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图标 Created with Sketch.

《大河报》、《河南商报》对我校“郑大故事”人物王雨若教授的报道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3日 新闻来源:新闻中心
《大河报》2015年4月22日第A17版 被光明网、环球网、网易、中国日报网等网站转载
                       他主动提无偿授课注重学以致用
                       台上授课的这位老师已经 90岁了
                   老先生说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

记者王灿实习生赵艺文通讯员刘玢妤摄影
  本报讯当你老了,退休了,还会坚持在岗位上吗?昨日,记者从郑州大学获悉,有位90岁高龄的教师,退休后却依然站在讲台上,已无偿给学生授课15年。
  他主动提无偿授课
  近日,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大二学生的第一节生理学课上,一位头发稀疏花白的老人颤颤巍巍地走上讲台,然而穿着风格却与老年人迥异,蓝色牛仔裤搭配格子衬衫,精神抖擞。
  “今天我来给大家上生理学课的概论部分,先做个自我介绍,我叫王雨若,已经是90岁的老头子了。”老人憨厚地笑着说。
  原来,这位王雨若教授是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的退休教师,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之后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深造,曾在北京医学院任教五年,是当时的风云人物——“北医八大讲师”之一;在洛阳医学院从教4年之后又历任河南医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50余年。
  “是自己的爱好,也喜欢和学生们待在一起。”退休时,王教授已75岁,但每个学期他都会主动提出给郑大基础医学院的本科生上几节生理学课,多则几个月,少则一个星期,前提条件是——必须“无偿授课”。

  他注重学以致用
  虽然是义务辅导,但王教授很认真,每次都要提前备课,知识点也会标注清楚,讲课时更是一字一句耐心细致。
  “以前上解剖学都是自己解剖,自己画图,现在都是老师帮助做好一切,这些90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些下降。”王教授认为,学习要重视基础学科,同时要注重学以致用。
  除此之外,他还经常用一些生动浅显的例子把艰涩难懂的专业知识讲得通俗易懂。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的景莹教授说:“我到现在都清楚记得王老师给我们上课时讲的‘动作电位’,那是一个比较难懂的专业名词,但是王老师用‘放鞭炮’做了类比让我豁然开朗。”
  “林语堂先生说过:‘学问都是烟熏出来的。’我们做老师的只有放低姿态,才能亲近学生,低调做人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只要学生们不嫌弃我这个老头子,我就愿意拿自己的知识‘熏熏’他们。”王老师笑言。

  他喜欢和学生在一起
  每节课后,他还会把自己的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写在黑板上,邀请学生们到家里做客,“我不喜欢和老年人聊天,就喜欢和年轻人沟通交流,有价值、有意义、有意思。”
  他特别强调,学生来家里做客,除了纸笔其他都不许带,否则就会吃“闭门羹”。
  听了王教授讲课后,郑大基础医学院的学生张德宇和几个同学结伴去拜访老师。刚进家门,王老师就拿出各种水果和各地特产小吃招待学生。畅谈一下午,从生活谈到学习,还津津乐道自己年轻时的学习方法。
  “退休应该退而不休,这是人生一个很宝贵的阶段,可以做一些纯粹新鲜的事情,研究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这不是功利性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追求一个真理而钻研一番。”王教授说,跟孩子们接触,就感觉自己很年轻。只要身体允许,一定要在讲台上站到最后,把正能量传递给他们。

《河南商报》2015年4月22日第A05版 被搜狐、中国青年网、映象网等网站转载
                         90岁教授和90后学生那些事儿
               郑大退休教授无偿授课15年 特别喜欢和年轻人打成一片 “要在讲台上站到最后”
  河南商报记者 吴静
  他90岁高龄,仍不下讲台,为学生义务授课已15年,“只要身体允许,我要在讲台上站到最后”;他人老心不老,喜欢与年轻人交流,劝学生多读书,“如果买的鞋比书还多,就不要做我的学生”;他从教60多年,桃李满天下,许多医院都有他的学生,但去看病他自己排队挂号,从不搞特殊。
  他就是郑大基础医学院退休教师王雨若。

  有一种热爱叫义务教学15年
  “今天,我给大家上生理学课的概论部分,先作个自我介绍,我叫王雨若,已经是90岁的老头子了。”近日,郑大基础医学院大二学生的生理学课上,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走上讲台作了这番介绍。
  “老师很潮,蓝色牛仔裤,配格子衬衫,外披一件黑西装,简直帅呆了。”有学生称。
  王雨若,是郑大基础医学院的退休教师,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之后,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深造,曾在北京医学院任教五年,是当时的风云人物——“北医八大讲师”之一。在洛阳医学院从教4年后,又历任河南医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50余年。
  “我喜欢和学生待在一起。”退休时,王教授已75岁,但每学期他都会主动提出给郑大基础医学院的本科生上几节生理学课,多则几个月,少则一个星期,都是无偿授课,“学校是我热爱的场所,教师是我热爱的职业,学生是我热爱的群体,只要身体允许,我一定要在讲台上站到最后,把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孩子。”

  “如果买的鞋比书还多,就不要做我的学生”
  王老师虽已90岁高龄,但思想不老,他特别喜欢和年轻人交流。
“我不喜欢和老年人聊天,就喜欢和年轻人沟通交流,有价值、有意义、有意思。”王老师说,“我们就要学习90后这些年轻人的心态,敢想、敢拼、敢做。”
  每次上课,王老师都会严肃地告诫学生,要多读书,“如果买的鞋比书还多,就不要做我的学生”。
  “过去,我们上解剖学都是自己解剖、画图,现在都是老师帮助做好一切,90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些下降。”王雨若说。
  谈到学习方法,老先生会将自己的“秘诀”拿出来给学生们分享。
  他认为,学习要重视基础学科,医学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持稳手术刀,同时还要注重学以致用。
  王老师拿英语学习做例子,告诉学生要重视发挥专业英语的应用功能,如今王雨若讲到睡眠研究发展史时,仍能用英文解释专业名词,口语纯正流利。

  从教60余年 桃李满天下
  王雨若从教60余年,学生遍布全世界。
  他的学生中,有在美国凯斯西楚大学建立自己的实验室的冯平福,在美国生理学领域颇负盛名的房激冬,在加拿大生理学领域大有作为的杨中豪,国内也有杰出人才出自他门下。
  在郑州,许多医院都有他的学生。他本可以让学生到家里来,为他做检查。但是,他坚持自己去医院看病,走正常程序,而且每次去医院检查,他都会自己排队挂号,不搞特殊。
  “林语堂先生说过,‘学问都是烟熏出来的’。做老师的只有放低姿态,才能亲近学生,低调做人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头衔都是虚的,只要学生不嫌弃我这个老头子,我就愿意拿自己的知识‘熏熏’他们。”王雨若笑言。(线索提供:刘玢妤)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2-03 15:24:02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