平顶山、济源、郑州高新区等签署了校市、校地合作协议,与平煤神马、中铝研究院等签订了校企、校院合作协议;9家附属医院开放床位数突破2万张,年门诊量超过1000多万人次,成为我省医疗行业的集团军;目前,正在推进产学研合作项目1000多项,一批成果在我省就地转化,其中“抗病毒一类新药FNC”专利技术转让给北京兴宇中科投资有限公司,专利转让费4000万元,并在平顶山落地。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助推中原发展方面不遗余力,充分发挥“智囊团”、“生力军”作用,不断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和力度。
记者:今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提出高校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请您谈谈郑州大学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郑永扣:意识形态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工程,在两个文明建设中起着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支撑作用,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我们应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牢掌握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我们的经验做法:一是强化校党委主体责任,发挥核心领导作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校党委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常委会每年至少专题研究一次意识形态工作。建立健全了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宣传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和院系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研讨为重要内容,提高党委中心组的学习成效。利用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人才优势,组建党委宣讲团开展宣讲,组织专家教师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研究,产出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二是以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抓手,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2010年学校率先在全省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三进”工作。通过抓好课堂教育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科平台建设,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力军和主阵地的作用。目前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教育部学科排名中居第17位,基本建成了一个内容完备、结构合理、动态开放的学科体系。
三是加强研判,勇于担当,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权。做好对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才能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我们一是建立研判机制,提高监管水平。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网络舆论工作的意见》,定期编印《郑州大学网络舆情》,坚持建设与管理相结合、网上引导和网下教育相结合,以正面权威声音,形成强势主流舆论,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二是加强教育管理,严格教学纪律。加强和改进课堂教学管理,正确把握学术研究和课堂教学的关系,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有效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三是严格把关,完善管理。实行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一会一报制,使学校成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
四是加强新媒体建设,创新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我们一是加快媒体融合。在发挥学校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加强新媒体建设的意见》,着力打造集群化、系统化、网络化的新媒体工作格局。二是成立专门机构。建立由学校党政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增设人员编制,成立新媒体工作室,规范新媒体信息发布。三是搭建网络平台。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视频、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建设辅导员博客、郑州大学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占领意识形态工作的新阵地。
今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坚强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