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2013年7月3日理论版刊登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转变》
汪振军
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在于它不同于一般的制造业,它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产业,又不同于一般的纯文化,它具有强烈的商品性和市场性。当前,河南文化产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是要改变沿袭已久的传统观念,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从政府主体向市场主体转变。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们的文化都是政府来办的,政府不仅管人、管事,也管物。政府权力的高度集中导致了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企业对政府的依赖性过强。实现政府主体向市场主体的转变,就是要政府改变包揽一切、无所不包的做法,由管计划、管生产、管人事转移到管方向、管政策、管秩序。对于企业来说,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市场、研究人们的消费需求,生产出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成为独立经营的市场主体。事实证明,国内一些知名的民营文化企业如腾讯、华强、华谊兄弟、横店集团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领头羊,就在于它们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等不靠、积极探索,找到了自己发展的新路子。因此,减少政府干预,培养文化企业的市场意识极为重要,让企业真正面向市场、面向大众,这是当前搞好文化产业的关键。
二、从资源依赖向科技创意转变。从目前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势看,文化产业发达的广东、上海等地,并不就是历史文化资源最为丰厚的地方。它们的文化产业之所以能走在国内前列,关键是突出了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过去,我们一说发展文化产业就是建庙、立碑、磕头、烧香、唱戏,并不是说这些不重要,而是说这只是文化的传统样式,并不是文化的所有样式。当前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守成有余而创新不足,一味地因循守旧,炒古人的冷饭,而不是对这些资源深度开掘、突出创新。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河南文化产业要学会两条腿走路,一是开发利用好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延续传承古老的文脉;二是以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为先导,创造新的表现形式。
三、从资源浪费向绿色生态转变。文化产业之所以受到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的钟爱,就在于与生产制造领域中的大部分产业相比,文化产业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投入少、消耗低、污染小,是符合生态理念的“绿色产业”。当前,我们虽然也在强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但对文化产业的“绿色”特点重视不够,从而造成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片面追求产量而不重视质量的倾向。一搞文化产业园区动辄就是几千亩地,一搞文化设施工程动辄就是数十亿元,一搞文艺演出剧目动辄就是几千万元。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地方的“特色文化产业”,将一些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比如玉石无度开发,由于创意水平低下、加工粗糙,糟蹋了好多名贵的玉石。还有一些地方发展陶瓷产业,家家烧窑、户户冒烟的生产模式,不仅使当地制作陶瓷的原料提前用完,更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当前,河南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扭转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错误倾向,一定要强调资源节约、节能减排、环境友好,强调绿色、生态、环保,以保证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从单一发展向融合发展转变。我们习惯就文化谈文化、就产业谈产业。即使讲文化产业,也是把文化产业局限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网络等相对狭小的范围内,文化产业的单一发展不仅大大限制了文化自身的视野,而且阻碍了文化自身巨大能量的释放。从产业的角度看,文化产业应该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文化产业与其他实体经济的融合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由于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创意,它与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创意农业、创意工业、创意城市、创意生活的概念不断提出。文化产业与旅游、信息、体育、服装、家具、玩具、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不仅增加了相关产业的文化含量,延伸了文化产业链,而且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形成了一系列新品牌。因此,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文化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五、从内向封闭向外向开放转变。从文化产业的现状看,我们的文化产业基本上还停留在自产自销的水平上。文化产品基本局限在本地市场,文化发展的格局基本是封闭式的。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尽管我们也有一些知名品牌,但整体上的影响力还很有限。从区域文化竞争的角度来看,全国不少地方的文化已经不再局限于本地市场,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广大的国内市场。深圳华强集团的方特欢乐世界主题公园已经入驻郑州、青岛、芜湖、泰安、株洲、沈阳、厦门、重庆、汕头、南通等城市。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不仅成为国内知名度很高的电视栏目,2012年创下了21亿元的广告奇迹,而且已经拓展海外市场,在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举办了专场,其影响力早已超出了江苏本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河南文化产业需要建构一种外向开放的格局,突破区域限制,开拓国内和国外市场,通过打造一系列知名的文化品牌提升中原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作者:郑州大学教授)
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2-03 15: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