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图标 Created with Sketch.

郑大一附院魏太星教授入选中国心血管内科名医大家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3日 新闻来源:一附院 曹 咏 周厚亮
  日前,由“心路医路”品牌出品,葛均波院士和霍勇教授主编的《知心•中国心血管内科发展历程》一书出版发行。该书评出了影响中国心血管内科发展历程的十位名医大家,著名心血管内科专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下简称“郑大一附院”)内科原主任魏太星教授名列其中,并获得该书着重推介,突显了郑大一附院在全国心血管内科专业发展史上的地位。
  据悉,《知心•中国心血管内科发展历程》是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内科分会系列图书中的一册。该册图书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同济大学副校长、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与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教授共同担任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灏珠教授担任顾问,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学科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对心血管内科各个发展时期经典诊疗方法、治疗手段等内容的梳理,展示了中国心血管内科的发展历程,并以重要篇章、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影响中国心血管内科发展历程的十位名医大家。
  魏太星,出生于1919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擅长内科、心血管内科及老年医学疾病的诊治。从事医学教育、临床医疗、科研工作70年,历任医院内科助教兼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讲师、主治医师、科主任、副教授、主任医师、教授、教研室主任、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等。主编有《临床心电图学及图谱》(第一至四版)、大学本科教材《诊断学》和《老年医学》等20余部,发表《高频心电图的临床应用》等研究论文100余篇。曾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10余项,获部级、省级、厅级科技成果奖40余项。培养了大批医学生,其中心血管内科专业研究生100余人,学子遍布海内外,多数已成为业内骨干。曾兼任中华医学会第19、20届全国理事、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第1、2届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常务理事、名誉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河南内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南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南老年医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南心电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心电学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及卫生部医院评审委员会委员等职。
  作为我国心电图学的奠基人之一,魏太星教授于1952年在河南省首先创建内科心血管病专业及临床心电图学检查技术,建立心电图室,编写了《心电图学》教材,用于本科生《诊断学》教学。1956年,担任河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一内科主任,开展了“选择性右心造影”等心导管技术。带领心内科和心外科联合成立“深低温麻醉心脏手术研究组”,开展低温麻醉下心脏病直视手术,并于1960年在河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召开了全国心脏手术现场会,当时的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心脏外科学家黄家驷教授和吴英凯教授都亲临我院、参加了会议。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潜心编写了巨著《临床心电图学及图谱》,影响深远。而后,他又完善了科室建设,建立了心内科CCU病房,内科化验室,心脏电生理室、心脏超声室、心血管生化室、动态心电图室等,在他大力支持、努力下,在河南省率先开展“心血管病的介入治疗”技术,获得了河南省卫生厅“先进介入治疗单位”的奖励。由他带领下在河南省许昌小商桥农村及郑州纺织机械厂和郑州砂轮厂开展的“高血压人群防治研究”成果,于1979年获得卫生部一等科技成果奖,并在郑州组织、主持召开了全国“高血压人群防治会议”,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吴英凯、陶寿淇、翁心植等教授及全国除西藏外的各省市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因成就卓越,魏太星教授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河南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河南省优秀教师、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称号;并在2002年全国“心电图临床应用百年纪念大会”上,被授予“中国心电学特殊贡献奖”;在2009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11次大会”上,被授予“中华医学会资深专家会员”;2012年被河南省医学会授予“心血管病专业终身成就奖”。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2-04 03:12:45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