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下午,大河报在文化与传播学院设立的首届“大河报奖学金”颁奖大会在我校新校区举行。副校长宋毛平,《大河报》总编马国强,副总编李蓬、左光翰,我校研究生处党总支及文化与传播学院的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为获奖同学颁奖。 宋毛平副校长首先代表郑州大学对《大河报》...
11月3日从校研究生处传来喜讯,建设期满的我校第五批33个省级重点学科已顺利通过专家组的评估,这次评估是由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进行的。校党委常务副书记邢莹主持了于10月19日在我校逸夫楼召开的我校第五批省级重点学科建设期满评估会,校党委书记郑永扣向莅临专家致了欢迎词,校...
应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总裁宗由贵女士邀请,11月1日至6日申长雨校长对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进行为期5天的正式访问。此次访问是对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总裁宗由贵女士10月1日对郑州大学访问的回访,访问期间,申校长就郑州大学与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开展学术交流、互派访问学者及由日...
10月27日—11月2日,受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的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在我校举行5所高校“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会,对辽宁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和我校进行评估。 10月31日,我校接受了中咨公司评估。党委书记郑永扣、校长申长雨、...
二附院今年前三个季度发展势头良好 二附院通过实行科学管理、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新技术、新设备、新项目等举措,今年前三个季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一季度总收入增长幅度为34.7%,达到建院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第二季度尽管受到SA...
为引进现代管理理念,提高医院管理水平,郑州大学举办了医院管理论坛,首讲报告于11月1日下午在小礼堂举行,国务院法制办文教司司长史敏应邀作了“国家卫生法规与政策及我国医疗市场新变化”的专题报告,我校四个附属医院和校医院的院级领导和科室干部共400多人参加。 史敏...
2003年10月14日我校第一次党代会代表选举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各选举单位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实施,日前代表选举工作已基本结束。 根据校党委《关于中共郑州大学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精神,全校共划分了54个选举单位,由这些选举单位召开党员大会或党代表会议选...
由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管理委员会主办、我校承办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第十届学术会议暨会员大会,于10月27日上午在黄河迎宾馆举行开幕式。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袁祖亮,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袁成琛,省教育厅副厅长李文成,省信息产业厅副厅长张国晖、中国教育和科研计...
10月24日下午,我校女性理论研究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图书馆二楼报告厅召开,副校长郑玉玲到会祝贺并发表讲话,工会主席李兴成、副主席李中琳出席会议。 我校成立女性理论研究会,其宗旨是发挥我校综合优势,开展有助于推进我校女性发展的理论研讨和实践调研活动,促进...
为了教职工的身体健康,从9月25日起,由校工会组织全校教职工进行了全面健康检查。我校校医院和第三附属医院分别承担了男女教职工的体检任务。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这次教职工体检,检查前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协调资金、设备,确定医检人员和检查项目,对体检的各个环节都做了认...
在这金菊绽开、金色收获的季节,我校42名博士毕业生满怀喜悦心情,戴上了博士帽。10月24日上午,2003年博士学位授予典礼在图书馆二楼学术厅举行,校领导申长雨、高丹盈、宋毛平及博士生导师代表出席了典礼。 会上,身着博士导师服的申长雨校长满怀深情地说,博士们在校学习...
10月22-23日晚上,在新校区核心教学楼明亮的教室里,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工作人员对2003级6600多名新生进行了心理普测,测试量表使用的是国际标准化量表《症状自测量标(SCL-90)》,内容涉及躯体症状、人际关系症状、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等十个方面的内容。对大学新生开展心...
10月26日,共青团郑州大学第一届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校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邹徽来参加了会议并代表校党委做了重要讲话。 会议选举产生了共青团郑州大学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共青团郑州大学第一届委员会书记、副书记。 常务委员会委员(按姓氏笔划为序排列):...
在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收获季节,在全国人民欢庆“神舟五号”载人飞行圆满成功之际,在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亲切关怀指导下,共青团郑州大学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0月26日上午在南校区小礼堂隆重开幕,来自全校各基层团组织的276名优秀团员代表参加了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
在金秋送爽的收获季节里,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近200人于10月27日云集我校,隆重举行“客家与中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文化部华夏文化促进会客家研究所所长、中国社科院侨联副主席丘权政先生向大会发来贺函。 作为世界客属第十八届恳亲大会的重要活动内容之一,由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举办首届乡村传播论坛暨“走向国际的中国乡村”...