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图标 Created with Sketch.

媒体对郑州大学参加“两会”代表的采访报道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14日 新闻来源:新闻中心
2016年3月5日河南商报第A04版

               全国人大代表郑永扣:国家要建一流大学河南别再错过机会
  河南商报讯(记者 李江瑞 王琦 首席记者 赵强)在国家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推出的“211”和“985”工程中,河南的高校先后留下遗憾,只有一所高校成为“211”重点院校。弥补遗憾,河南如今可有机会?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也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这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高等教育领域第三次推进重大建设项目。”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永扣说,“希望我们河南高等教育能抓住这次机遇,也希望国家能够充分考虑到河南的迫切需要。”


2016年3月4日郑州日报第07版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郑永扣——
                     让河南的高等教育再上新台阶
  加强大学生的诚信体系建设、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建议国家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希望河南高等教育取得新跨越……
  昨日,在河南大厦,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郑永扣欣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并一口气谈了四个话题,每个都离不开他的老本行——教育。
  谈大学生诚信体系建设
  “诚信是我国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未来,加强大学生的诚信体系建设,非常有必要。”郑永扣开门见山。
  在来参加全国两会之前,郑永扣做了不少的功课,为履好职做了充分的准备:“目前,全国有接近3000万在校大学生,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这些大学生群体将来会是我们国家发展的骨干力量,他们必将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方面成为‘主力军’。如果这些大学生足够诚信,我们的社会诚信水平会进一步提高。”
  那么,如何加强大学生的诚信体系建设呢?郑永扣给出了三条建议:作为学校,要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把其作为思想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立诚信介入体系,以“外力”促进大学生诚信体系的建设;建立诚信激励机制,对讲诚信的人给予鼓励,对不诚信的人批评教育。
  谈农村留守儿童
  “我认为,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困扰。”常年从事教育工作,郑永扣说话条理清晰。他逐条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的关爱,长期不和父母在一起生活,无论心理、生理还是人格方面,都会受到影响;由于缺乏法律知识,农村留守儿童在权益保护方面有所缺失,遇到问题也许不知道如何拿法律保护自己;有些农村留守儿童没有接受教育,或是不能接受心理、生理、知识等全面的教育。
  “所以,我希望全社会有更多的人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目前,我国大概有6000万留守儿童,这不是一个小数目。”提起这些,郑永扣眉头紧锁,“建议国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各方面问题,实施切实的解决之道;建议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的影响力,让他们在观念上重视儿童教育和发展;建议农村学校加大对留守儿童生理、心理方面的教育。”
  谈教育公平
  郑永扣多年在建议议案中提到“教育公平”,今年,他再提这个话题。
  “教育始终是贫困地区、贫困人群改变命运的有效方式,是推动社会公平实现的有效方式。”郑永扣说。
  “在我看来,教育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郑永扣列举说,“教育资源布局上的失衡,不过这个问题在国家的有效措施下,已经有所改善;贫困家庭难以给学生提供有利的教育资源,如图书、电脑等工具;贫困地区在教育资源方面的缺失,如图书馆、博物馆等设施;贫困家庭对教育的忽视,比如‘读书无用论’等思想的作用。”
  郑永扣说,建议国家加大对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视,最大限度地给予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孩子更好的教育。
  谈河南高等教育
  “我国对高等教育有三次大建设时机。”在教育行业多年,郑永扣说起这些,如数家珍,“第一次是在‘211’建设中,目前全国有112所‘211大学’,河南只有郑州大学一所;第二次是‘985’大学建设,河南没有一所;第三次是今年我国提出的‘双一流’建设。”
  郑永扣说:“近年来,我们的高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们有了不错的基础,无论是教育的质量、内涵还是水平,都有长足的提高。”说起这些,郑永扣自信满满。
  “建议国家可以给河南更多的支持,我们有信心,在国家的支持下,在自身的努力下,让河南的高等教育再上新台阶,再有新跨越。”郑永扣说。


2016年3月8日郑州晚报第A02版

                  河南团举行全体会议审查“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
                    “工匠精神”助力制造大国转型制造强国
  3月7日,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河南代表团举行代表团全体会议。河南代表团团长郭庚茂、副团长谢伏瞻和代表们一起,共同审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全体代表纷纷表示,“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总结成绩客观实际,剖析问题不遮不掩,谋划工作科学合理。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工匠精神”,代表们也纷纷提出建议意见,呼唤“工匠精神”。代表们还就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城市规划和建设、解决发展民生问题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
  张倩红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大学副校长
  张倩红将话题锁定在“创新创业”,她说,我们的科研机构也应该有包容失败的体制因素;高校应该培养大学生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如何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张倩红提出三个建议。
  第一,各级政府和研发机构要认真研究国际上对创新国家评价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明确创新国家的标准,找出差距和所要努力的方向。
  第二,各级各有关部门在重视研发能力的同时,也要调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
  第三,希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落到实处。明确责任,捋顺目标;不要太刻意大学生创业的人数和比例,而是要开拓学生的思维,养成他们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016年3月8日东方今报第07版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大学副校长张倩红:
                     提升国家创新力 重要的是“人”的因素
  3月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河南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查“十三五”规划。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大学副校长张倩红以人的因素为切入点,就如何提升国家创新力,提了三方面的建议。
  1.要认真研究国际标准 找到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我们的各级政府、研发部门以及智库机构,要认真研究国际上关于创新性国家的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标准。”她建议,首先了解创新型标准,然后找出我们的差距,虽然国际上关于创新竞争力的排名五花八门,但有些指标是恒定的。
  2.千方百计激发科研人员创造的积极性
  张倩红说,目前我们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国家对科研的投入越来越大,科研经费越来越多,但研发人员的积极性不高。
  究其原因,一是科研人员辛苦的付出和收获不成比例,二是报账系统太复杂太繁琐。
  “这一点,国家已经注意到了。2015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着力构建符合学术发展规律的科研环境,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克服科研管理中的繁文缛节。”张倩红说,希望这些意见能够很好地落实,只有落实了,让科研人员经济上有收获,精神上得到尊重,他们的积极性才能提高。
  三是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形成的科研管理体制,使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缺乏应有的自主权。
  四是我们缺乏包容失败的体制因素与社会文化氛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得特别好,说要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这不光是对广大干部说的,不光是广大干部的心声,也是科研人员的心声。
  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落到实处
  “要成为创新型国家,高校培养的人是否具有创新精神,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她说,双创的大潮在高校反应非常强烈,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创新教育是永恒的,现在我们对大学生创业的期望值太高。
  2013年,我们大学生创业的比例是2.3%,比2012年和2011年,分别增长了0.3和0.7个百分点。客观地说,这个比例和西方相比还很低,但我们要从国情出发,要符合规律,慢慢培养学生自主创业。
  我们应该开拓学生的思维,养成他们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愿意创业、能创业的人有政策、有平台、有收获,营造一种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形成完备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而不是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搞一窝蜂创业,不仅仅是看今天有几个学生创业,明天有几个学生下海。


2016年3月3日 大河网

           全国人大代表郑永扣:高校迎来第三轮发展机遇 国家“双一流”建设应向河南倾斜
  “高校建设的又一轮重大机遇来临,河南高校有实力、有自信,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发起冲击,让河南人上好大学少作些难。”3月3日,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郑永扣作客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报道中心时说。
  郑永扣所说的“机遇”,指的是国家刚刚启动的高校“双一流”建设,即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双一流’建设,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我国高等教育迎来的第三轮发展机遇。”郑永扣说,前两轮高校建设我省有所作为,但这还远远不够。有所作为指的是郑州大学进入“211工程”,远远不够说的是没有一所高校进入“985工程”。“河南是人口大省、教育大省、高等教育大省,但只有郑大一所‘211工程’大学,没有得到应该有的资源。”
  郑永扣说,国家正在进行“双一流”建设,希望河南的高校抓住机遇,也希望国家考虑到河南的情况,政策向河南倾斜。“并不是说河南光要国家支持、光要政策,而是河南的高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向‘双一流’发起冲击的基础。
  他以郑州大学为例进行了说明。“拿我们郑大来说,目前已有化学、临床医学等4门学科,进入国际公认的ESI高校全球排名百分之一序列,还有几门学科接近这个标准。”郑永扣表示。 (记者 许会增/文 范昭/图 阎乃川、牧堃/摄像 王双飞/制作)


2016年3月4日河南日报 02版

                       跻身世界一流,河南高校当有作为
  本报记者柯杨
  “高校建设的又一次重大机遇来临,河南高校有实力、有自信,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发起冲击,让河南人上好大学时少作些难。”正在北京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代表们如是说。
  代表们口中的“机遇”,是国家刚刚启动的高校“双一流”建设。按照“十三五”规划建议,去年11月,国务院正式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项国家重大规划提出,本世纪中叶,我国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数量要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双一流’建设,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高校迎来的第三次发展机遇。”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大学教授、省社科联副主席郑永扣说,“前两次机遇我省只有郑大入围,与发展现状很不匹配。”向“双一流”发起冲击,河南高校充满自信。“拿我们郑大来说,目前已有化学、临床医学等4门学科,进入国际公认的ESI高校全球排名百分之一序列,还有几门学科接近这个标准。”郑永扣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关爱和表达了同样的感受。据他介绍,河大与美国迈阿密大学合办的河南大学迈阿密学院,已获教育部审批,成为我省第一所非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机构。今后,河南的学子不出省就可以接受优质的国际高等教育。
  去年7月,我省决定重点建设2~3所国内高水平大学、7~10所特色骨干大学、10所左右示范性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20所左右品牌示范高等职业院校,并决定投入31亿元,打造一批世界一流水平的优势特色学科。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董事长李光宇说:“这为我们吹响了冲刺‘双一流’的冲锋号。抓住这次机遇,河南高校就能一举改变落后面貌,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提供更为强大的智力支撑。”


2016年3月9日河南日报第03版

                          创新就要宽容失败
  本报记者李红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一词被提到了59次,几乎等于前两年报告中被提到次数之和。这也引起了河南代表团对创新的共鸣。不少代表强调,创新,就要宽容失败。当务之急是应该在全社会建立起一个真正宽容失败的氛围。
  李克强总理在报告里提到,“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和“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这让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大学副校长张倩红感触颇多。
  “我觉得,这不仅仅是对广大干部说的,也是科研工作者的期盼。”张倩红谈到,宽容失败是滋生创新文化的基因。冰岛、以色列等国为什么能够在创新方面活力十足?就是特别包容失败,创新基础好。
  “科研工作一定要形成宽容失败的氛围,不能说研究课题百分之百就能达到预期,这不现实。宽容失败,充分调动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对症下药,一一解决问题,否则我们的创新能力提升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国家大量科研经费的投入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张倩红说。


2016年3月9日映象网

                郑大老书记郑永扣:教育扶贫很重要 不能让贫困代际传播
  映象网快讯(大象融媒•映象网特派北京记者 何叶 王宽 阮海峰 骆琼/文 段晋哲/图)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大学前党委书记郑永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精准扶贫更重要是要教育扶贫,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够平等地享受教育的权利。”
  记者:您今年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
  郑永扣:我作为高校的一个代表,首先是关心现在国家在十三五期间,首先要启动的一个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因为这是高等教育第三轮的重点建设。对于河南高校来说,这是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也是我们追赶国内国际高校先进水平的一个重要契机,所以对这个问题比较关注。
  我也做了这方面的建议,希望河南高校在这一轮的重点建设当中,能够有所作为,特别是作为郑州大学,河南唯一的一所211高校,我们希望能够在这一次重点建设过程当中,来全面地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河南高等教育在十三五期间的发展能够做出我们应该有的贡献。
  另外我关注的就是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我们现在扶贫讲精准扶贫,精准扶贫里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教育扶贫。教育扶贫很重要,因为我们不是提出来不能让贫困在代际传递,让贫困家庭的子女能够享受公平的教育。能够使孩子也好家庭也好,有新的发展和新的希望。所以这一点我很关注,也提了相关的建议。
  记者:刚才您也提到说咱郑大是河南省唯一一所211,按照对国家的贡献率来划分高校资源来说,现在我们省高等教育资源占有量很薄弱,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郑永扣:作为一个人口大省、经济大省,也是一个文化大省、农业大省、工业大省,我们现在只有一所211高校,没有985高校,很显然我们的高等教育资源占有,特别是优质资源占有方面处于一个很薄弱的地位。
  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双一流建设,把这个短板补齐一些。我们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确实和我们省在国内格局的整个分量实在是不太相称,建议国家在统筹推进“双一流”大学过程中,着眼于优质资源的合理布局和均衡发展,考虑河南实际,在河南布局“双一流”大学。
  记者:刚才您提到对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更重要是要教育扶贫,那您这次对于教育扶贫最主要的建议是什么?
  郑永扣:这个有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除了能让孩子们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够平等地享受教育的权利,另外还要特别关注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孩子,在家庭教育资源方面,在社会教育资源方面所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
  学校教育是一个方面,家庭教育也是一个的方面。贫困家庭教育资源少,父母都没有文化,家庭教育很欠缺。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采取一些措施,比如说一些一对一的社会志愿者,还有社区机构、社会组织,用他们的力量来弥补这些短板,多多利用社会资源,越是贫困的地区,社会资源越少。
  记者:现在越是贫困的地区出去打工的越多,您觉得究竟怎么样让乡村留住老师,让这些孩子享受教育?
  郑永扣: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的布点要科学合理。另外农村的教师的待遇,确实需要大幅度的提高。再加上对于农村的家长教育也要加强,我们提出来也要办家长学校。
  义务教育对于家长来说这是法律规定的,要保障孩子享受义务教育,不能树立社会流行的说法“读书无用论”观点。父母生儿育女必须负担起对子女受教育的这样一个责任,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记者:作为一个高校的教授,您觉得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应该怎么样做呢?
  郑永扣:就业这个问题是全社会关注,党和政府也关注的问题,民生以就业为要,大学生毕业了如果不能充分就业,确实也造成了人才的极大浪费,也给家庭和本人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目前看应该从几个方面去着力:一个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要关注大学生的就业,大学生就业还不同于其他方面,大学生就业是一个高知识,受教育程度高的群体。这是一种很宝贵的人才。
  再有一个就是大学毕业生要转变就业观念,我赞成骑驴找马式的,闭着眼睛先就业,先找一份工作,职业的流动性很大。要转变就业观念,到边缘的、贫困的、急需人才的地方去做。当然这是需要付出的,我觉得这也是一个观念问题。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2-03 15:27:38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