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文字的故乡,他认定在这儿能大有作为。他是真正来郑大做事的。” “他经常工作到深夜两三点,远比三四十岁的年轻人还要投入,而这种投入是为了集体的事业,不是为了他个人。” “我们的论文总是被李老师改得密密麻麻的,改得让我们脸红。”
郑州大学认真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始终将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守正创新、扎实推进,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国际合作,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事实也证明,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全球竞争中,核心技术难以仅靠引进获取。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真正...
2020年11月2日光明日报第4版 做守护生命的最美逆行者——我的抗疫故事 河南省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暨河南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赵松 疫情之下,我主动请缨参战。2月4日率领由...
2020年11月1日《河南日报》第3版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尼克·莱蒙:我想为河南人民的健康做点事情 本报记者 史晓琪 本报通讯员 王元锋 张宁 “我要把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建设成国际一流的医学科学院。”2015年,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成立...
2020年9月30日 光明日报客户端 每年12000人参与,“花式光盘”成校园新潮流 评选“光盘达人”奖励礼品、集齐两枚“光盘章”可兑换一元早餐券、集“光盘章”换取参加志愿活动资格……最近,郑州大学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光盘行动”,...
2020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客户端 郑州大学:用“四爱”教育帮助青年大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10月18日晚,郑州大学一年一度的万人开学典礼在本源体育场如期举行。在灯光的映照下,一张张年轻的脸庞愈发青春洋溢、...
2020年10月19日《光明日报》第14版 考古工作的重大社会政治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
2020年10月19日《河南日报》第7版 一流大学与中心城市的互动发展 ——郑州大学党委书记宋争辉谈大学与城市互动 摘要 推动大学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发展,不仅...
2020年10月9日《教育时报》头版 “小材大用”,创新筑牢科技进步基石—— 走进家门口的“双一流”系列报道② 本报记者 杜帅鹏 苏刚 10月6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传出好消息:中国空间站2022年将完成在轨建造计划。在之后的航天飞行任...
2020年10月5日《河南日报》 河南培养的第一位院士吴养洁 和化学“热恋”一辈子 本报记者 史晓琪 本报通讯员 王元锋 62载言传身教,他为祖国培育了一...
2020年9月28日《河南日报》第4版 中原历史文化学科的领航者刘庆柱:77岁了,他还在给自己加码 本报记者 史晓琪 本报通讯员 赵炜 70多岁的老先生,经常拉着沉重的皮箱,从北京给郑州大学的青年教师带来急需的书...
2020年9月20日《河南日报》第4版 “化肥之子”许秀成 余热未尽献 老骥不偷闲 本报记者 史晓琪 本报通讯员 赵炜 20岁的翩翩少年,从天津大学毕业后留校...
郑州大学举办首届乡村传播论坛暨“走向国际的中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