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图标 Created with Sketch.

媒体对南振中先生撰写的《大学该怎么读》一书出版进行报道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08日 新闻来源:新闻中心
《新华每日电讯》2015年4月24日第7版 被新华网、人民网、网易、中国网、中国教育新闻网等网站转载
                     《大学该怎么读—给大学生的75封回信》出版
  原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回母校郑州大学担任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他针对大学生读书中遇到的70多个有代表性的问题,研究和思考后分别写了回信。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著名新闻记者、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南振中与大学生谈读书学习的新书《大学该怎么读——给大学生的75封回信》,日前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南振中曾任新华社总编辑,撰写过许多有广泛影响的新闻作品,出版有多部专著。2013年4月,南振中担任母校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两年间,他召开20多次师生恳谈会,围绕新闻传播学科和专业教育中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2015年元旦前夕,南振中专门针对大学生读书问题进行系统调研,向7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发放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学生的读书兴趣、动力、方法、经验体会及矛盾困惑等诸多方面。南振中从同学们交回的答卷中筛选出70多个有代表性的问题,研究和思考后分别写了回信。3月9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这些回信发到了提交答卷的大学生手中。
  本书精选了南振中写给大学生的75封回信。他在书中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阅读体会,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地与大学生沟通交流,帮大家解疑释惑。此书为当代大学生的读书学习提供了有益指导。

《河南日报》2015年5月7日第4版 被中国网、中国新闻网、中国广播网、网易新闻等网站转载
                      南振中给大学生的75封回信出版
                    《大学该怎么读》引发师德师风讨论
  □本报记者 惠婷 实习生 吴楠
  利用春节假期给大学生一一回信,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南振中的“寒假作业”引发广泛关注(本报3月20日有详细报道)。《大学该怎么读——给大学生的75封回信》日前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5月6日,《大学该怎么读》出版座谈会在郑州大学举行。怎样像南振中那样为师、如何进行师德师风建设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探讨的焦点。
  75封回信让老师看到差距
  《大学该怎么读》一书汇编了南振中75封共12.5万字的回信,集中回答了学生70份调查问卷中的数百个问题,他的回信在郑大学子中间广泛传颂。集信成书后,南振中将签名本赠送给每个参与调查问卷的学生,说是“作为这次坦诚对话的纪念”。每个拿到书的学生都表示十分激动和惊喜:“没想到南院长这么用心!”
  与此同时,南振中写信的故事也在广大教师中间传播开来,引起教师们的讨论与思考。
  “现在学生们最大的抱怨是‘没有人关心我们!’他们感觉自己游离于功课之外,与教师也格格不入。”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的这段话,揭示了当前教育中疏离的师生关系。
  “做教师是个良心活,只有用心付出,才能得到学生的敬重。”多名老师表示,建立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从老师做起。
  “读到南先生给学生的回信,我很感动,也很惭愧。尊重每一个学生,用心和学生交流,我做到了吗?我们的老师做到了吗?73岁的南先生做到了。”郑州大学党委书记郑永扣说,翻阅这本《大学该怎么读》,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是南先生关爱学生的师者情怀和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感。
  郑永扣希望,全校教师要学习南先生谦虚谨慎、平等待人的大家风范,学习他关心学生、爱护后辈的师者仁心,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南振中教我们如何为师
  李凌凌是郑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师,也是南振中的博士生。《大学该怎么读》里面“写给博士生的21条短札”,是从南振中写给她的电子邮件中精选出来的。
  “作为教育者,南老师使我明白怎么做比怎么说更加重要。教育不是说教和灌输,不是管制和规训,而是注视和陪伴,是对话和激励,是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李凌凌说。
  郑大公共卫生学院辅导员曾鑫是学生信任的“曾哥”。“南先生来郑大工作两年的时间里先后召开了20多次师生恳谈会,围绕学生成长中的困惑和问题认真倾听同学们的心声,并一一写了回信。他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同时也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教书育人,立德树人,首先要深入了解大学生,认真倾听同学们的声音,我们才能够读懂大学生,才能有效地指导他们的成长。”曾鑫说。
  “为师者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们应该从一言一行、一点一滴中关爱学生,用实际行动展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被评为2014“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的郑大信息工程学院宋家友教授说。③7

《大河报》2015年5月7日第A09版 被凤凰网、中华网、大河网等网站转载
                       南振中出书谈“大学该怎么读”
                     给学生写12.5万字“答疑信”结集出版
  □记者 王灿 通讯员 魏宇麒
  本报讯 新华社原总编辑、70多岁的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南振中,寒假主动给自己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业”——给学生写94封“解惑信”,12.5万字,解答他们遇到的问题。
  昨日,他将自己出版的新书《大学该怎么读——写给大学生的75封信》交到师生手中,作为郑大师生的“五一”礼物。
  今年寒假前,南振中向郑州大学的同学们征集了几百个问题,内容涉及读书方法、专业指南、职业解密、理想信仰塑造等。经过梳理,他筛选出了94个问题,把它们当作自己的“寒假作业”。
  为了给学生们解答疑惑,南振中整个寒假都“泡”在家里,一般每天凌晨3点起床,最早一次凌晨2点就起床了,一共写了12.5万字的书信。在回信中,南振中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阅读经历,以讲故事、举例子等方式一一作答,每封回信少则三四百字,多则近2000字。
  收到回信后,部分同学将自己的信件晒到了网上,许多网友发帖要求阅读这批回信的完整版。基于让更多人受益的考虑,南振中选取了75封回信于今年4月底结集出版,被学生称为“大学生活宝典”。

《河南商报》2015年5月7日第A12版
                郑大新传院院长南振中,寒假期间给学生写了70多封信,共近9万字
               书该怎么读?拖延症怎么破?话怎么说才得体?这些信,如今都结集出版了
                      《大学该怎么读》 看完你就知道了
  河南商报记者 吴静 文/图
  3月13日,《河南商报》刊发了“郑州大学新传院院长南振中寒假期间给学生写70多封回信近9万字”的报道。随后,《河南商报》还推出了“跟南老学读书”系列报道,不少读者意犹未尽。现在机会来了,南先生给学生的回信已结集出版。
大学有没有起跑线?书该怎么读?拖延症怎么破?话怎么说才得体?大学生的很多困惑,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
  疑问
  你是会迅速起跑 还是在原地踏步?
  南振中观察发现,大学生的现状大致分三种情况:一是目标明确,主动性强,争分夺秒,抓紧起跑,刻苦吸收各类知识,努力提高专业素养;二是随大流,看见别人往前跑,自己也跟着往前跑;三是“发令枪”响过后,忘记了或不愿起跑。
对此,南振中专门研究了运动员的起跑。澳大利亚短跑运动员舍里尔从1881年开始采用站立式起跑练习100米跑,练习将近一年,成绩停滞不前。
  后来,舍里尔发现袋鼠跑跳前总是先向下屈身,降低重心,然后一跃而起。
  舍里尔受到启发,开始模仿袋鼠的蹲式起跑,一个月内百米成绩提高了0.15秒,这种起跑姿势后来被称为“蹲踞式起跑”。1927年,美国一教练发明了起跑器,运动员使用后可将短跑成绩提高0.3秒左右。
  “由此可见,起跑时机和速度对运动员来说何等重要。”在南先生看来,开学典礼就是“发令枪”,是采用“站立式起跑”,还是采用“蹲踞式起跑”,是立即起跑、延迟起跑还是在起跑线附近溜达,必须由学生自己来选择。
  评价
  学生眼中的“生活宝典” 老师眼中的一面“镜子”
  《大学该怎么读》这本书是怎么来的?寒假前,南振中筛选了70多个问题,留给学生作为“寒假作业”。
整个假期,南振中常凌晨3点多起床,研究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分别回信,一共写了数万字。不少人希望阅读这批回信的完整版,便有了这本书。
  “书该怎么读?拖延症怎么破?舍友间怎么交流?话怎么说得体?如何减压?这些大学生可能遇到的困惑,在书中都能找到答案,南院长的回答引经据典,道理讲得通俗易懂,是大学生活的宝典。”郑大新传院学生表示。
  “南先生的书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的差距。与南先生相比,我们在体力、时间和与学生交流的机会等方面更有优势,我们没做到的南先生做到了。读这本书我很受感动,自愧不如。”郑大师德师风建设座谈会上一老师表示。
  “南振中院长是我们干事的模范、做人的表率、学习的榜样,他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师德师风建设的根本要求。”郑大党委书记郑永扣表示,将在全校掀起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新高潮。(线索提供: 魏宇麒)

《郑州日报》2015年5月7日第02版  被光明网、大河网等网站转载
                        大学究竟应该怎么“读”?
                       新华社原总编为学子答疑解惑
  本报讯(记者 王红 通讯员 魏宇麒)大学该怎么读?这是困惑着很多大学生的一道难题。昨日,新华社原总编辑、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南振中撰写的《大学该怎么读——写给大学生的75封信》出版,为学生们逐一答疑解惑。
  2013年,年逾古稀的南振中辞去所有社会兼职,来到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两年来,他一直围绕新闻专业教育中的一系列问题,和师生们不断沟通交流,不断调研探索。
  2015年元旦后,南振中面向全院学生发起了一次有关读书的问卷调查,如何确定一本书是否有阅读价值?如何解决电子阅读引发的高遗忘现象?人能在多大程度上忠于自己的内心?……收集上来的学生问题五花八门,着实让他吃了一惊。为了给孩子们答疑解惑,南振中给自己“布置”了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给学生们写信回答问题。
  就这样,南振中整个寒假都“泡”在家里,几乎每天凌晨3点起床写信。在回信中,南振中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阅读经历,以讲故事、举例子等方式一一作答,每封回信少则三四百字,多则近2000字。每封信围绕一个主题,围绕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会遭遇的共同困惑进行解答,譬如《大学有没有“起跑线”?》《“舍友”之间的交流与共享》《应聘者应该具备的品格和能力》《不要盲目追求阅读“GDP”》等。
  收到回信后,不少同学将自己的信件晒到了网上,引起了媒体、网民的关注。为了能让更多人从中受益,今年4月,新华出版社将这些信结集,出版了《大学该怎么读》一书,汇编了南振中教授写给学生的75封共12万5千字的回信,为学生从道德情操、治学态度、思维方式等方面给予启迪和帮助。

《郑州晚报》2015年5月7日第A14版  被中国网、网易、新浪、腾讯等网站转载
                      南振中的“寒假作业”结集出版
                      75封答疑信获赞“大学生活宝典”
  拖延症怎么破?如何与室友相处?书中都有解
  大学该怎么读?这是很多即将迈入大学校门的“准”大学生甚至在校大学生的困惑。今年寒假,新华社原总编辑、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南振中,给学生写了75封“解惑信”。应同学们的要求,近日这些信由新华出版社结集出版,《大学该怎么读——写给大学生的75封信》被众网友奉为“大学生活宝典”。 郑州晚报记者 张竞昳 通讯员 魏宇麒
  “南爷爷太暖心了,真是一份值得秀的礼物”
  去年寒假,南振中主动给自己布置了一项“寒假作业”,向郑大的同学们征集了几百个问题,内容涉及读书方法、专业指南、职业解密、理想信仰塑造等,经过梳理,南振中筛选出了94个问题。整个假期,包括春节,南振中常常凌晨三四点起床,研究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分别回信,写下12.5万字的书信。
  收到回信的部分同学将自己的信件晒到了网上,引起许多年轻网友的关注,纷纷感叹“到哪儿去找那么好的导师”,并发帖要求阅读这批回信的完整版。经过考虑,南振中选取了其中的75封回信于今年4月底结集出版。
  “南爷爷太暖心了,真是一份值得秀的礼物!”郑大学生陈薇伊说,并晒出了南振中院长赠与她的亲笔签名新书以及信函、题字的照片。新书出版后,南振中向郑大赠送了400本签名新书,每本新书的首页都有他的亲笔题字“赠送给XXX 南振中 2015年4月X日”,书中还夹了一封信函,大多是对新书主的感谢、祝福及对母校郑州大学的感激。
  郑大学生郑佩枫在北京的三联韬奋书店里看到了这本书。当身处异地的她看到《读书时间碎片化不等于知识碎片化——写给郑佩枫同学的信》一文的时候,十分激动:“南院长不仅尊重学生这个群体,同时也尊重每一个个体。他‘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他对学生的无私付出都非常打动人。”
  很多老师读完书后颇有感触。曾鑫老师说,把职业当成事业,把倾听当成习惯,把学生当成朋友:“南院长的循循善诱、春风化雨,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者思考和学习。”
  南老师的信中说了什么
  大学有没有“起跑线”?
  近几年社会上热议“输在起跑线上”,对小学生甚至幼儿谈“起跑线”,着实有点儿荒唐。大学4年看似漫长,其实只有1461天,按每天学习10个小时测算,总共14610小时。假如半年不起跑,就会比别人少拼搏182.5天、1825个小时,假如一年不起跑,就会比别人少拼搏365天,3650个小时,开学典礼就是“发令枪”。你们今天所做的选择,将会影响你们的前途和命运。
  应聘者应该具备什么品格和能力?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非你莫属》,我发现企业高管对求职者的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行业,对所选专业的酷爱程度如何?对工作岗位所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得是否牢固?反应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如何?要本着“缺什么、学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未来的择业和就业大有好处。
  如何更好地与大学同学相处?
  你要学会关心他人,也要习惯被他人关心。生活在同一个班级、同一个宿舍,总会有一些矛盾,要学会体谅、包容、理解、互助。遇到磕磕碰碰的事情,不要抱怨,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哪怕只有一个苹果,也可以分成6瓣大家一起吃。在学校应该建立一个充满关心而非竞争的环境。
  如何摆脱拖延症?
  摆脱拖延症要从具体的事情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好自己的时间,对于外界的干扰和诱惑,要学会说“不”;梳理自己曾经使用过的借口,凡是使用过的借口,一律不再使用。每个人都有一种潜在的爆发力,请给自己压力,让这股力量爆发出来,或许会有意象不到的成效。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2-03 15:24:29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