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2016年5月23日03版
郑大探索破解高校专利转化困局
专利转化有“专管” 谁种的树谁摘果
□本报记者 赵振杰
专利拥有量、授权量持续提升,但转化率低一直是不少高校长期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在新一轮的科技创新、创业大潮涌来之际,如何让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从而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郑州大学从制度建设、收益分配上做出了有益探索。
转化收益70%归科研人员
5月20日,记者从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悉,郑州大学工业催化研究所化学实验室三个催化剂专利转让项目,获得鲁西化工集团首笔500万元专利转让款,目前已顺利到账。
记者获悉,仅“十二五”期间,郑州大学就转让专利成果96项,专利转化合同9708.5万元,位列全省高校首位。然而,绝大部分发明专利仍“养在深闺人未识”。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郑州大学制定了知识产权战略,先后成立了国家知识产权(郑州大学)培训基地,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河南省知识产权局三方共建郑州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制定了专利奖励资助政策。
在政策鼓励和引导下,郑州大学不少教师从以前“重论文,轻专利”,开始将科研成果向专利申请转变,学校的发明专利拥有量、授权量急剧增长。
2013年,郑州大学成立郑州大学产业开发与科技合作院,专门负责全校的专利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打破常规,规定专利转让净收益的70%归科技成果完成人所有,为学校拥有的专利“疏通”转化渠道;上市公司河南汉威电子股份公司拟资助郑州大学设立1亿元的创新基金,资助鼓励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投身产学研一线。
专利成果市场化步伐加快
在政策和利益引导的同时,郑大在专利转化的探索上加快了市场引导的步伐,从收益分配模糊到向研发团队重点倾斜。
2014年4月,郑州大学常俊标教授(现任河南师范大学校长)牵头的生物制药研发团队率先实现专利转化“开门红”。该团队研发的创新艾滋病毒药物阿兹夫定(FNC)专利项目,以40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北京兴宇中科投资有限公司,并在平顶山建厂投产,成为该领域我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新药。
2014年12月,常俊标教授团队再次爆出喜讯:他们研制出的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脑中风的新药布罗佐喷钠(BZP)专利,以45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浙江奥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出郑州大学专利技术转让新纪录。
一系列专利转化的喜讯在郑州大学引起轰动,专利转化成为理工科科研团队和教师们的热议话题。郑州大学工程塑料研究室近5年来先后获得发明专利授权7项,全部获得转化,转让费从79万元到1450万元不等,累计为我国工程塑料造价节省了900亿元的进口费用。
加速郑洛新创新示范区建设
“过去,是我们到处找市场、找客户,现今是全国各地客户来找我们,抢着和我们签约。”郑州大学化学催化剂实验室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刘仲毅自信地说。
由刘仲毅教授团队研制出的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催化剂专利技术,已在河南、浙江、福建、天津、重庆等省(市)的十余家企业推广应用,国内市场占有率100%。该项成果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整体技术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今年4月,郑洛新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国务院批复,这也意味着,这三个地方从现在开始就能享受国家的有关优惠政策,进行自主创新方面的试验。这一国家战略同时也给河南高校创新发展带来契机,即完善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提升专利技术转化水平,加快科技成果特别是高校发明专利本地转化的步伐。郑州大学在知识产权专利成果转化方面的探索,无疑在河南高校中作出了创新和示范,也必将促进全省科研成果转化的进程。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2-03 15:2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