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5月19日,《河南日报》理论版(第9版)刊发我新闻与传播学院汪振军教授题为《五大工程助推河南文化高地建设》的文章,文章刊发后,被光明网、大河网等主流媒体转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以下是文章的全文:
五大工程助推河南文化高地建设
汪振军
《周易》有言:“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中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就是要守其恒,通其变。其核心是中原文化的当代化、生活化、创意化、品牌化。要使河南真正由文化资源大省向全国有影响的文化高地转变,必须以五大工程为突破口。
中原思想文化研究与普及工程
“形而下者之谓器,形而上者之谓道。”中原文化之所以延续几千年生生不息,就在于这种文化有自己的精、气、神。中原文化的核心是它的思想文化,思想文化是中原文化中最深层、最关键、最有力的部分。目前我们对中原思想文化挖掘得还不够充分,研究得还不够深入。在学派研究方面,比如儒家与中原的关系,道家与中原的关系,佛教与中原的关系,都缺少系统的梳理。在人物研究方面,对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列子、何晏、郭象、神秀、玄奘、邵雍、程颢、程颐等人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列成果。在内容研究方面,对中原文化的文化传统、地域特色、人文精神还缺少深入开掘。特别是对作为地域文化的“中原精神”、中原历史文化转化与当代社会的核心价值建设,还缺少深入的研究。因此,我省要大力支持主要高校和研究机构,将“中原思想文化研究”作为重大课题进行研究,通过发掘弘扬中原文化核心价值观,使其在当代人心目中生根发芽,变成一种自觉行为。
中原村落文化保护与建设工程
村落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村落文化也在发生改变。河南有大量的名村、名镇、名街散落各地,有不少好的建筑文化和民俗文化,正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危险,如何将传统村落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使美丽“乡愁”在今天延续传承,要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深入探索。这些村落,不仅有物质文化,如街道、房子,还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如村风、家训等精神文化。所以,传统村落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一方面要留住记忆,对传统村落做好普查、抢救、保护工作,建议重要的村落要写村志、村史和口述史,有条件的还可建立乡村文化博物馆;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与弘扬其乡土文化、民俗文化、家风文化等,使其发挥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对于传统村落的改造,信阳的郝堂、焦作的莫沟、禹州的神垕、开封的朱仙镇都在积极探索,其规律和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中原节日文化弘扬与振兴工程
节日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时间和自然意义,也有社会和人文意义。节日里有农事、有天文、有祭祀、有追怀、有团圆、有传承、有娱乐。许多关于自然的知识、农业的知识、文化的知识以及对家国的情感都在节日文化中得到集中体现。中国有句古话:“礼失求诸野。”节日文化是一种更为普遍、更为大众、更为广泛的文化方式。随着社会发展,今天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也面临外来文化的输入与挑战。因此,需要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让传统节日文化进校区、进社区、进厂区、进景区,讲清楚二十四节气以及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七夕、重阳、腊八等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内涵,让人们特别是青年人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体验我们自己的文化、认同我们自己的文化、热爱我们自己的文化。
中原文化产业提升与再造工程
河南文化产业的核心问题是文化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河南在全国缺少有影响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文化产业在规模和质量上与发达地区尚存在不小的差距。如何缩小这一差距:一是要转变理念,使文化产品生活化、时尚化和品牌化。做好传统与现代、高雅与通俗、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学习故宫文创经验,从中原文化中提炼一批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元素,设计生产出与我们实际生活相关的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二是做大做强核心产业,比如钧瓷、汝瓷、玉雕、三彩,既要做好传承,又要创新发展,通过加强文化创意,增加科技含量,使其成为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品牌。三是加快新兴文化业态发展。利用新兴文化业态传承创新中原文化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时代的必然。因此,要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文化、动漫文化、游戏文化、新媒体文化,扶持一批高科技、高成长性的企业。特别要做好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和产业园区建设,促使站稳脚跟,快速发展。
中原文化人才培养与推介工程
文化繁荣的标志是有大师和大作。没有大师就没有大作,大作是大师精心创造的结晶。当前文化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浮躁。人们耐不下心、静不下心、专不下心去研究和创作。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成了一种时代病。要大力倡导“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专心致志搞研究和创作。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基层,深入民间。在人才成长过程中,不仅要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还要推介人才、宣传人才。比如中央电视台的《大国工匠》推出的两位:一是李仁清,在高浮雕传拓方面成为国内的重要的领军人物;一是汝州的朱文立痴爱汝瓷,在汝瓷研究和汝窑复烧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另外,要做好老、中、青人才的传、帮、带工作,使人才能够顺利成长。总之,人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以一大批真心热爱文化的人才作支撑,中原文化高地建设才有保障。(作者系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2-04 03: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