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图标 Created with Sketch.

《河南日报》理论版发表校长刘炯天院士文章:贯彻绿色循环发展理念助力伏牛山区经济社会发展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27日 新闻来源:党委宣传部
《河南日报》2017年10月18日第10版(理论版)

                        贯彻绿色循环发展理念助力伏牛山区经济社会发展
                                刘炯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
  秦岭—大巴山山脉简称为秦巴山脉。位于秦巴山脉东部、河南省西部的秦巴山脉河南片区是秦巴山脉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河南省洛阳市、平顶山市、三门峡市和南阳市4个省辖市属的17个县(区、市),占河南省总面积的24%。秦巴山脉河南片区所涵盖的区域就是河南省扶贫攻坚主战场“三山一滩”(即河南省境内的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和黄河滩区)的伏牛山区。区域内分布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0处、国家地质公园3处;森林覆盖率51%,是秦巴山脉森林碳汇和氧吧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有贫困人口89万,占河南省贫困人口的16%,有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13个。
  基于伏牛山区这种“强生态环境”和“弱经济基础”的典型特征,该地区应充分利用现代产业技术与现代网络技术融合发展模式(即互联网+),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根本,以绿色产业发展为支撑,构建秦巴山脉河南片区绿色循环发展体系,成为“强生态条件下现代产业绿色循环发展”的典范,建成“伏牛山南北坡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示范区”,强力助推秦巴山脉河南片区步入发展快车道。

  立足强生态条件加快产业经济发展
  按照“伏牛山生态—产业协同双向梯度发展”模式,重点支持加快发展片区外围“伏牛山循环发展城镇带”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新型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等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高成长性制造业,培育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型产业,构建现代工业与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实施工矿企业在强生态条件下的绿色循环发展和升级改造战略,积极推进南北坡产业转型升级为高成长性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北坡要加快传统机械制造业、采矿业等产业升级,南坡要加强生物医药、食品等产业的精深加工。搬迁“伏牛山生态保护区”核心区现有污染负荷大的工业企业至外围“伏牛山循环发展城镇带”的产业集聚区,整合产业集聚区各类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延伸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提高资源附加值,确保实现产业链循环运行。加强“伏牛山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内现有矿山生态保护与恢复治理,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长效机制,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大力发展“互联网+”,实施“1+2+3”产业融合发展,以区域内产业发展带动就业。
  加强秦巴山脉各省区合作,吸引国内外投资,持续推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互联互通与开放共享。大力推进特色集镇、旅游集镇,完善相应的设施和功能,增强承载能力,将“伏牛山生态保护区”建设为“秦巴山脉国家中央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休闲养生之地。

  促进特色农业、特色林果业和畜牧业快速发展
  政府提供条件,引导和鼓励“伏牛山生态保护区”内基础条件差、不适宜居住且环境脆弱的贫困村的贫困人员,移民搬迁到“伏牛山循环发展城镇带”产业集聚区或“生态农业区”内,加快推进特色农业发展和精准扶贫。借助“互联网+山区特色农(林、牧、渔、药)业”,在秦巴山脉河南片区的洛阳、平顶山、三门峡和南阳等中心城市建设秦巴山区特色农副产品大数据网络服务平台,在17个县(区、市)域建立网络骨干节点平台,在特色乡镇建立网络终端平台,三级平台加强网络服务,实现资源共享。政府制定政策措施,鼓励引导农业技术部门提供科技服务,不断改良品种,提高产品品质,增加产品竞争力,培育山区绿色、特色农副产品品牌。强化快速物流通道,扩大冷链物流,缩短“消费者-生产者”的时空差,提高产品绿色、保险、成熟度。通过政策鼓励、财政投入、强化基础、技术服务、品牌建设等各项惠农措施,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智慧和美丽乡村建设。

  构建中国职业教育基地提高人才资源素质
  秦巴山脉河南片区是“一带”和“一路”的交汇之地,处于秦巴山脉东部前沿,距离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最近,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和人力资源优势。该区域具有包容性强的良好人文、历史和民风基础,应大力发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基地,培养各类紧缺的实用技术人才,提高劳动力素质,扩大就业范围。同时,以教育作为杠杆,撬动相关配套的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食品加工、文化旅游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引进、扶持并壮大一批新兴产业企业,增加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引导一大批具有职业技能的年轻人居家就近创业和就业,促进百万人早日脱贫奔小康。(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州大学校长)

  媒体链接: http://newpaper.dahe.cn/hnrb/html/2017-10/18/content_191548.htm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2-04 03:18:02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