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区建设和入驻工作是今年暑假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2003级研究生和本科生将全部入驻新校区。假期中,全体校领导以及相关院系、部处室的许多同志,放弃了休息时间,以忘我的精神,经常不是顶着烈日就是冒着大雨,紧张有序地进行搬迁、新生入驻以及高年级学生开课前的各项...
新校区建设一直是全校师生关注的热点,4800多亩地的新校区规划中有近30条道路、3大广场,教学园区、学生生活园区、教工生活园区、山水景观、道路广场等分布其中,为创建一流大学营造高雅的文化氛围,为方便师生在新校区的学习工作生活,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新校区道路广场命名问题...
自2000年暑期开始,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每年均为暑期在校学习的学生举办学术讲座和音乐会。7月23日下午,我校外语学院郭英剑教授的《从美国文学到美国文化》的学术讲座拉开了今年暑期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的序幕。 郭教授是2001年9月下旬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做完博士后...
我校2003年高招录取工作自7月9日开始,至8月9日全部结束,共录取新生8587人,其中本科生7883人,高职高专704人。各批次生源足,质量高,展现了新郑大显著的品牌效应、良好的社会信誉和较高的知名度。 郑州大学参加提前录取的有音乐表演、艺术设计、绘画3个艺术类专业,国防...
8月18日下午,我校新职工岗前培训动员会在南校区小礼堂举行,副校长徐振鲁主持会议,校党委常务副书记邢莹、副校长宋毛平出席会议。 会上,常务副书记邢莹就学校基本情况、学校建设发展三大规划的制定、师资队伍建设等情况向新职工作了简要介绍。他说,郑州大学始终高度重视...
根据校党委《关于组织开展2003年我校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学校对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专门成立了以校党委副书记秦树理任组长、郑玉玲、高丹盈、宋毛平三位副校长任副组长的“郑州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领导...
按照省委统一部署,从8月5日开始,我校在组织人事干部中开展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组工干部形象”集中教育活动,校党委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党委副书记陈一峰为组长、副校长徐振鲁为副组长的学校集中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学习教育活动方案。此次在全...
8月13日上午,校领导郑永扣、申长雨、邢莹、陈一峰、秦树理、徐振鲁及校党委组织部长陈忠禄和有关部门领导冒着蒙蒙细雨来到睢县,深入队员所在村看望我校第三批驻村队员。 我校第三批驻村工作队的36名队员于今年4月赴睢县18个乡镇的18个行政村开展驻村工作。4个月来,工作队...
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积极做好驻村工作,切实当好队员的坚强后盾,充分发挥学校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响应省驻村办号召,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大力开展了“科技服务进千村”活动。 8月2日,我校“科技服务进千村”活动启动仪式...
申长雨校长、郑玉玲副校长会见加拿大客人 2003年7月22日上午,加拿大派特森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白宁博士一行二人对我校进行了友好访问,校长申长雨、副校长郑玉玲亲切接见了白宁博士,双方就郑州大学与加拿大派特森国际教育集团下属纽约理工学院联合办学事宜进行了商谈,并就...
7月22-23日,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教育部联合组织的郑州大学“十五”“211工程”立项论证工作在我校进行。经过两天的评议,专家组一致同意《郑州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尽快修改后上报立项审批和组织实施。 7月23日上午,立项论证会开幕式...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和胡锦涛同志的“七一”讲话精神,7月9日,校党委发出了《关于在全校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意见》,就全校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做出了部署和安排。 校党委...
8月4日下午,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我校的“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建设方案进行了论证。专家论证会由教育厅科研外事处荣西海处长主持,李文成副厅长和申长雨校长到会讲话。 申长雨校长首先代表郑州大学欢迎与会的领导和专家。他说,教育厅启动的“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是一...
2003年8月8日—11日,由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华中地区网络中心和赛尔网络华中分公司主办,我校(CERNET华中地区郑州主节点)承办的“2003年CERNET华中地区暨河南网络建设论坛”顺利结束。会议在黄河迎宾馆举行,共有来自湖北、湖南、河南三省CERNET联网院校的网络...
新学期尚未开始,为保证下学期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展开,学校于8月20日上午在新校区召开了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 会议由教务处蒋登高处长主持,各院(系)主管教学、实验教学的副院长(系副主任)、部分实验室主任以及教务处各位处长参加了会议,新校区建设办公室、国有资产管理...
郑州大学举办首届乡村传播论坛暨“走向国际的中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